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公子过郑,郑文公亦不礼焉①。叔詹谏曰②:“臣闻之:亲有天,用前 训,礼兄弟,资穷困,天所福也。今晋公子有三祚焉,天将启之。同姓不婚, 恶不殖也。狐氏出自唐叔③。狐姬,伯行之子也④,实生重耳。成而隽才, 离违而得所,久约而无衅,一也。同出九人,唯重耳在,离外之患,而晋国 不靖,二也。晋侯日载其怨,外内弃之;重耳日载其德,狐、赵谋之,三也。 在《周颂》曰⑤:‘天作高山,大王荒之⑥。’荒,大之也。大天所作,可 谓亲有天矣。晋、郑兄弟也,吾先君武公与晋文侯戮力一心⑦,股肱周室, 夹辅平王⑧,平王劳而德之,而赐之盟质,曰: ‘世相起也。’若亲有天, 获三祚者,可谓大天。若用前训,文侯之功,武公之业,可谓前训。若礼兄 弟,晋、郑之亲,王之遗命,可谓兄弟。若资穷困,亡在长幼,还轸诸侯, 可谓穷困。弃此四者,以徼天祸,无乃不可乎?君其图之。”弗听。
叔詹曰:“若不礼焉,则请杀之。谚曰:‘黍稷无成,不能为荣。黍不 为黍,不能蕃庑。稷不为稷,不能蕃殖。所生不疑,唯德之基。’”公弗听。
〔注释〕
①郑文公:郑国国君,名捷,公元前672至前628年在位。②叔詹:郑国大夫。③狐氏:重耳 的外祖父。④伯行:狐氏的字。⑤ 《周颂》:指《诗经·周颂·天作》。⑥大王:指周文王的祖父古 公亶父。⑦武公:郑武公,郑国国君,名滑突,公元前770至前744年在位。晋文侯:晋国国君,名 仇,公元前780至前746年在位。⑧平王:周平王。
〔译文〕
重耳经过郑国,郑文公也不加礼遇。叔詹劝谏说:“我听说,亲近上天, 遵循先君的教诲,对兄弟以礼相待,资助穷困的人,上天是会保佑他的。如 今晋公子有三种天意的吉兆,该是上天要赞助他吧。同姓的男女不结婚,怕 的是子孙不会昌盛。狐氏是唐叔的后代,狐姬是伯行的女儿,生了重耳。重 耳长大成人,才能出众,虽然逃难离国,但举动得体,长久处于穷困而没有 什么毛病,这是一。同生的九个兄弟中,现在只有重耳还活着,虽然遭到陷 害而流亡在外,而晋国国内却一直不安定,这是二。百姓对晋侯怨声载道, 日甚一日,国内外都抛弃了他;重耳则天天注重提高品德,有狐偃、赵衰等 为他出谋划策,这是三。《周颂》上说:‘上天生成了岐山,太王大大拓展 了它。’荒,就是扩大的意思。扩大上天所生成的,可以称得上是亲近上天 了。晋、郑两国是兄弟之国,我国的先王郑武公和晋文侯曾同心协力,捍卫 周王室,辅佐周平王,平王感激他们,赐给他们盟信,说: ‘世世代代互相 扶持。’如果说亲近上天的话,获得三种吉兆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得天助了。 如果说遵循先王的训诲,晋文侯的功劳,郑武公的业绩,可称得上是前训。
如果说对兄弟要以礼相待,晋、郑两国同姓相亲,又有周平王的遗命,可称 得上是兄弟。如果说要资助贫困,公子从小到大流亡在外,乘车周历各诸侯 国,可称得上穷困。抛弃了这四种美德,会招致天祸,恐怕不行吧!请君王 好好地想一想。”郑文公没有听从这番劝告。
叔詹又说:“君王如果不能以礼相待,那么就请杀了他。有一句谚语说:‘黍稷如果不长,就不能开花。黍不能长成黍,就不能茂盛。稷不能长成稷, 就不能繁育。种什么得什么,这是没有疑问的,只有立德才是它的根基。’” 郑文公还是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