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石刻文字,经过商周时期千年左右的发展已经成熟。所以,从秦汉时开始,它在社会上尤其在当权的统治阶级和富裕阶层中已被广泛地使用了,甚至出现了使用石刻文字的第一个高潮。这些石刻中首先与我们见面的,就是刻石与摩崖这种形式的石刻文字。
刻石只是石刻中的一种形式,一个类别,仅仅是指形无定制、内容自由的那种石刻文字。它与后面讲的有一定形制、内容范围也相对固定的石刻文字是有明显差别的。秦代刻石是我们目前发现的最早刻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宣扬自己的声威,巩固自己的帝业。所以他不避长期征战的辛劳,从公元前219年至公元前210年的10年中,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巡视,足迹遍布现今中国东部大地,并七次在石上刻文以歌颂秦朝和他自己的功德。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两次到东方巡视,登上了邹峄山(今山东邹县境内),竖立了“峄山刻石”;登泰山(今山东泰安市),立了“泰山刻石”;上琅玡山(今山东胶南县西南),立了“琅玡台刻石”。第二年(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又到东方巡视芝罘(今山东烟台市境内),立了“芝罘刻石”和“芝罘东观刻石”。其后,他又于公元前215年到北方巡视,在碣石山(今河北昌黎县北)立了“碣石刻石”。公元前210年,去南方巡视,在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立了“会稽刻石”。
秦始皇在几次巡视中共刻了七件刻石,其内容大同小异。
秦始皇时期的刻石,原石保留到今天的只有两件了,而且都破损得十分严重。一件是泰山刻石,经多次毁坏,如今只剩下10个字,现藏山东泰安岱庙。泰山刻石文字拓本,现存最好的也只有在明朝时期拓的29字本;一件是琅玡台刻石,现在已成碎石,虽经粘合,也存字不多,现仅存秦二世个别随从官员名称和诏书13行中部分内容,共86字,残石于1959年移归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琅玡台刻石的清朝前期和乾隆年间两个传拓本,算是珍本了。
山东邹县峄山刻石原物丢失后,五代南唐时有徐铉的摹本流传。北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年),郑文宝就根据徐铉摹本,重新刻了一石竖立在长安,现存于西安碑林。其余各石,均已早佚,不得复见。西汉时期的刻石,后来出土10来件,以小品为多。东汉以后,由于石刻中的其他形式如摩崖、碑刻、墓志等的大量出现,刻石这一类石刻作品,已退居次要地位。
摩崖石刻是石刻中的一个类别。所谓摩崖石刻,就是利用天然的石壁以刻文记事的石刻。这种摩崖石刻,尺寸不一,长宽各异,文字多少也不相同,总之无固定规格,只要能满足刻字者的需要就行了。根据现在所知,我国摩崖石刻的分布地区较广泛,差不多各个省市都有,其中如陕西汉中的褒斜道,山东泰安的泰山、掖县的云峰山,湖南祁阳的浯[wu吴]溪,江苏镇江的焦山等,都是著名的摩崖石刻区。
关于我国摩崖石刻文字出现的时间,有很多说法,有的说出现于周代,有的则说在商代就有了,但都缺乏可靠的证据。根据可靠记载和现有实物考察,可以确指为摩崖石刻者,最早见于东汉时期。这时摩崖数量不少,已达到了一个相当水平。汉代以后,各朝代都有摩崖石刻,有的也很著名。现根据不完全统计,比较著名的摩崖,汉朝有10多处,魏、两晋、南北朝有近20处,隋唐时期有10来处。宋以后也有一些,总共约有50处。
陕西汉中地区摩崖石刻,集中于褒城县石门地区。所谓石门,就是东汉明帝(刘庄)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所开凿的一段隧道。古代褒斜道南出褒谷,就穿行于这个隧道中。褒斜道是由陕西关中地区通到蜀郡(今四川省西部)去的一条道路。石门所在地两山对峙,有“虎峰”、“熊山”之胜,有漫道雄关之险,褒水奔流于两山之间,其浪激时如飞雪翻滚,沉静时如“浮浪玉盆”,胜似图画一般。这里的摩崖石刻很多,达到百余品。其中《石门十三品》尤为著名。它们分别刻在褒谷水两岸石门内外,雕凿时间以汉魏等朝为主。如东汉的《汉鄐〔chu处〕君开通褒斜道摩崖》、《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右扶风丞李君通阁道摩崖》、《杨淮、杨弼表祀摩崖》,三国时期的《李苞通阁道题名》,北朝时期的《石门铭》以及南宋时的《山河堰落成记》等。这些摩崖都是在远离闹市的幽谷之中,由于有深涧绝壁为屏障,历代祸乱未能波及,所以保存较好。以后,由于兴建褒水大坝等水利工程的需要,将其中主要部分迁到现在汉中博物馆保存。
