威廉·里特尔·冯·勒布德国著名军事家

中文名称:威廉·里特尔·冯·勒布

外文名称:Ritter Wilhelm von Leeb

出生日期:1876.9.5

逝世日期:1956.4.29

职业:军事家、统帅

勒布元帅简介:反对虐待犹太人的纯正德国军人

1876年9月5日,勒布出生于莱希河畔的兰茨贝格。1895年从帕绍的一所旧式中学毕业后即加入了驻奥格斯堡的巴伐利亚野战炮兵第4团。1897年晋升少尉,次年考入炮兵与工程学校受训一年。当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时,勒布报名参加德国东亚派遣军,同欧洲其他列强所派军队在瓦德西元帅统率下前往中国,参加了“八国联军远征东亚之战”。

勒布当时任东亚野战炮兵团山炮1连的排长.

1900年12月14日在胶州湾的中国海岸登陆作战。回国后,1903年考入驻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军事学院受训,两年后晋升中尉。1907年至1909年在巴伐利亚的参谋本部服务。1909年10月被调往柏林的总参谋部服务。晋升上尉后,调炮兵射击学校工作。1912年3月调任驻埃尔兰根的巴伐利亚野战炮兵第10团连长。1914年元月,他被调回巴伐利亚的参谋本部,不久派任第1巴伐利亚军司令部第二参谋官并随部队开赴前线。

从1915年3月起,改任新成立的巴伐利亚步兵第11师首席参谋官并于5月参加了戈尔利采附近的大突破战。一年后晋升少校并因参谋业务成绩卓著而获马克思-约瑟夫骑士勋章。平民出身的勒布被晋封为骑士,被称为“威廉骑士勒布”。

1916年夏,步兵第11师在东战场参加了科维尔附近的布鲁希洛夫攻势作战。几个月后,该师参加了对楚尔杜克山隘的突破作战以及阿尔特和阿格苏尔会战,后又转战西战场。1917年5月,勒布被派往巴伐利亚皇太子鲁普雷希特集团军总司令部任职,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8年12月,勒布重回巴伐利亚参谋本部,半年后参加了平定共产党“叛乱”的行动。1919年5月,任巴伐利亚军政部陆军司司长,同年10月调往柏林,任国防部司长。1921年夏季调任驻慕尼黑的第7军区参谋长,接着任巴伐利亚第7炮兵团山炮2营营长。1925年2月晋升上校,一年后任巴伐利亚炮兵第7团团长。

此后,他的职衔直线上升:1928年任第5军区炮兵指挥官,1929年晋升少将,1930年晋升中将,出任巴伐利亚第7师师长,兼任第7军区司令和巴伐利亚邦军事指挥官。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勒布就爱好登山运动。1931年春,他参加迪特尔少校主持的陆军登山训练班,成绩优良。在第二阶段训练结束时,他就被当时的陆军总司令破格任命为陆军登山的向导。在他任师长期间,特别注重陆军的登山训练,为现在的德国陆军山地训练打下了基础。

当他于1933年10月被任命为驻卡塞尔的第2集团军总司令时,他已经做好了战时担任西线作战指挥的准备。1934年1月,他晋升为炮兵将军。

勒布逐渐成为德国战史上著名的防守战略家。1934年,他草拟了构筑西线要塞的基本方案,次年完成草案。1938年正式颁布陆军教范《阵地战与对永备筑城阵地的作战》。1937年颁布的《防卫》,包含了他的防御思想。可惜,其中的各项正确原则被希特勒在以后的作战指导中一再违反。

勒布认为,野战统帅的神圣使命就是防范敌人的攻击,以确保国家的安全;德国的重整军备纯粹是一种守势行为。希特勒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勒布的怀疑。他已逐渐感到希特勒是一个天生的恶魔,他不像其他将领那样易受希特勒的迷惑。加之他不习惯于隐瞒自己的观点,这就使希特勒产生了伺机除掉勒布的想法。当勃洛姆堡元帅和弗里契上将被免职的时候,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1938年2月4日晚,勒布接到希特勒的传令官送来的命令,要他立刻申请辞职,并于次日前往总理府报到。政府机关报《民众观察》上立即发表消息说,有12位将领(勒布就是其中之一)申请辞职,以便让位给较为年轻的指挥官。

