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料中有关“龙舞”的记载很多。这是普遍流行于中国各地的民间舞蹈。
龙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出的一种臆想的动物。在封建社会里,龙被看成是神圣权力和祥瑞的象征。所以中国老百姓对龙保持着无限崇拜。用舞龙来祈求五谷丰登,消灾免祸。
汉代张衡《西京赋》里已描写过“鱼龙曼延”之戏。千百年来,龙舞的表演形式越来越丰富,到清代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通常所见的龙舞有“龙灯”和“布龙”两种。所谓的“龙”,一般是用竹、木、纸、布等扎成,由三节至十几节不等,大多为单数。骨节中燃灯烛的,称“龙灯”。舞动时,一人拿彩绸扎成的“宝珠”,在前引龙起舞。龙灯多在夜晚舞动。“布龙”则不燃灯烛,轻便灵活,一般在白天舞动。此外,还有用稻草、柳枝扎成的“草龙”;用长板凳作架子,装饰成龙形的“板凳龙”;在草龙上插满香火的“香火龙”;不断向龙泼水求雨的“水龙”;用荷花、蝴蝶等各种花灯组成的“百叶龙”;还有头、身、尾互不相连,由女孩子们各持一段,舞动起来才成龙形的“段龙”;用扁担插入箩筐或笆圈作“龙宝”、“龙头”和“龙身”,再用筐上棕绳互相连接而成的“箩筐龙”、“笆圈龙”;四川重庆还有一种“肉龙”,表演时舞龙头者双手握举龙头,上身前俯。舞龙身者上身前弓,两手紧抓前者腰带。龙尾道具绑在最后一人的后腰。舞者赤膊、短裤、草鞋。龙舞本身可以自成一个系统。
图46 肉龙
龙是被中华民族神化的动物。龙舞一般是在元宵节,有时也在祈雨时表演。龙舞需要巨大的体力和灵活的技巧,需要集体的紧密合作。龙舞常常要摆出“天下太平”等吉言,还要舞出“金龙戏水”、“二龙抢宝”、“古树盘根”、“龙腾云”、“龙下海”、“龙滚潭”、“龙翻沙”、“龙出洞”、“龙脱皮”、“龙现爪”等等套路。和龙舞相配合,有时还有“凤凰龙”、“虾公龙”、“青蛙龙”等,有时表演“龙虎斗”、“鱼化龙”、“狮龙舞”之类。
(穷奇网 www.71101.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