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一般指用文字、图画或其他符号在一定材料上记录知识并装成卷册的著作物。从文字出现到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图籍,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
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出现了图像文字。到了商代后期,汉字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语法构造、能表达一定思想的文字了。这一点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发掘出的甲骨文得到了证实。殷墟甲骨文使用的单字约有4500个左右,目前已认识的约有1700个字。甲骨文已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四种形式,为后来的汉字发展打下了基础。甲骨文是把当时占卜时占问的事件和结果刻在龟腹甲和牛肩胛上的文字。商代人十分重视这些卜辞,作为文献档案保存起来,以备查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铜锡合金铸成的器具即青铜器出现了。商代后期已有人在青铜器上铸字或刻字,以记载重要的史实。我们把这些青铜器上铭辞,称为金文或钟鼎文。周代金文多为颂扬功烈及庆祝赏赉〔lai 赖〕之作,记载了征战、俘获与赏赐,铭辞写得很具体。但所有前述的甲骨或铸有铭文的青铜器,虽被赋予了图书的某种功能,但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图书,还谈不上有目的的图书收藏。
我国图书出现的最早形态是简牍〔du读〕与帛书。简,以竹作原料的称为竹简,用木作原料的,则称为木简。形状是长条形的,尺寸不等,多数长约汉尺二尺四寸左右(约合55厘米)。为了防蠹、防潮,把竹剖成条状(牒),然后用火烤,使水分蒸发掉,这种处理办法称为“杀青”。这也是现在仍称书文完稿为“杀青”的来源。这样的竹条用笔和墨去写,就成了简。牍是木板,大约有汉尺一尺见方,用以在上面写字。简册是指按顺序用绳子穿起来的一束简。一般多用二道绳穿成。为结实起见,有的采用皮绳,这种皮绳亦称“韦”。古书记载孔子晚年喜欢读《易经》,由于经常阅读以至把编连简册的皮绳磨断了三次,史称“韦编三绝”。
有关简牍的最早记载见于《尚书·多士》:“唯殷先人,有册有典”,但至今尚未发现过商简实物。西汉武帝末年,在孔子住宅的墙壁中发现《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竹简,是发现的最早竹简。晋武帝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在河南汲县魏襄王墓中,发现了约2500多枚竹简,后世称为汲冢[zhong肿]书。经整理有16种古代著作,其中有《竹书纪年》、《国语》、《穆天子传》等。本世纪初至今共有近30起竹简出土,其中以1975年湖北云梦一次出土1000多枚秦简为最多。
与简书同时流通的还有帛书,帛书亦叫缣[jian肩]书。帛是丝织品的通称,帛书就是把字写在丝织品上的图书。春秋战国时提到图书时已是竹、帛并称,如《墨子》中有“书之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盂”的提法。《韩非子》、《晏子春秋》等也屡屡提及帛书。帛书在春秋时尚不十分通行,但在战国时期已经比较普遍。我们现在所见出土最早的帛书是1942年发现的战国缯[zeng增]书。虽然帛比竹简使用方便,但价钱昂贵,所以没能成为取代竹简的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在纸张出现之前,竹木简和帛书是我国图书的主要形态。这个时间大约从战国至三国之间,即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3世纪,前后约有七八百年的历史。 (穷奇网 www.71101.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