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封建政府虽然很重视地方志,但是他们对地方志的认识相当狭隘,主要是看重它“资治”(辅助统治)的作用。明朝有个官吏叫郑复亨,被派到海州(江苏东海)去做剌史,一进入海州地界,看到的是满目荒凉,茅屋不飘炊烟,镇子上只剩寥寥几户人家,孔庙也坍塌了。他立即去查考州志,想要研究海州这样破败的原因,他说,比如行医,州的百姓就是病人,州的志书就是经过验证的药方,他要按病求方,再根据方子来治病。清朝四川保宁府(今阆中县)有个太守也说过:“守,不知何以能守,不读志何以能知。”(徐宗斡:《(道光)保宁府志序》)长期以来,地方志的功用基本上就局限在这个狭小的天地中。
科学文明的进步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地方志的真正价值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在志书的记载中,我们看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物产的丰饶,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对侵略压迫的坚强不屈;看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生活和生产经验的记录;看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取之不尽的研究素材。地方志的“资治”作用仍然存在,但早已远远超出了原来的涵义,它不但是各级领导者认识国情的教科书,而且正在成为各行各业的决策参谋。地方志是一座信息密集的知识宝库,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它的多方面的功能正在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穷奇网 www.71101.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