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出了很多有名的炼丹家,还有很多专讲炼丹的书,是历史上其他朝代不能相比的。
自从葛洪大力提倡炼丹以来,有不少道士都深信不疑,但也有人不大相信。像陶弘景就认为,服食金丹白日升天未必可能,不愿意把全部精力都花在它上面。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公元386—409年在位)专门设立仙人博士这个职位,叫一些道士炼丹。丹炼出来后,自己不敢吃,让一些犯了死罪的人吃,结果毒死了不少人。北齐文宣帝高洋让道士炼出丹后,把它放在匣子内,说,等临死时再吃不迟。无论道教内外,对炼丹术都有持怀疑态度的人。
于是很多道士就想办法消除丹的毒性。有的把丹沉入井水中,有的浸入山中的泉水,还有的将炼丹原料用各种稀奇古怪的方法进行处理,比如用胡椒汤煮,用甘蔗汁蒸,用陈年墙土的泥浆拌搅等等。结果还是有不少道士中毒而死。所以,炼丹术就受到怀疑和批评。
到了隋唐时代,有青霞子苏元朗这些道士的提倡,很多炼丹的道士拣起了《周易参同契》的理论,炼丹得到皇帝的支持,所以,很快又热闹起来。
唐代炼丹最讲究原料和火候。很多道士说,炼出的丹之所以有毒,毛病就出在原料上面。但究竟用什么原料才对,道士们的意见颇不一致。有人说,真正的金丹只用铅和汞两种原料。自然界中的铅,是一种贱金属,它熔点低,冶炼方法简单,是人类历史上很早被认识和被利用的金属之一。铅同醋酸作用,可以得到碱性碳酸铅,这是一种白色粉状物质,可以用作颜料,古代也常用作化妆品,名叫胡粉,又叫铅粉。铅经过一定工艺加工制炼,还能生成两种氧化物:一种是一氧化铅,古代叫密陀僧;一种是四氧化三铅,古代叫铅丹。汉代已经懂得炼铅丹。在铅丹的炼制过程中,由于温度和氧化程度的不同,它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黄色和红色。所以,古代的炼丹家很惊奇,十分重视它。连《神农本草经》也说,铅丹“炼化还成九光,久服通神明”。汞在古人眼里也是一种神秘物质。自然界有天然汞,但很少见,不容易采集。古代用的汞大多是用丹砂炼出来的。汞在常温下是液体,比重很大,但沸点只有357 ℃,加热时容易蒸发散失。汞也容易烧炼生成红色氧化汞。唐代一本讲炼丹的书《龙虎元旨》说:“丹砂入火,化为水银(即汞),能重能轻,能神能灵,能黑能白,能暗能明。”历史上很多炼丹家主张炼丹只用铅汞,所以,炼丹术又有一个名称,叫铅汞术。但这样得到的金丹,吃了还是不能成仙。于是又有人提出用其他的原料。结果,因为关于所用原料的主张不同,分成了好多炼丹派别。
火候就是炼丹时火势的大小和烧炼时间的长短。火势猛叫武火,火势小叫文火。有的道士主张炼丹先文后武,有的主张先武后文。有的主张烧炼七七四十九天,还有的说必须一年,丹才能成功。还真有人跑进深山,一年四季守着炼丹炉,每日每夜什么时候添火,什么时候退火,一丝不苟,为了成仙,一点也不怕辛苦。
唐代支持炼丹的皇帝很多。唐太宗是一位英明的皇帝,年轻时不相信吃丹能长生不死。到了晚年,怕起死来,几次派人到全国各地找“奇药异石”,据说后来吃了一个胡僧也就是外国和尚炼的“长生药”,中毒而死。
唐高宗曾召集100余名道士从事炼丹,后来也打算吃胡僧的药,被人提醒要吸取太宗的教训,结果没敢吃。
炼丹术最盛行是在唐玄宗时期。开元年间,玄宗让道士孙太冲为他炼“神丹”,还向道士吴筠打听烧炼金丹和成仙不死的事。唐代著名的炼丹家张果,也被召进宫,玄宗甚至要把女儿嫁给他。天宝年间,他找来罗思远等人专门为他炼丹,他自己也动手学着炼,可见他着迷的程度。
