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阿尔弗莱德·西斯莱
外文名称:Alfred Sisley
出生地:巴黎
出生日期:1839年
逝世日期:1899年
职业:画家
主要成就:纯正印象派的真正代表
代表作品:《鲁弗申的花园小路》等
西斯莱(Alfred Sisley,1839-1899),法国画家。主要画风景画,曾多次参加印象主义绘画展览。
早期代表作《木料场》、《枫丹白露河边》、《圣马丁运河》等表明他对色彩感觉特别敏锐,笔触轻快而有变化,特别善于运用微妙的色彩关系,表现具有诗意 的自然景色。后期因受新印象主义影响,作画多采用点彩技法,作品有重在表现物象实体感的倾向,但缺乏内在诗意。作品还有《鲁弗申的雪》("Snow at Louveciennes",见插图)、《马尔港的洪水》、《洪水泛滥中的小舟》等。
阿尔弗莱德·西斯莱(Alfred Sisley,1839-1899)
1839年 出生在巴黎,但其父母都是英国人(父亲在巴黎经商)。 幼年时的西斯莱在法国巴黎渡过。
1857年 十八岁的西斯莱遵循父亲的期望前往伦敦习商四年,回来后在一家商行工作。
1862年 喜欢钻研文学和绘画的西斯莱回到巴黎后,在格莱尔画室学习,在那里他遇见了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巴齐依和奥古斯特·雷诺阿(Auguste Renoir,1841-1919)。
1863年 西斯莱和莫奈、雷诺阿、巴齐依四人因不满意学院派教学,一起到了枫丹白露附近的舍依村。
1866年 与雷诺阿住在马尔洛德。并参加1866年沙龙,那时西斯莱的作品带有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和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1877)的画风。
1867年 与巴齐依住在翁弗勒。普法战争时期西斯莱以英国公民的身份转赴伦敦,并认识了丢朗·吕厄。
1870年 普法战争使西斯莱破产,经济拮据,他移居到巴黎附近的塞纳河畔居住。
1871年 西斯莱在伦敦展上展出了两幅画。
1873年 西斯莱的三幅画被丢朗·吕厄收进了陈列馆目录。
1874年 参加第一届"独立派画家"的展览会(从此就称为印象派)。
1876年 参加印象派展览会。
1877年 参加印象派展览会。
1878年 西斯莱离开印象派。
1882年 参加印象派解体后的一次展览会。
1883年 丢朗-吕厄为西斯莱举办了第一个个人画展。
1890年 西斯莱的身体开始不太好了。
1894年 古斯塔夫·约弗鲁瓦探望西斯莱,那时的西斯莱已经非常忧郁,晚年的西斯莱在艺术上郁郁不得志。
1897年 名画商乔治·柏蒂举办了一次西斯莱作品的大型展览会,但批评界对这个展览会默不作声。
1898年 西斯莱患上了咽喉癌。
1899年 1月21日,西斯莱感到将永别与人世,他唤来莫奈,同他告别。1月29日,西斯莱不幸逝世于洛南河边的莫雷附近,享年60岁。
与其他印象派艺术家相比,西斯莱在现代可谓是受到了“冷遇”。
这位只有在“印象派十大画家”这种排名出现的艺术家,在世时没什么名气,贫困潦倒一生,远不如其他特点鲜明的印象派画家们受欢迎。
但他比任何一个人都要执着于印象派风景画。
这个平静的近乎于单调的人,只钟情于印象派、只钟情于风景画。他堪称是印象派中在最执着的艺术家,始终坚持学画之初那平淡而真实的理念。用毕沙罗的话讲,西斯莱是最纯粹的印象派画家,也是最真诚而有执着的印象派画家,因为他坚守最初的作画理念—透过光与色彩的表现来捕捉自然风景瞬间的真实印象。
