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兵器 作者:王兆春


第八节 燧发枪

  燧发枪是利用燧石枪机点火发射的枪。初创于16世纪20年代的德国。17世纪初,法国率先使用燧发枪。之后,其他国家也先后使用燧发枪。明末火器研制者毕懋康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刊印的《军器图说》中,首次介绍了燧发枪,当时称作自生火铳。这种枪是将火绳枪用火绳点火的装置,改进为用燧石发火的装置。它是在发火装置上安置一块燧石,发射时,由射手扣动扳机,安装于扳机上的龙头下击,同燧石摩击生火,火星落入药室中,使火药燃烧,产生气体推力,将弹丸射出。燧发枪的优点有二,其一是不怕风雨,其二是不要事先点火,只要在使用时连续扣动扳机,摩击燧石,便可连续发射。燧发枪的创制和推广使用,使单兵枪又产生了一次更新。我国对燧发枪的研制并不算晚,但由于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直到康熙年间,才被用作皇帝打猎的御用枪。

  (1)连珠火铳

  连珠火铳的创制及其形制构造特点,已在本书发展简史篇中作了阐述,请参见该节内容。

  (2)康熙御用自来火二号枪

  这是专为康熙皇帝打猎行围制造的一种燧发枪。全枪长4.1尺,枪管长2.7尺,口径三分。枪管前端安有准星,后部设有照门,安于特制的枪床上,采用转轮式枪机。发射时,先用钥匙将轮弦上满绞紧,然后扣动扳机,轮弦遂急速松动,轮机即快捷旋转,摩击燧石,溅出火星,落入药室中,点燃火药,将弹丸射出。这是迄今所见传世实物中最早的一种燧发枪。

  (3)直槽式燧发枪

  此枪因在枪膛内开有几根直槽而得名。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存有实物,经过测量,枪长为1500毫米、管长1065毫米、口径16毫米。枪管上有准星、照门,膛内刻制的直槽减少了弹丸与膛壁的摩擦,有利于从枪口装填弹丸,也便于在发射后清除残存于膛内的火药残渣。为了避免火药燃气从直槽内的缝隙中泄出,所以又在弹丸外部包裹松软的织物,使之起某种程度的紧塞作用。

  (4)击发式燧发枪

  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存有实物,经过测量,枪长为1185毫米、管长880毫米、口径17毫米。枪机的龙头上夹钳一块燧石,燧石前竖有火镰,火镰同时具有火门盖的作用。发射时,先扳起龙头,使压簧被制动锁控制,与扳机相属。扣动扳机后,龙头下旋,燧石与火镰猛烈撞击,溅出火星,把火药点着,将弹丸射出。
(穷奇网 www.71101.net)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