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安伯托·艾柯
外文名:Umberto Eco
国 籍:意大利
出生地:皮埃蒙蒂州的亚历山大
出生日期:1932年1月5日
逝世日期:2016年2月19日
职 业:哲学家、历史学家、小说家
毕业院校:都灵大学
主要成就:20世纪后半期最耀眼的意大利作家
代表作品:《启示录派与综合派》
艾柯诞生于意大利西北部皮埃蒙蒂州的亚历山大,这个小山城有着不同于意大利其它地区的文化氛围,更接近于法国式的冷静平淡而非意大利式的热情漾溢。艾柯不止一次指出,正是这种环境塑造了他的气质:“怀疑主义、对花言巧语的厌恶、从不过激、从不做夸大其词的断言”。Eco这个名字据说原是一位“先知”给他祖父取的名字,是ex caelis oblatus 的首字母缩写,意为“上天所赐”。艾柯的父亲是一名会计师,祖母达观幽默,从她那里艾柯获益良多。当时的意大利天主教氛围浓郁,自20年代兴起的新托马斯运动方兴未艾,以致于13岁的艾柯就参加了意大利天主教行动青年团,还在方济各修会做过一段时间的修道士。正是这段经历使他接触了天主教的哲学核心——托马斯主义。后来,艾柯进入都灵大学哲学系学习,在美学教授、存在主义哲学家路易斯·帕莱松(Luigi Pareyson)的指导下,于1954年完成了博士论文《圣托马斯的美学问题》,经过修改的论文于1957年出版,更名为《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问题》(The Aesthetics of Thomas Aquinas,1956),是为艾柯的第一部专著。这本著作加上数年后出版的另一部专著《中世纪的艺术与美》(Art and Beauty in the Middle Ages,1959),初步奠定了他作为“中世纪学者”(medieval scholar)的地位。
在都灵大学
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1932-)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艾柯出生于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区亚历山德里亚。其父古里奥是一名会计,一生中曾经被政府征召参加了三次战争。在二战期间,埃可与母亲乔瓦娜搬到皮德蒙特山区的一个小村庄居住。
埃可共有12个兄弟姐妹。艾柯年轻时尊从父愿进入都灵大学学习法律,随后辍学,不顾父亲反对而改学中世纪哲学与文学。于1954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是有关基督教神学家托马斯·阿奎纳的研究。其后埃可成为Radiotelevisione Italiana的文化部编辑,同时在都灵大学任教。此间,艾柯与一些前卫艺术家有密切的接触。这些人这对他以后的写作有重要的影响。
在新闻传媒界
就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年,由于一批左倾的青年学生与教皇发生矛盾,艾柯与天主教行动青年团决裂,研究的重点也从托马斯·阿奎那转向詹姆斯·乔伊斯。毕业后不久,艾柯进入了新闻传媒界,在位于米兰的意大利国营广播公司找到一份工作,负责编辑电视文化节目。这份工作为他从传媒角度观察现代文化提供了平台。同时,他开始与一批前卫的作家、音乐家和画家交往。5年之后,他离开电视台,到米兰的一家期刊社当了非文学类栏目编辑,这份工作他做了16年之久。这期间,他也为另外几份报刊撰稿、开设专栏,成为意大利先锋运动团体“63集团”(Group 63)的中流砥柱。
埃可的学术作品强调中世纪美学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差异。对于此,他如此说:“(中世纪美学)在理论上是一个由几何与理性构架的有机体,然而在实践中却是一种完全不设框架的由形体与意象自然生成的艺术生命”。埃可于1959年发表了他的第二本书《中世纪美学的发展》(Sviluppo dell'estetico Medievale),一举奠定了他在中世纪研究与文学界的地位。
埃可的哲学论著大多都与符号学,语言学,美学与伦理学有关。
安伯托·艾柯是当代欧洲最著名的学者和作家。《剑桥意大利文学史》将昂贝尔托·艾柯(Umberto Eco,1932-)誉为20世纪后半期最耀眼的意大利作家,并盛赞他那“贯穿于职业生涯的‘调停者’和‘综合者’意识”。艾柯的世界辽阔而又多重,除了随笔、杂文和小说,还有大量论文、论著和编著,研究者将其粗略分为8大类52种,包含中世纪神学研究、美学研究、文学研究、大众文化研究、符号学研究和阐释学研究等。而艾柯最引人瞩目的,是他在多个世界间轻松游走的能力、还有那不保守也不过激的精神。正是这种能力和精神,使他既感兴趣于最经院主义的托马斯·阿奎那,也热衷于最现代主义的詹姆斯·乔伊斯;既强调阐释的力量,又担心过度阐释的危害;既能使作品成为行销全球、印数千万的畅销书,也能吸引研究者为之写出数以千计的论文和专著。
文学作品
《启示录派与综合派》
