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腾飞讲先秦·战国纵横》

第7章 商鞅入秦

商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商鞅变法,不仅使秦国快速崛起,也为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商鞅本不是秦国人,也不叫商鞅。那么,商鞅的本名是什么?他原来是哪国人?他为什么会来到秦国?他又是如何获得秦国国君赏识的呢?

狠下血本揽人才

庞涓兵败自杀后,魏国也从此一蹶不振,丧失了战国首强的地位。与魏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齐国和秦国的强大。

早在春秋中期,秦国就成为了西方霸主。但是,王位可以世袭,霸权却无法世袭,这玩意儿完全靠实力说话。秦穆公一死,秦国就开始衰落了,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陷入内乱,所以后来才被魏国欺负得那么惨。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时,秦国已经快被中原诸侯忘却了,很多重要的国际会议,都没有邀请秦国参加。这时候,谁也没把这个西北蛮夷放在眼里。

当时,河西之地还在魏国手里,秦国基本上无险可守,魏国等于把刀尖顶到了秦国的鼻子上。秦孝公痛定思痛,知道强大才是一个国家的资本,于是他一门心思扑到国家的治理上。

可是,一个国家光靠孝公一人来治理肯定不行,人事、劳动、公安、外交、国防、民政、教育、卫生……哪一摊子事儿不得找人专门负责呢?但这又是一个最大的难题,秦国一般人不缺,就是缺能挑大梁的人才。

当时秦国面临的情况是这样的:正儿八经的人才一个没有,凡是有点能耐的都出国了。因为秦国的经济条件实在有些差,人才不愿意留下来。

当时人才集中的国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齐国,一个是魏国。齐国早些年就实行人才引进的政策,还专门在国都西边的一个叫稷下的地方,建造宫室,招揽各国人才。来到稷下的人,都被称为稷下先生,或者博士。

齐国的人才政策是无论身份,不讲职业,只要有一技之长,就照单全收,并且来去自由,不予干涉。所以当时有本事的人,前往齐国的最多,比如后来大名鼎鼎的孟子、荀子,都曾在这儿度过一段光辉岁月。

魏国是当时的超级大国,超级大国对人才自然有吸引力。

人才感兴趣的点一般有两个,一是生活待遇,二是发展空间。孝公就定下了一个完整的人才招聘计划,把要求、待遇、升职空间都写得一清二楚;而且孝公开出的待遇,比当时的市场价翻了几番。

秦国满怀诚意招揽人才,表示任何一个有志于建设秦国的东西方人士,秦国都将给予热烈欢迎。秦孝公还放出话来,只要有人能让秦国强大,除了国君的宝座,其他的要什么给什么。

这样一来,前往秦国应聘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民间高手和在别的国家混得不如意的人,都带着各种各样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规划,投奔秦国。

于是,秦国今天来一个讲儒家仁政的,明天来一个讲墨家兼爱的,后天来一个讲道家无为的,搞得秦孝公应接不暇。

为了替老大分忧,秦国又开设了专门的机构,负责招待有志之士,让大家先来这里报到,然后按照程序,一步步地面试筛选。

可是过了几个月,秦孝公依然没有发现自己需要的人才,这让他相当焦虑。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就在秦孝公为顶尖人才的缺乏头疼不已时,一个卫国青年怀揣着建功立业的梦想,踏上了西行入秦之路。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个青年的西行,引领战国历史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趋势。

这名青年当时的名字叫公孙鞅。因为他是卫国宗族的旁支,有着贵族血统,所以也被称为卫鞅。他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商鞅。

商鞅最擅长的是法家学说。他原来在魏国打工,老板是魏国的相国公叔痤。公叔痤非常赏识商鞅,让他当相国府的大管家。商鞅理财能力一流,把相国家的财务管理得井井有条,一直到公叔痤去世。

公叔痤临死前,魏惠王前来探病。他一看老头儿快不行了,就想让他推荐一个接班人。魏惠王对公叔痤说:“您老哪天要一不小心归西了,国家大事应该交给谁处理呢?”

