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留学史话 作者:吴霓


第九章 中华民族此重兴——新中国留学教育历程

  春天了。

  又一个春天。

  黎明了。

  又一个黎明。

  呵,我们共和国的

  万丈高楼站起来!

  ——贺敬之《放声歌唱》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崭新的社会主义中国出现在世界的东方,从此,中华民族英姿勃发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留学教育也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1948年,中国共产党在即将夺取全国胜利的前夕,为了将来建设的需要,选派了一批青年干部前往苏联学习,其中就有李鹏和邹家华等人,后来他们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轻的一代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9月,中国首次正式派出25名留学生前往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主要学习语文、史地;12月28日,又派出10名留学生赴波兰、捷克学习工程。为了加强对新中国所派遣的留学生的管理,教育部颁发了《1950年度派往东欧人民民主国家交换留学生暂行管理办法》,规定留学生直接受所在国中国大使馆的领导;留学生每学期结束后两周内将学习成绩及生活情况做出总结,并拟定下学期学习计划要点,报经中国驻外使节作初步审查后提出意见,然后汇寄教育部审核;对学习不力或违犯规则的留学生要给予适当处理。

  1951年8月,我国正式向苏联派出375名留学生(其中有研究生136名)。当时,中国国内正在进行着巨大的经济恢复工作,全国人民正在掀起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在这个时刻到苏联去学习,留学生们都深深体会到祖国人民所交给的这一光荣任务的重大意义。赴苏后,他们进入莫斯科机床工具学院、莫斯科铁路运输工程学院、莫斯科运输经济学院、列宁格勒铁道运输工程师学院、列宁格勒兽医学院、萨拉托夫汽车道路学院等学习,所学的均是与国内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专业。这些来自人民中国被称为“毛泽东派来的人”的留学生们在苏联受到热情的欢迎和款待。除了在学习上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外,他们时常在街头被热心的苏联公民围着问长问短,无数次地被各中学、工厂、企业邀去作客,向苏联人民介绍社会主义中国的情况。他们深深体会到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亲密的兄弟情谊。这一年,中国同时向蒙古人民共和国派遣了5名留学生。从此,向国外派遣留学生,这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巨大工程正式实施了。

  中共中央对派遣留学生给予很大关怀和重视,在使馆设立了留学生管理处,派专职干部负责留学生的管理。后来又在北京俄文专科学校设立了留苏预备部,从各中学招收了第一批品学兼优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为留苏预备生,还成立了留苏预备生学科考试委员会负责招生工作。1953年5月16日,高等教育部、教育部、人事部联合发布了《关于1953年选拔留苏预备生的指示》,指出:选派留苏学生是直接向苏联学习,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最有效的方法,对祖国建设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因此,各有关部门、机关、学校的负责同志应视此工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认真按照选拔办法的规定,亲自领导,保证做好选拔工作。同时,这项指示还规定在1953年度选送投考生2795名(内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研究生238名,大学一年级生1767名,高中毕业生790名)。预计从中录取留苏预备生1700名(计留苏研究生180名,留苏大学生1520名)。另外从中录取77名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学习。被录取的留学生,要先入北京俄文专修学校二部学习一年俄文及补习政治课,经考试、身体检查合格,于第二年8月出国(其中研究生学习三年,大学生学习五年)。

  为了使留苏预备生的选拔有章可循,在发布上述《指示》的同时,制定颁布了《1953年留苏预备生选拔办法》。这一《选拔办法》是选拔留苏预备生的指导性工作文件。《选拔办法》除规定了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等政治条件外,还规定了

  ——学历条件:

  ·由机关选送的干部,报考“研究生”须有大学毕业程度并从事研究工作或实际参加与其所学有关的工作一年以上,成绩优良,确有培养前途;报考“大学生”须高中毕业(或相当高中文化程度),或大学一二年级肄业。

  ·由高等学校选送的,报考“研究生”限于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成绩优良的研究生;报考“大学生”限于高等学校(包括专修科)一年级学生。

