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穆王将征犬戎①,祭公谋父谏曰②:“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 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③: ‘载櫜干戈, 载櫜弓矢④。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 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 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⑤。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 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⑥,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 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至于武王⑦,昭前 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⑧,庶民不 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⑨。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⑩,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 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 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 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 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 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 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
“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11),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 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惇,帅 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
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注释〕
①穆王:西周国君,名满,昭王之子。犬戎:亦称畎戎、昆夷等,当时活动于陕西泾渭流域的 一支少数民族,是殷、周西部边地的劲敌。②祭(zhài)公谋父:字谋父,周公的后代,当时在朝廷 中担任卿士。因封于祭(今河南荥阳东北),故称祭公。③周文公之颂:周文公指周公。此处所引诗 出于《诗·周颂·时迈》,此诗相传是周公为颂扬武王伐纣而作,故称周文公之颂。④櫜(gāo): 收藏弓箭的袋子。⑤后稷:上古时掌农事的官名,相传周王室的始祖曾长期担任此职。虞夏:古史传 说中商以前的两个朝代名。⑥不窋:周王室先祖,曾在夏朝末年任农官。⑦武王:即周武王,名发, 文王之子。他曾率诸侯灭商,是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⑧商王帝辛:即殷商的末代国君纣王。⑨商牧: 指商都近郊的牧野(今河南淇县),商王朝军队曾与周武王率领的诸侯联军在此决战。⑩甸服:据《书·禹 贡》记载,古代王畿外围的地方,以五百里为率依次分为五等,由王直辖的方圆千里区域为甸服;甸 服以外五百里为侯服,由王分封给诸侯;侯服以外的五百里为绥服(此处称宾服),是介于诸侯和边
疆之间的区域;宾服之外为要服、荒服,是王朝影响能及的边地。(11)大毕、伯士:据韦昭注说,他 们是犬戎族的首领。
〔译文〕
周穆王将去征讨犬戎,祭公谋父劝阻说:“不能这样做。先王以道德昭 示天下而不炫耀武力。平时敛藏军队而在适当的时候动用,这样它才会显示 出威力,炫耀就会滥用,滥用便失去了威慑作用。所以周公的颂诗说:‘收 起干戈,藏好弓箭,我只求让美德遍及全国而发扬光大,相信我王定能长保 封疆。’先王对于百姓,鼓励他们端正德性和敦厚品行,广开财路以满足需 求,使他们有称心的器物使用,明示利害所在,依靠礼法来教育他们,使他 们能趋利避害、感怀君王的恩德而畏惧君王的威严。所以先王能使自己的基 业世代相延并不断壮大。
“从前我们的先王世代担任农官而尽心为虞、夏做事。到夏朝衰落时废 去了农官而置农事于不顾,我们的先王不窋因此而失去官职,只好跑到与戎 狄接邻的地方居住下来,但他不敢荒废祖业,常常砥砺自己的德行,继承祖 先的业绩,维护他们的教导和典则,时刻勤勉有加,以敦厚自守,以忠信自 奉,在立德立业上比前人做得更出色。到了武王时,继续发扬光大先人光明 磊落的德行并又增以仁慈和善,敬奉神灵、保护百姓,神人无不欢欣喜悦。 而商王帝辛则为民众深恶痛绝,百姓无法忍受他的残暴统治,都乐于拥戴武 王,武王才出兵商郊牧野。可见先王并非崇尚武力,只是体恤百姓的忧患而 除去他们的祸害。
“先王的制度规定,在王畿内的是甸服,在王畿外的是侯服,侯服之外 的是宾服,夷蛮地区是要服,戎狄地区是荒服。属甸服的供日祭,属侯服的 供月祀,属宾服的供时享,属要服的供岁贡,属荒服的则有朝见天子的义务。 这每天一次的祭、每月一次的祀、每季一次的享、每年一次的贡和一生一次 的朝见天子之礼都是先王定下的规诫。如果甸服有不履行日祭义务的,天子 就应内省自己的思想;侯服有不履行月祀义务的,天子就要检查自己的号 令;宾服有不履行时享义务的,天子就要检查法律规章;要服有不履行岁贡 义务的,天子就要检查名号尊卑;荒服有不履行朝见天子义务的,天子就要 内省自己的德行,依次做了上述的内省检查后如还有不履行义务的才可以依 法处置。因此,才有惩罚不祭、攻伐不祀、征讨不享、谴责不贡、告谕不朝 的各种措施,才有惩罚的刑法、攻伐的军队、征讨的武备、谴责的严令、晓 谕的文辞。如果颁布了法令、文告后还有不履行义务的,那就再一次内省自 己的德行而不轻易劳民远征。正因为如此,近处的诸侯才没有不听从的,远 处的诸王也没有不信服的。
“如今,自从大毕、伯士去世以后,犬戎的君长一直按照荒服的职责来 朝见,而天子却说 ‘我将以不享的罪名去讨伐他们’,并以此向他们炫耀武 力。这难道不是废弃先王的遗训而使王业败坏吗?我听说犬戎性情敦厚纯
朴,能遵守先人的德行而专一不变,他们是有能力抵御我们的。”
周穆王不听劝告,去征讨犬戎,结果只得到了犬戎进贡的四只白狼、四 只白鹿回来,从此荒服地区的诸侯再也不来朝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