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键:(←)上页,(→)下页,(del)目录
汉化佛教法器服饰略说 作者:白化文
第二节 庄严具


  佛寺和佛像是佛国在现实的世俗世界中的具体显现。布列各种宝物、宝器、杂花和宝盖、幡、幢以装饰严净殿堂,用璎珞、环钏、袈裟或天衣等庄严尊像,也都属于庄严的范围。这些装饰用的道具,特别是殿堂中用的,称为“庄严具”(alamkara-upavicara)。

  广义地说,殿堂四壁和栏柱上刻绘的种种图像(特别是其中的装饰性彩绘),尊像前的供养具,都可算是庄严的一部分。但是,狭义地说,近现代佛教殿堂内的“庄严具”,仅指以下三类器物:

  一、龛[kan 刊]、帐之属;

  二、幡、幢、盖之属;

  三、桌与桌帷、桌袱之属。

  以下分述。先述龛、帐之属。

  龛,原是南亚次大陆石窟的一种小型石室,据说佛可在其中栖身与打坐、入定。僧人当然也可模仿着,在可栖息的龛内禅定,作为日常学习与生活的一部分。中国的早期大型石窟群内,就有许多这类禅定窟。当然,更有许多是为供佛像用的。寺院中供养佛像时,往往也模仿石窟的做法,在佛像外罩上一个龛类的庄严具,这就是后来人称为“佛龛”的了。

  中国古代,就说是汉代吧,供贮藏用的家具主要是“厨”和“柜(匮)”。关于这两种家具,我的大学长孙机先生所著的《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年9月出版)一书的217—219页有详细说明,请有兴趣的读者参看,不赘述。要说的是,厨的形状是屋顶形,好像一座有四个短足前开两扇门的小房子;柜则像一个现代的有短足的箱子。它们都不是供展示用的。所以,南朝梁简文帝《与僧正教》(载于《广弘明集》卷十六)一文中,批评平时把佛像贮藏起来的作法不对,说:“……此土诸寺,止乎应生之日则暂列形像,自斯以后,封以箧笥〔qie si窃四〕……或十尊五圣共处一厨,或大士如来俱藏一柜。信可谓心与事背,貌是情非……”可见厨与柜是供收藏而非公开供奉用的。当然,汉化佛教供佛的龛,在建造时可能参照了厨的形状。以至于后来——比如说宋元之际——把龛也俗称为厨,或称“厨子”,至今日本佛教界还是如此称呼,中国早就不这么称呼了,近现代一律叫龛,俗称常叫佛龛。

  近现代的佛龛多种多样,总的说像一间小房子,前面开门,常为开而不设门。现代化的龛则常为一个大玻璃罩,有似展览柜一般。修饰华丽的龛可特称为“阁”,常为中国传统小木作手工艺精品。形体巨大的像无法入龛,也就不加龛供奉啦。无论加龛还是不加龛,佛、菩萨像前常悬门字形大幔帐,此种幔帐称为“欢门”。欢门上常以彩丝绣成飞天、莲花、瑞兽珍禽、奇花异草。欢门前常当空悬挂供佛琉璃灯一盏,俗称“常明灯”者是也。在欢门两侧一般悬幡,故又称为“幡门”。

  有一种特殊的龛,俗称“花亭”的,应该在此谈一谈。汉化佛教的花亭,是一个四方形的小亭子,它有特定用途:专门用来安置“降生佛”,也就是刚刚诞生的释迦牟尼佛。这尊佛像的特点是:直挺挺地站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上身赤裸裸,下身掖着一条手巾(也有全身赤裸裸的,非汉化佛教即常供那种像)。多为金属像,身下有一个盘子,常连盘子铸在一起。释迦牟尼佛的诞生日,汉化佛教定在阴历四月初八,藏传佛教则定在四月十五日。那一天要进行“浴佛”法事,其主要行事就是扎好花亭,将诞生佛请入,抬佛游行。由于劳民伤财和阻塞交通及妨碍维持治安等原因,在中国大陆,此礼久已不行。属于南传佛教系统的云南傣族佛教等则把佛诞日定在清明节后十天,并发展成民族节日“泼水节”。那是需要另作别谈的事了。有关花亭,要说的还有两点:一是,亭上常悬小型匾额,上面写的是“毗蓝园”或“义成殿”。“毗蓝园”是释迦牟尼佛父国迦毗罗卫国和他在母国的诞生地蓝毗尼园的联合汉语省略简称。“义成”是释迦牟尼佛当太子时的名字“悉达多”的意译“一切义成”的简称。二是,花亭上的花,原来是由僧人到野外采集,可是众僧人所采有好有次,有多有少,用谁的不用谁的,发生争斗。后来一般改成大家动手扎手工假花。

  附带说一下,僧人迁化后安置遗体的棺材特称“灵龛”,简称也叫龛,又称为龛棺、龛柩、龛子、龛船等。那是另一种龛,不可与佛龛混同。有关僧家的丧葬之事,我们当另外作文讲述。

