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崔浩
别 名:崔伯渊、崔桃简
国 籍:北魏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清河郡武城(今河北清河县)
逝世日期:450年
职 业:政治家、谋略家
官 职:司徒
封 爵:东郡公
信 仰:道教
主要成就:辅佐三代帝王,协助北魏统一北方
代表作品:《国书》
白马公崔宏是谁?他的儿子崔浩又有怎样的创举
白马公崔宏,位列八部大人之天部大人,地位尊崇,他出身清河崔氏——北朝汉族门阀士族第一大姓,幼年即以神童驰名。在那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年代,先后被前秦和后燕皇帝胁迫去做官,最后鲜卑人拓跋珪把他从东海边抓来,逼他共谋大业,他就如同一个贫困艺术家一样,出于种种无奈来创作他的作品:一个个礼制文明的蛮族帝国,据说大魏的国号,都是他拟定的。
长子崔浩继承乃父聪明,少年即以书法成名,但他无心撰写流行的骈体文,而用心于经史、律令和阴阳玄象之术,他不需要父亲的恩荫,二十岁就做了著作郎,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他崇尚汉人门第,以衣冠自诩,对来自太原王氏的青年王慧龙大家赞美,称其为“贵种”。
虽然引起鲜卑贵族长孙嵩的报复性弹劾,说他“叹服南人”,“讪鄙国化”,皇帝拓跋焘也下旨谴责他的无状,但他依然性难驯。
另一方面,他轻视鲜卑蛮族,也包括汉人中地位相对低下的士族,就连他的两个同宗堂弟——崔模和崔颐,他也凭着自己是累世公卿,轻侮他们。
崔模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上茅房都要礼佛,崔浩则崇尚先王之道,最斥来自胡地的佛教,便嘲笑他:“持此头颅不净处跪是胡神也。”崔颐似乎混得比崔模好些,崔模就拉着他向人叫屈:桃简(崔浩小名)欺负我也就罢了,难道连崔颐也要欺负吗?据说后来就因这事,灭门的时候,拓跋焘独放过了这两个可怜虫。
崔浩的傲慢与偏见,让他注定是一位孤独的君子,有人崇拜他,没人喜欢他,除了同样孤独的老皇帝拓跋珪,这个戎马倥偬的帝国缔造者闲来就喜看他在纸上多情地挥洒,但皇帝毕竟老了,老而暴虐,为驱除斧声烛影他近乎发疯,甚至某大臣走路有些怪异就拉出去砍了。一时左右皆逃逸,群臣唯恐避之不及,独崔浩留在深宫坚持侍奉,有时彻夜不归,每当这时,老皇帝就露出一丝罕见的温情,赐粥给这个特立独行的年轻人一碗粥喝。
但崔浩毕竟让别人在皇帝那里成了奸党,因为在朝廷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我们,一种是奸党。
从群臣的角度来说,崔浩已被“我们”排除在外,老皇帝最后没能逃出宿命,他被他的二儿子杀死,大儿子又杀死二儿子继承皇位,群臣希望崔浩这时受到应有的惩罚,可这个大儿子明元帝,简直比他父亲更宠信占星家崔浩,就连后宫突然出现兔子这种事,他都要询问崔浩,而崔浩占卜蛮夷进贡美女之兆,竟真的应验了。
当然崔浩之能,绝不仅如此。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他两个都沾,两个都过硬。他不仅带上老父亲乘坐皇帝的轺车去郊外祭祀,在军国大事上,他也常常力挫群雄。在公元415年那次严酷的旱灾事件中,他成功地抵制住群臣执意迁都的莽撞决定;417年刘裕北伐、欲借道攻秦,他顽固地阻挠群臣向刘裕开战,认定南人劳师远征,就算攻下长安也守不住,虽然皇帝最后没听他,但用兵失败,“恨不用崔浩计”。
事实证明,凡崔浩说的都是对的,都要遵循,可是没人愿意接受这一点,那些老成持重的大臣说,先知先觉者崔浩不过是撞大运。