《汉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在陕西勉县褒谷石门西南半里左右的山崖上。开凿于东汉明帝永平六年至九年(公元63—66年)。主要是记述陕西汉中太守鄐君受皇帝诏命承担修整汉中褒谷到郿[mei 梅]南斜谷古栈道的情况,文中有“作桥格六百二十三间,大桥五,为道二百五十八里”等记载。不过褒斜古栈道全长为470公里,这里只说修道258里,可见鄐太守只是修了一部分。这件摩崖是研究我国栈道史的重要材料。此摩崖本身无文字标题,故历代称呼各异,如《开通褒斜道石刻》,《开通褒斜道摩崖》,或者叫《汉中太守巨鹿鄐君开通褒斜道碑》,《汉永平开通褒斜道石刻》等,我们据文义在此书中叫《汉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似乎比其他名称更合适。
《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这是在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汉中太守王升为东汉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文所撰写的一篇歌颂之词,主要赞扬杨孟文数次奏请皇上修复褒斜道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该摩崖刻在古褒斜栈道南端(今陕西汉中市褒河乡境内)褒谷石门西壁上,通高261厘米,宽205厘米。文22行,每行30至31字。另还有题额一段,高54厘米,宽25厘米。文二行10字,均为汉代隶书写刻。
《石门铭》,是北朝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509年)雕刻在陕西汉中褒斜古栈道石门东壁的摩崖石刻。通高175厘米,宽215厘米,共刻文27行,每行22字,每个字的直径约5至6厘米,楷书。北魏梁秦二州典签(官名)太原郡人王远撰文并书(即书写在石上),河南洛阳县武阿仁刻字。在《石门铭》的右下,还有一段摩崖石刻,通高98厘米,宽28厘米,刻文七行,每行七至九字不等,每个字的大小与《石门铭》相同,也是楷书。其字与《石门铭》铭文同时凿刻,所以前人常称之为《石门铭小记》。从内容上看,与《石门铭》铭文当同为一体。因此,历代谈到《石门铭》的文章,多把《石门铭小记》包括在内一并记述。
《石门铭》是北魏时期的最著名的摩崖石刻之一。它记载了我国最早的穿山隧道褒谷石门的开通、堵塞、复开的情况和被称为栈道之始的褒斜古栈道的有关修复经过情形,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石门铭》的书法超逸,与著名的江苏镇江焦山摩崖《瘗〔yi义〕鹤铭》近似,具有典型的魏碑特色,是研究我国汉字书体演变的极为珍贵的实物标本。《石门铭》的文章也写得很好,文笔精练,叙事真切,也是一篇难得的佳作。由于《石门铭》有上述特点,所以它一向为金石学界、文史学界和书法界所重视,自宋代以来,各代都有很多名家进行研究与考释。
泰山为片麻岩构成的大山,气势磅礴,景色壮丽,山上名胜古迹很多,为我国名山之首。它不仅有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的“凭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闲”的美感,而且由片麻岩石构成的山崖,正是摩崖刻石的好地方。山上的摩崖石刻约有1200处。其中《经石峪摩崖》和《纪泰山铭》就是最负盛名的代表作,“[風字去几]二”摩崖则是有趣之作。
“[風字去几]二”摩崖石刻,凿在泰山万仙楼北盘路西侧石壁之上。“[風字去几]二”为一字谜,取“風”、“月”两字的字心组成。取意,此处“风月无边”。该摩崖为清朝济南名士刘廷桂刻于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
《经石峪摩崖》,刻在泰山斗姆宫东北方大约一公里左右的山谷中,该谷有磴[deng 邓]道可通,谷中有小溪,溪右岸有一自然的微有坡度的花岗岩石坪,面积约一亩左右,佛教经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部即刻在该石坪上,所以其峪(山谷)也因刻此佛经而著名于世,故世人又改称其名为“经石峪”。
经石峪刻经,无年款、书者和刻工姓名,历代很多书法家都以其为北齐时的作品。也有人认为其字与山东尖山摩崖《唐邕[yong 拥]题名》相似,所以为唐邕、王子椿等人所书。当时所刻应为《金刚经》全文,经历代剥蚀,现仅存30余行,1000余字,每字直径50厘米左右,书体篆、楷、隶兼备,书法遒劲,字体雄浑,历代被尊崇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明清以来,崖间多有游人题刻杂于其中。近来在峪侧建有高山流水亭,观赏摩崖之余,还可在此小憩。1967年,在溪上游筑拦水坝一道,使溪改道,加强了对摩崖石刻的保护。
《纪泰山铭》,在泰山岱顶大观峰,削壁刻字。摩崖石刻高13.3米,宽5.3米,刻文24行,每行51字,共996字。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唐玄宗(李隆基)到泰山祭天封禅时撰文,用隶体书写,额亦用隶书题“纪泰山铭”四个大字。铭文首题和尾部纪年为楷书,稍有变化。摩崖铭右侧有唐苏颋〔ting挺〕“东封朝觐颂”等题名,明朝时已漫漶〔huan患〕不清。1959年,已将《纪泰山铭》全部铭文贴金保护,分外壮观。
南方也有可与北方摩崖石刻相媲美的摩崖石刻群,湖南省祁阳县浯溪石刻就是其中之一。
