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僧寿隋朝名将

本 名:韩僧寿

字 号:字玄庆

所处时代:北周,隋朝

出生地:河南东垣

主要成就:平尉迟迥,破突厥

子 女:韩孝基

韩僧寿是什么人?隋朝名将韩僧寿生平简介

韩僧寿(548年~612年),字玄庆,隋朝名将韩擒虎的二弟,兄弟都是隋朝名将。

韩僧寿,字玄庆,隋朝名将韩擒虎的二弟。和哥哥韩擒虎一样,也以勇烈闻名于世。曾因平定尉迟迥之乱有功,被授予大将军,封爵昌乐县公,食邑一千户。开皇年间,多次打败突厥,威慑突厥,升官至上柱国,封爵江都郡公。隋炀帝即位,改封为新蔡郡公。大业八年(612年),卒于京师,时年六十五岁。有一个儿子名为韩孝基。

主要功绩

1、从韦孝宽平尉迥,每战有功。因功授大将军,封昌乐公,邑千户。2、寻以行军总管击突厥于鸡头山,破之。3、从杨素击突厥,破之,进位上柱国,改封江都郡公。

隋初 “四贵”之一的虞庆则是怎么死的 虞庆则是生平事迹简介

虞庆则(?—597年),北周、隋朝名臣,京兆栎阳人。其家族先祖本姓鱼,仕奉匈奴铁弗部赫连氏,世代都是北方的豪强。虞庆则起家北周任中外府行参军,在北周历任仪同、开府大将军,并州总管府长史,石州总管,政令严整。

入隋后,开皇二年(582年)抗击突厥沙钵略可汗入侵。开皇四年(584年)出使突厥,分裂东西突厥,削弱突厥实力,为隋朝经略突厥立下汗马功劳,当时为隋初“四贵”之一。开皇十七年(597年),征讨岭南李贤叛乱时,因妻弟赵什柱诬告谋反被杀。

  人物生平

  将门虎子

东汉末年,在黄巾农民大起义的沉重打击之下,汉廷中央统治日益衰微,各地官吏和地主豪强势力展开了割据和兼并混战,边地的各少数民族势力亦乘机内犯,参与竞争,大有问鼎中原之雄心。一些民族或割据一方,或统一局部,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这其中,匈奴族的一个分支铁弗部率先大量内迁,并在西北地区建立“大夏”政权——虞庆则的祖先正是因为侍奉铁弗部赫连氏,举家入籍灵武,其家族世代都是北方的豪强。北周时,其父虞祥出任灵武(今宁夏吴忠境内)太守,后迁居京兆栎县(今陕西临潼北)。

虞庆则生年不详。他出身豪强,幼年便表现出英武刚毅,性情洒脱豪爽,身高八尺,胆识过人,能披重铠,挂两袋箭,在奔跑的马上左右开弓,此外还精通鲜卑语,当地的豪杰对他是又敬又畏。

  北周出仕

虞庆则起先以打猎为业,不久后树立气节而读书,仰慕傅介子、班仲升的为人,从此文武双全。不久,便在北周任中外府行参军,慢慢升至外兵参军事,袭封爵位沁阳县公。

宣政元年(578年),被北周武帝授予仪同大将军,出任并州(今山西太原)总管长史。

宣政二年(579年),又被授予开府。当时,稽胡多次反叛,越王宇文盛、内史下大夫高熲讨伐平定、准备撤军之际,商议此地应由一位文武干略兼备者镇守,于是上表请求任用虞庆则。

由此,虞庆则被任命为石州总管。他在任上,威严而有惠政,境内清静整齐,稽胡中仰慕他的义气前来归附者,超过八千户,诚不负高颎付托之重。

  创隋元功

暴虐的北周宣帝死后,其天元大皇后杨丽华之父杨坚,以外戚之势夺权称帝,是为隋文帝。杨坚即将称帝前,虞庆则力劝杨坚将北周皇族宇文氏尽数消灭,高熲、杨惠也支持其看法。文帝于是采纳他的意见,诛杀北周皇族。

等到北周禅位于隋的当天,虞庆则担任司录,并请求设祭坛于东边的府第,全程参与禅位之礼。

开皇元年(581年),虞庆则被升为大将军,并被任命为内史监、吏部尚书、京兆尹,封彭城郡公,并担任营建新都的总监,一身而兼三要职,其见重之深,由此可知。

  击退突厥

隋初,突厥可汗沙钵略(名摄图)早有南下野心,其妻即原北周的千金公主,亦对隋文帝杨坚以隋代周怀恨在心,故极力鼓动沙钵略对隋朝用兵。

开皇二年(582年),沙钵略率10多万突厥大军,分东西两路齐头并进,同时越过河南、河西地区,并从木峡吴(今宁夏固原西南)和石门关(今宁夏固原西北),向隋朝的京畿腹地进犯。一时间,武威、天水、安定、金城、上郡、弘化、延安等地皆被袭掠,对刚刚建立不久的隋朝政权构成极大的威胁,虞庆则被任命为元帅之一,抗击突厥。

