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寅清代名臣

本名:曹寅

字号:子清,荔轩,楝亭

所处时代:清代

民族族群:满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时间: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九月七日

去世时间: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七月二十三日

主要作品:《楝亭诗钞》《楝亭词钞》《楝亭书目》

主要成就:管理江宁织造、两淮盐政,刊刻《全唐诗》《佩文韵府》

旗籍:满洲正白旗

清代名臣、文学家:曹寅的生平简介

曹寅(1658 - 1712),康熙名臣、文学家、藏书家,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满洲正白旗内务府包衣,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管理江宁织造、巡视两淮盐漕监察御史。善骑射,能诗及词曲。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摄政王多尔衮死后被认定犯了大罪,顺治将多尔衮的正白旗收归自己掌管,曹家也由王府包衣转为内务府包衣,成为皇帝的家奴。这时曹寅的父亲曹玺也由王府护卫升任内廷二等侍卫。"内廷"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曹玺在这种地方当差,他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和皇家的人接触,取得他们的喜欢和信任。在三年以后,康熙皇帝出生。按清朝的制度,凡皇子、皇女出生后,一律在内务府三旗即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包衣妇人当中,挑选奶妈和保姆。曹玺的妻夫人孙氏,被选为康熙的保姆。从此,曹家与皇帝的关系也就更加亲密。

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正担任内务府营缮司郎中的曹玺被任命为江宁织造,负责织办宫廷里和朝廷官用的绸缎布匹,以及皇帝临时交给的差使,充任皇帝的耳目。

由于曹玺忠实勤奋、办事利索,康熙对他更加宠信,又赏蟒袍,又赠一品尚书衔,并亲手写"敬慎"的匾额赐给他。康熙二十三年,曹玺"积劳成疾",死在工作岗位上。康熙南巡至江宁时(今天的南京),亲自到织造署慰问曹玺的家属,还特派了内大臣去祭奠他。

曹玺的儿子曹寅,17岁时就当上康熙的侍卫,深得康熙赏识。

康熙二十九年,他出任苏州织造,两年后又调任江宁织造。从此,曹寅和他的儿子曹颙、嗣子曹頫连任江宁织造近40年。

曹寅有两个女儿,萧奭《永宪录续编》载:"寅,字子清......母为圣祖保母。二女皆为王妃。"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长女嫁平郡王纳尔素为妃;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次女嫁某蒙古王子为妃。

青年时代的曹寅文武双全、博学多能而又风姿英绝,二十多岁时被提拔为御前二等侍卫兼正白旗旗鼓佐领。清代初期,御前侍卫和佐领都是十分荣耀的职务,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乃皇帝自将之军,曹寅能任此要职,显然是康熙对这位文武全才的伴读特加关照的结果。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甲子年)六月,曹寅的父亲、时任江宁织造的曹玺在任上病逝。"是年冬,天子东巡抵江宁,特遣致祭;又奉旨以长子寅协理江宁织造事务"。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庚午年)四月,曹寅被康熙提拔为苏州织造;三十一年(1692年壬申年)十一月,调江宁织造。其所遗苏州织造一缺,由其内兄李煦(时为畅春园总管)接替。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癸未年),曹寅与李煦奉旨十年轮管两淮盐课。次年七月,钦点曹寅巡视淮鹾,十月就任两淮巡盐御史。

曹寅一生两任织造,四视淮盐,任内连续五次承办康熙南巡接驾大典(四次南京接驾,一次扬州接驾),其实际工作范围远远超过了其职务规定,所受到的信任与器重也超出地方督抚。

康熙五十一年,曹寅于二月进京述职,携长子曹颙南返。六月,奉康熙之命自江宁赴扬州主持开刻《佩文韵府》。七月,患风寒之病,继而转成疟疾,李煦向康熙上奏曹寅病情。康熙对曹寅的病情非常重视,立即批复:"你奏得很好,今欲赐治疟疾的药,恐迟延,所以赐驿马星夜赶去。"下面,康熙还写了满文,是金鸡纳霜的满文译音,并非常仔细地加以说明:"专治疟疾,用二钱末,酒调服。若轻了些再吃一服,必要住的。住后或一钱或八分,连吃二服,可以出根。若不是疟疾,此药用不得。需要认真,万嘱万嘱万嘱!"但曹寅运气不佳,药送到前,已病逝于扬州。

