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字典词典史话 作者:张明华


第一节 字书——古代字典词典的统称

  顾名思义,字典收录的是单字,词典收录的是单音、双音和多音节的词汇。但就古汉语而言,由于单音节词占优势,往往一个字就相当于一个词,字和词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实际上古代解说文字的书籍,大多数既收单字,也兼载复词,包涵了字典、词典的双重成分,而且,讲字的不能不讲名物制度,解词的也不能不释字义,两者并没有一定的界限。因此,我国古代把解释文字的形体构成和字音字义,并按一定方式编排的书籍统称字书。用字典作为解释文字之书的名称,是自《康熙字典》开始的,清代人所说的“字典”即专指这部书。

  近代以来,汉语词汇加速复音化,双音词占了优势,且专门词语日益丰富,外来词增多,字、词并不相等,这一点变得愈加明显,字典与词典的区别就有了必要。不过,现代字典的字条下往往附有多音节的词语,而且大部分字本来就是词;词典的收录也仍以“字”为纲,称作“字头”,在字头下排列同字头的复音词和词组。当然现代意义上的辞书不仅仅指讲解词语的字典、词典,还包括各种类型的专门词典,如地名词典等,甚至还包括百科全书,较之古代辞书收录范围就广泛多了。

  我们现在把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性质、体系,文字的形音义的关系等学问称为文字学。古代则把有关文字研究的学问叫“小学”;古代史志也把文字训诂音韵之类的著作统归之于“小学”类。古代的字书都统属于“小学”的范围。

  周代“小学”是指为八岁到14岁贵族子弟办的学校,“小学”就是指幼童在校学习认字,老师给他们讲解文字形体结构而言。东汉班固(公元32——92年)的《汉书·艺文志》把幼童识字用的字书和解释字义的书附在经学《六艺略》之后,统称为“小学”。这样,“小学”的含义逐渐有了变化,识字变成了专门的学问,其内容包括:解释文字的形体结构,“通知古今文字”(通知即知晓之意),“正读”字音等。从东汉到隋唐五代,“小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包括了讨论字形、音韵一类的书籍。及至唐代编纂《旧唐书·经籍志》,把《尔雅》等书归入“小学”,从此,“小学”的基本内容得以确定下来。宋代时,开始有人把“小学”称作“文字之学”,把文字之学的内容分为三类:体制(字形)、训诂(字义)、音韵(字音)。

  到了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把语言文字类的书籍分为训诂、字书、韵书三类。《尔雅》等书划为训诂之属,《说文解字》类的书划为字书之属,《广韵》类的书划为韵书之属,这样“小学”类的范围更加明晰。大致说来,《尔雅》等训诂类的书是侧重讲字义的,《说文解字》类的字书是以讲解字形为主,讲求字形和字音、字义的关系,《广韵》类的韵书是讲字音为主,也简单地解释字形、字义,同样起到了字书的作用。因此,“小学”就是有关文字研究的学问,“小学”类的书籍主要是指字书而言,古代“小学”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丰富。可以说,中国古代字典、词典的产生和演进,与传统“小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穷奇网 www.71101.net)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