当有一天史官来报,天上有个叫荧惑的星星无端逃逸而这颗星跑到哪里、哪里就会灭亡,龙庭震动,君前奏对的大臣们坚定地指出:只有崔浩能找到星星的下落。
崔浩在朝堂上搬出了圣典《左氏春秋》,他运用历史案例进行了预测。八月后,果然如他所言,在秦国发现了荧惑。很快国王姚兴死了,两儿子打起来,三年后,刘裕灭秦,群臣的这次艰辛的反攻以失败告终,再没人敢明着去刁难崔浩,因他连天上的事也知道。
崔浩与国史之狱:南北朝军事谋略家崔浩怎么死的
崔浩(?~450),北魏清河郡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人,出生当世第一流士族-清河崔氏。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
能体现他军事才能的事件不少,比如说刘裕北伐后秦,向魏假道,崔浩献“隔岸观火”之计。北魏不用,结果3万骑兵被刘裕“却月阵”击溃。等到刘裕兵进关中,崔浩判断出了刘裕北伐的战略意图,和桓温一样,只是邀名图晋,不会久留关中,关中最终还是会为北魏所获,北魏可暂避刘裕锋芒。结果完全正确。
崔浩制定了先灭夏、后征柔然的军事策略,扫清了北魏同意北方两大腹心之患。
除了以上事件中以外,崔浩在平息薛永宗,盖吴暴乱,征讨吐没骨部落,吐谷浑以及南征刘宋等战争中屡献奇谋,屡建奇功。
出身北方汉人士族的他,深得北魏皇帝重视与信任。
拓跋焘曾对崔浩说:'你才智渊博,历事我的祖父与我父亲,尽忠三世,因此我对你特别看重。希望你凡有所思,直言相告,助我治世。我有时脾气不好,也许不能采纳你的建议,但过后静思,却总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他还曾指着崔浩,对新归降的高车酋长们说:'你们别看此人纤弱不堪,手无缚鸡之力,但他胸中所怀,却远远胜过甲兵。但我征战前犹豫不决之时,都是他使我下定决心,而且总是大获全胜。这都是他的功劳!"他曾召集众尚书,下令道:"日后凡属军国大计,你们不能决定的,都应先征询崔浩的意见,然后再可实施'。"
拓跋焘对崔浩不仅是信任,而且很亲近。他有时到崔浩家中向他请教,崔浩接待皇帝仓促之间,来不及制作精美的食品,就搬出家常菜肴,拓跋焘总是高高兴兴拿起来就吃。崔浩进宫见驾,地点也不限于朝堂,可以出入卧室。真的是从来没有过的君臣相得。
只是,美好的表象背后透露出来的真相总是让人心惊,一场“国史之狱”就如镜子一般照出拓跋氏与崔氏之间相互信任的原形。
风起于飘萍之末。
拓跋焘曾下令关闭长安沙门,焚烧寺院,捣毁佛像,史称"三武之祸"。寇谦之以杀僧过多,曾苦求崔浩,阻止灭佛行动,崔浩不但没有听从,反而极力劝告拓跋焘要加大打击佛教的力度。崔浩掌权后,"欲大整流品,明辨姓族",表弟卢玄劝阻他,但他不听,得罪了众多的鲜卑贵族。其实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他本身的缺陷,太过相信皇帝对他的宠爱,却忽略了“三人成虎”的危害。
崔浩之弟崔恬嫁女儿给王慧龙,王氏是太原大族,世代遗传齄鼻,在江东被称为"齄王"。崔浩见王慧龙时,一看到他的齄鼻,就说:"的确是王家男儿,真是贵种!"又多次对朝中的鲜卑诸公称赞他长得俊美。司徒长孙嵩听了大不高兴,就向太武帝告状,说王慧龙是从南方归降的,崔浩叹服南人,是"有讪鄙国化之意"。
拓跋焘大怒,把崔浩传来训斥,崔浩脱帽叩头,自责了一番才得到宽恕。其实在此期间,我们已经隐约看到了崔浩的悲剧,但是他自己感觉不到,太子拓跋晃监国时,崔浩自恃才略及拓跋焘所宠任,专制朝权。一次曾推荐冀、定、相、幽、并五州人士数十人,皆起家为郡守。拓跋晃不同意,崔浩固执己见,最终把他推荐的人派出去任职。与太子之间的不合,注定会成为一场悲剧,而悲剧的主人公绝不是太子,而是他自己!