公叔痤答:“臣府中的商鞅是一个奇才,您应该把国家大事交给他。”魏惠王听了之后沉默不语,心里在权衡老头儿的判断准不准。

公叔痤一看魏惠王不说话,就以为他不想用商鞅,赶紧补充道:“您不想用商鞅,那就干脆把他杀掉,千万不要让他去其他国家。”

魏惠王一听,心想:“这什么意思,一会儿让我重用,一会儿又让我杀掉,看来老相国真的是病糊涂了。”于是惠王跟公叔痤又寒暄了几句话后,就离开了。

魏惠王闷闷不乐地离开相府,公叔痤以为他准备去杀掉商鞅,于是赶紧派人找来商鞅,一本正经地把刚才的事儿跟他讲了一遍,然后说:“我建议大王把你杀掉是为国尽忠,我告诉你这件事儿是略尽仁义,你赶紧逃命吧。”

听到这话的商鞅心里估计就两个字——呵呵。他对用心良苦的公叔痤说:“您放心,大王既然不肯听您的话重用我,又怎么会听您的话杀我呢?”

想想也是,魏惠王如果相信公叔痤,他就一定会重用商鞅。他要是不相信公叔痤,怎么会去杀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呢?

果不其然,魏惠王既没有杀商鞅,也没有重用他。商鞅觉得连相国的推荐都没用,那看来自己在魏国是混不出光明未来了。

刚好在这个时候,秦孝公招贤纳士的消息传来。于是,商鞅收拾好行囊,踏上西行之路,准备到秦国碰碰运气。

商鞅一路风尘仆仆,总算来到了秦国的接待处。此时接待处的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龙。前来投奔之人个个衣冠楚楚,张口闭口都是帝王之道。

商鞅看着那帮人,心里头特别蔑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投秦之人大多数是为了争一时长短,为了蝇头小利而来。能做到目光深邃、敢于淡泊名利的没有几个。

商鞅不屑于同他们为伍,冷笑几声后扬长而去,没有加入应聘者的行列中。庸才才按部就班,强者都是给别人制定规则的,很显然,商鞅是后者。

商鞅的变法主张是限制贵族,扩大王权。如此离经叛道的主意,若是被秦孝公手下那些负责面试的人知道,肯定会把商鞅扫地出门。所以,他必须想个办法,单独见国君。

法家一出手,立马就能有

商鞅要见秦孝公,这就跟刺客要搞暗杀一样,之前得把目标人物的日常行为和特点搞清楚。他从别人口中得知,秦孝公每次喝酒玩乐时,身边必定有一个伺候的人——景监。

景监是个宦官,而宦官的心理一般都不健全,所以想搞定他们不是很容易,但是商鞅成功了。也不知道他究竟用了什么法子,很快就跟景监打得火热。最后,景监答应把他引荐给孝公。

商鞅和秦孝公见了好几次面。第一次见面时,商鞅讲帝道,啰里啰唆地说了一大堆,从盘古开天地说起,从伏羲说到炎帝,又从黄帝说到大禹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搞得秦孝公一会儿睡一会儿听,心里烦透了,根本没心思听下去。

秦孝公心想:“你跟我这儿上历史课呢?你说的这些事儿对我们秦国有帮助吗?没有,你啰唆个鬼啊!”所以商鞅前脚走,孝公后脚就把景监叫来骂了一顿。

挨了骂的景监就把孝公的话,毫不含糊地传达给了商鞅,然后把他数落了一番:“没本事你跟我这儿瞎吹什么?差点儿把我也拖下水了!”

商鞅赶紧跟景监一通解释,说他昨天晚上没睡好啊,吃饭没吃饱啊什么的,然后又请求景监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他还得再见秦孝公。

景监也拿不准商鞅到底是个什么人才,干脆死马当活马医。他心想:“万一这小子被主子看中,还能有我的好处,没看中大不了再被骂一顿。”所以五天后,他再次安排秦孝公会见商鞅。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这一次商鞅学乖了。他不再跟秦孝公谈三皇五帝,而是讲王道,谈商汤、周文王、周武王。不知道这次上课时秦孝公有没有打瞌睡,反正下课后,他又逮住景监,把他狠狠地臭骂了一通。回过头来,景监又把商鞅骂了一顿。

等到景监骂完了,商鞅又跟他解释:“这两次谈下来,你们家秦孝公是个什么水平我已经摸透了,如果下次再见面,我就知道该说什么了。”

