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印章与篆刻 作者:王志敏·闪淑华


第一节 印章的种类

  印章自出现以来,一直是作为权力的象征和凭信的实物。随着篆刻艺术的不断发展,印章逐渐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印章的种类,也由原来的职官印、姓名印等发展到与文学、书法和绘画艺术相结合的数个种类。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种:

  (1)玺与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自封始皇帝,将他的印称“玺”。皇帝用“玺”之制延续至唐代。唐延载元年(公元694年)武则天改“皇帝之玺”为“皇帝之宝”,“宝”的使用一直沿续到清王朝覆灭(公元1911年)。皇帝的“玺”和“宝”,属于皇帝执掌政权的公章,皇帝在发布诏书、文告时所用,又称为“宝玺”、“御玺”、“御宝”、“国宝”。秦始皇的玺印据史载是用优质兰田玉镌刻的,上雕螭虎纽饰。印文是李斯书小篆体,印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也有说为“受天之命、皇帝寿昌”的,已无法考定。至刘邦攻下咸阳,夺得秦始皇“玺”即象征得到了政权。始皇“玺”归汉后,被汉高祖刘邦封为传国玺,凡新皇帝继位,首先要接受此印章,皇位才算合法并得到臣民的承认。因此,传国玉玺成为真命天子的标志和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也是西汉以后各朝野心家争夺的目标。王莽篡汉就以“逼宫夺玺”的手段得到玉玺,篡位的计划才算完成。直到新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兵败身亡时,这枚传国御玺还挂在他的身上。以后传至汉献帝时丢失。但是,汉以后不少朝代的统治者,仍以拥有秦始皇的传国御玺标榜自己是正统皇帝,编造了许多荒诞不经的故事。

  在汉代传国玺只作为镇国之宝藏于内府,不曾实际使用过。皇帝常用的是另外刻制的六方印章,即“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等,俗称“六玺”。六玺的职能和使用范围各有严格的规定。“皇帝行玺”用于赏赐;“皇帝之玺”用于诏书、文告;“皇帝信玺”用于调动军队和派遣使节;“天子行玺”用于对外发送文书。六玺形制均仿传国玺,选优质白玉,雕刻蟠螭纽。

  魏晋及南朝刘宋“六玺”的使用范围和形制完全沿用汉制,北朝和隋的玺宝制度有一些变化。

  隋朝刻制两方传国玺,定名为“神玺”和“受命玺”。

  唐代皇帝的印章改称为“宝”,仍用六枚。白玉制造,雕蟠龙纽。

  北宋自制“受命宝”,宋初的定制为八宝,即仿汉六玺加“镇国宝”和“受命宝”。到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又增16字宝,印文为:“范围天地、幽赞神明、保和太和、万寿无疆”,名为“定名宝”,与原有八宝组合为九宝。南宋时皇帝用宝增至14枚,新增“皇帝亲崇国祀之宝”、“天下合同之宝”、“书诏之宝”三方金印,和“大宋受命中兴之宝”、“承天福延万亿永无极”(护国神宝)、“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受命宝),与仿汉六宝总计为14枚宝印。据《宋史·舆服制》皇帝宝玺的新制式一改历朝不变的一寸见方印面为广四寸九分,厚一寸二分,填以金盘龙纽。改小篆体印文为九叠篆体。

