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舞蹈 作者:刘芹


第十六章 中国古代的舞谱

  舞蹈本来没有“谱”。原始舞蹈只是人们手舞足蹈来表达感情的自娱自乐,抬手动足都没有什么规范。当舞蹈艺术从队形到动作都有了令人满意的样式以后,人们才想到互相模仿,并且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开始也只是口传心授,渐渐地,人们就要求用某种方式把舞蹈形体动作和姿态,以及队形的调度等记录下来,以便于记忆,便于推广和传播,于是就产生了舞谱。

  中国古代的舞谱,流传到现在的最早的一种是《敦煌舞谱残编》。这个“残编”现藏英国不列颠博物院。刘半农把它收在《敦煌掇琐》一书中。罗庸、叶玉华、任二北等对这个舞谱残编都有所研究。从残编中可以看到关于舞蹈节拍和身段的术语13个:令、送、舞、挼〔rou揉〕、据、摇、[丘下可 ]、约、拽、头、掯〔ken〕、与、请。

  这个舞谱是1000多年前晚唐五代时写下的。它比西方国家最早使用的15世纪的符号舞谱,要早几百年。

  到了宋代,又有《德寿宫舞谱》。那是距今800多年前,宋高宗时的宫廷舞谱。它是对舞蹈演员基本技巧训练的教材,里面记录了左右垂手、大小转撺、打鸳鸯场、鲍老掇、掉袖儿、五花儿、雁翅儿、龟背儿、勤步蹄等九类动作的63种姿态或队形。

  中国古代的舞蹈,常常和宗教活动结合在一起。舞蹈,曾经是巫觋的一种专长。中国的道教形成以后,道士们依然保持着巫师的本色。在道士的斋醮[jiao叫]仪式中,有相当份量的舞蹈内容。

  道士们有一种“步罡[gang缸]踏斗”的“缭绕”之法,据说可以“遣神召灵”。其实,那不过是一种舞蹈步法。那种步法来自原始的巫教,传说是从远古治水英雄大禹那里学来的,叫作“禹步”。道士们说它“三步九迹”,上应天上的“三元九星”。道教的《真人禹步斗罡法》说:

  用白垩画作九星,斗间相去三尺。从天罡起,禹步随作,一次第之。居魁(星)前,逆步之。

  说的是道士“步罡踏斗”时,要先用白石灰在地上画作九颗星,星斗之间相距三尺。从天罡星起,就要走“禹步”,一步挨着一步。到魁星前时,倒过来作反方向走。

  禹步的具体走法是:

  前举左,右过左,左就右;次举右,右过左,左就右;次举左,右过左,左就右。

  这样走三个循环,共二丈一尺,后边就留下九个脚印。

  如果说大禹时就传下了这种“禹步”,那么它的历史可真够古老的了。

  在现存的民间宗教的一些“经”书里,也有这一类的舞谱。湖南、贵州、四川等地,民间的巫师行傩时,照例要有舞蹈,叫作“踩八卦”,并且有图谱传世,那就是一种舞谱。

  蒙古族喇嘛教有一种舞蹈,叫《查玛》。跳《查玛》的喇嘛,有严格的舞蹈训练。为了便于记忆,把动作、步法等写在纸上、木板上或者羊皮上。这种舞谱叫《查玛经》。

  云南纳西族是古代羌人的后裔。纳西人信奉东巴教。东巴巫师作法事时也要跳舞。东巴跳神的舞蹈有神舞、鸟兽虫舞、器物舞、战争舞、踢脚舞等种类。

  云南丽江县图书馆藏有两本详细记载东巴巫师跳神的经书,叙述纳西族古代乐舞的类别及跳法。用图画似的文字和符号记录下来,对舞蹈的姿势、动律、场位、路线以及特殊的动作技巧和乐器的用法,都作了规范化的描述。这是一种极为奇特的舞谱。杨德鋆[yun云]、和发源所作《纳西族古代舞蹈与东巴跳神经书》,对此作了生动的介绍。

  东巴文有不少关于跳舞的字。如:
 


  (跳)
 


  (舞)
 


  (伸腿)
 


  (手执三叉和矛舞蹈)
 


  (又舞又唱)

  《东巴经》中就是用这一类的特别文字记录舞蹈。例如,《铜灯花枝舞》的化妆与队形排列是:
 


  图71

  步法与动作是:
 


