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革新与变法 作者:徐凯


第一节 “少好刑名之学”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姓公孙,名鞅,是卫国的没落贵族,祖上本姓姬。依照古代称呼姓氏的习俗,有地位的人往往以国或封地等为姓,所以他又名卫鞅。商鞅后来入秦,封地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於〔wu乌,今河南内乡县东〕十五邑,人们又称他为商鞅,号商君。

  商鞅生于战国中期,整个社会处在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之中。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激烈而又复杂。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涌现出一批代表不同阶级、阶层及各政治派别的思想家或学者。他们对社会和宇宙万事万物作出解释,宣传各自的主张和学说,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参加争鸣的主要学派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及杂家等,史称“诸子百家”。在思想领域中,影响最大的是前四家。年轻时的商鞅曾拜尸佼为师,而尸佼是一位杂家学者。商鞅在尸佼的启发和引导下,对各派学说均有所涉猎。当时一些国家在法家思想指导下革故鼎新,出现了国富民强的新气象,给商鞅以很大启迪,使他自幼倾心法家,“少好刑名(法律)之学”(《史记·商君列传》)。

  公元前365年,商鞅迁居魏国。当时的魏国在法家创始人李悝的主持下早已进行改革,削弱世卿世禄制度,选贤任能,广罗四方才士;实行了“尽地力”、“善平籴〔di笛〕”两项政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制定《法经》六篇,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封建法典。因此,魏国很快脱颖而出,成为诸侯中的强国。接着,魏国西河(今陕西东部)守吴起也进行改革,遏制秦国东进。因与魏武侯不睦,吴起逃至楚国,受到楚悼王的重用,继续革新,楚国日益强大,南平百越,北并陈国、蔡国,迫使韩、赵、魏三国退却,西伐秦国。商鞅到魏国时,李悝、吴起早已谢世,但他们所开创的改革事业却影响深远。在魏国期间,商鞅认真研究和总结了李悝、吴起等人的变法经验。他心怀大志,决心为实践法家学说而奋斗。

  初入魏国,商鞅侍奉宰相公叔痤〔cuo矬〕,在他的门下当了一名叫“中庶子”的家臣。天长日久,公叔痤逐渐发现商鞅是个颇有才干的人。未来得及向魏王引荐他,公叔痤便患重病卧床不起。魏惠王闻讯,亲自到相府探望他。魏惠王心情忧虑地说:“如果你的病有个三长两短,国家社稷将怎么办呢?”公叔痤回答说:“臣痤的中庶子公孙鞅,年纪虽少,却有奇才,国家大事愿大王能听他的意见。”公叔痤本以为惠王会采纳他的建议,可惠王却轻蔑地摇了摇头,起身要走。这时公叔痤屏退左右,对惠王说:“王既不用商鞅,就必须杀掉他,勿令他离开魏国。”惠王许诺而去,出门后,对身边的侍从说:“公叔痤病得很厉害呀,令寡人国家大政听从公孙鞅的意见,这岂不荒唐?”(原文参见《史记·商君列传》)公叔痤深知商鞅的贤能,若杀掉他,如此无情的作法又同他自己爱惜贤士的心情相矛盾。于是,惠王一走,即召商鞅至病榻前,告诉他:“今天,大王问谁可出任宰相?我说你可以。大王脸有怒色。我对大王说,既不用商鞅,应当杀掉他。大王已同意,你快逃走吧。不然,将有杀身之祸!”商鞅听后,镇定自若地说:“惠王不能听你的话任用我,又怎能听你的话杀我呢?”(原文参见《史记·商君列传》)他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和自信心,临危不惧,始终没有离开魏国。尔后,惠王既不提拔重用商鞅,也没有杀掉他。商鞅在魏国生活了几年,怀才不遇,忧郁惆怅。
(穷奇网 www.71101.net)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