后来,还真的有了商鞅和秦孝公的第三次见面。不过,这次见面不是景监安排的,而是几天之后秦孝公主动要求的。估计是秦孝公仔细琢磨了几天后,认为商鞅虽然没有多么了不起,但还是有点意思的,所以希望再面试他一次,看看有没有惊喜。

果然,到了第三次会谈时,商鞅谈的内容和前两次的都不一样,他开始讲霸道。他从齐桓公当上齐国国君开始,一直谈到楚庄王进入洛阳,也就是春秋五霸的那些事儿。

秦孝公越听越有精神,商鞅越说越激动。就这样,他们俩一宿没睡,一直聊到天亮。直到两个人都困得实在不行了,才各回各家睡觉。

送走了商鞅后,秦孝公对景监说:“你找来的这个人还真是有水平。”

过了不久,秦孝公又想商鞅了,于是再次召见他。商鞅这次讲富国强兵之术。他们这一次的会面,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一回,秦孝公也是越听越认真。他还跟商鞅互动,主动提问,主动回答问题。为什么秦孝公对伏羲、炎帝、商汤、周文王不感兴趣,而听齐桓、晋文的故事时,却津津有味呢?

战国时代,拼的就是一个实力。在这样的时代,所谓的伏羲和周文王那一套,的确不现实。帝道和王道虽然可以获得长久的效益,但是见效太慢。没等你把仁政推广下去,你的国家可能就被灭掉了。

如果要推行帝道和王道,就必须有一个强大的、不受威胁的中央王朝做后盾。而这个条件,战国时代的任何一个诸侯国都不具备。

所以,在那个时代,孔孟之道流行不起来。孔夫子周游列国,向各国国君推广自己的学说和政治主张,结果到哪儿都不招人待见,连他自己都说自个儿惶惶如丧家之犬。

商鞅把自己最擅长的法家思想,向秦孝公倾囊相授。法家都出了些什么人?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和吴起都是法家。法家一出手,立马就能有。虽然法家不受老百姓欢迎,但却为国家强大提供了一条捷径。所以,商鞅正是秦孝公最需要的人才,而他的主张也正是秦孝公最想干的事儿。

开个宫廷辩论会摸摸底

秦孝公和商鞅在改革方向上达成一致后,就要进行实践了。

他们君臣二人不是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学术派知识分子,而是身处权力旋涡中心的政治家。学者可以坐而论道,但政治家一定要审时度势,讲求策略。俩人面对秦国的国情时,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施行变法的方法和步骤。

秦孝公虽然深信商鞅的变法是货真价实的超级思想武器,但他不能确定秦国各阶层会怎么看——是赞成是反对,有多少赞成有多少反对,赞成到什么程度,反对到什么程度。

所以,秦孝公决定先举行一场辩论会,一来为将来的变法做好思想铺垫,二来检验下商鞅对变法的理解是否到位,三来他也想试探下其他人对变法的态度。

这次辩论会在大殿之上举行。商鞅滔滔不绝,跟《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一样。

商鞅对秦孝公说:“咱们不能跟一般人商议改革计划,只能与他们分享改革成果。只要可以强国,又何必拘泥于传统呢?”

秦国的大夫起来反驳道:“只有按照旧的典章制度办事儿,才能使官员熟悉规矩,才能安定百姓。”

商鞅斥道:“大错特错!便国不法古,治理国家怎么能只用一种方法呢?只要对国家有利,什么招好使就用什么招,干吗非要学习古代呢?常人只知道安于旧习,学者往往陷入所知范围不能自拔。这两种人,做个守法的官吏倒是可以,但却不能和他们商讨变法大事。聪明的人制定法律,愚笨的人受制于法律,贤德的人因时而法,无能的人墨守成法。”

商鞅这几句话,毫无疑问的是讽刺秦国那些墨守成规的大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自信。当然,作为一国之君的秦孝公,不会轻易被这几句话打动。实际上,在他听到这些话以前,就已经被商鞅打动了。

这次辩论只是秦孝公试探群臣的引子。不管结果如何,秦孝公已经铁了心要变法。

秦孝公绝对没有想到,这次变法不仅奠定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还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这次变法到底是怎么施行的?它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第6章 孙膑与庞涓(2)

第8章 商鞅变法

延伸阅读:腾飞五千年

袁游全集 民族简史 姓氏起源 二十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