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彪曹魏楚王

本 名:曹彪

字 号:字朱虎

所处时代:三国

民族族群:汉

主要作品:《答东阿王诗》

爵 位:楚王

曹魏楚王曹彪人物生平简介,最后是怎么死的?

曹彪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寿春侯。黄初二年(221年)晋升爵位,迁移封地,为汝阳公。

黄初三年(222年),封为弋阳王。当年迁移封地,为吴王。黄初五年(224年),改封为寿春县。

黄初七年(226年),迁移封地为白马。太和五年(231年)冬天,到洛阳朝见魏明帝曹叡。

太和六年(232年),改封为楚王。当初,曹彪前来朝见时违犯了禁令,青龙元年(233年),被主管官员上奏批评,曹叡下诏削减了他三个县、一千五百户的封地。

青龙二年(234年),遇到大赦,恢复了削减的三个县的封地。

淮南一叛

景初三年(239年),曹彪增加了封邑五百户,连同以前的共有三千户。

嘉平元年(249年),兖州刺史令狐愚和太尉王凌谋划迎立曹彪,在许昌建都。九月,令狐愚遣亲信张式以监察亲王为名赴曹彪家拜访,对曹彪说:“令狐使君向大王致意,天下的事未可知,愿大王珍重!”开始了他们另立新君的第一步。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王淩见东吴在涂水有军事行动,于是上书请朝廷准许讨伐东吴,打算乘此而起兵反抗司马懿,此为王淩之叛。但是请求并没有得到回应,王淩於是派部将杨弘将废立计划告诉兖州刺史黄华,希望得到支持,但杨弘和黄华却向司马懿揭发王淩的图谋,司马懿於是率军讨伐。王淩自知不敌,司马懿又在发军时先赦免他的罪,於是投降,司马懿纳降。但后来王淩自知他不久一定会被诛杀,於是在被押解到洛阳的途中自杀。王淩、令狐愚等人被诛灭三族。

魏帝曹芳派遣太傅司马懿和侍御史去到曹彪的封地考察验证,把各个有牵连的人逮捕治罪。廷尉请求征召曹彪治罪,于是依照汉朝惩治燕王刘旦的旧例,派人兼任廷尉大鸿胪持节符赐给曹彪用玺印封记的诏书严厉谴责他,让他自谋出路。曹彪于是自杀。他的妻子和几个儿子都被罢免为平民,迁移到平原郡。曹彪手下的官员以及监国谒者,因为犯了知情而不加以辅正教导的大义,都被杀。

正元元年(254年),曹芳下诏书说:“已故楚王曹彪,背叛国家,依附奸人,自己身死,后代被废为平民,虽然是咎由自取,还是哀悯怜惜他。国君具有容忍包容的器量,是亲近自己的亲人的方法,特封曹彪的世子曹嘉为常山真定王。”

景元元年(260年),魏元帝曹奂为曹嘉增加封邑,连同以前的共有二千五百户。

三国时期唯一反抗司马懿的亲王曹彪,最后被赐死

司马懿父子篡夺曹魏大权后,仅用了16年的时间便完成改朝换代的任务,在此期间,除几位忠于魏室的将军们起兵反抗外,作为国家藩篱的亲王们却几乎毫无作为,可以说是眼睁睁地看着江山易主。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源自魏朝对诸王的禁防甚严,诸王非但不能掌兵干政,连日常起居情况都受到严密监视,对国家大事心有余力而气不足。

但即使如此,依然有一位亲王跟外界联系,意图讨伐司马懿,稳固曹氏江山,虽然最终失败自杀,但表现却优于其他坐以待毙的亲王。此人,便是魏武帝曹操之子、文帝曹丕的异母弟、明帝曹叡的叔父、楚王曹彪。

曹彪字朱虎,是曹操第十七子,生母为孙姬,同母兄弟中还有临邑殇公曹上、刚殇公曹勤,不过都是“短命鬼”,年纪很小的时候便夭折。曹彪自幼智勇双全、文采斐然,综合能力不是一般的强,在受到父亲和周围人夸赞的同时,难免会有自得之色。