1964年,罗兰·巴特发表《符号学原理》,标志着符号学进入新阶段。同年,马尔库塞发表《单向度的人》、麦克卢汉发表《媒体论》,为学术界开辟了媒体符号研究的新领域。也是在这一年,艾柯发表了论著《启示录派与综合派》(Apocalyptic and Integrated Intellectuals: Mass Communications and Theories of Mass Culture,1964),自觉尝试使用符号学方法研究媒体文化问题,这标志着他已经站在了意大利学术界的前沿。此前,他已经在都灵、米兰、佛罗伦萨等地的大学讲授美学。
《不存在的结构》
到1968年,《不存在的结构》(The Absent Structure)出版,这是他数年研究建筑符号学的成就,也是他第一部纯学术化的符号学著作,奠定了他在符号学领域内的重要地位。进入70年代,艾柯的成就进一步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肯定。1971年,他在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创立了国际上第一个符号学讲席;1974年他组织了第一届国际符号学会议,担任学会秘书长;1975年发表符号学权威论著《符号学原理》(A Theory of Semiotics,1975,英文版本在1976年出版),并成为博洛尼亚大学符号学讲座的终身教授;1979年用英文在美国出版了论文集《读者的角色》(The Role of the Reader: Explorations in the Semiotics of Texts,1979)。此外,艾柯还在美国西北大学(1972)、耶鲁大学(1977)、哥伦比亚大学(1978)等著名院校授课,以符号学家声名远扬。
《玫瑰之名》
早在1952年,艾柯已经有意写作一本名为《修道院谋杀案》的小说,但直到1978年3月他才正式动笔。他将小说背景放在自己非常熟悉的中世纪,并从一篇中世纪的散文作品中找到了合适的题目。1980年,长篇小说《玫瑰之名》(The Name of the Rose)出版,出版商原计划印刷3万册,没想到销量很快达到200万册,迄今则已经翻译成35种文字,销售了1600万册。《玫瑰之名》的故事发生在14世纪,当时教权与王权、贵族与平民、信仰与理性正处于复杂的斗争状态,博学而开明的威廉修士带着见习僧阿德索来到一所著名的修道院,为即将召开的高层会议做准备。但就在他们抵达的前一天,修道院里发生了一起离奇的凶杀案,修道院院长委托擅长推理的威廉进行调查、找出元凶。而在以后的数天里,每天都有新的离奇血案,原本已经被异端和欲望搞得乌烟瘴气的修道院,气氛变得日渐阴森恐怖。威廉推测凶手可能是从《圣经·启示录》中得到杀人的灵感,他把注意力集中于修道院的图书馆——这是当时西方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凭着对符号、象征、代码的深刻理解,凭着在哲学、文字学、版本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深厚造诣,威廉发现了真凶,揭开了谜底。凶手是个博学而虔诚的、双目失明的老修士,他的杀人动机非常别致:他要保护一本禁书,不希望被他人阅读,因为这本书可能会摧垮整个神圣的基督教世界,而这本书就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下卷。此书1986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由拍摄过《熊》、《情人》的法国大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影坛巨星肖恩·康纳利主演,创下极佳票房纪录,轰动全球,更一举囊括英国影艺学会、法国恺撒奖、德国电影奖、意大利国家影评人奖等多项殊荣。
《玫瑰之名》使“安伯托·艾柯之名”蜚声世界,跻身于第一流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之列。有意思的是,《玫瑰之名》一出,各种研究论文和专著源源不绝,特别是关于“玫瑰之名”的阐释几乎构成一场20世纪末期的“阐释大战”。由于艾柯此前就关注“开放的作品”、“读者的角色”等等问题,对阐释学颇有心得,加之一直关心研究者对自己作品的分析,所以他不断站出来澄清、挑战或是回应,于是有了《<;玫瑰之名>;备忘录》(Reflections on the Name of the Rose,1984)、《诠释的界限》(The Limits of Interpretation,1990)等专著。最著名的事件是,1990年剑桥大学丹纳讲座(Tanner Lectures)就阐释学问题邀请艾柯和著名学者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try)、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以及克利斯蒂娜·布鲁克-罗斯(Christine Brooke-Rose)展开辩论,最后结集为《诠释与过度诠释》(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rpretation)在1992年出版,一时洛阳纸贵。
