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净双修的原理和方法

 

达照法师:禅净双修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禅净双修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这个禅净双修,从净的角度来说他信愿行三资粮必须要具足,就我要发愿求生净土;我要相信净土,要到阿弥陀佛那里去;行就是念佛,就是持名或者观想,或者观像,或者实相。

  通常来说,假如他是修四禅八定的这种禅定,比如说我是要求生净土的,但我念“阿弥陀佛”好像念起来觉得不太习惯,还是想修点禅定,哪怕是修四禅八定这个功夫,你每次修完了都想“我要到极乐世界去”,就是你的这个方向是定的,背后的愿也是定的,菩提心也发起来了,然后你只是在这条路上走,往前走。

  因为生命要提升就是定善和散善,十六观前面的定善和后面的散善。从定善来说这个也是禅定,身心要安定下来的,这个严格地说不算是禅宗的禅,是四禅八定禅定的禅。

  就是你有禅定、有定境,然后有了定境以后,再加上要发愿求生净土,那对往生净土的这个力量,把握的力度就更加强大,这是第一种状态,就是有禅定的修学,也有念佛,有禅定修学。但是净土的三资粮一定是具足的,这也是叫净和定同时修,就是定善。

  如果是禅呢?一般来说我们现在讲,一个是直指见性的禅,一个是参禅的禅。参禅的禅它需要破除我执。破除我执,就是你要从轮回的根源在哪里你要去寻找,找到轮回的根源,把这个根拔掉。

  最近用多维度来解释我觉得很有感觉,就是大家到了一维的时候,就是你有妄想;零维的时候,只有那个点,没有妄想了,那条线不出去了,就不打妄想了。这个点就是个盲点,所以禅宗叫疑团,我觉得很形象,团就是一团嘛,疑就是那个点就是盲嘛,盲就是盲人,你看不见,看不见那个点。

  我们大家每个轮回当中的众生,你的生命都有个盲点,那个盲点就是你的想法还没出来之前,那个点在这里,所以你一想法都从“我”这里出去的,就是“我”想什么、“我”想什么,都是觉得是“我”在想,那个“我”你还不了解。

  那么参禅就是把全力的注意力都注意到这个点上。注意这个点,这个点上又不能有想法,因为有想法就变成一条线了,把这个线收回来,只有一个点,他盯住这个点看,盯着看。

  你又想往生净土,信愿又具足,又在盯着这里看,看啊看,盯在这里看的时候,他心就会安定下来,也是一种修定的方法。所以参禅都会叫“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一念不生了了分明”,都要用这些词来让你盯着这里看。

  那么如果你看看看,有一天把这个疑点打破了,其实就“花开见佛悟无生”。悟无生以后,他还活在这里,那他往生净土又势在必夺。如果你这里已经了生死了,我执已经破过去了,这里又有愿往生,那临终的时候,就还没死的时候你心已经在净土了,莲花已经开开了。这也是禅净双修,真正禅宗的禅。

  一个是破除了我执疑团之后,破本参之后的这种人,他可以禅净双修;还有一种就是我只是在看着这个疑团,还在参禅,还没有真正地破除。因为你在参禅的时候,妄想都不能出来,或者出来了你不要在意这些妄想,你的注意力还是在疑团这里,这样子妄想自然就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那妄想越来越少,求愿的心越来越切,这样这个功夫,这就是做功夫,禅宗讲的做功夫就在这里做。平常我们在二维、三维、四维的生活太多太丰富多彩了,所以乐不思蜀,忘记回家了。

  那么现在,你连一维的那个线都不要给它长出去,你直接把它收回来。好像禅宗还有一句话叫“不与万物为侣”,不跟万物作伴侣,就是我跟谁都没关系。那条线出去都是找关系的,你知道吧?我们这眼睛看出去都是有关系了,耳朵听出去就有关系的,你把这些关系都砍掉,一刀一刀把它砍掉,六尘的世界全被你砍光了。

  这个时候你发现,你跟谁都没关系,这叫“不与万物为侣”。跟谁都没关系了,你的心其实很清净的。但是你也不知道咋回事,糊里糊涂的,所以叫盲点,所以叫疑情。过去可能没用盲点,我觉得现在用盲点这个词倒是有点形象,因为那时候正好是个点,然后你又不知道它,所以叫盲点。

  你把这个一边看着,一边世间干扰你、让你痛苦的东西它自然就来不了。因为你只有一个点,注意力就在这个点上,一直看、一直看,以这样的禅定的功夫求生净土,这也叫禅净双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