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兵器 作者:王兆春


第四节 射远兵器

  射远兵器是通过能将蓄积的机械能瞬时释放的装置,把弹、簇射至敌方的远程兵器。有弓、弩、箭和抛石机。是中国古代军队的重要装备,直到枪炮大量使用后才退出战争舞台。

  (1)弓

  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弹射兵器。由具有弹性的弓臂和韧性的弦构成(见图8)。恩格斯曾经指出弓箭发明的作用:人类蒙昧时代的高级阶段是“从弓箭的发明开始”的。1963年,考古部门在山西省朔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用燧石片打制的石镞,长2.8厘米,加工较细致,镞尖较锋利。经放射性碳-14测定,大约制于28000多年以前,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石镞之一。从此镞加工工艺的精致程度,可以判知我们的祖先,至少在三万年以前已经制造和使用弓箭了。当时所用的弓,大体是用单根的竹木弯曲而成,也就是“弦木为弧”的单体弓。
 


  图8 弓

  随着年代的推移,单体的竹木弓便逐渐发展为复合弓。从殷墟墓葬中发现的弛弓的灰痕,并结合甲骨文、金文中有关弓的象形文字“”、“”加以考察,可判知商代的弓大致已是使用两层材料粘合而成的合体弓。到东周时期,弓的制作水平已经提高,能使用多种材料制造复合弓,弓的形制构造已经基本定型。复合弓的制作方法是:先在竹和木制造的弓身上,傅角被筋,再缠丝涂漆。这种弓的弹性,要比用单一材料制作的单体弓大得多。据《考工记·弓人》记载,周代的弓系由王室所设“五官”中的“冬官”制造。制弓时,对选料、配料、制作程序和规格,都有严格的规定。所制的弓有用于车战和守城的王弓、弧弓,用于狩猎的夹弓、庾弓,用于习射的唐弓、大弓等。

  秦汉以后,弓的基本构造虽然没有变化,但在材料选择和外表的装饰上更为讲究。汉代注重使用强弓劲弩,有虎贲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强弓等名称。汉将盖延、祭彤等骁将所用弓的张力,已经达到300斤。唐军使用的弓有长弓、角弓、稍弓、格弓等四种。长弓用桑木、柘木等材料制成,形体较大,多为步兵使用;角弓的形体较小,强度大,适于骑兵使用;稍弓的射程较近;格弓是用于仪仗的彩饰之弓。宋代骑兵多用强弓,采用“满开弓,紧放箭”的速射方法射敌。清代的弓虽然名称很多,但已不是主要的射远兵器。随着枪炮的发展,弓的射远作用相形见绌,并最终被淘汰。

  (2)弩

  弩由弓演变而来,是安有张弦装置的弓。张弦装置由弩臂及安于其上的弩机构成(见图9)。弩比弓操射方便,射手可先张弦安箭,再纵弦发射。弓箭手却要在用力张弦的同时进行瞄准,因而弩的命中精度高。从考古发掘的材料看,大概在原始社会晚期或者说至少不晚于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使用木制弩了。到东周时期,随着青铜冶铸技术的提高,出现了青铜弩机,提高了弩的杀伤力。最早的铜弩机,出土于山东曲阜的鲁国故城遗址。湖南、江苏、河南、河北等地的战国中晚期墓葬中,也都曾经发现过青铜弩机。可见此时安有青铜弩机的弩,已经普遍装备军队,用于作战。此时的弩还是用人臂张弦的弩,所以叫臂(擘〔bo簸〕)张弩。
 


  图9 弩

  战国晚期出现了用脚踏张的蹶张弩,其张法有两种:强弩用脚踹上弩,射程较远;弱弩用膝帮助上弩,射程较近。蹶张弩的射程较远,一般为擘张弩的二一三倍。

  西汉时期的弩出现了带刻度的“望山”,其作用类似近代步枪上的标尺,射手可按目标的远近,通过望山控制镞端的高低,调整发射角,以便准确地命中目标。东汉时期出现了单人所用弹射力最大的腰开弩。发射时,弩手坐于地上,两足向前蹬弓,用扣系在腰间的拴钩之绳拉弦张弓。由于弩手利用了腰部和两腿的合力拉弓张弦,所以弓的弹射力增强,射程比蹶张弩更远。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以绞动轮轴张弓射箭的床弩。床弩(又称床子弩)的弩床上可安一张或几张弓,以多弓的合力射箭,其射程之远和杀伤力之大,远非单弩可比。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已将西汉时连续射箭的连弩,改进为十箭连射的元戎弩。

  唐朝的军队装备有七种弩,其中大木车弩就是东汉出现的床弩,弓长12尺,用绞车张弦射箭,主要用于攻守城垒和安于战车战船上进攻强敌。宋代的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制品有蹶张弩和床弩两大类。尤为重要的是床弩的发展,其制品有大合蝉弩、小合蝉弩、双弓弩、次三弓弩、三弓[豆斗]〔dou抖〕子弩等。其中双弓弩前后各安一弓,由七人用绳轴绞张,射程可达150步(每步约五尺)。三弓弩是前二弓后一弓,由70人张射,射程300步。次三弓弩射击的踏蹶箭,能成排牢固地扎钉在夯土城墙上,攻城者可脚踏其上,恰如足蹬阶梯一样,攀登上城。[豆斗]子弩和三弓弩的弦上装有一个铁制的兜子,内放数十支箭,可同时射击,如寒鸦群飞,人称“寒鸦箭”,能大量射杀密集的攻城之敌。由于床弩的威力大,并可发射火药箭,攻守城战和野战都可使用。宋太祖赵匡胤在郊外观看床弩试射时,有的弩竟能射700步远。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宋军在澶渊之战中,以床弩射杀契丹大将萧挞,使契丹军士气大丧。南宋将领魏丕所创制的床弩,射程竟能达到千步。过去恩格斯曾经说过,英国士兵在14—15世纪使用的大弓,可以把箭射出200码以外,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武器。然而中国的士兵在10—11世纪时,已经能用神臂弓和床弩,射中500米以外的目标了。元军使用的床弩,射程也有800步。明朝以后,由于枪炮的广泛使用,弩和弓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并终于被淘汰。

