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汗国成吉思汗晚年,发行博州会子,以丝为单位。太宗八年(公元1236年)发行交钞,定发行总额不超过万锭。宪宗初,因纸钞贬值,立银钞相权法,用白银维持钞价。不久设交钞提举司专管行钞事宜。
世祖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发行“中统元宝交钞”,又名“丝钞”。以两为单位,丝钞二两值银一两,15两值金一两,同年十月,发行“中统元宝宝钞”(银钞),共分十等:10文、20文、30文、50文、100文、200文、300文、500文、一贯、二贯。一贯等于丝钞一两。前发旧钞用中统钞平价收回。法定钞为唯一合法通货,悉禁金、银、铜钱行用。又以文绫织成“中统银货”,每十两值银一两,未行。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加发小额纸钞,叫“厘钞”,分二文、三文、五文三种。次年,阿合马当国,滥发纸钞,物价大涨。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行钞法于江南,以中统钞收兑南宋会子,禁用宋钱。以后几年物价不断上涨,至元二十四年物价比至元十三年涨几十倍,故改发“至元宝钞”,分11等,与“中统钞”并行,一贯当旧钞五贯,仍以金银为本,银一两合钞二贯,金一两合钞20贯。至元三十一年八月将各路交钞库现银再次收归京师。
武宗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改发“至大银钞”,自二厘至二两,分13等,每两合“至元钞”五贯,中统钞15贯,银一两,金一钱。后罢“中统钞”,限100天收回,恢复用钱。仁宗推翻此制,仍用“至元钞”和“中统钞”。顺帝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发行“至正交钞”,一贯合“至元钞”二贯或铜钱一千文。初以“中统钞”加盖至正钞字样发行,无钞本,为首次法定的不兑现纸币。
综观元代纸钞凡四变。初为“中统钞”,有元一代始终通行,晚期才逐渐被“至正钞”取代。次为“至元钞”,已五倍于“中统钞”。再更以“至大钞”,又五倍于“至元钞”。“至大钞”旋废,由“至正钞”来对付残局。
元朝滥发纸钞,引起恶性通货膨胀,其严重程度,不亚于金和南宋。究其原因,主要有二:第一,政治混乱,自坏成法,失信于民。元朝以马上得天下,连年征战不息,政治经济和社会都不得安定,人民长期处于兵荒马乱之中,怨声载道。所征服地区辽阔,情况复杂,顾此失彼。四大汗国没有发挥拱卫作用,反而增加麻烦。帝国本土统治阶层重犯宋金积弊,胜利后骄奢淫逸,纵情挥霍,大肆搜括,王位之争和权力倾轧从未停过,无暇顾及安民治国之道。而朝廷又政策多变,朝令夕改,任意胡为,言而无信。此类事例史不绝书。如前述把各地钞库用作钞本的白银调到京都,使民众对纸钞不信任。又如倒钞,收兑昏钞,有法不行,官吏从中上下其手,鱼肉良民。言而无信,不知其可矣。第二,长期财政赤字极端严重,专靠发钞弥补,导致物价狂涨,钞法大乱,民怨沸腾。如至元年间财政收入勉强抵财政支出的一半。后期支出竟为收入的400多倍,即财政支出的99%以上要靠发钞供应。所以元朝财政,始终是捉襟见肘,困难至极。如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十一月,当年用钞和土木营缮、军需、赏赐四项开支已超过3000多万锭,国库中只11万锭,差不多为支出的1/300,如此庞大赤字,只好发钞。此时发行至大银钞145万锭,合中统钞3600多万锭,平均每人77765文,比中统时增1253倍。这样大肆滥发,成倍猛增纸钞流通量,引起物价上涨。初时是成倍上涨,中期成十倍飞涨,晚期成百上千倍狂涨,公私各钞,俱成废纸。在此大乱情况下,出现私钞及代用货币。店铺酒家自制竹木牌和纸帖,在市面当货币行用。官府还准某些官吏私自发行纸钞。坏钞大量出现,有观音钞、画钞、折腰钞、波钞等等名目。如此情况,人民困苦不堪,有首民谣说:“开河变钞祸根源……官制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作官,官作贼,混愚贤,哀哉可怜!”(见《明实录》卷二三四)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通货膨胀恶化至极,钞法全面崩溃,官家仍在滥发纸钞,物价如脱缰之马,米价比中统时上涨六七万倍。民间交易完全用钱,甚至回到实物交换状态。 (穷奇网 www.71101.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