  元朝仿隋唐用印制度,只有传国宝和“皇帝之宝”等六宝印,印文为八思巴文。

  明代前期,皇帝御印定为17方,到世宗嘉靖皇帝时又增加七印共24方。清代承袭明制,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清高宗弘历取《周易·大衍》“天教二十有五”的吉数,钦定为25印,其中20方袭用明代印,又增“大清受命之宝”、“大清嗣天子宝”、“皇帝之宝”(满文)、“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五方。均用满文及汉篆书两种文字镌文。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弘历为使印文协调,规定除“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以及满文“皇帝之宝”原制不变“先代相承、传为世守”,其余21宝一律改用汉篆体镌刻。并亲自修定“交泰殿宝谱”明确规定各印使用范围。“大清受命之宝”,以章皇序;“皇帝奉天之宝”,以章奉告;“大清嗣天子宝”,以章准绳;满文“皇帝之宝”以布诏赦;檀香木“皇帝之宝”,以辅法驾;“天子之宝”,以祀百神;“皇帝尊亲之宝”,以荐徽号;“皇帝亲亲之宝”,以展宗盟;“皇帝行宝”,以颁赐赉〔lai赖〕;“皇帝信宝”,以征戍伍;“天子行宝”,以封外邦;“天子信宝”,以命殊方;“敬天勤民之宝”,以饬觐〔jin禁〕吏;“制诰之宝”,以谕臣僚;“敕命之宝”,以钤诰敕;“垂训之宝”,以扬国宪;“命德之宝”,以奖忠良;“钦文之宝”,以重文教;“表彰经史之宝”,以崇古训;“巡狩天下之宝”,以从省方;“讨罪安民之宝”,以张征伐;“制驭六师之宝”,以整戍行;“敕正万邦之宝”,以诰外国;“敕正万民之宝”,以诰四方;“广运之宝”,以谨封号。

  清代二十五宝,平时贮藏在宝盠〔lu路〕(制作精美的方形皮革盒)中,安放在交泰殿御座两侧和背后。

  以皇帝个人名义镌刻的还有堂号印或闲章,质地高贵精良,印文多用篆体。这类印章多用在内府收藏的图书典籍上,皇帝鉴赏过的古代书画、碑拓或皇帝“御笔”书写绘画的作品上。乾隆皇帝是历代皇帝中闲章最多,在内府收藏古代书画作品上钤印最多的。他鉴赏或书写的作品一般加三玺,优良者加五玺或者更多。乾隆最得意的印章是镌刻于1780年的“古稀天子之宝”,庆幸自己长寿至70岁,这在历代皇帝中为数极少。后来又命御书处陆续镌刻了许多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古稀天子之宝”和“古稀天子”、“八徵耄耋之宝”等闲章。

  晚清的咸丰皇帝随身佩带着两枚闲章,一曰“御赏”,一曰“同道堂”。咸丰病逝前,把“御赏”印赐给了皇后钮钴禄氏慈安,将“同道堂”印赐给了他唯一的儿子载淳,即同治皇帝。小皇帝年幼,这枚印章落到了他的生母叶赫那拉氏慈禧之手。辛酉政变后,慈安、慈禧垂帘听政,代行签发上谕的权力。凡签发的上谕首尾须钤盖“御赏”及“同道堂”两印才能生效,这在历史上是极少见的。

  册宝是皇帝册封皇后、贵妃、嫔或上徽号时颁发的册书和印章。册类似现今的委任状,用黄金锤成的薄页刊字,宝是皇后、妃嫔的身份信物。清代的“皇后之宝”用黄金铸镌,重1800克,印文为满汉两种文字并列。

  (2)职官印

  职官印即指印文为职官名称的古鈢或印章。官印是表征当权者权力的凭证。

  战国时代,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度瓦解,群雄争霸,相互兼并。一批新兴的统治阶级纷纷构建自己的政权,穷兵黩武,烽烟四起。在频繁的政务外交往来、调兵遣将活动中,印章成为国家内部与诸侯国之间政治、经济、军事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凭证信物。

  官印是国君授予臣下权力的凭证,是行使职权的依据,如同在军事行动上的“虎符”一样,具有符契信证的功能。国君任命官吏,即授予官印。罢免或调动职务时,要把官印收回。官吏遗失官印也就丧失了充任职官的资格和信誉。政府发布政令,从中央到地方间往来的公文等,都要钤加官印才能生效。因此,战国时期官吏乃至一般平民,都有随身佩带印绶的习尚。

  历代官印都有严格规范,不同品级的职官印,在印材质地、印纽形制、绶带颜色、印章规格重量及印文书体上都有制度规定。

  战国的官印以铜质为主,偶有银质或玉石类小钵。铜钵铸工精致,印纽多为鼻纽。职官钵较私钵略大。印文多为先秦古篆(籀书)体。白文印多加边框或十字、田字形界格线,朱文印多为宽边细文。印文内容常见的有“司马”、“司徒”、“司工”、“司禄”等职官名称。

