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形成系统的礼俗是在周朝,但其起源却可一直上溯到远古的原始社会时期。古代礼学名著《礼记》中的《礼运》篇,曾对礼的起源作了概括性描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fan凡,烧烤〕黍捭〔bai摆,分开〕豚,污尊而抔〔pou裒〕饮,蒉〔kui溃〕桴〔fu浮〕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这段话所描写的是远古原始社会的人们,把黍米和劈开的猪肉块放在烧石上烤炙而食,在地上凿坑作为酒樽用手掬捧而饮,并且用茅草茎捆扎成鼓槌敲击筑地而成的土鼓,以此来表示对鬼神的祭祀。这也就是当时的礼。从文字学角度看,“礼”最早的文字形式是[琶字巴换口]、,像用器具托着两块玉奉给鬼神,是早期人类祭祀活动的反映。《说文解字》也释“礼”为:“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认为礼与“事神”的活动有关。再根据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材料考查,原始社会的礼俗确实是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相联系的。
在原始社会里,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人类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尚处于极为蒙昧的状态。原始人在大自然面前经常表现出惶惑不解,对日月循行、山川分布、风雨雷电,对疾病、瘟疫,对各种禽兽祸害和自然灾害,几乎一无所知。由于对自然力的恐惧和对各种生理现象的疑惑,便产生了一种愚昧的崇拜。如风雨本为自然现象,但由于错误地认为有超自然的力量在主宰它,因而便生出对雨神的祈求心理,并且采取了自认为有效的虔诚的祈雨活动。同样,在人的疾病、死亡方面,一旦发生,便也以为触犯了什么神祇,或是什么鬼祟作怪,因而便采取了一些祈神驱鬼的巫术活动。此外,出猎时先举行仪式,生活上有禁止忌讳,作战前要占筮问卜。这样,礼俗便随着原始宗教的出现而产生了。
原始宗教实质是对各种不可理解的事物的崇拜。除了对大自然的崇拜外,还有动植物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灵物崇拜等等。而原始礼俗主要就表现在对这些崇拜物的祭祀活动中。原始人的种种祭祀是有其原因和目的的。如祭祀天上的日月星辰,是为了瞻仰;祭祀地下的金木水火土,是为了增殖财富;祭祀大地、名山、河川、湖泽,是因为它们有物产。总之,被崇拜的自然物对人有用处,人们才去崇拜它们。这其中也包含着如何保持丰收、吉祥、顺遂和发展等积极的要求。祭祀活动大都是为了得到崇拜对象的庇佑,以求消灾去厄。如古代一些原始部落崇拜太阳神,为了免去黑夜的恐惧,就祈祷太阳常留人间。当出现日蚀时,认为太阳将死,大为恐慌,就用燃烧着的炭插在箭头上向天射去,以为这可使太阳复活。有的部落甚至有看到日蚀即杀人祭日的习俗。杀人以祭反映了原始礼俗的愚昧性和野蛮性,但这种礼俗起源很古,流传也很久。从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的殉葬坑看,除了奴隶主贵族死亡时动辄用数十、上百人殉葬外,每次祭祀活动也都要杀人献祭。从民族学材料看,佤族过去也曾有过杀人祭天的礼俗。每年春耕前,佤族部落往往要通过械斗在别村猎取一个人头。然后由头人隆重地捧着人头,十分虔诚地埋在田里,才开始春耕,以为藉此可以保佑丰收。
在原始宗教中,图腾崇拜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图腾”一词是北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鄂吉希瓦人的方言,意思是“他的亲族”。图腾信仰认为人与某种动物、植物或者无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血缘关系,每个氏族都起源于某种动植物或无生物。这种图腾就是该氏族的祖先和保护神,也是该氏族的徽号、标志和象征。因图腾崇拜也产生了许多相关的礼俗。虽然关于图腾崇拜的考古资料还不多,但是古代传说故事中有不少图腾崇拜的记录,而近代许多后进民族则保留着不少图腾崇拜的“活化石”。如在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中,有过崇拜熊的礼俗。他们在行猎中打死熊后,运回住地的途中要假装哭泣。到达部落时,所有男人都要出来迎接,高喊“森林之王来了”,并且争先恐后地和熊接吻,表示敬意。吃肉时,还要齐声喊叫:“是乌鸦吃你的肉,不是鄂温克人吃你的肉。”吃过熊肉之后,还要举行葬熊仪式。人们把熊骨用草裹起来或排列在柳条篱笆上,抬到森林中,架在两树之间进行风葬。送葬者要假装悲痛、哭泣,老年人还要领着青年人跪下,给熊敬烟、磕头,并向熊祈祷。