初看他的画,你可能会认为这是个富贵公子的作品。但事实却是,他出身于富贵家庭,却因为选择了绘画而甘愿穷困潦倒一生。
1839年,阿尔弗雷德·西斯莱出生在法国巴黎。他的父母都是英国人,从事丝绸贸易,生活优渥。少年时代的西斯莱,不必挣扎于生活,在法国接受了正宗的英式教育,这为西斯莱的未来奠定了文化上的基础。
按照中产阶级的标准剧本发展,18岁的西斯莱遵循了父亲的安排,前往伦敦学习商业,并准备继承家业。然而在求学时期,他在博物馆逗留的时间却远超于在经济课堂上。他逛画廊,看莎翁名剧,他对绘画,尤其是英国的风景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那是有着庚斯博罗、康斯太波尔和透纳的英国风景画传统,顺理成章的,业余时间他开始学习绘画。
如果与现代中国,儿童时期就被父母急匆匆驱赶至兴趣班学习艺术的孩子们相比,18岁还在接受业余训练的西斯莱,似乎绝无可能成功。可如果不喜欢,艺术与长跑田径又有什么差别呢?对孩子而言,无非都是件苦差事。
四年之后,22岁的西斯莱回到巴黎,进入一家商行工作,过着衣食无忧的平凡生活。但绘画的念头始终如影随形跟随着他。而他也找到了在巴黎城的一方小天地“格莱尔画室”,于是,1860年,在父亲的祝福和资助下,他正式成为格莱尔的学生,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转折。
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热爱,怎能轻易抛弃一个舒适的家庭、工作,在19世纪转行成为一个毫无希望、生计难觅、甚至没什么地位的艺术家呢?
格莱尔本身是一个过于“保守”的艺术家。西斯莱最大的财富便是再次结识了到了莫奈、雷诺阿等人。那段时间,西斯莱常和朋友们去枫丹白露写生,他们探讨外光下景物的色彩和变化,用光来诠释自然,表现自然。与其他人、尤其是莫奈过于注重光影的变化不同,西斯莱却显得传统些,他的风景画中景物的形体与美感依旧是首位。
西斯莱与他的妻子
正是这一时期,他结识了他一生所爱,乌杰尼·莱克塞克。
乌杰尼本是一位兼职模特,作为一家花店的老板,以此业余时间赚些钱。在西斯莱眼中,她“性格非常细腻且很有教养”。
1867年,乌杰尼与西斯莱同居,并生下儿子皮埃尔。但这对于西斯莱保守的家庭而言,却是个难以接受的“罪”,他的父亲对此大发雷霆。
在西斯莱初学画时,尚有家中的接济,他也常常以此来帮助更为潦倒的莫奈、雷诺阿等人。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 他的父亲生意失败,彻底破产。而巴黎围城,西斯莱携全家逃难,失去了全部家产和作品,他的画也无人问津。直至他去世,都没有摆脱贫穷的阴影。这个曾经的阔少,不得不想方设法养家糊口。以往钟情的风景画,到头来却连自己与爱人都无法养活,生活的困窘令他几度消沉。也幸亏是乌杰尼的支持与帮助,她说:“我们必须战斗到最后”。
1878年,西斯莱决定将画送往沙龙参展,但惨遭拒绝。此时的西斯莱,除了偶尔一些赞助人的支持外,已陷入更贫穷的境地,只能带着家人在巴黎的周边乡镇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在那段困窘的日子,她始终默默地支持和鼓励着西斯莱,直至他们去世。普法战争结束后
这一时期,却也是西斯莱创作飞跃的十年,他从以往受自柯罗影响更深的古典主义风景画,正式转向了印象派。