李煦奏折上说:弥留之际,核算出亏空库银二十三万两,而且曹寅已经没有资产可以补上,"身虽死而目未暝"。

曹寅死后,康熙为保全曹家的江南家产,免遭搬迁的损毁,特命曹寅之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两年后曹颙病故,康熙又亲自主持将曹寅的四侄曹頫过继过来,接任了江宁织造的职务。同时康熙又让曹寅的大舅子苏州织造李煦代管两淮盐差一年,用所得的银子补齐曹寅生前的亏空。

曹寅密折皇上想去京城玩,康熙却为何连写八个小心?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和康熙皇帝的关系,已经是众所周知了。虽然是奴仆的关系,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干兄弟的关系。曹寅的母亲是康熙皇帝的奶妈,在古时候都认为人奶是人血化成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康熙可是喝着曹寅老妈的血长大的,自然关系不一般。所以,曹寅的父亲被康熙宠爱有加,赏赐蟒袍,加一品尚书衔,母亲也是一品诰命夫人。父母与康熙的关系,决定了曹寅的未来,所以在曹寅十七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康熙皇帝的侍卫。

在父亲死后,曹寅继承父亲当上了央企苏州织造的老大,后又调任江宁织造。大家都知道,江宁织造是一家央企,专门为宫廷采购绸缎布匹,官员也是皇帝亲自任命。这样的职位虽然品级不高但油水可是不少。但康熙皇帝把曹寅放在江南任职,真正的目的却是让其监视江南的官场。一经发现情况,可立即密折请奏,一律不经其他官员之手,直达皇宫皇帝之手。当时震动全国的大案很多都是曹寅上报的。四十七年的废太子胤礽事件,五十年的江南科场案、朱三太子案,都出自曹寅之手。凭着这层关系,曹寅也是有事没事给康熙上个密折,联络感情。

这次他又给康熙上了一道密折。说要从南京到北京看看康熙皇帝,因为自己日日夜夜都想着康熙,有些家里话想和康熙说说。其实康熙知道曹寅没什么重要的事,就想来北京玩玩而已。康熙很快写了朱批,回了信,毕竟曹寅是自己的心腹。康熙皇帝不让曹寅来,并说自己身体很康健,你也不用来。我还想在明年的时候,要去南方走走,你就不要来了。大家都知道,康熙六次下江南,曹家五次接驾,南京四次,扬州一次。康熙还特意嘱咐,如果真有什么事,你直接密折请旨就可以,不用特地来。但所有的奏折,一定要自己写,不能交于他人写。如果让别人代笔,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你一定要小心、小心、小心、小心、小心、小心、小心、小心。

就凭这道奏折,就可以看出当时的曹寅与康熙皇帝是多么的铁。但后来……

康熙年间八旗旗主是谁 曹寅与康熙有何关联

满清的生活和军事体制主要体现在八旗制度上。八旗最初形成是在明朝末期。明万历二十九年的时候,旗制初建,当时仅有黑旗、白旗、红旗三旗。明万历四十三年的时候,努尔哈赤的势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原本的三旗已经无法满足他的统治需要了,在原先三旗的基础上,原红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原白旗分为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总共分为八旗,从此八旗制度正式建立。  

康熙帝着八旗戎装图

努尔哈赤建立了八旗制度后,他自己本身统领镶黄旗,所以在顺治以前,清代的皇帝基本都属于镶黄旗。在名义上,镶黄旗也成了八旗之首。顺治帝的时候,将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都收归于皇室管理,所以顺治帝和康熙帝,以及之后的皇帝,事实上不属于任何旗。

康熙八旗旗主因康熙当政时间长达六十一年,所以在此期间旗主也多有变更。在康熙登基之初,正黄旗由图海担任旗主,镶黄旗由穆理玛担任旗主,正白旗由觉罗巴哈纳担任旗主,镶白旗由觉罗巴哈纳担任旗主,也就是说,在此期间觉罗巴哈纳一人担任两个旗主的职位。正红旗由觉罗巴布尔担任旗主,镶红旗由特晋担任旗主,正蓝旗由穆臣担任旗主,镶蓝旗由罗託担任旗主。