《傅科摆》
作为小说家的艾柯继《玫瑰之名》以后,又陆续发表了另外四部长篇小说:《傅科摆》(Foucault’s Pendulum,1988)、《昨日之岛》(The Island of the Day Before,1994)和《波多里诺》(Baudolino,2001),部部畅销,好评如潮。为此,当代文学史往往将艾柯视为与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和伊达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齐名的、20世纪最优秀的意大利作家。艾柯最新小说《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La misteriosa flamma della regina Loana)
《傅科摆》的主人公卡素朋是位治中世纪史的专家,他的朋友贝尔勃和狄欧塔列弗则是一家学术出版社的资深编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研究中世纪圣堂武士的传说。根据掌握的一份神秘文件,他们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每过120年,一代又一代分散在欧洲各地的36名圣堂武士将要重新聚首一次,拼合他们手上断简残篇的信息,以便掌握一种可以控制世界、改造人类前途的巨大能量。据说西方历史上的种种神秘社团,比如蔷薇十字会、大白兄弟会、共济会等等,一直在追求着这种比核武器还要恐怖的能量。据说莎士比亚、培根、马克思乃至爱因斯坦等历史名人,也都是圣堂武士的传人。卡素朋的女友莉雅通过研究文件得出另外的结论:根本就没有什么圣堂武士的秘密,那份文件不过是个送货-购物清单。但已经走火入魔的三人根本不相信她的解释,同时,许多“要将秘密知识据为己有的人”开始关注此事。最后,狄欧塔列弗死了,贝尔勃因之丧生,卡素朋知道自己也难逃毒手——虽然所谓的秘密不过是他们三人自己的发明。
《昨日之岛》
《昨日之岛》的故事发生在1643年,一艘担负着寻找180度经线任务的商船遇到海难,年轻人罗贝托成了惟一的幸存者,他被浪潮冲上了另一艘弃船达芙妮号。罗贝托患有疑心病、妄想症和畏光症,所以尽管不远处有一个美丽的小岛,但是罗贝托可望而不可及。他勉强依靠达芙妮号上残存的东西维生,每天靠书写打发时光。他写情书,写回忆、最后演变成写小说、写一切样式和内容的小说,甚至还幻想出一个弟弟“费杭德”……真实与虚构渐渐分不出界限。到最后,他离开达芙妮号,奋力游向未知的结局。
《波多里诺》
《波多里诺》的故事发生在1204年,十字军东征中君士坦丁堡遭到劫掠,混乱中主人公鲍都里诺救了拜占庭史学家尼基塔,在随后的避难途中,鲍都里诺向尼基塔讲述了自己传奇的经历。他自称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雷德里克收养的义子,皇帝的舅舅奥图是他的老师。在巴黎求学的时候,鲍都里诺和朋友们想像出一个“约翰大主教统治的遥远的东方王国”,他还把亲生父亲的破木碗当成“圣杯”献给养父,以说服皇帝让他们去寻找那个构想出来的国度。一路上他们经历了重重神话和传奇里才有的奇境……最后,尼基塔相信鲍都里诺是个说谎者,他的经历都是编造出来的,但毕竟,这是一个伟大的故事。
由中年步入老年的艾柯视野愈加扩大,在学科与学科之间、历史与现实之间、学院与社会之间游刃有余地纵横穿梭。作为学者的艾柯一方面修改完善了自青年时代起就深为关注的中世纪研究;另一方面继续完善其符号学-阐释学理论,延伸或部分修正了昔日的观点。他陆续发表了《符号论与语言哲学》(Semiot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1984)、《完美语言的探索》(The Search for the Perfect Language,1993)等专著,编著了近20本书籍,并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1984)、剑桥大学(1990)、哈佛大学(1992-1993)、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96)等一流名校讲学,还获得了全世界二十多个大学的名誉博士称号。与此同时,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艾柯也极为活跃,先后发表了《带着鲑鱼去旅行》(How to Travel with a Salmon,1992)、《康德与鸭嘴兽》(Kant and the Platypus,1997)、《五个道德断片》(Five Moral Pieces,2001)等亦庄亦谐的杂文集,甚至为儿童写了两部作品。自1995年始,更是积极投身于电子百科辞典的编修工作,主持了《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部分,并在各地发表题为《书的未来》的长篇演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