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发行户部官票,简称官票、银票。以银两为单位,有一两、三两、五两、10两、50两等多种,形制仿明钞而略小,票形大小因票面额而异。同年颁发钱钞章程,印发大清宝钞,简称钱钞、钱票。面额初分200文至2000文六种,后增发面额五千文、十千文、百千文等特大钞。这些官票宝钞都不兑现,无钞本,无限额期限,不倒钞。公告上说:“银票即是实银,钱钞即是制钱。”令公私限五成用钞,官方不遵行。官票在发出六个月,钱票在发出后十天,均打折扣。商民和外商趁机压价收钞,再按五成纳税交库或抵付关税。除京师外,只有晋、陕、闽三省用,天津给商人承包发行。咸丰十一年(公元1860年)官票无人要,宝钞每千只值二三十文。同治初财政收支都不要钞,也不再发。官票宝钞告终。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还铸咸丰大钱应急。初铸“咸丰重宝”当十大钱,重六钱。八月以后,铸当五十钱,重一两八钱,及当百钱,重一两四钱,均为黄色铜;所铸当五百钱,重一两六钱,当千钱,重二两,均为紫色铜,文曰“咸丰元宝”。还有少量当五钱,重二钱二分。又铸当十铁钱及铅钱。后多减重,如当十钱减为二钱六分。钱的面值大小、轻重分量随币值波动而变,致大小错出,轻重倒置,质量日差。钱名也是复杂难辨,宝名钱文不一。从其面值看,大致有15个等级:当五、当八、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当百、当二百、当三百、当四百直到当千。其复杂繁琐超过王莽宝货制。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当百以上大钱停铸不用。铁钱、铅钱因强制推行引起罢市拒用。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除当十钱外,其余钱全停用。这次滥发官票宝钞大钱引起恶性通货膨胀,后患无穷,显示出封建币制已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必须改弦易辙,使封建币制向新的机制转化。 (穷奇网 www.71101.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