  秦代官印一般为正方形、鼻纽、白文加田字形格;另有竖长方形、日字形界格,规格为正方形官印的一半,称“半通印”,为低级官吏的官印。秦官印的印文为小篆,写法自然,近似权量文字体式。印材以铜为主,凿刻细文居多,字体舒展自然,有如不经意的草就痕迹。

  汉代官印制度详明:诸侯王印黄金玺、绿印绶、驼纽;公侯印黄金印、紫绶、龟钮;二千石、千石、六百石至二百石以上用银、铜章,青、黑、黄色绶,皆为龟纽。汉武帝以后崇信“五德始终”说,“汉据土德,土数五”,故用五字印文(《汉书·武帝纪》)。西汉官印文多为四字,东汉官印多为五字,不是五字的以“之”字补之。汉印文为小篆演变的“缪篆”,结构平正方直,含隶书笔意,适宜在方形印面上构成饱满布局。汉印间有加田字界格的。急就章多见。秦汉两代印章有大量出土,其中以军旅职官印最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印制度承汉制,虽然印面多有较汉印加大者,但不及汉印精致,凿刻工艺显得草率粗糙。印文四至八字不等,如“骑部曲将”、“敷城护军司马”、“行营左护军将军印”等。发给少数民族官员的印,印文有魏晋国号字样。魏晋之后纸张、绢帛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封泥的使用随简牍的消逝而逐渐废弛。使用印章多以蘸印色的方式钤盖在公文、契书上。因而印面逐渐加大,为方便识读,多铸朱文大印。

  隋唐时代官印,较秦汉官印大出三倍有余,有的竟有四寸见方。随身佩带印章的习俗相应改变,因此印纽也相应加大,改为便于持握的方形扁把,印形有方形、长方形两种。印文书体除篆书外,间有隶书。唐中期后篆体逐渐演变为九叠篆,多为朱文。隋代官印在印背上凿刻年号,唐代官印印背多无年款,可从职官名称和地名推断其年代。

  宋代官印沿用唐制,印文书体除继续使用九叠篆,并发现楷书入印的实例。印文四至十多字不等,如1952年在内蒙古宁城出土的一枚宋代官印,印文是“神卫左第一军第二指挥第二都朱记”15字,印两侧刻有颁印年代:“太平兴国三年正月铸”(公元987年)小字两行。印纽为直柄形把手,居印背中部,长寸许至一握不等,俗称“印把子”或“权柄”。大多数的年号和款识凿刻在印把上。宋以后各代官印多仿此式,在印纽上加刻年号款。

  元代高级官员官印印文用八思巴文,文职官员印多用汉篆体入印。

  明代官印,别称“关防”或“条记”。“关防”取关防紧密之意。明代初年朱元璋为防止官吏作弊,将方形印分左右两分,须两次钤印方能拼合完整,避免了伪造滥用。明官印为阔边粗朱文,九叠篆体,印纽多为扁圆形长柄。印背刻年号款。

  清代官印为方形或长方形,印背连椭圆形高柄,印背或印边刻年号款。印面边框较宽。印文以满文、汉篆并列。乾隆以前满文为楷体,乾隆时改为满篆,后来又在满、汉文之间加一行满楷。清代临时派遣的官员所发官印,为明代流行的长方形“关防”印。

  (3)私印

  先秦民众有随身佩钵的习俗。钵(印)作为证信之凭,用于封缄文书、简牍封泥。随身佩带使用方便,且不易丢失。同时,先秦有尚玉观念,认为佩玉能标示节操高尚并能避邪趋吉。金玉并重,金属物称吉金,佩带铜制或玉质印章同时又是一种显示人格成熟的装饰品。因此钵印的印纽多铸刻成吉祥灵物鸟兽,可以穿系佩带,是集使用与装饰功能一体的信物。