与其他印象派画家身处大都市,更关注日新月异的城市景观不同,西斯莱始终热衷于乡村与自然风景。朴实的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长久居于乡间的西斯莱,自然也受此影响,画出如他本人一般沉静的作品。
“这儿的天气真好,我又开始画画了。可惜的是,今年春天干燥,果树一株株的开花,很快就凋谢了,我很难跟得上。对风景画家而言,生命可不是那么顺遂。今天早上风很大,我只好收工不画。天气一时阴暗变坏,云层镶了银边。”——西斯莱写给德·贝里欧医生的信。
英国的风景画传统,尤其是康斯太勃尔等人的绘画,也深刻的影响了他的作品。他独自钟情于天空的描绘,他的天空总是令人印象深刻。罗伯特·罗森布鲁姆说他是“不带任何个人色彩的教科书式的印象派画家”。西斯莱对曾经朋友说,“我总是从天空开始描绘”,“天空并不仅仅是一个背景而已,反之它不仅由它的面而呈现深度感,而且由于它的形式,由它的一幅画的效果或构图上所安排的调和而呈现了运动感”。
而在后世的评论家看来,“近年研究印象派画家多注重主题与图像,西斯莱的作品却无法如此分析,他的画作几乎无涉于社会或政治,亦不记录当代庆典活动,没有农民的生活,也没有遁世虚无的魅力。”
他没有刻意去画那些日出日落,也没有画狂风暴雨雨,也不画日月星空,而只是一味孜孜不倦地追求一年四季中的变化,甚至是同一场景的事物各种微妙的变化。但相较莫奈那样狂热的醉心于瞬间变化的光和颜色,在西斯莱这里风景依旧是风景,是形体与美感的结合。
然而,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坚持表达诗意风景和平淡生活的人,却在晚年陷入了迷茫。
目睹了雷诺阿、莫奈等同窗在巴黎城的日益成功,却令他对自己的坚持产生了怀疑。有人这样评价西斯莱:“他看上去他己经十分疲惫了。他的笔锋已经不像从前了,已经软了,素描也乏力了。现在他所呈现出的一些油画,只是一些在我们眼前闪现的一种产生在我们往日兴奋的回忆中那些美妙,充满诗意动人画作的微弱余音而已。”
而后,他携乌杰尼前往英国,在泰晤士河畔生活,并在那里迎娶了乌杰尼。因西斯莱英国人的身份所致,同居30年后,乌杰尼终于成为了西斯莱合法的夫人。
可惜的是,一年之后,她患上癌症,没能等到西斯莱功成名就那一天,在痛苦离世。
西斯莱同样也等不到那一天了,三个月后,便追随妻子而去,享年60岁。
阿尔弗莱德·西斯莱(Alfred Sisley,1839-1899)1839年 出生在巴黎,但其父母都是英国人(父亲在巴黎经商)。 幼年时的西斯莱在法国巴黎渡过。
艺术特色
他的风景画主要是四季的田园,湖畔,树林,小径,草丛,小屋,小桥和流水。内容始终单一不变,几乎都是某几个美丽的地方的各种角度的景色,塞纳河畔,莫雷,圣-芒美,马利,路维香,这几个地名是他全部作品的抬头名字。但是他的所有画作,都可以让我想起我这一生中记忆深处的某个不知名--但是极为美好的地方、某个普普通通--但是难以忘怀的画面。相隔一个多世纪,不同两个国家,我却比同时代同地方的人更容易和他的画产生共鸣,而心生暖意。(这就是艺术的价值吧。)
比较其他印象派画家,西斯莱的画色彩相对保守,但是很精确以及细腻,可以捕捉到空气的质感和厚度,天空的渐变和高度、湖水的纹路和多彩。莫奈画水是很出名的,但是西斯莱的水,我认为也不相上下,他的水更自然,更丰富,更细腻,虽然莫奈的水更多变、更印象、更流动。只有不同,没有最好。