  (3)箭

  如果说弓和弩是发射装置,那么箭就是被发射的具有锋刃的射远兵器,古书中常称它为矢。箭由箭镞、箭杆、箭羽组成(见图10)。

  最初的箭是在一根削尖了的竹杆和树枝上,安上一个磨制成尖锋的石镞、骨镞或贝镞,尾部安上一根羽毛制成的。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各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镞、骨镞、角镞可知,最初的镞多用骨、角磨制而成。后来由于石器制作技术的提高,石镞便逐渐增多。这些镞开始都是简单的三角形,前部有锋,两翼外展,后部没有铤。尔后便逐渐发展成前有尖锋,后部有铤的镞。最后又从镞身与镞铤没有明显区分的镞,发展成前锋很尖利,镞身与镞铤有明显区分的镞。这种状况,充分反映了骨镞、角镞和石镞在形制结构上不断改进的发展过程。
 


  1.点钢箭 2.铁骨丽锥箭 3.木朴头箭 4.火药箭 5.乌龙铁脊箭 6.鸣鹘〔gu骨〕箭

  图10 箭

  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铸镞范说明,当时已能成批铸造青铜镞。镞的两翼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翼末倒刺日趋尖锐,两侧刃已呈现出明显的血槽。这种箭射入人体后,扩大了受创面积,又不容易拔出,提高了刺杀力。西周设立了造箭机构“司弓矢”,所制的镞又有改进,其两翼尖角更大,翼尾倒刺更尖锐,甚至改为平铲尖头,杀伤力进一步提高。进入春秋以后,由于车战的发展和战车防护的加强,所以创制了三棱式镞。这种镞有三条突起的棱刃,有较强的穿透力,能射穿战车坚固的防护装置和皮制铠甲。战国后期大多使用这种箭。秦汉时期已普遍使用钢箭。这种箭不但镞头较长,而且常在头部涂抹毒药。晋代的锐利钢箭能够穿透坚甲。明清两代,箭的名称虽多,但随着枪炮的发展,箭与弓弩一样,在战争中的作用日益下降,直至最后被淘汰。

  (4)抛石机——砲

  抛石机是古代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抛射石弹与火球的射远兵器。其射远的作用与弓弩相似。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称这种兵器为〔kuai快〕和发石机。到西晋时期,才在文学家潘岳《闲居赋》的诗句“礮石雷骇”中出现礮字,唐代正式称作礮。宋代将礮改写为砲,有时砲与礮并用。后来又写成炮。北宋大量制造,不但抛射石弹,而且抛射火球。它们的基本构造是在做好的各种大木架上,横置一根木轴,木轴的中央穿过一根具有韧性的粗长圆木,这根粗长的圆木即为抛射杠杆,也就是炮杆。炮杆的尾端系有一个放置石弹或火球的皮窝,头部系有几十条甚至上百条炮索,以便射手拉动。将要抛掷时,由一人测定目标,其他人各拉一根炮索,指挥者一声令下,众人齐拉炮索,使炮杆急速翻转,使炮石沿切线方向飞出,至敌阵击砸目标,达到摧毁和杀伤的目的。《武经总要》记载了宋代使用的十几种炮,其中有固定的单梢炮(见图11)、双梢炮、虎蹲炮等,有安于车上便于机动的车行炮、卧车炮等。
 


  图11 宋代的抛石机

  炮在宋代使用较多,其中陈规和魏胜,是著称于史的善于用炮的抗金将领。陈规在德安(今湖北安陆)守城战中,为了加强城防,选聘了一批能工巧匠,制成坚实的抛石机,对士兵进行有关机械使用的训练,从而成功地用抛石机同火枪等兵器相配合,取得守城战的胜利。魏胜在抗金作战中,曾创制数十辆炮车和数百辆如意炮车,多次战胜金军。朝廷得知后,下令各地制造和使用这种炮车。

  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蒙古军在进攻襄阳时,曾请回回人造炮匠师亦思马因,设计制造了一种重力下坠式抛石机,其击砸和摧毁力大于宋军的人力拉动式抛石机。据说这种抛石机在进攻襄阳时抛射了重达150斤的巨石, “所击无不摧陷”。之后在进攻长沙和桂林时,都使用了这种抛石机。由于它首创于进攻襄阳之战中,故被称为襄阳炮。又因为它是回回人所设计,故又被称为回回炮。襄阳炮威力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抛射的石弹大,重达150斤;而宋军抛石机抛射的石弹不超过90斤。二是炮梢的受力方式有改进,宋军抛石机的受力端系有十几根甚至上百根拽索,用人力拉动炮梢,将石弹抛出;襄阳炮炮梢的受力端附系一块巨石或重金属块,用钩将其钩住,不使下坠;抛射时,即将钩突然解脱,巨石急速下降,使炮梢急速旋转,石弹因受瞬时突发力的作用而被抛出;宋军抛石机因用人力拉动,用力参差不齐,不易使作用力瞬时集中于一点,所以威力较小。襄阳炮在明代还常用于作战。
(穷奇网 www.71101.net)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