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的由来是什么

#丁酉新春#

相传战国时期,伍子胥曾在慈城打过仗。一代叱咤风云、威震天下的名将,此时此地,已是"廉颇老矣"。吴越两国交战,吴王夫差被"美人计"西施迷惑得浑浑噩噩,常年不思进取,越王勾践却十年卧薪尝胆,再起东山,已成咄咄逼人之这年头,越兵兵悍将强,屯兵围地攻城掠池,吴国的城池一个个沦丧越国,眼看慈城也已岌岌可危,兵临城下,朝不保夕了。 危难之际,偏偏伍子胥不行啦,他卧在床上,看来挨不过几天了,部将忧心忡忡,每天服侍床前,面面相觑,时而长吁短叹。伍子胥心里明白,部将半是为自己行将就木而伤感,半是为眼下的局势所忧虑。看看时机已到,就招手示意,部将会意,轻轻凑近身来。伍子胥环顾围集身边的部将,断断续续地说:"国家危难,城防危急,老夫不能与汝等共患难,实在死不瞑目!"部将抽抽泣泣,咽咽呜呜,宽慰将军道:"将军英武,不可妄自失了锐气,不日定能重披铠甲,率领我等保城护国?伍子胥轻轻摇头,脸上现出一丝苦笑,与部将摩掌执手,拟作最后告别,末了又交代几句:"日后如遇国家有难,城防危急,部卒断粮,百姓饥饿,可到城墙之下,挖地三尺,便可得到粮食。"

原来,当年伍子胥驻守慈城,就在督造城墙时,曾征集了大批糯米,发动全城军民,浸水磨粉,又蒸又舂,热火朝天忙碌了几个月,制作了无数块"城砖"。军民们谁也不解其意,议论纷纷,猜猜测测,就是搞不清伍将军葫芦里买的什么药,人们虽然犯疑,只服于将军威严,也无人细究,照着做就是了。造城墙时"城砖"用于何处,兵卒也不甚明了,时隔两年且又人事多变,此事早已淡忘不得而知。伍子胥把耍事作了交代,自感别无牵挂,只是声声叹息吴王夫差昏庸,沉缅酒色,不思进取,葬送锦绣河山。部将深知伍将军一生忠烈,至此真所谓"人至将死,其言也善"一齐陪着垂泪。不几日,伍子胥就咽了气。驻城将士不敢张扬,忍着悲痛悄悄料理了将军后事,惟恐走漏风声,招来兵戎之祸。但是,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天不如人愿,伍子胥丧殁的消息还是传了出去。势头正猛的越军得知消息,认为攻城时机到了,早先慑于伍将军的威名,暂且避其锋芒,拿薄弱之处先下手,现在不攻,更待何时?就此点兵点将,派出数万大军,兵分几路直向慈城扑来。大军到处,布城调防,马蹄得得,兵车隆隆,训练有素的数万越军,一夜之间,就把个慈城团团包围啦!守城军民夜里听得城外马嘶人喊,沸沸扬扬闹了个通宵,必是越军前来攻城,等到拂晓天明,登城观望,慈城早被围得铁桶似的,水泄不通。晌午时分,越军一鼓作气,摆开阵势,领队的将军横刀立马,跃跃欲试,上前喊阵挑战。守城将士悲愤填膺,岂容越军目中无人,如此张狂?一声炮响,城门洞开杀出一彪人马,中间一队当先,左右两队稍后,成"品"字形立定,几句话来回,当下两军主将捉对,单挑儿战开啦,刀来枪挑战了一阵,一将手起刀落,一将人头落地,看清了越将已被斩于马下,两军上前一番混战,城头弓箭齐发,声威震天,越军支持不住,望风逃出十里路外。强将手下无弱兵,一仗下来,越军锐气大挫,越王亲自调整战略,改攻城为围城,欺侮慈城城小人寡,围它半年一年,城中军民不是战死,也得断粮饿死!围城一月有余,城中果然断粮,军中有人饿死,军心动摇人心惶惶之际,有人想起伍将军临终交代,带了兵卒来城墙脚下挖地三尺,黯然挖出"城砖"无数,原是伍子胥当年囤积的糯米年糕,洁白坚韧如初,逾年不曾变质,城中军民无不欢声鼓舞,更加众志成城,城池巍然不动。围城数月,几度攻守,越军总是难以得逞,军心溃散无心恋战,眼见慈城军民同仇委员敌忾,越战越勇,遂不战自退。

慈城年糕在守城战中立下大功,名声也随之大振,从此以后,依照伍子胥制作方法,家家户户做年糕,人人过年吃年糕,制作越见精细,人们以此来纪念伍子胥的功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