  战国私印,一般比官鈢小,有“战国(或秦)小鈢”之称。不受官印形制规定限制,形式多样,装饰灵活。印形有方形、圆形、鸡心形、矩形、长方形、贝叶形、三圆相连、三花瓣相连、四方块组合、一方一圆一锐形组合等形式,形式丰富多彩。白文印有时出现双边、方圆框结合或花纹装饰复合等。朱文多为宽边细文。无论铜鈢玉鈢质地均紧密规整、凿刻纹线精致,印面布局大都有严整精巧的构思设计。印文为籀书,偶有虫鸟篆。由于地方割据,各诸侯国印制自定,多有具有地域特色的书体入印。战国私鈢多铜质凿刻白文,加白文边框,后期出现田字或十字格。玉印亦琢刻白文,起止笔画尖利。朱文印多为宽边细线,多有成功运用印文笔画繁简作巧妙处理布局的佳作。

  秦代私印比官印形制多样,有圆形、方形、腰子形等。印纽有鼻纽、覆斗形纽、龟纽或辟邪兽纽。印面多有框格,印文书体吸收诏版铭文体加以变化,被称为摹印体,为“秦八体”书之一。以摹印体入印的秦私印,比战国私鈢规范、严整。凿刻精工。成为备受赞誉的“秦小印”篆刻精品。

  汉代私印在汉初仍持续秦私印的风格。印文除姓氏外,往往加“之印”、“私印”、“之私印”等字样。汉私印多为铸造印,较同时期官印小,印文多为缪篆,还有装饰感极强的虫鸟书。虫鸟书的起止笔画带有虫鸟鱼象形,一方面是美化字形,同时也含有驱邪、祈祥和相思相亲等表意。有的在印文四旁附加四灵图案,取吉祥平安的祝愿。汉代私印重视印面布局的构思变化,白文印中有满白文,总体效果雄浑疏朗;细白文印文笔画平直匀称,具有朴素典雅之美;更有朱白相间者,在一方印中设计半朱半白,或三朱一白、一朱三白等富有扑朔迷离的视幻效果和跳跃的动感,为历代印章中的艺术佳作。

  魏晋南北朝私印,朱文仍用汉缪篆体,印文字体大小均等,布局平整,印面充实。白文印多以“悬针篆”入印,印文横排,形成上紧下松,疏密对比强烈的布局效果。

  隋唐私印以效法汉印为多,印文最后一字多用“记”。

  唐代以后,文化艺术渐渐兴盛发达,私印的应用功能也由单纯的姓名章发展为包括斋馆印、别号印、鉴赏印等印章,远远超越了作为证信物的原始职能,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品种,篆刻也成为一个与书法艺术相关的艺术门类。

  (4)收藏印

  将优秀的法书绘画加以收存庋〔gui轨〕藏的活动始于汉代。

  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时设立了专门收存法书名画等艺术品的机构。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称:自晋、南北朝的刘宋及周、隋代都有公私收藏书画作品的实例。在唐代收藏活动中,逐渐兴起在藏品上钤加鉴藏者的姓名别号印,或收藏地点、馆阁名称印。以表明收藏品的归属或鉴赏品评的责任。统称收藏印章。收藏印对于考察书画作品创作年代、作者及作品流传过程、考订真伪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流传有序的古代法书名画作品上的收藏印章可知唐代以后历代内府收藏品的标志。

  唐代宫廷收藏机构所用收藏印有:“贞观”、“开元”、“元和之印”等年号印,并有收藏处所名称印“翰林之印”、“弘文之印”等。

  五代时南唐内府收藏印为“集贤院御书印”、“建业文房之印”、“内合同”等字样。

  北宋时,徽宗宫廷收藏品丰富,机构制度完备。对入藏艺术品均钤加收藏印,并著录成集,定名为《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宋徽宗时内府收藏印有“御书”字样朱文葫芦形印、双龙纹圆形(方形)印、“宣和”、“政和”、“内府图书”、“重和”、“大观”、“宣和中秘”等印。钤印数量按作品档次区分多寡,印章钤盖位置也有规范化定位。