原始礼俗与崇拜相联系还表现在禁忌方面。如人类自从能用火、会用火之后,总是把火看作好东西,一旦失去火,生活上就会发生很大困难。因此,对火便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生怕对它有所得罪。于是围绕火便有了许多崇拜和禁忌,而这些崇拜和禁忌直到近现代,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仍有遗存。赫哲族就不许骂火,不许跨火,不许蹲在火堆上面,妇女烧火时不能对着灶火门蹲着,熄灭火不能敲打或脚踏,在用水把火浇灭时还要说“请火神爷把脚挪一挪”。另外,外出时遇见烧火堆还要对着磕头,以表示恭敬。
不过,礼俗在原始社会及阶级社会早期还很零散、盲目,处于滥觞阶段。但是,这确实是礼俗的源头,并为以后成套礼俗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礼俗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原始社会时期主要是原始宗教崇拜在起作用,而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统治者对礼仪的强化和古代思想家对礼节的倡导,则成了礼俗形成最重要的推动力。
《礼记·礼运》篇记载了孔子这样一段话:“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xiao淆〕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婚)、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孔子在这里强调了“礼”的重要性,认为礼得之于天,效法于地,配合鬼神,贯彻到丧葬、祭祀、射箭、驾御、加冠、结婚、朝会、交聘等各种社会活动中。只有遵循礼,才能治人,才能治理好天下国家。荀子则更明确地说:“人命在天,国之命在礼。”(《荀子·强国》)礼既然对国家的治乱有如此重要的作用,统治者当然会尽力确立礼制,完善礼仪,使之成为维护等级秩序的得力工具。
据《周礼》记载,周代专门设置了管理礼制的官职大宗伯和小宗伯。在宗伯之下,有肆师、郁人、鬯〔chang 唱〕人、鸡人、司尊彝、司几筵、天府、典瑞、典命、司服、典祀、守祧〔tiao 佻〕、世妇、内宗、外宗等官员掌管祭祀;有冢人、墓大夫、职丧等官员掌管丧葬;有大司乐、乐师、大胥、小胥、大师、小师、典同、磬师、钟师、笙师、司干等官员掌管乐舞;有巾车、车仆、司常等官员管理车舆旗帜;还有大卜、大祝、司巫、大史等官员带领着各自的下属各司其职,组成了人数众多的礼仪机构。
由于统治者对礼制高度重视,又有专职官员管理礼仪,因而周代的礼仪已颇为系统、完备,按《礼记》所说仅大礼即达300种,而小礼竟多至3000种。这众多的礼节虽然十分繁缛,但大体分为五类,即《周礼》所说的吉、凶、军、宾、嘉“五礼”。
吉礼,就是祭祀之礼。古人认为天地、宗庙、神祇关系到国运之兴盛,宗族之延续,故排列在五礼之首。吉礼一般按祭祀规模分为大祀、中祀、小祀三类。大祀,包括祭天、地、宗庙、五帝及追尊之帝、后等,是古代举行的祭祀活动中最隆重的礼仪,如无特殊情况,帝王都要亲自参与祭祀。 中祀,是祭社、稷、日、月、星辰、岳、镇、海、渎、帝社、先蚕(教民育蚕之神)、七祀①、文宣、武成王及古帝王等,一般由帝王派遣高官致祭。小祀,祭司中、司命、司人、司禄、风伯、雨师、灵星、山林、川泽、司寒、马祖、先牧、马步、州县之社稷等,由帝王派官员主祭;地方上的祭祀活动亦属小祀。
凶礼,即丧葬灾变之礼。可分为五类:丧礼,是哀悼死者的礼仪;荒礼,指当某一地区发生饥
馑疫疠〔li厉〕时,天子与群臣通过减膳、撤乐等礼仪表示自己的同情;吊礼,指当诸侯国或盟友发生水旱风火灾害时,天子与群臣派遣使者表示慰问;[礻会]〔gui贵〕礼,指盟友被敌国侵犯,国土残破,盟主应会合诸盟国筹集财物,补偿其损失;恤礼,是某国遭受外侮或内乱时,其邻国应当给予支持和援助。