  佛殿中用以遮挡、区划空间的是幔幕。一般为缝合长布条制成。竖缝者称为幔,横缝者称为幕。总称幔幕或帐帷。一般在作法事时张挂使用。

  再述幡、幢、盖之属。

  梵文Ketu,音译“计都”,本义是梵历“九曜历”中的第九曜,大约指一种想象中的彗星。它也是南亚次大陆军旗之星,这种军旗上绘画有各种动物,以为三军之节制。佛家所用庄严标志也有种种佛、菩萨的代表性印记,象征以智慧之军旗抵御并摧破一切魔军,所以施于殿堂,用于赞叹佛、菩萨之道德,显示佛教之庄严。论其形状,则有两类。

  一类是长片形的,梵文称为Pataka,音译“波多迦”,意译为幡。汉化佛教殿堂内的幡,大致为长条形的绸布类片状物。它由四部分组成:上有三角形的幡头,以下连接长方形的幡身;幡头之下,在幡身两侧,有两条长约幡身2/3的细条,称为幡手;幡身之下则垂饰细条或绦子若干,称为幡足。幡身大多绘画有图像。大别之,有绘画佛、菩萨、诸天明王等像的,称为绘幡;有书写“种子(种字)”以代替绘画的,叫种子幡;有绘画佛、菩萨、诸天等的持物与印契(手印等)的,称为三昧耶(梵文Samaya的音译,涵义是“根本的宗旨”“誓愿”)形幡,“三昧耶形”的意思是“依根本教义而作出的根本性誓愿而示现出的象征物”。也有在幡身上书写经文、咒语的。现当代汉化佛寺中流行一种简化了的幡:幡身主要部分是一朵莲花,以示“莲花化身”之意。幡头与幡身之间,幡身之下,各用长绸布条联结,一般为上三条下四条。上三条中,当中一条宽些,代表幡身上部,多用白色或浅黄色等浅色,上面常书写各种佛、菩萨名号。上面左右两条算是幡手,下面四条也就算是幡足了。这几条颜色常一致,多用杏黄色、红色等比幡身深的颜色。

  幡的颜色多种多样,大略可分为单色与彩色两类。单色的,也有不同的各种颜色。彩色的,密宗用五色幡,分青黄赤白黑,汉化佛教以之与本土阴阳五行思想等相结合,说是代表五行、五脏。以此幡作供养,可以使供养者养五脏而延长寿命,故有延寿幡之称。密宗还有一种灌顶幡,系秘密施行灌顶法事时所用,特点是幡身狭长,幡手短(大约只有幡身的1/4以下)而有多条。

  幡在佛教殿堂内外均可使用。形式多种多样。古代和尚求雨,常在庭院中树立一种称为“庭幡”的幡,特点是幡身常为多层方形连接在一起,各层都有幡手。还有荐亡幡,用于招亡者的魂灵,使之趋向西方净土;送葬幡,又称为“四本幡”,用于送葬行列之中,常为纸幡,打完幡就烧。“四本”指的是“生、住、异、灭四本相”。用苏东坡的诗来形象地说,就是:“一弹指顷去来今!”

  更有一种“施饿鬼幡”,顾名思义,是在法事中施用的,纸幡,用后焚毁。

  总之,幡在庄严具中最为大宗,施用处最多。

  梵文Dhvaja,音译“驮缚若”,意译为“幢”。它是一种长筒形状的旗帜,和幡都可称为“计都”,但形状不同。石制的幢常为八面形,栽在地上的,俗称“八楞碑”的,与此同源,将另文别述,兹不赘。且说悬挂在殿堂内的绸布质的幢,是一种缝合的圆形或多面体的长筒状物。上面以绣画经文者为多。殿堂外施用处不多,因永久性的石幢树立于庭院,也就用不着悬挂它们了。寺内外游行时,有时和幡各自结组,打出几对来示威。

  梵文Chattra,意译为“盖”。它原是南亚次大陆一种遮阳避雨的不能折叠的伞。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柄在伞身下中央的,与现代的伞相同,只是不能折叠罢了;另一种是柄在伞身之上,伞身悬挂在弯曲的柄头上的,特称悬盖或天盖。常施用于尊者头顶之上,以示尊崇。在汉化佛教寺院中,于佛、菩萨所在的天顶施用天盖,特称宝盖,常用两种形式: 一种是把天花板造成宝盖,这类永久性宝盖中有许多国宝级工艺品,值得注意;中国古建筑学家对宗教和非宗教建筑一视同仁,一概称之为“藻井”,并对其中饰有龙形的特称“龙井”。另一种是以丝绸布帛制成悬挂。壁画和纸绢画等画幅中,则常悬空绘宝盖,一空依傍,更显灵异之姿和凌空之势。

  最后,大略说一说桌围(帷)与桌袱。它们都是殿堂内供桌或供盘上铺设的桌布类用品。只不过前者长而后者短而已。它们向外的一面常垂及桌脚,上面绣画有吉祥物、图案等,也有书写佛号、真言之类文字的。其用意主要在显示庄严。铺设以求清洁,乃其余事耳。中国传统精细木工雕刻、镶嵌、接榫而成的精致供桌,本身就极具庄严姿态,那是不必加帷的。

  佛教殿堂内的庄严具,大略如上所述。
(穷奇网 www.71101.net)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