当然给崔浩带来杀身之祸的直接原因,是《国史》事件。
公元439年(太延五年)十二月,拓跋焘命崔浩以司徒监秘书事,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著作事,续修国史。拓跋焘叮嘱他们,写国史一定要根据实录。崔浩他们按照这个要求,把北魏上代的所有事情如实写下,包括拓跋氏一些不愿人知的早期历史。本来这些都是给皇族内部的人看看的,毕竟发家史是有些血腥的,但是崔浩不这样认为,既然皇帝爷已经把这个权力给他,他自然可以处理,于是让人把它刻在石碑上,放在通衢大路旁,引起往来行人议论。鲜卑贵族看到后,无不愤怒,先后到拓跋焘前告状,指控崔浩有意暴扬国恶。拓跋焘命令收捕崔浩及秘书郎吏,审查罪状。拓跋焘亲自审讯他时,他惶惑不能应对。到这个时候他才真正明白,皇帝的话能信吗?他说的照实写,是官话,没想到崔浩这个书生相信了,而事实上,不止这一场修史,更多的是北人对阵南人的战争。当然这场战争注定了南人的失败,与狼共舞,很危险。
公元450年7月5日,太武帝诛杀崔浩。在送往城南行刑时,"卫士数十人溲(撒尿)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自宰司之被戮,未有如浩者"。同时,秘书郎吏以下也都被杀,而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史称"国史之狱"。
北方士族在"国史之狱"遭到了沉重打击。
令人奇怪的是,崔浩的口才是相当了得的,但是在这次游行前,他却什么话都没说,他只能嗷嗷叫,相信稍有判断的朋友会明白,不是他不想说,而是他不能说,因为他早就被割掉了舌头!一个没有舌头的辩士,拿什么去做武器?
崔浩的死非常可惜,他本是军事谋略家,没能将他的军事思想等等发扬光大,最终却惨死在异族的屠刀之下,或者说还连带着北方所有一流士族,全部陪葬,从此一蹶不振,而这,正是历史前进付出的代价。
北魏第一军事谋略家崔浩简介 崔浩是怎么死的
崔浩(?-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人。 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
崔浩出身于清河崔氏,是崔玄伯的长子,母亲卢氏是卢谌的孙女。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连姻皆士族。 《魏书·崔浩列传》说他:“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长相如美貌妇人,自比张良。
崔浩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官高至司徒 ,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之一,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崔浩屡次力排众议,根据星象和人事判断时机,使太武帝得以依次成功击灭胡夏、灭北凉并出击柔然,这些军事行动使北魏得以解除来自北方和西北方的威胁。尤其是北凉的灭亡,使北魏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商道。
拓跋焘镇压盖吴起义的过程中,曾亲见寺僧藏匿武器,崔浩笃信道教,主张崇道废佛。北魏太武帝下令关闭长安沙门,焚烧寺院,捣毁佛像,史称“三武之祸”。 寇谦之以杀僧过多,曾苦求崔浩,阻止灭佛行动,“一境之内,无复沙门”。
但由于崔浩试图“齐整人伦,分明士族”,卢玄劝他:“夫创制立事,各有其时,乐为此者,讵几人也?宜其三思。”[2]又敢于和太子争任官员,引起鲜卑贵族的不满。
神麚二年(429年),崔浩与弟崔览、邓颖、晁继、黄辅等共同著述《国书》。 太延五年(439年)崔浩因修“国史”不避忌讳,著作令史闵湛、郗标竟劝其刻史于石上,树在道路的两旁,费银三百万,高允曾预言:“闵湛所营,分寸之间,恐为崔门万事之祸。吾徒无类矣。”
于是“北人咸悉愤毒,相与构浩于帝”,此事最终得罪了太武帝,被囚于木笼之内,“送于城南,使卫士数十人溲于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被夷九族,牵连范阳卢氏、河东柳氏以及太原郭氏,“自宰司之被戮辱,未有如浩者”。
陈寅恪认为:“崔浩之死,或以为是华夷之辨的民族问题,或以为是佛道之争的宗教问题,其实不然,其主要原因应在社会阶级方面,即崔浩欲“齐整人伦,分明姓族。”终因国史之事罹祸。
至于佛道之争极可能是崔浩致死的原因之一,《魏书释老志》记载太武帝拓跋焘西征盖吴到长安,看到寺庙中多有兵器,怒曰:“此非沙门所用,当与盖吴通谋,规害人耳!”而崔浩本信天师道,遂“因进其说”,最后太武帝“诏诛长安沙门,焚破佛像。”
太子拓跋晃与崔浩在宗教上是分歧的,他“素敬佛道。频上表,陈刑杀沙门之滥,又非图像之罪。”可是太武帝不愿买帐,反而变本加厉的下诏“有事胡神及造形像泥人、铜人者,门诛。”直到崔浩死后才“颇悔之”。在废佛问题上,崔浩与太子拓跋晃虽是冲突的,但拓跋晃所上的表文并未言及崔浩。
北魏崔浩简介 北魏历史上的重臣崔浩怎么死的?