当年曹丕还在做五官中郎将时,曾召曹彪参加宴会,席间曾让当时最著名的相师朱建平为在座的各位宾客看相,结果朱建平预测曹丕在四十岁会有小难,而曹彪在五十七岁时将有刀兵之灾,如果不能妥善预防,恐怕无法安然脱险。曹丕、曹彪当时正值青年,听完后哈哈大笑,毫不在意,然而在事后来看,竟然全部应验。

曹操很欣赏曹彪的才能,是对方难免骄傲

朱建平,沛国人也。善相术,于闾巷之间,效验非一。太祖为魏公,闻之,召为郎。文帝为五官将,坐上会客三十余人,文帝问己年寿,又令遍相众宾。建平曰:“将军当寿八十,至四十时当有小厄,原谨护之”...谓曹彪曰:“君据籓国,至五十七当厄於兵,宜善防之。”见《三国志·卷二十九·方技传》

曹彪起初获封寿春侯,魏朝建立后,又陆续改封为汝阳公、弋阳王、吴王、寿春王、白马王,明帝太和六年(232年)终封为楚王。当时对宗室的禁防甚严,诸王偶有过错即严加惩处,生性不安分的曹彪没少挨罚。青龙元年(233年),曹彪因为朝见明帝时触犯某条禁令,曹叡下诏严惩,结果曹彪被削减三个县、一千五百户的食邑,一下子老实了很多。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篡夺曹魏大权

曹彪才能极佳,很想在政坛上施展抱负,但由于身份问题,在文帝、明帝时期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内心深处很不平衡。终于在司马懿诛杀曹爽上台后,曹彪看到了“出头”的希望。当时,镇守淮南的大将、司空王凌与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都手握重兵,加之跟曹爽关系亲密,所以对司马懿充满了戒心。司马懿为笼络王凌,便任命他为太尉,位列三公之首。不过王凌并不买账,反而认为是司马懿准备对他下手的前奏。

王凌打算先下手为强,便与令狐愚谋划令立新君,讨伐司马懿。在新君的人选问题上,甥舅二人在仔细筛选后达成共识,这个人便是曹彪。虽然曹彪在诸王中并非年纪最长者,但他很有才能,具备成为明君英主的潜质,以故二人决意奉他为帝。魏帝曹芳嘉平元年(249)九月,令狐愚派部将张式到白马,与曹彪建立联系,并对曹彪说:“令狐使君向大王致意,天下的事未可知,愿大王珍重!”曹彪会意,专心静待王凌和令狐愚的好消息。

镇守淮南的王凌,跟曹彪密谋讨伐司马懿

王凌等人的计划密谋了三年时间,期间一直在寻找起兵的合适机会。嘉平三年(251年),王淩见吴军在涂水有军事行动,自认为良机已到,便上书朝廷请求虎符以便讨伐东吴,但真实意图在于调动扬州大军发动政变。“老狐狸”司马懿心机似海,哪里肯上当,下令王凌不可轻举妄动。王凌为求取外援,便派部将杨弘去说服兖州刺史黄华(此时令狐愚已死),并将废立计划告诉他,希望他能出兵相助。没成想,杨弘与黄华却向司马懿告发了王凌。

司马懿获悉消息后决定讨伐王凌,出兵之前又设计诓骗王凌,让他迟迟拿不定主意是否起兵,自己则全速行军。当大军抵达淮南首府寿春附近时,王凌才如梦方醒,但考虑到自己的兵力难以御敌,只能束手就擒。王凌自知性命不保,便在押解途中自尽,事后与令狐愚一起被诛灭三族。就这样,“淮南三叛”中的第一叛,最终以一种不流血的方式结束。

王凌举事失败后自杀,曹彪随即被赐死

王凌失败后,作为同谋犯的曹彪自然也断无生理。同年,在司马懿的指示下,有司请求按照当年汉昭帝惩治叛王刘旦的旧例,赐曹彪自尽,并获得魏帝曹芳的批准。曹彪接到诏旨后自杀,享年刚好五十七!同时,他的大臣及朝廷的监国谒者也全部被诛。

至于曹彪的妻儿子女还算幸运,只是被废为庶人,并被迁移到平原郡居住。三年后,曹芳又颁布恩诏,特封曹彪的世子曹嘉为常山真定王,曹彪泉下有知,也应该略感安慰了。

曹操儿子及后代介绍 历史上曹操有几个儿子?