1938年3月1日,勒布晋升上将并同时退役。后来,又按照战时服役规定奉希特勒之命指挥两个军团攻占苏台德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勒布任西线的C集团军群总司令,其部队配置于从瑞士边境到北海一线。


扩张政策的初步成功使希特勒急于发动对西方的攻势。在1939年10月6日的国会上作了“和平演讲”之后,希特勒立即命令加紧作攻击准备,并决定11月25日为发动攻击的日期,这就大大地激怒了勒布上将。当时,他在日记上发泄对希特勒的不满:“他要破坏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中立,去实施疯狂的攻击,希特勒在国会的演讲是对德意志民族的一种欺骗!”

勒布同西线的其他两位司令鲍克和龙德施泰特商量之后,写了一封给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奇的信。信中说:“……整个德意志民族的命运,完全系于你的身上。反对领袖企图的军事理由已很明显。刀剑已不像领袖所想像的那样锋利了。整个德意志民族无不深切地渴望和平,因为他们本能地感觉到,消灭英法是不可能的,一切阴谋的计划必须立即放弃……。”实际情况也是这样。

当时陆军无论从员额还是训练程度上都不能满足要求。勒布认为这是他一生中的悲剧,由于他的命令而牺牲无辜的生命,他感到良心的责备。

鲍克和龙德施泰特虽然也同勒布意见一致,但他们太受服从天职的束缚,不愿采取其他措施。勒布不愿眼看着希特勒去铤而走险,他敢于诅咒希特勒的政策。当他得知儿子于1939年9月9日在前线阵亡时,竟敢于破口大骂希特勒是“骗人的笨蛋和罪犯”。这话传到纳粹党的最高法官布赫耳中,从那时起,秘密警察就开始监视他的行动,甚至检查他的私人信件。

希特勒绝不放弃自己的计划,尽管攻击西方的日期拖延达二十次之多,攻击还是在1940年5月10日发动了。勒布的集团军奉命利用佯攻牵制敌人。在阿尔萨斯-洛林的一次包围战中,德军歼灭了法军的第2集团军,俘获法军七十万人。法军的防御崩溃了,马奇诺防线的要塞部队也于6月22日放下了武器。

1940年6月24日,勒布获骑士十字勋章,并于7月晋升元帅。12月,勒布调任陆军总预备队的集团军总司令。

西方战役的胜利坚定了希特勒铲除其头号敌人苏联的信心。进攻苏联的3个集团军群成立了:鲍克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龙德施泰特元帅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和勒布元帅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受命由东普鲁士突进,歼灭驻在波罗的海附近的苏军并最后攻打列宁格勒。

1941年6月29日,北方集团军群所属的第18集团军占领里加,消灭了波罗的海沿岸的苏军部队。7月中旬,集团军部队在纳尔瓦-伊尔门湖一线同苏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造成了德军方面的多次危机。但德军仍然获得了相当大的战果: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多次包围战中俘虏苏军30余万人;德军快速部队于9月初到达列宁格勒市区的边缘;第18集团军已由陆上包围了列宁格勒。

勒布经过侦察,认为攻取列宁格勒是有希望的。当时该市居住着450万人,粮食不够,瘟疫流行。戈林夸口说,要以空军的集中轰炸毁灭这座城市。然而希特勒却决定延缓对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的攻击,先占领乌克兰。于是,他从北方集团军群抽走了6个师,试图不攻而以饥饿迫使列宁格勒投降。这只不过是一相情愿的梦想罢了。因为,苏军早已在拉多加湖的厚厚冰层上铺设了一条铁路。用以供应室内所需给养和弹药。勒布对此拍案大怒:“希特勒在俄国的作战指导,简直就像他和俄国订有密约似的!”