  图72

  根据这段经文,动作复原后就如下图。将它译成汉语,就是:

  a.摇一次板铃,摇三次板鼓;

  b.顿足二次;

  c.抬一次脚。顿足二次,向后勾一脚;

  d.走两步抬一次腿,走两步向后勾一脚;

  e.向四方旋转;

  f.倒转;

  g.左脚向上抬一次;

  h.左脚跟着走一步,然后向上抬左腿,抬右腿跺地;

  i.右脚勾向后一次。

  东巴巫师就是根据这种跳神经书——特殊的舞谱,进行舞蹈训练的。

  元明清各代,有些文人出于“复古”的用意,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自己对古代舞蹈的理解及想象,拟作了一些古代舞谱。

  元代人余载给早已失传的《韶》舞编制了舞谱。他根据《河图》、《洛书》的理论,运用阴阳、奇偶的变化,给64人的队舞设计了服装、队形、变换方位等。

  明代著名的乐律学家和史学家朱载堉认为“无古不成今,今之乐犹古之乐”。认为没有古代的乐舞,就没有今天的乐舞。今天的乐舞是古代乐舞的继承和发展。今天的乐舞,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古代的乐舞。从这种认识出发,朱载堉一方面精心研究乐舞的历史资料,一方面研究明代尚在流行的传统乐舞,以今证古,用古今融合的方法编制了一套拟古舞谱。并且以古代的“词章”(歌词)与明代流行的“音节”(曲调)相结合,给这些拟古舞谱配上了舞蹈音乐。这些舞谱有舞名,有舞姿设计,有动作调度的场记图,有内容丰富的文字说明。在三四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可以依图排舞。这是明代的学者意在恢复古代舞蹈的创造性的工作。
 


  图73 《东巴经》舞谱复原图

  朱载堉编制的拟古舞谱共有《人舞谱》、《六代小舞谱》、《灵星小舞谱》、《灵星祠雅乐天下太平字舞缀兆之图》、《二佾缀兆图》和《小舞乡乐谱》。这些舞谱完整地保存在《乐律全书》中。

  《人舞》相传为周代《六小舞》之一种,舞者徒手作舞。朱载堉认为人舞是舞蹈的根本,学舞应先学人舞。他给《人舞》设计了一整套舞姿动作,还给每种动作加上了符合封建礼教的解释。如《人舞》的“四势”——上转、下转、外转、内转,被解释为上转势象征“恻隐之仁”,下转势象征“羞恶之义”,外转势象征“是非之智”,内转势象征“辞让之礼”。

  朱载堉把《六小舞》和《六代舞》相结合,绘制了执帗(五彩缯)的《云门》、徒手舞袖的《咸池》、执龠的《大韶》、执羽的《大夏》、执旄(牛尾装饰的舞具)的《大□》、执干(盾)的《大武》等六种舞谱,称《六代小舞谱》。

  《灵星小舞谱》是对汉代祭祀农神后稷的农作舞的重新设计。规定了舞蹈者为男童16人,“两两相对舞”。手中所拿的是镰、锄、锹、杈、竿、连枷等农具,动作模仿农作劳动。乐队由钟、鼓、鼗、板、双管等组成,以小曲《豆叶黄》为伴奏音乐。

  《灵星祠雅乐天下太平字舞缀兆之图》是在《灵星小舞》表演完毕以后,答谢神明的舞谱。16人徒手而舞,舞队先后摆成“天下太平”四个字。

  《二佾缀兆图》从两列舞队舞者鞋形的不同画法,标明舞者左右脚的步伐和运动方位,是脚掌着地或是脚尖点地,主力腿和非主力腿的位置;用上转、下转、外转、内转、未转、初转、转周、转过、转留等标明旋转的方向和幅度;用伏睹、瞻仰、回顾等标明视线的方向。舞蹈的标示精确而明晰。

  《小舞乡乐谱》是一个有字无图的舞乐谱。三四个世纪前朱载堉编制的这些拟古乐舞谱,其动作变化、队形走向、脚步方位记录交代得一目了然。又把音乐(歌词、打击乐、律吕字谱等)和舞蹈结合到一起,成为有实践价值的礼仪祭祀舞谱。朱载堉拟作舞谱的方法,被后人所效仿,于是在清代出现了祭祀孔子的舞谱如《文舞舞谱》、曲阜孔庙的《阙里新谱》和《文庙丁祭谱》等。人们没有忘记孔子本人就十分重视乐舞,乐舞是儒家教育的重要科目,所以祭孔乐舞特别认真。连远在南国的广东南雄也保存有祭孔的文舞舞谱,与朱载堉的舞谱基本相同。

  古人制作的这些舞谱,在现代人看来都未必科学,未必准确,也未必实用。但是,它们都是古代舞蹈的行家为探求舞蹈规范,为加强舞蹈传播,为从事舞蹈训练,而作出的有意义的探讨和建设,其历史价值不可低估。
(穷奇网 www.71101.net)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