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 作者:潜明兹


第二节 植物神与植物图腾

  植物神话一般比动物神话产生得晚,数量亦较少,因为植物大部分有益于人,对人类的威胁不像凶禽猛兽那么大,人们易于掌握,由此神秘感较少。这类神话的产生都与农业有关。

  最早的植物神话是出于对植物的敬畏。有的植物高大挺拔,枝叶繁茂;有的植物耐旱耐寒,长寿不枯;有的植物冬枯春荣,周而复始,极易诱发人们向往人能死而复活,凡此种种,植物便能引起人们的崇敬。所以《山海经》记载,既有对人有益的植物,也有某些危害于人的植物,恰如现实生活中确曾有的食而中毒现象。有益于人的,如:

  有一座山,名叫少室,上有百草百木,其中有一种叫帝休的树木,它的叶子形状跟杨树叶差不多,枝叶特别茂盛。黄花,黑果实,人们吃了不易发怒。(见《中山经》)由于原始人没有科学知识,凡遇有奇效或奇毒的草木,都找不到正确的解释,一概看作是神灵的作用。《山海经》所记灵异植物,据粗略统计,草药类28种,木药类23种。其中,有的吃了令人不患疑病,有的吃了不会做梦,有的吃了可以御凶,有的吃了有益于聪慧,有的吃了不饥饿,有的吃了能使人变得美,有的能除疲劳;有一种叫“沙棠”的木类,食之甚至可以使人有防御水的力量,在水中不会溺死;还有的吃了不发愁,或不怕冷……总之,《山海经》这类植物神话较多。这都是有益于人的。另外也有一些对人有害的草木类,如吃了让人忧愁、令人心疼、不会生育或使人耳聋等等。其中历来被人们所注意的是关于□〔yao摇〕草的神话。《中次七经》记:“姑媱〔yao摇〕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草,其叶胥成,其花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天帝的女儿名女尸,死在姑媱山,化成了□草,它的叶子双双相叠,花黄,果实名菟丝子,是爱情之果,谁吃了便被异性所爱。另外还有一种传说,即媱姬乃天帝第三女,未嫁就亡故了,被封于巫山向阳之处,她的精灵化为灵芝草。(见《水经注·江水》)这就是长江三峡巫山神女的雏型。她的形象,后来不但进入了古典文学,而且至今民间还继续在流传。最早是植物神,人格化以后成为天女,又成为巫山神女,并将她附会在三峡的一块矗立云端的巨石上,都说那块巨石是巫山女神,她好似远眺江边,在等待什么人。

  汉文古籍中与农业有直接关系的、最著名的神话形象是神农。据说神农因为去尝百草的滋味,有时一天便中毒70次。这是虚数,意思是神农为了辨别百草的性能,肯于自我牺牲。(见《淮南子·修务》)也有的说神农常带着一条赤色的神鞭,用此鞭鞭百草,便能辨别百草是平和、有毒、或寒、或温,根据这些性能再播种百谷。(见《搜神记》)说明这位农业神,最初尝百草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寻找粮食种子。

  远古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仅仅靠狩猎已不足以维持生存,还需要开拓其它的衣食之源,由此而发明了农业。有关农业的神话传说,集中体现了当时人们找谷种之艰巨,一日之中多次中毒又解毒,从而发现了草木的医药作用。人们能得到某些植物药,不能不说是寻找百谷的副产品。植物神话中,谷神应该早于医药之神。植物神中地位最高的也应该是谷神。

  汉文古籍缺乏原始谷神的记载,我国云南的佤、景颇、傣等民族仍有这方面的遗风,盛行祭谷魂。佤族神话说,谷神最初被神藏在海水底下,是蛇将尾巴插入水中取出来的。原先天地不分开,因为惊天动地舂新谷,天空再也压不住群山,只好高高地升起,与大地分开。可见谷种的被发现,在人类文化史上起过多么伟大的作用。虽然这种作用曾被大大地夸张,以至被神化,但这正说明谷种是人类最早发现的,而又最具有强大威力的神圣植物。傣族的歌谣《叫谷魂》将原始人这种感情表达得很充分:“谷魂啊,你是王;谷魂啊,你是主……一粒谷,胜过千两金;一粒谷,胜过万挑银。生命靠着你,人类靠着你!”景颇族每年丰收以后,将谷物从场地运回家之前,要举行一种“叫谷魂”的仪式。祝词说:“人看不见的,谷子能看见;人不能做的,谷子能做。跑到别的地方的谷魂要回来啊!”他们认为那些在打谷时因受惊跑了的谷魂,可以被叫回来。

  因为生活太艰苦,人们也存在某些离奇的幻想。比如瑶族神话说,古代的谷粒曾经有葫芦那么大,一颗米重几两,不需要播种,它们自生自长,成熟以后,便顺着大道小道滚进各家各户的粮仓。因此大家都不愁吃,逐渐懒起来。谷神一气之下,回到天上去了。人们费尽周折,把谷神重新请回地上,可大谷子都变成了小谷子。

  除了对谷神的崇拜,在母系氏族图腾制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因为碰上某种大幸运,或遭受到某种意外的不幸,恰恰与某种植物发生了偶然的联系,这种植物便有可能成为图腾。如《维吾尔史略》曾讲了一个树祖的故事:在土拉和色楞格两河汇流的忽木阑术地方,有两棵连枝树,两树之间有一小土堆,土堆渐大,内有五室,每室坐一婴儿,当地人认为是天赐小儿,待他们长大以后,大家推举其中最小最聪明的那个当领袖。树之子把部落治理得很兴旺。

  有的地区的藏族传说,斑竹被吹倒以后,里面有一漂亮的女孩。彝族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竹筒里爆出来的,《华阳国志·南中志》与《后汉书·西南夷传》均有大同小异的记载。大意都是说一妇女在水边得三节大竹,内有男婴,养大后,武艺高强,自立为首领,以竹为姓氏。有的又说,三兄弟避洪水,三弟的避水木桶被一丛刺竹挡住而得救,才保留了人种。壮族亦有人出自竹子的传说。黔东南的苗族则崇拜枫树,把枫树视为人的祖先。殷代的开国功臣伊尹,因出身卑贱,人们为了使他的出身跟所处地位相称,传说他的母亲在逃避水灾时,变成了一棵空心桑树,伊尹便是从这棵空心桑树里出来的婴儿。(见《吕氏春秋·本味》)所有这些,有的本身便是植物图腾神话,如彝族对竹子的崇拜和苗族对枫树的崇拜;有的则是图腾崇拜的遗风,是后人借用古老的神话,将自己的祖先或历史名人神圣化。
(穷奇网 www.71101.net)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