1941年底和42年年初之时,苏军在两个地方深深地突入了北方集团军群的战线,部分德军被围,唯一的补给线也遭到炮击。勒布违背希特勒的意志,准许受到威胁的第16集团军部分撤退。

此时,希特勒免去了勃劳希奇元帅的职务,自任陆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古德里安、福斯特尔、赫普纳和盖尔诸将领也先后被免职,施特劳斯上将请了病假。1942年元月13日,勒布也被解除了职务。

勒布在近两年来一再提出辞呈,这不仅是由于不满希特勒的指挥,主要是由于他对虐待犹太人的政策极为反感。党卫军在占领区为非作歹的狂暴行为激怒了他,以致拒绝接受部队“党政委员”要他去枪杀被俘苏军党代表的命令。

勒布把他的职务移交给了屈希勒尔上将,自己隐居于霍恩施旺高。1945年5月2日,他在该地被美国宪兵逮捕。

1948年10月28日,勒布、屈希勒尔和施佩勒三元帅以及十名将领在纽伦堡美国的军事法庭上受审。勒布以“破坏和平”、“实施侵略战争”的罪名被提起公诉。勒布为自己辩护道:“我们是在接受军人教育中成长起来的,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以忠于国家为职责。但在希特勒统治下的第三帝国,我们却看到同我们的原则相违背的一切倒行逆施。我们也曾反对过,但在一个独裁制度之下有效手段是有限的。我们虽是军人,但未发动战争。我们认识到战争的可怕,从而尽了一切努力来制止希特勒推行其战争计划。”

1948年10月27日和28日,判决宣布了。勒布被控各条罪状除一条之外,均宣判无罪。他被判为有罪的一条是,曾传达希特勒的罪恶命令。为此,他被判3年徒刑。因宣判之前他已被拘禁3年多,所以宣判后便获释放。

勒布获释之后,一直过着淡泊的生活。1949年“清除国社党分子委员会”的各项调查确认了他一贯反对国社党的立场。1945年11月巴伐利亚王太子鲁普雷西特委任他为马克思-约瑟夫军事勋章获得者的大首相。

俄国海军上将:叶夫根尼·伊万诺维奇·阿列克塞耶夫的生平事迹简介

叶夫根尼·伊万诺维奇·阿列克谢耶夫(Евгений·Иванович·АЛЕКСЕЕВ ,1843.5.11--1909) 沙皇俄国军人,海军上将(1903),侍从将军(1901)。亚历山大二世的私生子,也就是尼古拉二世的叔叔,在宫廷中拥有很大势力。长期在海军任职。但军事才能比起另一个皇族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骑兵上将就差的很远了。

1897年12月沙俄强占旅大后,强逼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和《续订旅大租地条约》,将旅大称为俄国的新边疆"关东州",并颁布《关东州暂行管理条例》,任命阿列克塞耶夫为关东州总督。阿列克塞耶夫深得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宠信,上任时被赋予在民政方面拥有高加索最高民政长官那样的权力,在军事方面拥有边疆军区司令的权力,在海军方面拥有舰队和港口司令的权力,从而使他成为旅大的行政首脑和旅大俄陆军司令及俄太平洋分舰队司令官。他上任后,将关东州府设在旅顺,下辖民政厅、财政厅、外务局、警察局、州法院,管辖除达里尼(今大连市,当时划为特别市行政区)外的旅顺、大连湾和貔子窝。按《旅大租地条约》和《续订旅大租地条约》规定,金州不属租借范围,但阿列克塞耶夫不顾条约规定,无理地将金州也置于他的管辖范围之内,在旅大实行独裁统治。沙俄处于扩张的需要,决定把旅顺建为俄国的"远东第一港"。为此,阿列克塞耶夫一上台,就大规模地扩建旅顺口要塞和旅顺市区。

