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鄢之役,晋伐郑,荆救之①。大夫欲战,范文子不欲,曰:“吾闻之, 君人者刑其民,成,而后振武于外,是以内和而外威。今吾司寇之刀锯日弊 ②,而斧钺不行③。内犹有不刑,而况外乎?夫战,刑也,刑之过也。过由 大,而怨由细,故以惠诛怨,以忍去过。细无怨而大不过,而后可以武,刑 外之不服者。今吾刑外乎大人,而忍于小民,将谁行武?武不行而胜,幸也。 幸以为政,必有内忧。且唯圣人能无外患,又无内忧,讵非圣人,必偏而后 可。偏而在外,犹可救也,疾自中起,是难。盍姑释荆与郑以为外患乎。”
〔注释〕
①荆:楚国。②司寇:官名,掌管刑狱,纠察等事。③斧钺:古代杀人的刑具。钺是大斧。
〔译文〕
在鄢陵之战时,晋国讨伐郑国,楚国出兵救郑。大夫们都想作战,范文 子不同意,说:“我听说,统治人民要使用刑罚来端正臣民,这件事做到了, 然后才能对外显示武力,因此能做到国内团结,国外畏惧。现在我国司法官 用来惩罚小民的刀锯,天天使用得快要坏了,而用来惩罚大臣的斧钺却并不 使用。在国内尚且有不能施以刑典的,又何况对外呢?战争,就是一种刑罚, 是用来惩罚过错的。过错是由大臣造成的,而怨恨来自一般小民,因此要用 恩惠来消除小民的怨恨,下狠心禁止大臣的过错。小民没有怨恨,大臣不犯 过失,然后可以用兵,去惩罚国外那些不顺服的人。如今我国的刑罚施加不 到大臣,却下狠心来对付小民,那么,想靠谁来振作军威呢?军威不振而打 胜仗,只是一种侥幸。依靠侥幸成功来治理国家,一定会有内忧。况且只有 圣人才能做到既无外患,又无内忧,如果不是圣人,必然只有偏于一头才行。 如果偏失的一头在国外,那还可以补救,如果毛病在国内发生,那就难于应 付了。我们何不姑且撇开楚国和郑国,把它们作为外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