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知识一千条 > 文学知识 > 文字音韵
广告位招租QQ:7384656
0307.《说文解字》
我国第一部字典。作者为东汉许慎,成书于100年,121年由其子许冲进献给朝廷。利用“六书”理论对汉字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字形与字义、字音的关系,是《说文解字》的主要内容和重大贡献。它还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另外,这本书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诂不可缺少的工具,书中关于秦汉时期全国各地方言的介绍使其成为了解中国古代方言的极具价值的文献资料。历代对于《说文解字》都有许多学者研究,清朝时研究最为兴盛。
0308.《尔雅》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首创按内容性质分类解释词语的先例。唐代以后将它列入“经部”,成为了儒家经典之一。它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一般认为是战国至秦汉之际研究文字训释的人代代相传,各有增益,在西汉时被整理加工而成。“尔”是近正的意思,“雅”是“雅言”,是某一时代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就是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尔雅》被认为是中国训诂学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它也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百科全书式的词典,它总结和整理了历代各种不同的语词,包含了多方面的广博知识,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尔雅》还著录了近六百种动植物及其名称,而且还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纳入一定的分类系统中,保存了中国古代早期丰富的生物学知识,是后人研究动植物的重要著作。
0309.《方言》
全名《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名称由来是因为秦朝以前,政府每年都会派遣“輶轩使者”到各地搜集方言,并记录整理。这是中国第一部对方言词汇进行比较的重要著作。西汉扬雄撰,今存十三卷,即东晋郭璞的《方言注》,这是《方言》的第一个注本。《方言》广泛采录了黄河和长江流域的绝大部分地区的方言,以及朝鲜、辽东等地的方言,它还掺杂了一些当时少数民族的语言。它的体例是先列举词条,然后分别说明通行情况。如:“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它的内容和编排基本上模仿《尔雅》,但是没有类名。《方言》对所记录的词汇,往往注明“通语”“某地语”“某地某地之间语”“转语”等。通语即当时通行的语言,某地语即当时某个地方的方言,某地某地之间语即通行区域比通语小比某地语大的方言,转语则是由于时间和地域上的不同而语音发生变化的词。《方言》对所记词汇大都说明通行区域,可从中大体了解汉代方言分布的轮廓。《方言》以各地的活方言作为记录对象,不受文献记载和文字形义的限制,并注意综合时间和地域的不同去研究方言,这在研究方法上为后世树立了优良传统。《方言》以它突出的成就,不仅在中国方言学史上,而且也在世界的方言学史上成为一部不朽的著作。
0310.六书
古人分析汉字构造和使用而归纳出来的六种规则。最早解释“六书”内容的是西汉末年的刘歆。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不仅对“六书”做了系统全面的解释,而且还利用“六书”理论对九千三百五十三个汉字做了具体分析,从此,“六书”成为研究汉字的专门之学。一般用许慎提出的名称,班固排的顺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之法,即汉字结构的规则;转注、假借则属于用字之法。
0311.隶变
汉字由篆书演变为隶书的过程。字形变圆为方,线条变弧线为直线,笔画变繁杂为简省。隶变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是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次变革。隶变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①改曲为直:隶书不再顾及象形原则,把古字分解或改成平直的笔画,以便书写。②偏旁分化:在隶书里,独立成字和用作偏旁的写法明显不同。③偏旁混同:把某些生僻或笔画较多的偏旁,改成形状相近,笔画较少,又比较常见的偏旁。④结构简省:隶书往往把篆文的两笔并为一笔,或是把两个以上的偏旁或偏旁所包含的部分合并起来,改成较简单的笔画结构。⑤圆转不断的线条变为方折的断笔:隶书为提高书写速度,形成点、横、竖、捺、钩、折等笔画。
0312.四声八病
四声是指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这是我国古代对汉语声调的分类。汉语的声调自古就有,但是对汉语的声调加以分析并且定名为平、上、去、入四声,这是从南朝齐、梁的时候才开始的。当时沈约、周颙等人分辨出汉语的四声规律,并运用到文学创作中,造成了声调的低昂顿挫与诗文的音乐美感。人们称这种新变的讲究声韵的诗体为“永明体”。唐代初年出现的格律诗,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八病是指在运用四声的规律进行文学创作时应该避免的八种弊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随着语言的演变,入声逐渐消失。在元朝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中就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把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中。明、清两代的韵书却没有接受,还是延续古代做法。现代普通话中入声已经完全消失,四个声调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0313.反切
