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初次见面,往往要互相递上名片,名片上一般注有姓名、职务、单位的名称、单位及家庭的地址、电话以及邮政编码等项内容,以此作为一种自我介绍,也是一种见面时的礼节。古代也有“名片”,只是名称不同,称为“名帖”。较早的名帖被称为谒、刺,由于当时纸还没有普遍使用,因而谒、刺是用竹木削制而成,上面写有自己的名字。要拜访谒见时,先呈上谒或刺,以通报姓名。楚汉战争中,刘邦率领军队途经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家住高阳(今河南杞县西南)的小吏郦食其〔yiji义机〕到军营前求见,愿与刘邦共商治理天下之事,并请军中使者持谒代为通报。郦食其自幼家境贫困,但极好读书,甚至嗜书如命,而被人们称为狂生。当时刘邦正在洗脚,他见到郦食其的谒,认为与项羽争霸非儒生之事,而拒绝接见他,便让使者出营门婉言谢绝。怀才不遇的郦食其听说刘邦不愿接见自己,顿时怒目圆睁,手按剑柄,斥责使者道:“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使者惊恐万状,竟失手将谒掉在地上,他连忙跪下捡起谒,转身进入帐中,再次通报,刘邦这才同意让郦食其入见。后来刘邦采纳了郦食其的计策,一举攻克陈留。以后,郦食其又劝说齐王田广归附汉朝,从而使汉高祖刘邦不费一兵一卒,而得到齐地的70余座城池。
造纸术发明以后,纸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东汉以后出现了纸名帖,称为名或名纸、名刺。上面书写的内容有姓名、乡里(指籍贯或居所),有的还写有官爵名称。名帖除用以通报姓名外,有时还用于问候对方。1974年3月,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永外正街曾出土了一座西晋时期的墓葬,夫妻合葬一墓。墓主叫吴应,字子远,是豫章郡南昌县都乡吉阳里人。随葬的物品中就有五片名刺木简,上面书写的内容和格式有三种类型:一是“弟子吴应再拜 问起居 南昌字子远”。格式为两行,“南昌字子远”五个字位于左侧偏下,字也较前面一行要小一些,这里的“问起居”,便是问候性的用语。二是“豫章吴应再拜问起居 南昌字子远”。格式与第一类相同。三是“中郎豫章南昌都乡吉阳里吴应年七十三字子远”。一行直书,又加入了官职名称“中郎”和年龄。古人对名刺的书写格式,一般是有规定的,“下官刺曰长刺,长书中央一行而下之也,又曰爵里刺,书其官爵及郡县乡里”(刘熙《释名·释书契》)。
唐宋时期,下级官吏晋见长官时,和文人交往中多使用“公状”、“门状”。“府、县官见长吏,诸司僚属见官长,藩镇入朝见宰相及台参,则用公状。前具衔,称‘右某谨祇候’,‘某官伏听处分’,牒件状如前,谨牒。”(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三)公状实际就是专在官场中使用的一种名帖,下官呈上公状后,上司如同意接见,就在“状后判引”,下官才能入见上司。即使是呈递于私人门邸的名帖也是很郑重的,这类名帖也称为门帖。门帖除书写自己的官职、乡里、姓名之外,有的还写有呈递对方的“字”及问候语。登门拜访时,先交给主人家的仆人,请他入告主人。主人见到名帖,便知来访者,如同意会面,即令仆人唤其入内,或自己亲迎于外。明清时期,名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使用更加普遍,使用的范围更广,而且也注意名帖外表的装帧。纸帖一般较长而迭成摺子形,首尾都衬有硬纸,加以保护,外面再包以布或绫面,作为装饰。
名帖也曾用于节日祝贺,成为节日的专用礼物,这在宋代已十分常见。每到逢年过节之时,如自己不能亲自去朋友或亲戚家拜年,便让仆人持名帖前往致贺。“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束刺签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余表舅吴四丈滑稽,适节日无仆可出,徘徊门首。恰友人沈子公仆送刺至,漫取视之,类皆亲故,于是酌之以酒,阴以己刺尽易之。沈仆不悟,因往遍投之,悉吴刺也。异日合并,因出沈刺大束,相与一笑,乡曲相传以为笑谈。”这段记载在宋代周密所著《癸辛杂识·前集》中的文章,讲述了有关名帖的一则有趣的故事:每逢年节,有相互庆贺的礼节,但如果自己不能亲自去拜访亲戚朋友,表示祝贺,就要在刺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将写有自己名字的刺捆作一捆,让一位仆人走亲串友,将刺分投给每位需拜访的人。周密的表舅吴四丈性格刁滑,恰恰这年过节的时候,他的身边没有送帖的仆人。他只好徘徊于门口,想方设法将名帖投送出去。正在这时,他的一位朋友沈子公遣仆人送帖来,吴四丈顺手将仆人所带的帖子全部要来,一一过目,发现基本上全是送给自己的亲戚朋友的。于是吴四丈就请这位仆人饮酒,表示慰劳和感谢。趁仆人饮酒之机,他却背地里拿出自己的名帖,换下了仆人携带的沈子公名帖。沈子公的仆人对此毫无觉察,待他饮完酒,继续上路时,仍以为拿的是自己主人的名帖,于是继续逐家挨户投送名帖。可他怎么也没想到,所投送的全是吴四丈的名帖。节后的一天,吴四丈将节日里各位亲戚朋友送来的名帖整理在一起,竟从中拿出一大捆沈子公的名帖。这件事情,后来成为人们相互传说的笑话。这种在节日里投送的名帖,与平时登门拜访所呈递的名帖性质不太相同,前者更侧重于节日的祝贺和问候,与今天的贺年片(卡)的作用是一样的。每逢节日,向自己不能亲自登门拜访的亲朋好友送去一份名帖,其实也是向对方献上自己的一片心意,这也不失为一种文明的礼节,因此而流传至今。
古人视名片为见面时的礼节之一,所以往往认为名帖越大越精美,礼也就越重,古代因此曾出现过大小不等的名帖。“昔日投门状,有大状、小状。大状则全纸(一整张纸),小则半纸”,而对“大不盈掌(意指比手掌小)”的名帖,古人却认为“足见礼之薄矣”(同上),而轻易不用。不过,这也说明中国古代曾使用过很小的名帖,还不如手掌大,这和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名片大小差不多。 (穷奇网 www.71101.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