西斯莱的光线用得不如莫奈的大胆和明亮,但是我认为这不是画家技术的问题,而是画家性格的一种体现。西斯莱是相对温和的,至少在审美知觉上,他所感受的美是平静的,静谧的,有时候是孤独和寂寞的。总是无人的自然景色,让人觉得被人们遗忘,不入主流,自生自灭,但是它又表现出一种平静而淡定,虽被冷落但从不否认自我的气质,一种内敛的力量,一种生长的定力,最后自成了一种生命的美丽。
西斯莱画的树多种多样,变化全依靠笔触的变化。春天的树技,他会使用细长而坚挺的笔触,张显生命的零原始和张力;夏天的树叶,他会用短而圆的笔触,让树叶层层叠叠,让酷暑的空气穿过它们而变得清凉和通透。更有意思的是,似乎树是他作画时笔触的一种标准(benchmark),整幅画的笔触,是由那棵树的笔触决定的(相信这是我的一个重要发现!)。
凡高的画是一种揪心,塞尚的画是一种力量,莫奈的画是一种绚丽,米勒的画是一种庄严,那么西斯莱的画是什么呢?他那个时代的人评价为"不长进,单调,没有特点",我想说,他的画是一种优雅,一种平等,一种温和的伟大。
风景作品的特点
在西斯莱约八百幅油画作品中,大多是风景画。并且在其一生中,作品没有深刻的变化,或许正因为他不那样具有革命性,终其一生,所以西斯莱并没获得应有的重视及评价。当然他热爱大自然的天性和朴实的情感在创作上是表露无遗的。毕沙罗曾表示,西斯莱是最纯粹的印象派画家,因为他坚守
原初的作画理念--透过光与色彩的表现来捕捉自然风景瞬间的真印象。他来到巴比松时为柯罗作品上那种明媚阳光照耀下清新而庄严的画境所吸引,他在继承巴比松画派风格的同时,在色彩和笔触上又表现出印象派的画法。
从构图、笔触、光与色的三个方面分析西斯莱分析风景作品的特点:
1.西斯莱式的构图深受柯罗的影响,工整有序,自由而不拘于形式;天空往往占据画面很大的空间,以展示细腻的光影变化;作品中的人物空间比例小,刻画简练概括;景物的透视性强,不追求任何的夸张形式。
2.笔触是油画的主要造型手段之一,不容忽视。西斯莱作品中以碎点状笔触为主,起轻快而流畅,结构上厚实而沉稳,奔放而有力地描绘天空和水使其富有轻盈和流动感;而且用笔从不大刀阔斧,以精细的写实手法展现他感受到的点滴光影,表现的物象虽少,但絮语潺潺。
3.画家以色传情,观众见色动情,这对绘画作品的感染力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美丽田法国风景为西斯莱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色彩感,诗人见景生情,胸中出现诗句,画家见景生情,头脑中呈现的形象首先就应是整体的色效果。
自然本身蕴含着无数生动的色彩画面,西斯莱凭着那双长期训练敏锐的眼睛,通过忠实地直观自然和辛勤的艺术实践,去探索大自然色彩的奥秘,打破传统的"固有色"观念.为了提高色彩的纯度和画面亮度,画家将未经调和的颜色并置,让观众的眼睛在一定距离内把颜色调和起来,使画面产生了丰富的色彩效果。真实地再现景物在光线和大气中的虚实系,西斯莱让外轮廓线隐没在大气中,线条在画面上的作用被降低了,突出了形体色块;画家完全不拘于严密轮廓细节的描摹,而是着眼于在现场中迅速捕捉变化着的对象,使画面形成独具风的美的形式。
代表作品
阿尔让特依小广场
阿尔让特依的人行桥
冬日的路维希安街
冬日的路维希安街
塞纳河边的小村庄
莫利赛的赛船会
温习
鲁弗申的花园小路
村边小路
拖轮
鲁弗申大道的第一场雪
苍鹭的巢
春天的草地
汉普顿庭院的大桥下
莫利的节日
马尔风景
码头的沙滩,马尔港
法国赛夫勒
朝阳中的莫利
摩莱雪景
莫利风景
从弗比林往卢维锡安的道路
朝阳下的摩莱教堂
去往森林的女人们
马尔港的洪水
鲁弗申的雪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