军礼,是与军事有密切关系的礼仪制度。亦分五类:大师礼,指天子或诸侯的征伐活动,包括宗庙谋议、命将出师、载主远征,凯旋献俘等;大田礼,指天子与诸侯的定期狩猎活动,实质是训练士卒的军事演习;大均礼,指天子在畿〔ji机〕内、诸侯在封国内检校户口,征收赋税;大役礼,指各种由国家发起的营建工程;大封礼,指勘定各种封地之间的疆界。
宾礼,主要是指周天子与诸侯之间所应遵循的礼仪。其内容分为朝、宗、觐、遇、会、同、问、视八类。前四类是不同季节诸侯朝见天子时的有关礼仪,春天朝见的礼仪称为“朝”,夏天朝见叫作“宗”,秋天朝见叫作“觐”,冬天朝见叫作“遇”。会礼,指天子发现某诸侯国不驯服时,会合诸国兴师问罪,因其没有确定日期,又名“时见”。如果天子12年没有出巡,四方诸侯就要同来朝会,称为同礼。问礼,指诸侯不定期派遣下大夫作为使臣朝见天子,请安行礼。视礼,指诸侯每隔三年派遣卿一级官僚作为使臣朝见天子。此外,各诸侯国之间联系交往的聘礼也属于宾礼。
嘉礼,是喜庆欢会活动中的礼仪。可分为六类:饮食礼,即各级贵族、庶民的饮酒礼和进食礼;婚冠礼,包括公冠礼、士冠礼及婚娶之礼;宾射礼,即举行射箭活动分宾主、按等级遵循的不同礼仪;飨〔xiang 响〕燕礼,即筵宴之礼;脤膰〔shen fan 慎凡〕礼,是举行祀典后将祭肉分赐给助祭者的礼仪;贺庆礼,是遇到喜庆之事进行祝贺的礼仪。
上述“五礼”,主要是周代制定的礼仪制度的大致情况,以后各代对具体的礼仪根据社会状况的变化均有所损益修订。但仅从周礼即可看出,早在先秦时期礼仪制度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统治者要确立与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封建家族要维护自己的血亲关系,还是达官贵人、布衣白丁、贩夫走卒之间的人际交往,以及婚嫁丧葬、迎宾待客、行为举止、言语应对,均有一整套礼仪规则可以遵循。只要人们都按照这套礼制各就其位,各安本分,那么贵贱、长幼、贫富即可区分,君臣、父子、兄弟等关系即可确立,社会也便不会出现动乱不安的局面。因此,希望社会安定的儒生也都大力倡导礼治,推行礼仪。
孔子曾经教导他的儿子伯鱼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认为不学礼的人是难以立足于社会的。由于孔子十分看重礼,所以在教授学生时把礼当作一门特设的课程,列入“六艺”之中,并居于首位。孔子是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当时即弟子3000人,后来又被尊为至圣先师,在古代社会影响极为巨大。因而,孔子对礼的倡导无疑推动了学礼、讲礼、行礼风气的形成。
此外,我国古代有大量论述礼仪的典籍可以供人们学习、运用。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三部礼书《周礼》、《仪礼》、《礼记》,成书于战国和西汉时期,详细记载了秦汉以前的礼仪。这三部书相继被封建皇帝定为经典后,历代学者均研习不辍,并撰写了许多注解疏证一类的著作。加之历代朝臣、文士另修的礼书,以及史书中的礼仪典志,礼仪文献真可谓汗牛充栋。
总之,由于统治者对礼制的强化,文人学士对礼仪的倡导,学校中对礼学的教育,社会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践行礼仪,使礼仪渐渐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大家处世行事的规范而代代相传,于是礼仪便成了风俗习惯。这种种礼俗一旦形成,就具有了无形的道义力量,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起着不成文法律的作用。古代礼俗良莠混杂,但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它对现代社会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探讨古代礼俗时,应抱着批判继承的态度,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
注释:
①指门、户、灶、行、中霤〔liu4 溜〕、司命、泰厉等七种鬼神,有的朝代只祭前五种,称五祀。
(穷奇网 www.71101.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