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中期,在黄河下游的今河北省冀中,曾发生了一个颇为滑稽的故事,强大的齐国将自己在这一带与燕国接壤的一片土地,割让给弱小的燕国。割地的来龙去脉大致这样:周惠王十三年(公元前664年),散居在今燕山等地的山戎族南下骚扰燕国。齐桓公答应燕国国君庄公的请求,率领齐军打败山戎。庄公非常感激,在桓公凯旋归国时,躬身远送,不知不觉送出燕国国境,进入齐国领土。桓公便将燕君到达的那片齐地,让给燕国。
齐桓公为什么把自己的这片土地割让给燕国,这当然与他当时正在大力推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尊王”政策有关。周天子规定,诸侯迎送天子,必须出国门;诸侯之间迎送,不得出国门。桓公知道,要证明自己真正“尊王”,必须遵守这条规定,决不能以天子自居让燕君送出国门,否则,诸侯们便会认为自己的“尊王”号召是一个骗局。但是,当时的事实是,燕君已经送他出了国门,进入齐国境内。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表明齐、燕两君并未越轨,桓公只好将燕君进入的这片齐地,割给燕国。庄公远送桓公,是一次很隆重的行动,为什么会发生错误,超越国界,这当然不是齐、燕两君有意违反国王的规定,是因为齐燕两国在冀中一带以黄河为界,而当时黄河下游河道十分混乱,分成多股(《禹贡》称为“九河”)入海,其主要河道又常常南北摆动的缘故。那时,黄河下游河道所以很不稳定,主要原因是因为两岸的堤防尚未建成。
从春秋起,铁器的使用日渐普及,社会生产力明显提高,进一步开发土地,扩大耕田面积,已经成为可能。同时,因为人口也在不断增加,人们也需要增加耕地。黄河下游的近河地带,土壤疏松肥沃,很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于是人们纷纷来此建立家园,垦辟农田。与安家立业同时,人们也在这里的黄河两岸,因地制宜,由西向东,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逐步修建黄河大堤。
根据有限的资料,黄河下游的河堤工程,在春秋时已着手兴建了,特别是在下游偏西一带,即相当于今天的豫东、鲁西、冀南等地。而且还发生一些纠纷。因此,在当时一些诸侯的盟会上,对这一地区修建河堤,不得不作一些有关筑堤的规定。如公元前651年,在齐桓公主持下,由齐、宋、鲁、卫、郑、许、曹等国诸侯参加的葵丘(宋地,今河南兰考东)盟会上,就制订一条“无曲防”的盟约,要求与会各诸侯国遵守。这就是说,各国诸侯在本国黄河两岸筑堤时,必须顺应黄河的自然流向,不能用筑堤把黄河曲引到邻国,以邻为壑。在诸侯的国际会议上,对修建黄河河堤作了这样的规定,反映了这一带的诸侯们正在纷纷建造河堤,并利用河堤作“以邻为壑”的勾当。
到战国中期,七雄中的齐、魏、赵三国,有一段国界以黄河为界。齐在东南,地势较低,为了防备河水灌齐,在沿离河道不远处,建起了黄河长堤。魏、赵两国虽然地势比齐略高,但由于齐国筑起了长堤,黄河泛滥,洪水势必漫入自己国境,因此,两国继齐之后,也各在自己的境内,在离黄河沿岸不远处,建造了长堤。这样,黄河下游的南北大堤,在春秋战国时陆续建成了。
由于这一南北大堤的兴建,黄河下游的干流正式形成,河床比较稳定。大致说,这段干流,西起河南的荥阳,向东北行,穿过今浚县、濮阳、内黄等县境内,进入今河北省的大名和馆陶,山东省的临清、高唐和德州,以及河北省的沧州和黄骅,注入渤海。堤防的修建,河床的稳定,洪水泛滥得到控制,到这一带安家立业的人更多,因此,本来较少人烟村落的冀中平原,面貌逐渐改变,到战国后期,便涌现出了如安平(今县)、饶(今饶阳东北)、高阳(今高阳东部)、武遂(今徐水县西北)、武垣(今肃宁县东南)、平原(今平原南部)麦丘(今商河西北)、饶安(今盐山县西北)等近20个城邑。堤防的兴建,为这一地区的开发创造了条件。 (穷奇网 www.71101.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