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伊斯兰教 作者:秦惠彬


第一节 关于《古兰经》的抄本、刻本与汉译本

  中国穆斯林千百年来靠抄写《古兰经》传播伊斯兰教,并将缮写《古兰经》视为宗教善行,富贵豪门也以资助抄写经文为功德。因此,大量书写优美、装帧精致的《古兰经》抄本在中国穆斯林中流传。

  中国穆斯林中有许多手抄本闻名伊斯兰世界。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部手抄本为元代文物,现存北京东四清真寺。抄写时间为伊斯兰教历718年,即元延祐五年(公元1318年),已有670年的历史。抄经人姓名为穆罕默德·伊本·阿赫默德·伊本·阿布杜拉赫曼。

  中国穆斯林抄写经文极其考究,特别是用毛笔书写的抄本,字体浑厚圆润,具有中国书法风格。他们以经文书写漂亮为荣,并用单色或彩色图案装饰封面,美观典雅,非常珍贵。清代宫廷中曾存有一部30卷《古兰经》抄本,一色黄绫皮面,宝蓝纸版,经文字全用沥粉堆金法写成,可算是中国《古兰经》抄本中最贵重的了。牛街礼拜寺存有一部阿拉伯、波斯两种文字对照的《古兰经》抄本,用黑红两色分别书写两种文字,字迹秀丽,文字准确,装帧精美,是300多年前一位中国阿訇精心缮写而成,被中外学者誉为“无价之宝”。

  有了经堂教育之后,抄经成为学员的必修课,出现了更多的手抄本。它既是宗教经典,又是难得的艺术珍品。中国穆斯林中出现过不少优秀的《古兰经》缮写家。清末《古兰经》缮写家花巴巴的抄本,曾由马松亭阿訇访问埃及时赠送埃及国王福德一世,深受国王喜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北京牛街礼拜寺、东四清真寺等处,均收藏有元、明、清时期的抄本。这是中国穆斯林的重要文化珍品。

  中国刻本《古兰经》,就目前所知,出现于18世纪中叶。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云南回民起义领袖杜文秀(公元1827—1872年)颁刊“大元帅杜新镌”《宝命真经》30卷,木刻线装,每卷有28或29页,浅蓝布裱糊硬书皮,装订古朴精致,别具特色。这是中国最早的《古兰经》木刻本。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清军攻陷大理后,《宝命真经》刻版毁于战火,仅保存下杜文秀生前所用的一部原版本。

  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云南著名经堂教育家马联元再刻《宝命真经》30卷。由云南著名经师田家培哈吉抄写全部经文,经马联元核对校正,后送昆明刊刻。刻工30余人均为四川名匠。这部木刻本30卷,共1946片雕版,计3571页面,现存昆明南城清真寺,为中国穆斯林珍贵的文化遗产。

  《古兰经》在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之初,是靠传抄和口头讲解流传的。明末清初尽管出现了一批精通汉语的伊斯兰教学者,但仅在他们的著作中找到少量经文译句,并没有发现有人从事《古兰经》的翻译。到了18世纪后期,适应中国穆斯林需要,出现了《古兰经》选译本。如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余海亭译《汉学赫厅》;19世纪中末期,马致本译《孩提解译》、马复初译《宝命真经直解》五卷(实译20卷,后毁于大火,仅存五卷),等等。
(穷奇网 www.71101.net)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