反切,最初也称为“反”或“翻”,后来叫“切”,是“反”和“切”两种说法的合称。在使用音标和字母注音之前,它是中国古代最主要和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注音方法。汉字不是表音文字,因此无法用汉字拼写音节,反切法就是利用双声、叠韵的方法,用两个汉字来拼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用作反切的两个字,前一个字叫反切上字,简称切上字或上字,后一个字叫反切下字,简称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即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例如,“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声母、宗的韵母和声调为冬注音。最初,给汉字注音是用“譬况法”“读若法”“直音法”等。如汉代注疏以及《说文》大都用“某字读若某字”来注音,这就是读若法。读若的两个字,往往并不完全同音,因此有时会加一些描述,“某读若某,急气言之乃得”“读若某,长言之”之类,这就是“譬况法”。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注音,相对于读若和譬况,直音法用完全同音的字注音是一大进步,但是,有时同音字较少,或者用来注音的同音字本身就是个生僻字,也会影响注音效果。东汉初期,中国的沙门和学者受梵文拼音方法的启发,结合汉字的特点创造了反切的注音方法。它的产生,是为了补救这些注音方法的不足,这种对汉字音节进行两分的方法,把音节离析为“声”和“韵”,为归纳汉字的声母韵母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汉语语音学的开始。
0314.广韵
《广韵》是宋代陈彭年、丘雍等人奉旨编撰的,书成后皇帝赐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广韵》是宋代的官韵,也是我国第一部官修的韵书。《广韵》是在《切韵》《唐韵》的基础上增广而成的,“广”就是扩大、补充的意思。《广韵》分206韵,在体例上也继承了《切韵》《唐韵》。全书共五卷,按声调分卷,由于平声字多,为上下两卷;同声调的字放在同一卷里,同属一韵的字汇集在一起,称为一韵;每一韵有个名称,叫作韵目,如一东、二冬、三钟;每一韵的排列次序,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相邻次的韵,韵母相近;一个小韵把同韵中所有同音字汇集在一起,在小韵的第一个字下注出反切,并标出这个小韵同音字的数目。小韵的第一个字,也称这个小韵的代表字。《广韵》按韵编排,考查韵部比较容易。如果考查声母系统,就比较困难了,因为韵书并没有明确标出全书的声母系统,为此,清代学者陈澧创造了反切系联法。《广韵》代表了隋唐《切韵》《唐韵》的语音系统,所以它是研究汉语中古音的重要依据。另外,进行方言调查、研究古今语音的变化,都可以《广韵》为对照的依据。
0315.《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是清代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旨编撰的一部官修大型字典。该书编撰于康熙年间,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是依据明朝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两书加以增订编修而成的。对两书的错误之处,《康熙字典》还做过一番“辨疑订讹”的工夫。《康熙字典》吸收了历代字书编纂的经验,全书共分为十二集,从子集到亥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分别排列二百一十四个部首。总共收录了四万七千零三十七个字,并注有反切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引用古代诗文以追溯字源,举例多为原始出处,同时还注明了历代的用法以佐证其变迁。《康熙字典》作为我国古代字书的集大成者,收字多,字之别体、俗写均有收录,注音最全面,搜罗字音最为完备,被誉为“体例精密,考证赅洽,诚字学之源薮,艺苑之津梁”(王引之语)。《康熙字典》问世后,社会影响巨大,它的文字、音义、书证被广泛引用,它的体例也成为了后世出版字书的蓝本。
0316.《马氏文通》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中国语法的著作,在我国语言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语言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却一直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也没有一部系统的专著。十九世纪末,曾在法国留学的马建忠,借鉴拉丁文的语法研究古代汉语,写出了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语法著作《马氏文通》。这部著名的语法著作写于1898年,作者马建忠,字眉叔,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他精通拉丁语、希腊语、英语、法语等多种西方语言,又对中国古籍和中国传统语文研究有深厚功底,长期从事中、西语之间的翻译工作,具有较为明确的语法观念,更重要的是他把撰写语法著作视为发展民族文化、振国兴邦的良策之一。加之马建忠还有一位同样精通西方语言、著有《拉丁文通》并多年从事双语教学和翻译工作的哥哥马相伯可与商酌切磋。所以,经十余年的勤求探讨,马建忠终于完成了三十余万言的《马氏文通》。《文通》既是第一部汉语语法书,也是中西方文化开始结合的产物。
上一章:文学体裁
下一章:古籍常识
广告位招租QQ:738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