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甘肃省敦煌县境内有一处古代佛教遗址,它在山崖沉寂了1000多年后,在清末民初时期突然引起了外国人的垂涎。1907年,一个名叫A.斯坦因的英国人从中掠走文物一万多件;1908年,一个名叫伯希和的法国人又从中掠走文物精品5000多件;接着又有几个日本人、俄国人、美国人相继从中弄走一批批经卷和壁画。这个屡遭外国文化掠夺者浩劫的佛教遗址,就是今已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文化宝库——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又称“莫高窟”,是开凿于敦煌县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的一系列佛教寺庙。创凿于366年,经北魏至隋唐宋元相继建造,形成巨大佛教石窟群。已编号洞窟有492个,几乎窟窟都有乐舞图像。这些乐舞图像可以连接成为一幅从北魏经隋唐到宋元的巨幅中国音乐舞蹈画卷,为了解这些朝代的音乐文化,特别是隋唐音乐文化的盛况,提供了大量生动而具体的形象资料和文字资料。
反映隋代宫廷行进仪仗音乐场面的壁画很有特色,如390窟隋代乐舞图,其中右方有八人分别用横笛、曲颈琵琶、排箫、竖箜篌、方响等乐器为舞蹈伴奏。图中方响是前面章节未提到的乐器,它最早出现于南北朝,隋唐时在乐队中常有所见,形制是用金属制成长方型发音板,悬挂于架上,用槌敲击,音色清脆明亮。它是参照编磬形制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新型体鸣乐器。
反映唐代音乐表演的壁画很多,场面也很壮观。如220窟北壁初唐乐舞图,中部有四舞伎翩翩起舞,周围竖有彩灯。左侧15人组成的乐队正在演奏(图24左),使用乐器从下至上是羯鼓、细腰鼓、横笛、扁鼓、拍板、贝(海螺)、竖箜篌、钹、笙、尺八(直箫)、筚篥,另有一伎在挥手耍盘歌唱;右侧13人组成的乐队也在演奏(图24右),使用乐器从下至上有细腰鼓、横笛、拍板、阮咸、筚篥、方响、琴、排箫、尺八等,也有一伎在持盘歌唱。整个画面规模宏大、形象逼真、装饰华丽,表现出唐代宫廷元宵之夜作乐、歌舞的辉煌场面。
反映鼓吹乐和散乐百戏表演的壁画也引人注目。例如晚唐156窟南壁西端下部的《张议潮出行图》,画面行进队伍前有骑吹数人吹角击鼓;中有歌舞伎八人着少数民族服装正在挥袖踏步合着乐节歌舞;后有12人组成的步行乐队演奏着大鼓、曲颈琵琶、细腰鼓、尺八、横笛、羯鼓、笙、拍板、竖箜篌等乐器,气势浩荡、场面壮观。此画表现张议潮于大中二年至咸通二年(公元848—861年)率领各族人民击退吐番统治者收复河西,被唐政府任命为“归义军节度使”的史事内容。
图24 敦煌乐舞的乐队图(唐,220窟)
同一石窟北壁东端下部还有一幅《宋国夫人出行图》,画面行进队伍前有百戏表演,其侧有鼓、笛、板乐员在伴奏;中有四女伎着彩服挥袖踏着乐节舞蹈,其侧有七人分别用细腰鼓、筚篥、短颈琵琶、鼓、横笛、拍板、笙等乐器为她们伴奏。画中百戏表演的伴奏乐器只用了鼓、笛、板,这与白居易《立部伎》诗所说:“立部伎,鼓笛喧,舞双剑,跳七丸,袅长索,掉长杆”的情况完全相符。
敦煌石窟所藏最为珍贵的音乐文物,是于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写在“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卷子背面的25首曲谱,今称“敦煌曲谱”。所用谱字称为“燕乐半字谱”,共计有20多个,谱字旁有符号和文字表示音高和节奏。令人痛惜的是,这一文物已被法国人伯希和掠走,今存法国巴黎图书馆(图25)。另外散失的乐舞资料有:英国人斯坦因掠走的记有“音乐部”的《新集时用要字》、《新商略古今字样提其时要并行俗释上卷下卷》;斯坦因和伯希和掠走的《敦煌舞谱》。这些隋唐乐舞资料珍品的流失,不能不说是中国隋唐乐舞研究领域方面的一个重大损失。
图25 敦煌曲谱(唐)
(穷奇网 www.71101.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