  导读:曹操一生妻妾成群,有名份的十三人,生子二十五位。其中,与卞氏生曹丕、曹彰、曹植、曹熊,与刘夫人育有曹昂、曹铄,与环夫人生曹冲、曹据、曹宇,与杜夫人生曹林、曹衮,与秦夫人生曹玹、曹峻,与尹夫人生曹矩,与王昭仪生曹干,与孙姬生曹上、曹彪、曹勤,与李姬生曹乘、曹整、曹京,与周姬、刘姬、宋姬和赵姬分别生有曹均、曹棘、曹徽和曹茂。

  这二十五位儿子中,有八位早薨,即:除曹熊、曹铄、曹矩、曹上、曹勤、曹京、曹棘和曹乘。除长子曹昂,战宛城时,为掩护父亲曹操,被乱箭射死外,其余十六位均封王侯。

  魏文帝曹丕在公元220年逼汉献帝禅位,曹彰封任城王,曹植立为陈王,曹据封为彭城王,曹宇封为燕王,曹霖封为沛王,曹衮封为中山王,曹玹封西乡侯,曹峻封为陈留王,曹干封为赵王,曹整封为郿侯,曹均封樊侯,曹徽封东平王,曹茂封为曲阳王。还有曹操与孙姬所生子曹彪在公元232年封为楚王,因与太尉王凌谋反被赐死。

  值得一提的是,曹操与环夫人所生爱子曹冲,生来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并有继嗣之意。但天不随人愿,曹冲十三岁时病逝。

  在曹操的众多儿子中,至今还得为人记起的著名儿子也就是魏文帝曹丕、七步成诗的曹植和称象的著名神童的曹冲了。对于曹操、曹丕和曹植,毛泽东主席也都有过较高的评价。

  一、子承父业的曹丕

  魏文帝曹丕,是曹操与卞氏所生次子。在争夺帝位上可谓处心积虑。曹操死后,曹丕逼曹植写下《七步诗》》。当时,曹丕就借口曹植“醉酒悖慢,轻视使者”,欲治罪于他。曹丕说:“我和你情分上是兄弟,但道义上是君臣,你竟敢依仗有才就蔑视礼仪。以前先王在世时,你常常向别人夸耀显示你的文章,我怀疑你是找人代笔写的。现在我限你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能做到,就免你一死,否则从重治罪,决不宽贷。”曹植愤怒之间,便做出《七步诗》,这一千古绝唱。不仅如此,曹丕还夺下了其弟曹彰的兵权,坐稳了魏王之位。进而迫汉献帝让位,改国号魏,为魏国开国皇帝,也是三国中第一个称帝的君主。称弟后,刘备伐吴时,曹丕看出刘备要失败,但不听谋士贾诩、刘晔之言,偏要坐山观虎斗,事后又起兵伐吴,结果被徐盛火攻击败。回洛阳后,曹丕大病,终年四十岁。

  和曹植一样,曹丕也爱好文章、诗词歌赋,并皆有成就。与其父曹操,弟曹植,并称“三曹”。曹丕有著作文章百篇,其所著《典论·论文》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丕著作在《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23卷,并有《典论》5卷,《列异传》3卷等。

  二、文功深厚的曹植

  曹植是曹操与卞氏所生第三子,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博闻强记。先为曹操宠爱,并欲立太子。魏文帝曹丕继位,曹植受其兄曹丕嫉妒心重,对曹植屡有猜忌,并欲置其死地。有一天,曹丕唤曹植进前,要弟弟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否则就以欺君之罪将其处死。曹植知道其兄曹丕一心害他,强忍悲愤,于七步之内做成一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魏文帝死后,曹丕之子曹睿即。满心抱负的曹植屡次上书,望能任用未果,最后于41岁时忧郁而死。

  曹植文学功底深厚,其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史料记载,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死后明帝曹睿为其集录过著作百余篇。