  ·由高中毕业生选送的,限定于指定的高中(教育部另有通知)由本届毕业生中选拔成绩最优良者。

  ——身体条件:经指定的卫生机关检查合于健康标准者。

  ——年龄条件:报考“研究生”限35岁以下,“大学生”限17岁以上25岁以下。

  对于考试时间和地点,采取了分考点同时进行的办法。规定华北区考点在北京、华东区在上海、中南区在汉口、西南区在重庆、东北区在沈阳、西北区在西安。考试时间为1953年8月1日至3日。

  考试科目:报考研究生和大学生都必考语文和政治基本理论。选考科目,研究生另定;大学生中考文教类的,从中外历史、中外地理、政治经济学、俄文中任选其二,但学俄语的,俄文是必考科;大学生中考理工的,微积分是必考科,另外,从物理、化学、地质中任选再考一科等等。

  新中国这种经过国家统一考试选拔留学生的做法,对派出人员的质量,起到了保证作用。

  1954年,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1954年度由高等学校选拔赴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留学生的联合指示》及《1955年度选拔留学预备研究生的联合指示》,同时也颁发了相应的选拔办法。

  新中国第一位女中将聂力就是1954年留苏预备班的学生,当时她已经24岁了,对自己这么大年纪了还去苏联上大学感到信心不足。彭真同志鼓励她:“我18岁才上高小,你们现在条件比我们好多了。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有真才实学的人啊!”聂力在老一辈革命家的鼓励下,迈进了苏联列宁格勒精密机械与光学仪器学院的大门。也就是在这个学院,聂力结识了上研究生的丁衡高,他们结成了一对伴侣。丁衡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工委主任,上将。

  新中国对留学生们非常关怀,1953年7月25日,高等教育部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欢送赴苏和东欧留学生晚会,周恩来总理出席了会议。他殷切希望留学生们在国外学习期间,要注意身体、努力学习、遵守纪律,为社会主义的中国争光。1957年11月17日,正在苏联访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彭德怀、乌兰夫、陆定一、杨尚昆、胡乔木等同志在莫斯科大学会见了我国在莫斯科的3000名留学生、实习生,毛泽东主席满怀豪情地对这些学生们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毛泽东主席等还视察了莫斯科大学留学生宿舍。据统计,从1950年到1959年九年中,中国共派遣了留学生16 000余名,其中91%是派往苏联,8%派往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他们之中,有2/3的人学的是工科,这些学生学成归国后,都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骨干力量,为新中国的各行各业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继留苏预备部成立后,1962年,设在北京大学的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和设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外国留学生办公室、留学生部合并,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专门负责来华留学生预备教育、出国留学生外语预备教育和归国留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1965年,该校改名为北京语言学院,专门负责接受外国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和我国出国留学生、出国教师学习外语,学院设汉语、外语、政治等课程,英、法、俄、西班牙四个语种,这是我国专门接受外来留学生和培训出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设立之始。这期间,中国也派遣了少数留学生前往意大利、比利时、瑞士、瑞典、挪威、丹麦等资本主义国家,但主要是学习英、法、德、西班牙、阿拉伯等语种,几乎没有涉及技术领域。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这时中苏关系也早已恶化,中国教育陷于停顿状态,留学教育也深受影响,停止选派留学生达六年之久。

  1972年,我国开始恢复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当年,向英国派出16名,向法国派出20名。截至1976年底,我国先后向英国、法国、意大利、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瑞士、比利时、奥地利、希腊、瑞典、丹麦、挪威、芬兰、荷兰、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西班牙、罗马尼亚、加拿大、墨西哥、秘鲁、委内瑞拉、澳大利亚、新西兰、朝鲜、柬埔寨、越南、日本、斯里兰卡、孟加拉、缅甸、阿富汗、巴基斯坦、老挝、埃及、伊朗、尼泊尔、伊拉克、叙利亚、科威特、阿尔及利亚、马达加斯加、索马里、扎伊尔、坦桑尼亚、摩洛哥、塞拉利昂、塞内加尔、莫桑比克、突尼斯等49个国家派遣了留学人员1629人。其中,亚非国家比重稍大一些。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7年,中国未向美国派遣一名留学生。