浯溪在祁阳县城的西南约二公里左右的湘江西岸。浯溪之水从山中流出,在此处与湘江相汇。俯视山脚,江水溪水,波光粼粼,游鱼点点;仰看山顶,花树丛生,百鸟飞翔,景色十分宜人。难怪人们在《祁阳县志》中要赞美“浯溪胜景”是“天地生成”,“一草一木”都“别饶雅趣”。
浯溪由于两水相汇于此,形成了山高谷深的胜景,加之山形突兀峭拔,崖石质地优良,为摩崖石刻的雕凿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所以浯溪摩崖数量很多,其中尤以《大唐中兴颂》最为有名。
《大唐中兴颂》刻于祁阳浯溪东山石壁上,摩崖石刻高284厘米,宽300厘米,刻文21行,每行20字,每字直径约15厘米,离湘江水面数十丈,十分险峻。《大唐中兴颂》为唐朝诗人元结在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撰文,内容叙述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史思明攻入东、西两京,唐玄宗逃至蜀地,唐肃宗李亨即位,收复陕西长安、河南洛阳两都,此即所谓“中兴”。其后元结于唐代宗大历六年(公元771年)特请大书法家颜真卿用楷字书写并请石工刻于浯溪石壁。由于《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撰文、书写、刻字都十分奇特,故后称之为“三绝”。
颜真卿为唐代中后期与柳公权齐名的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颜体书法向来为历代书家所推崇。相传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字山谷)曾几次到祁阳浯溪学颜字。同时还题名作诗,一并刻于《大唐中兴颂》左侧,后人称为“小接崖”,元时郝经撰的《陵川集》中,更称赞“颜鲁公(因颜真卿曾在山东当过官,故称鲁公)《中兴颂》为书法家规矩准绳之大成”。所以,各地复刻《大唐中兴颂》者很多,仅四川就有三处,一在川北剑州(今剑阁县)鹤鸣山;一在四川资州(今资中县)北岩;一在四川资州东岩。现存的拓本中,曾见有宋拓本,但多数为明拓或明以后拓本。
此外,我国还有一些较有名的摩崖石刻,如文峰山摩崖石刻,位于山东掖县城东南7.5公里,共有石刻30多处,多在突出岩石的侧面,大小不一,形式各异,主要为北朝大书法家郑道昭任光州(治今掖县)刺史时所书。著名作品《荥阳郑文公之碑》,高2.8米,宽3.6米,内容为记其父郑羲生前事迹,长达1300余字;圣经山摩崖石刻,在山东文登县城西25公里处,山巅有巨石,状如新月,俗称“月牙石”,长约16米,高约6米,内容为老子《道德经》上、下经,连同附记共6000余字;铁山摩崖石刻,位于山东邹县城北郊的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屏之上,面积1037平方米,内容为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刻《金刚经》、颂文和榜石题名等;冈山摩崖石刻,位于铁山之北,与铁山、尖山、葛山摩崖石刻并称“古邾〔zhu朱〕四山摩崖”。该石刻于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计26处,主要内容为《金刚经》;九日山摩崖石刻,位于福建南安县丰州金鸡山,现存97方,主要记载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至南宋咸淳二年(公元1266年)时期文人官绅登游赋咏和泉州郡守偕市舶司官员祈风送舶等活动情况,是当时泉州港海外交通的珍贵史料;白鹤梁石刻,位于四川涪陵城北的长江中,刻于东西长1600米、南北宽10余米的天然石梁上,枯水时始显。计有自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至近代的题记163段,石刻鱼图14尾,断断续续记载了72个年份的历史枯水位情况,对研究长江水文有重要价值。上述为摩崖石刻群,单独的摩崖石刻,数量就更多了。如1980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发现的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魏世祖拓跋焘派李敝祭祖时刻在石壁上的祝文,是1500年前留下的一份“石书”档案,对研究入主中原最早的鲜卑族的早期历史、先民生活有重要价值;刘平国摩崖,东汉桓帝时(公元158年)刻于新疆阿克苏境内赛木里(今拜城东北喀拉达格山的博者克拉格沟口)的岩石上。刻字分两处,北为题记,南为颂文。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发现。内容记述龟兹左将军刘平国等人开山建关之事,是研究我国新疆地区的重要史料之一。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摩崖石刻比比皆是。因文字所限,不能一一列举。 (穷奇网 www.71101.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