  其主要的著作、诗歌众多,如:《丹霞蔽日行》、《飞龙篇》、《薤露行》、《惟汉行》、《吁嗟篇》、《豫章行二首》、《浮萍篇》、《野田黄雀行二首》、《门有万里客》、《泰山梁甫行》、《怨歌行》、《圣皇篇》、《灵芝篇》、《大魏篇》、《精微篇》、《孟冬篇》、《当欲游南山行》、《名都篇》、《美女篇》、《白马篇》、《升天行二首》等等等等。但最著名的作品当属《洛神赋》。

  曹植写的《洛神赋》原名叫《感甄赋》。为什么初名为《感甄赋》,据说牵涉到曹植与魏文帝曹丕的妃子甄氏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

  据《文昭甄皇后传载》:甄氏乃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建安年间,她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东汉献帝七年,官渡之战,袁绍兵败病死。曹操乘机出兵,甄氏成了曹军的俘虏,继而嫁曹丕为妻。

  相传:曹植十岁时就能撰写诗赋,得到曹操的赞赏。但曹操当时一心成就霸业,曹丕也有官职在身。曹植年纪尚小、又生性好静不喜争战,便与曹丕的甄妃朝夕相处,天长日久便有了情意。曹丕继位后,封甄氏为妃,后受郭后挑拨惨死。甄氏死后,曹丕将甄氏留下的玉镂金带枕送给曹植。曹植睹物思人,便写了《感甄赋》。几年后,曹丕与甄氏所生之子曹睿继位,是为魏明帝感觉《感甄赋》名字不妥,便改为《洛神赋》。

  三、智力超群的曹冲

  曹冲自小生性聪慧,五、六岁的时候,智力就和成人相仿。相传,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问遍了手下的人,都想不出称象之法。曹冲说,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记录水痕到达的地方,然后称出同样重量的物体放到船里,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曹操非常高兴,按照他说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这就是历史著名的《曹冲称象》的故事。

  曹冲“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於众,故特见宠异。”经常利用他的智慧和地位来办一些救人性命的大事,有一次“曹操的马鞍在仓库被老鼠咬了,守卫仓库的官吏们认为这下必死无疑,商议着要把自己绑了去自首,但还是很害怕免不了死罪。曹冲知道后,便拿刀弄破自己的衣服,看起来像是被老鼠咬破的。曹操便问曹植,他说:‘世俗的人认为衣服被老鼠咬破,对衣服的主人不吉利,现在我的衣服也被咬了,所以发愁。’曹操说:‘是胡说,不要担心’。曹操听说了马鞍被咬的事,就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就放在身边都被咬了,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没有追究这件事。

  曹操狡诈、称霸一生,英雄、枭雄自有评说。其后曹丕、曹植、曹冲也各有千秋。但一父子四人同为历史的著名人物而流传至今者,也却罕见。

  四、毛主席评说曹操父子

  毛泽东主席在年轻时对曹操非常钦佩。1918年,他和罗章龙共同作过一首《过魏都》,摘录于下:

  横槊赋诗意飞扬(罗章龙),自明本志好文章(毛泽东)。

  萧条异代西田墓(毛泽东),铜雀荒伧落夕阳(罗章龙)。

  在毛主席看来,曹操是中国古代少见的一位集政治、军事、文学才能於一身的人。因此,他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及曹操,并给予高度评价。

  在毛泽东主席的晚年,依然如故地评价曹操。1975年,他对芦荻说:汉末开始大分裂,黄巾起义摧毁了汉代的封建统治,后来形成了三国,这是向统一发展的。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所贡献,而以曹操为最大。

  1959年夏天,毛泽东在北戴河与保健医生闲谈,在谈到曹操丕时,毛主席说:曹丕也是他儿子,也有些才华,但远不如曹操。曹丕在政治上也平庸,可他后来做了皇帝,是魏文帝。历史上所称的“建安文学”。

  据说毛主席也爱读曹植的诗。1953年3月,前苏联驻华大使病重,毛泽东主席对李银桥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所引用的就是曹植《野田黄雀行》中的诗句,其下句是:“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在毛主席的晚年,对即曹植的兴趣也始终未减。1973年年12月,毛泽东在接见部队高级将领,得知总政治部副主任田维新是东阿人时,便问:曹植埋在什麽地方啊?

  应该说,曹操的三个“著名”的儿子,除曹冲外,在文学上史上也都有超人的建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