  南宋高宗内府收藏印为“乾卦”文圆印、“希世藏”、“绍兴”、“睿思东阁”、“内府书印”、“内府图书”、“机暇清赏”、“机暇清玩之印”等。

  金代章宗内府收藏印有:“秘府”、“明昌”、“明昌宫玩”、“御府宝绘”、“内殿珍玩”、“群玉珍秘”、“明昌御览”等印。

  元代仁宗之姐鲁国大长公主依靠皇家权势搜刮大量古代书画,其收藏印有“皇姊图书”、“皇姊珍玩”等,此后元文宗内府收藏印有“天历之宝”、“天历”、“奎章”、“奎章阁宝”、“都省图书之印”等。

  明初洪武时内府收藏与存档合钤“典礼稽察司印”,故留在书画幅面上只有印的一半,而有稽察司半印之称。

  清代历代皇帝都有收藏印章,内府收藏古代书画都钤加皇帝御览印或书画作品存放宫殿处所印。乾隆皇帝的收藏印最多,经他过目赏阅的书画碑帖分别加三玺、五玺、七玺、十一玺。收藏目录编为《石渠宝笈》、《秘殿珠林》及其续编、三编内,目录所刊书画也相应加“石渠宝笈”、“石渠宝笈续编”等等印鉴。

  历代私人收藏书画也备有多方收藏印。

  收藏印是在姓名或斋馆、别号下面加收藏、考藏、珍藏、鉴藏、藏书、藏画、藏碑、珍玩、秘籍、秘玩、珍秘、图书、察书、藏书、读书、读画、读帖等字样。

  鉴赏印是在姓名或斋馆、别号下面加鉴赏、清赏、珍赏、心赏、欣赏、阅过、曾阅、读过、曾读、过目、过眼、经眼、眼福等字样。

  校定印也属收藏鉴赏印类。此类印是在姓名下面加校订、考订、审定、审释、鉴定等字样。

  (5)肖形印

  肖形印是一种图案性质的印章。古肖形印有两类:一类是纯图像印,如人物、车马、鱼虫、花鸟、走兽等,形象生动活泼,构图千变万化;另一类是图案中附有文字,中间刻姓名,四周刻龙、虎或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肖形印中还有一种是把自己的属相或名字,刻在印面的下边,上边加上姓,如虎形的上面加个王字,姓名叫“王虎”,或姓王,本人属虎。又如有姓名叫“冯雄”的,利用“雄”字的谐音,在印面的下边刻一只白文熊的形象,上边加一个“冯”字,别有情趣。
 


  冯雄

  肖形印的印纽大多取与印面一致的动物,作立体造型。肖形印的动物形象取剪影造型、形态夸张、生动概括,一方肖形印面,宛如一幅生趣盎然的微形动物画。因而肖形印又有画印、蜡封印、图形印之称。它是一种艺术印章,不具备印信凭证的作用。盛行于战国秦汉之际。

  (6)吉语印

  战国至秦汉时代印章中,还有以吉语、训诫语、祝颂语为印文的印章。如战国时期的古鈢有“行吉”、“正行”等。秦代小鈢有“敬事”、“长幸”、“一心慎事”等。东汉以后,出现了由吉祥祝颂发展为避邪驱灾的印文,如“黄神越章天地神之印”、“天帝使者”、“黄神之印”等,称为避邪印,供长途跋涉时佩带。宋元时期,又出现了以诗词、成语、座右铭为印文制印之风,多用于藏书,或附于书画题跋、观款后,统称为闲文印。按钤盖位置又分别称为迎首印、押角(缀角)印、骑缝印等。这类印章因印文活泼随意,形制也变化多样,有的就印材自然形态随形而就,或用南瓜蒂、竹根等为印材,故又称这种印型为“随形印”。

  自古以来,印章的种类多种多样,内容、形式千变万化,除上述介绍的印类以外,还有古谚语印、地名印、生辰印、籍贯印、纪年印、身份印、臣妾印等等。也有把姓名、地名、表字、别号同入一印的,称为“总印”。
(穷奇网 www.71101.net)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