康熙继位初期的这些八旗旗主,共同协助康熙皇帝顺利登基,度过了一场政权交替引发的政治危机。

  清朝皇帝康熙几岁登基的

康熙就是爱新觉罗·玄烨,出生在1654年5月4日。1661年2月5日,顺治帝福临驾崩,遗诏中传位于玄烨,所以康熙在1661年2月17日即位,但也有人认为康熙是在1661年2月7日登基的。以1662年为康熙元年。按此推算当时的康熙帝虚岁为8岁,因此康熙皇帝是8岁就登基了,但亲政是在康熙14岁的时候。  

  少年康熙画像

康熙因年幼,孝庄又拒绝大臣所谓的垂帘听政,所以当时国家大事的决断权是在顺治临终前任命的四位辅政大臣手里的,居首的是索尼,主要的责任就是批阅奏折,但是年纪很大了。第二是苏克哈萨,虽然富有才干,但是和鳌拜不和。第三是遏必隆,其人圆滑,不与人相争,后来和鳌拜沆瀣一气。鳌拜虽然位居第四,但是野心十足,在索尼退权后,与遏必隆一起在旗权斗争打压苏克哈萨,不把小皇帝看在眼里,但是这时孝庄下了一步好棋,那就是让12岁的康熙大婚,大家都知道皇帝大婚基本就是要亲政了,孝庄让索尼的孙女成为正宫皇后,又娶了遏必隆的女儿为妃,这里康熙和孝庄基本就赢了。

索尼是个外姓大臣,本来皇后是该从草原黄金家族娶的女儿比如福临的两个皇后都是科尔沁部,从蒙古草原的王爷家来的,但是孝庄让索尼家族成了自己的盟友,四大辅臣中索尼是一人独大的,所以康熙的大婚为他日后的亲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果然在1667年,康熙正式亲政,然后在1669年,康熙出其不意的将鳌拜擒拿,这里边索尼家族(比如索额图)出了不少力。

  曹寅与康熙有何关联

曹寅就是康熙时期的名臣,是一位文学家、藏书家。曹寅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雪芹的《红楼梦》几乎就是家族由盛而衰的记录。曹寅在他16岁的时候成为康熙的御前侍卫,后来任苏州织造,三年后成为江宁织造。康熙南巡六次,四次是住在曹寅家的,所以康熙与曹寅的关系有些亲密。

  

  曹寅的石像

此事要从顺治时候说起,多尔衮死后,顺治将他定罪,而且多尔衮的白正旗都归为顺治掌管,其中曹玺也从王府护卫成为皇帝的家奴:内廷二等侍卫。康熙出生的时候,曹玺的夫人孙氏因为是包衣妇人的关系成了康熙的保姆。曹玺就是曹寅的儿子,曹寅可能很小就陪伴康熙了,后来曹寅成了康熙的侍卫,因受康熙的赏识和信任,曹寅被多次提拔,在1703年的时候,曹寅和李煦奉旨十年轮管两淮盐课,后来又让曹寅任两淮巡盐御史,所以曹寅和康熙的关系有着非常深厚的友谊。当时的曹寅风流倜傥、能文能武,又是当今圣上的亲信,很快在江南地区成了人人闻名的人。但是由于曹寅的日常开销很大,又四次结痂,所以曹寅家其实已经巨额的亏空了,曹寅在1712年的时候奉康熙之名去扬州,结果患上疟疾,康熙特意让人送药过去,但曹寅没等药到就病逝了。

后来两江总督噶礼又查出曹寅生前亏空织造库银三十七万三千两、亏欠两淮盐课银三百万两,康熙看在曹玺和曹寅的份上出手救了曹家,但是到了曹頫这辈,康熙与曹家的关系就冷淡了。雍正的时候对曹家也算宽容,但是乾隆年间,曹家迅速败落,子孙四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