崔浩(?-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人。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
崔浩出身于清河崔氏,是崔玄伯的长子,母亲卢氏是卢谌的孙女。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连姻皆士族。《魏书·崔浩列传》说他:“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长相如美貌妇人,自比张良。
崔浩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官高至司徒,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之一,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崔浩屡次力排众议,根据星象和人事判断时机,使太武帝得以依次成功击灭胡夏、灭北凉并出击柔然,这些军事行动使北魏得以解除来自北方和西北方的威胁。尤其是北凉的灭亡,使北魏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商道。
拓跋焘镇压盖吴起义的过程中,曾亲见寺僧藏匿武器,崔浩笃信道教,主张崇道废佛。北魏太武帝下令关闭长安沙门,焚烧寺院,捣毁佛像,史称“三武之祸”。寇谦之以杀僧过多,曾苦求崔浩,阻止灭佛行动,“一境之内,无复沙门”。
崔浩画像
但由于崔浩试图“齐整人伦,分明士族”,卢玄劝他:“夫创制立事,各有其时,乐为此者,讵几人也?宜其三思。”[2]又敢于和太子争任官员,引起鲜卑贵族的不满。
神麚二年(429年),崔浩与弟崔览、邓颖、晁继、黄辅等共同著述《国书》。太延五年(439年)崔浩因修“国史”不避忌讳,著作令史闵湛、郗标竟劝其刻史于石上,树在道路的两旁,费银三百万,高允曾预言:“闵湛所营,分寸之间,恐为崔门万事之祸。吾徒无类矣。”。
于是“北人咸悉愤毒,相与构浩于帝”,此事最终得罪了太武帝,被囚于木笼之内,“送于城南,使卫士数十人溲于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被夷九族,牵连范阳卢氏、河东柳氏以及太原郭氏,“自宰司之被戮辱,未有如浩者”。
陈寅恪认为:“崔浩之死,或以为是华夷之辨的民族问题,或以为是佛道之争的宗教问题,其实不然,其主要原因应在社会阶级方面,即崔浩欲“齐整人伦,分明姓族。”终因国史之事罹祸。
至于佛道之争极可能是崔浩致死的原因之一,《魏书释老志》记载太武帝拓跋焘西征盖吴到长安,看到寺庙中多有兵器,怒曰:“此非沙门所用,当与盖吴通谋,规害人耳!”而崔浩本信天师道,遂“因进其说”,最后太武帝“诏诛长安沙门,焚破佛像。”
太子拓跋晃与崔浩在宗教上是分歧的,他“素敬佛道。频上表,陈刑杀沙门之滥,又非图像之罪。”可是太武帝不愿买帐,反而变本加厉的下诏“有事胡神及造形像泥人、铜人者,门诛。”直到崔浩死后才“颇悔之”。在废佛问题上,崔浩与太子拓跋晃虽是冲突的,但拓跋晃所上的表文并未言及崔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