中唐时期的宪宗、穆宗和敬宗都热衷于炼丹,道士柳泌对宪宗说,天台山上长“灵草”,采它来炼丹配药,准成。天台山在台州,宪宗干脆教他到台州去当官。柳泌到台州混了一段日子,丹也没有炼出来,害怕脑袋保不住,逃进了山中。后来被抓回,宪宗没治罪,还让他炼丹。宪宗后来吃了柳泌炼的丹药,因毒性发作,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几个宦官心里害怕,找个机会把他弄死了。穆宗刚即位时,命令将柳泌等人处以死刑。但不久自己也开始服丹。敬宗于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派人往南方长江流域一带以及天台山去采药。他在位不满三年,被宦官杀死,据说也跟服食丹药有关。
晚唐武宗和宣宗最信炼丹术。武宗吃了丹药,“自秋冬以来,觉有疾,而道士以为换骨,上秘其事”(《资治通鉴·唐纪六十四》),后来病情见重,33岁就死了。宣宗仍不吸取教训,也吃丹药送了命。
皇帝迷信,一帮官僚和文人都仿效。著名文学家也是大官僚的韩愈为人写过一篇《墓志铭》,其中记载,有六七位大官僚吃丹药死了。像工部尚书(官名)归登,长期服用水银,坐寝之处也往往可以找到。结果因水银中毒浑身疼痛,吐血十几年而死。另一位官僚襄阳节度使孟简,跟韩愈很要好。他搞到了一种“神药”,特意把韩愈请来,说自己不想一个人长生不死,愿意送一些给韩愈。后来这位节度使吃了药,病了好几年,到底死了。还有的人服食金丹后便出块状血肉,疼痛致死。
诗人当中,像初唐时期“四杰”之一的王勃,十分迷恋学仙求道这一套。卢照邻曾经入山学道,后来因为服食丹砂方药中毒,差点丢了性命,但仍不死心,写信给洛阳的朋友,向他们要丹砂。李白、白居易这些著名诗人都跟道士学过炼丹。白居易对《周易参同契》特别感兴趣,同另一位诗人元稹一起跟道士郭虚舟学习烧炼金丹,结果因为没有掌握好火候,让汞在高温下全部沸腾飞散而失败。他心中十分懊恼,写了一首诗,感叹自己跟神仙没有缘分。李白漫游天下名山,到处访仙求道。特别是在应皇帝诏命到了长安,不久又因为宦官高力士等人的排挤,不得不离开都城时,他对从政做官彻底灰了心,于是决心“还家守清真,孤洁励秋蝉。炼丹费火石,采药穷山川。”(《留别广陵诸公》)李白的诗中,与访道炼丹有关的,不下100篇。
因为道教炼丹术用的原料主要是铅、汞、硫磺以及含砷的一些矿物质,吃了以后,对人体十分有害。至于丹砂,因为烧炼以后也要变成汞,吃了还是会中毒。很多人送了命,其他人为什么还跟着学?韩愈在那篇《墓志铭》中说,不少人以为,死了的人是因为没有得到真方法,相信自己学的错不了。等吃了丹药,毒性刚发作,还以为是换骨换筋,是丹在发挥“神效”。等到药毒大发作,临死时才彻底醒悟,可是已经太迟了。不少道士对服丹成仙深信不疑,说那些服丹而死的人不是真死,而是成仙了。他们留下尸体,这种仙叫“尸解仙”。一些宣扬道教信仰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这类尸解成仙的故事。也有一些道士比较清醒,像《悬解录》这部道士著作就说:
金丹并诸石药各有本性,怀大毒在其中。道士服之,从羲轩(指伏羲、黄帝)以来,万不存一,未有不死者。
社会上的人对炼丹术的批评就更多了。唐以后,炼外丹的人虽然还有,但已经不是道教修炼术中的主流了。
在100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道教炼丹术积累了很多关于丹砂、水银和铅这些物质的化学知识。唐代道士在炼丹过程中出了“事故”,无意中发现了火药燃烧的猛烈性质,最后导致火药的发明,这是很有价值的发现。特别是很多炼丹家为了防止中毒,钻研医学,同时又是医学家。像葛洪、陶弘景、孙思邈,都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炼丹术的成果后来被医学吸收,用作外科药物的很多。 (穷奇网 www.71101.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