  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尤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随着全国范围的拨乱反正,留学教育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并达到又一个欣欣向荣的繁盛时期。从此,出国留学人员的数量、结构、地区分布和学习专业门类等诸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呈现出一派崭新的局面。

  1978年,中国派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批赴美国的75名留学生,这些学生的层次基本上是出国进修、作访问学者、出国研究生、大学本科生等,而且学习自然科学的比重也很大。以1981年为例,派出国的3416名留学生中,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的占3076人,为90%,社会科学仅186人,为5.4%,其他为154人,占4.6%。这反映了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情况。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正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1986年5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出国留学人员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自1978年我国开始向国外大量派遣留学人员以来的工作情况,充分肯定了这一时期留学事业所取得的成绩。1986年12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委《关于出国留学人员工作的若干暂行规定》。《规定》指出,我国派遣留学人员总的方针是:按需派遣,保证质量,学用一致,加强对出国留学人员的管理教育,努力创造条件,使留学人员回国能学以致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规定》指出,我国公民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等留学,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组成部分,是吸收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适用的经济行政管理经验及其他有益的文化,加强我国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有益于发展我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交流。为此,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发展各种形式的出国留学,必须长期坚持。

  《规定》还明确了出国留学人员的选派、办理手续、管理、回国后的任用等办法和措施,对留学教育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1996年1月,中国政府在北京举行了国家公费出国留学选派工作会议。会上,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关于国家公费出国留学人员选派管理工作的改革方案,并宣布这一新的选派办法从1996年起在全国全面试行。新的选派办法可以概括为: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政府计划宏观指导下,个人申请,专家评议,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签约派出,违约赔偿。同时,成立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具体承担出国留学人员的选拔、派遣及有关的管理工作,变国家公费为基金资助。

  这一新的公费留学选派办法规定:今后凡已录取的国家公费出国留学人员,要和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签订出国留学协议书,并按规定交纳出国留学保证金。保证金存入指定金融机构,凡按期学成回国服务者,基金会将把保证金的本、息全部退回个人;凡违约的,要按协议书规定对违约留学人员进行经济处罚,要赔偿出国留学全部费用及交纳违约处罚金。而且,为保证协议得到有效实施,还采用担保人制度。被录取人员的名单将向社会公布,以增强留学人员的荣誉感和社会的监督作用。

  这一新的国家公费留学选派办法是在总结过去出国留学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多年酝酿而形成的,它的公开性使国家公费出国留学的选拔更具公平性,也标志着中国的留学教育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更加成熟完善的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以来,自费留学也形成了一股滚滚而来的浪潮,加速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中国的留学政策,使得新一代留学生们迈出了跨世纪的步伐,他们的足迹又遍布了法、英、德、意大利、比利时、美、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仅以美国为例,目前在美国的1000多所大学中,来自大陆的中国留学生已达近40 000名。这些新崛起的留学生群,他们创造出的是划时代的奇迹。韦钰,这位赴西德留学生,她的“回旋管大信号理论”博士论文,被誉为“西德出现的有关这方面的第一篇论文”。她阐述的“回旋管”大信号理论,比美、苏等国的理论更为先进。美国方面向她表示:美国的大门,是向你开着的。但是韦钰说:“祖国是我的母亲,我出国留学,是为了回国建设,是为了使我们伟大的还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祖国早日腾空而起!”韦钰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工学博士,她回国后,曾任东南大学校长,现为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像她这样的爱国知识分子,在中国大地上不断地涌现。陈章良,这位留美博士,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和基因分子调控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并于1991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颁发的全世界两年一度,每次一人的“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这是我国第一次获此殊荣,为祖国争得了很大的荣誉。陈章良现在是北京大学副校长、教授,年仅35岁。青年博士白春礼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成归国,不到半年,在他的攻关下,中国第一台计算机STM原子粒显微镜诞生了,这在国际上引起了一阵惊叹,第7届国际STM会议为此于1993年8月在北京举行。 白春礼不仅自己攀上了科学的颠峰,更带动起中国的STM事业崛起于世界之林。韦钰、陈章良、白春礼,以及许许多多爱国的留学生们,他们是现代科学的精英,是我们祖国坚实的脊梁。
(穷奇网 www.71101.net)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