1900年初,沙皇批准了旅顺口"防御"工事计划,投以巨资,将旅顺建为固若金汤的要冲堡垒。在旅顺市区建设中,阿列克塞耶夫奉行典型的种族隔离政策,将旅顺一分为三,除原有的中国旧城区外,另辟欧洲人新城区和中国人新城区。把欧洲人新城区(关东州首席长官官邸位于此区)建设成俄国殖民统治者的乐园,而把中国人新城区在规模和规格上建得都远逊于欧洲人新城区。至于中国人旧城区,则或被俄国人强占,或被修筑军事工程征用。在他的统治下,俄国驻军剧增,名目繁多的殖民机构相继建立,中国原来的居民和外来劳力则被强迫沦为苦力。

1900年春,阿列克塞耶夫奉沙皇之命,从旅顺口派出4000余名俄军前往大沽,加入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他曾致电外交大臣穆拉维约夫对中国采取坚决措施,要求担任兼有军事指挥权和外交权的全权代表。只是沙俄政府对中国采取迷惑外交,他才未能如愿。同年6月27日,沙皇任命他为战时独立军团司令,责令他独立指挥南满和华北地区的俄军对华作战。他受命后,立即组建野战司令部,并于翌日亲赴大沽前线,将派到天津的俄军增至6000人,与八国联军一起占领了天津。后立即赶回旅顺口,借口清朝官员可能暴动,取消金州自治,下令将清政府原金州官员和士兵悉数逮捕,押往旅顺,后又转到库页岛服重劳役。随后,他视察金州,改金州厅为金州市,下令将金州建为俄军向北推进的军事要塞。自此,金州城正式沦为沙俄的殖民统治地区。

1900年7月上旬,沙俄政府决定武装占领中国东北。至同年9月末,俄军已占领东北大部,并用武力要挟清政府在旅顺秘密谈判,阿列克塞耶夫被任为俄方全权谈判代表。同年11月3日,谈判开始,阿列克塞耶夫采取诱骗、威胁等手段,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奉天交地暂且章程》。这个章程实际上将盛京省沦为了俄国殖民统治地区。

1902年底,阿列克塞耶夫拥护并执行了沙俄政府的"对华采取强硬措施"决定,停止从满洲撤军,使俄在满洲的军事优势得以保持。

1903年7月上旬,在阿列克塞耶夫参与主持下,俄召集其驻日、华、朝三国公使及远东军事首脑在旅顺连续多次召开秘密会议。会议决定:增加远东军事力量;加强旅顺要塞的军事工程;把沙俄在中国东北的驻军期限延长3年。

1903年8月12日,沙皇下令设立远东总督府,任命阿列克塞耶夫为远东总督,直接听命于尼古拉二世,统辖外贝加尔湖以东,包括阿穆尔、滨海、堪察加、库页岛等地区在内的远东区域,掌握旅大租借地和东省铁路附属地的军政大权,并负责处理该地区与邻国的外交事务。由此,阿列克塞耶夫一人掌管了远东地区的涉外和"防务"权力(此权力过去由沙俄财政、外交、陆军三大臣共同掌管),旅大租借地遂成为俄国远东地区的军事、政治中心。

  日俄战争

始自1903年7月下旬的俄日谈判,历时半年,最终破裂。1904年2月8日,尼古拉二世电令阿列克塞耶夫准备对日开战。日俄战争一开始,阿列克塞耶夫即向盛京将军增祺提出四项蛮横要求:

一、地方政府应守俄国训令;

二、俄国有黜陟中国地方官之权;

三、捐税等项,须交于俄国政府;

四、所留中国军队,应受俄国调度。

同年2月下旬,阿列克塞耶夫在东三省张贴布告,公然威吓强迫中国官员百姓在战时要维护沙俄利益。随后,又悍然命令增祺保护东省铁路,并刊刻告示强制东省铁路沿线居民护路。阿列克塞耶夫作为日俄战争前线最高指挥官,在与日军作战中采取的作战方针是:陆军以逸待劳,等待援军,以求在奉天或哈尔滨一带决战;海军消极防御,坐等波罗的海舰队来援,结果俄军自始至终处于被动挨打局面,最终导致旅顺失守和太平洋舰队覆灭。由于俄军连遭败绩,1904年10月12日,阿列克塞耶夫被召回国免职,1909年病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