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生物学 作者:汪子春·程宝绰


第四节 谱录的新发展

  明清时期,紧密联系农业、畜牧、水产、园艺实用的谱录,有了新的发展,其特点是,范围广、种类多、数量大,内容更为丰富、深入,是我国传统生物学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特别要介绍的是《群芳谱》、《广群芳谱》和《花镜》等著作。

  《群芳谱》(公元1621年)是一部内容非常丰富的谱录。作者王象晋是明代山东济南府新城县(今桓台县)人,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进士。他爱好种植花卉、蔬菜和果木,家门外有园圃,专供他种植各种植物。他不仅种植奇花异草,而且还试种甘薯等。因此王象晋在园艺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群芳谱》是以南宋陈咏《全芳备祖》为蓝本写的。全书以讨论植物为主,兼论金鱼与鹤。由于种植与时令有关,因此列有这方面内容。全书28卷,分为天谱、岁谱、谷谱、蔬谱、果谱、茶竹谱、桑麻葛苎谱、药谱、木谱、花谱、卉谱、鹤鱼谱等12类(谱)。每谱下,先有“小序”,说明作谱意图;再有“首简”,是概括本谱的要点,记历史文献。再后记每种植物的形态特点。《群芳谱·谷谱》为早期著录玉蜀黍(玉米)的重要文献。王象晋写道:“干叶类似蜀黍而肥矮,亦似薏苡。苗高三四尺,六七月开花。穗苞如拳而长,须如红绒,粒如芡实,大而莹白。花开于顶,实结于节,以其曾经进御,故曰御麦。出西番,旧名番麦,味甘平,调中开胃。磨为面,蒸麦面者少加些须,则色白而开大……一名玉蜀黍,一名玉高粱,一名戎菽,实一物也。”这里王象晋对刚从国外引进不久的玉米作了相当详细的描述。不仅如此,王象晋还对许多品种的观赏植物作了实验,并首先作了著录。由他首先著录的品名,现今载于《中国植物图鉴》和《植物学大辞典》的就有30多种。

  《群芳谱》所选取的种类除《药谱》外,其他都是食用、纤维、木材及观赏用的植物种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群芳谱》可称为农艺植物学著作。

  18世纪初年,康熙命刘灏等按照《群芳谱》的格式,扩充材料,再重新编一部书,这就是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出版的《广群芳谱》,全书除天时谱外,有谷谱记谷类及豆类43种;桑麻谱记纤维植物10种,蔬谱记蔬菜类140种,茶谱记茶三种,花谱记观赏植物花234种,果谱记食用果类156种,木谱记树木241种、竹谱记竹六种,卉谱记草本植物191种,药谱记药527种,共记植物1557种。除药物外,所记植物都是与实用有关的栽培植物,即使对药谱所载植物的描述,也仅限形态和种植方面,而不涉及医疗。这与以往的本草著作是完全不同的。如《群芳谱》一样,它的内容更偏重于农业生物方面。《广群芳谱》每类后附有历代传记、序辩、题跋、杂著、诗词等文艺作品,因此本书又带有一定的文艺性质。

  清陈淏〔hao浩〕子的《花镜》是我国著名观赏植物专著,是作者毕生养花经验的总结。其中“花木类考”部分又分为花木、藤蔓、花草三部分,共收录295种植物,对其中11种重要种类记载有品种性状和释名:花木类有牡丹、梅、山茶、桃、荔枝;藤蔓类有竹、灵芝;花草类有芍药、兰花、莲花、菊花。其中如牡丹就记有黄色、大红色、桃红色、粉红色、紫色、白色、青色等131个品种,十分丰富。特别基于对花木习性的深入理解和长期实践经验,书中对植物栽培方法(例如扦插、嫁接、杂交、选择、盆景制作、瓶花培养等)有精到记述。对植物形态描述也很细微。如写凌宵:“蔓生,高可数丈,蔓间有须如蝎虎足,着树最坚牢……春初生枝,一枝数叶,尖长有齿,深青色。开花每枝十余朵,大若牵牛,花头开五瓣,上有数点黄色,夏中乃盈,深秋更赤。八月结荚如豆角,长三寸许,子轻薄如榆仁。”对茎、叶、花、实都记得很仔细,突出表明了紫葳科植物的特点。书末还记述了鹤、猫、蟋蟀、金鱼等40多种观赏动物。

  《群芳谱》和《花镜》的一些编排体例和写作方法,对我国古代晚期植物学著作(如《植物名实图考》)也有影响。
(穷奇网 www.71101.net)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