朝廷命令右仆射虞庆则率军驻防弘化(今甘肃庆阳境内),防备敌军从灵州道、原州道内犯。 当两地失守后,隋文帝再命令虞庆则领兵出原州道,河间王杨弘领兵出灵州道,左仆射高领兵出宁州(今甘肃宁县),各为元帅,分别迎击来犯之敌。虞庆则的部将韩僧寿、杨洗等在鸡头山(今六盘山)和原州(今宁夏固原市)大败来犯之敌。

但是,由于部署不当,士卒因为严寒被冻掉手指有一千多人之众。其部偏将达奚长儒的骑兵两千多人在侧翼阻击突厥被围,形势危急,虞庆则却紧闭营门不救,致使达奚长儒重伤五处,其部下死者有百分之八九十,代价惨痛。然而,隋文帝却并没有责罚他,不久之后更是升任其为尚书右仆射,荣宠至极,在当时,与高颎、杨雄、苏威并称为“四贵”。

  出使突厥

南犯失败后,突厥内部出现分裂,达头可汗等称雄于西部,称西突厥,并经常对摄图所据东方的东突厥进行侵犯。东突厥国主摄图见隋朝政局渐趋安定国力渐长,欲借隋朝之力对抗西突厥而想要归附隋朝。于是,请求朝廷派一名重臣前往谈判。开皇四年(584年),虞庆则出使突厥。

虞庆则到达突厥后,摄图依仗自己强大,开始想与隋朝分庭抗礼。虞庆则以过去的事责问他,摄图不服,虞庆则的随使长孙晟最终说服突厥国主。摄图及其弟叶护于是拜受诏命,称臣朝贡,愿永为藩附,并对虞庆则赠马千匹,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以结盟好,并于次年率部众内迁,寄居到白道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部白道溪一带),对隋朝进贡不绝,使得北方摆脱了战乱,广大边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休养生息。

虞庆则使突厥时,隋文帝曾对他说:“我要存立突厥,他们要送马给你,你可以接受五三匹 [14] .”然而,虞庆则在这次出使劝降中违背隋文帝杨坚的旨意,其所接受的马匹超过隋文帝所限的两百倍;而且他同时接受摄图可汗嫁女,虽然可视为是摄图对隋文帝称臣之意,亦难免在隋文帝心中,留下虞庆则擅做威福的阴影。但是,隋文帝以其劳苦功高,未加深究,反而拜授他为上柱国,晋爵鲁国公,食邑任城县一千户,并诏令将彭城公授予他的次子虞义。

  同僚倾轧

开皇四年(584年),检校潭州总管桂州人李世贤作乱,时任武侯大将军的的虞庆则与行军总管权武率军平叛。

开皇九年(587年),隋文帝平陈之后,到晋王府设酒宴招待群臣。高熲等大臣为杨坚举杯祝酒,杨坚说:“高颎平定江南,虞庆则降服突厥,功劳都非常大。”杨素说:“都是因为皇帝的威德所致的结果。”虞庆则说:“杨素前番出兵武牢、硖石,如果不是皇帝的威德,也没有克敌的可能。”于是二人互相揭短。御史想要弹劾他们,隋文帝说:“今天以计议功劳为乐事,不宜弹劾。” [16] 等到观看宴射时,虞庆则说:“臣子蒙皇帝赐酒食,令我们欢乐。但是御史在侧,恐怕最后失态被弹劾。”杨坚于是赏赐御史酒食,让他出去。虞庆则为皇帝祝酒,君主非常高兴,对群臣说:“饮完此番酒,愿我与诸公及其子孙像今天这样,永享富贵。”于是,改封其为右卫大将军,不久又改为右武侯大将军。

开皇十二年(590年),虞庆则与蜀王杨秀,查办尚书右仆射苏威朋党一案,致使苏威被免职,至此,开皇之初的朝中“四贵”不存。

  平叛枉死

开皇十七年(597年),岭南南宁一带的李贤,占据本州举兵反隋。隋文帝商议准备讨伐,诸将多人请求前往,隋文帝皆不许,独对虞庆则说:“官位是宰相,爵位是上公,国家有贼人作乱,却没有出行的打算,这是为什么?”虞庆则惶恐请罪,于是隋文帝派他出征,任命他为桂州道行军总管,率军征讨李贤。

虞庆则此番南征,以他的内弟赵什柱为随军长史。而赵什柱暗中与虞庆则的爱妾私通,他经常担心事发,于是就散布流言说:“虞庆则不想出征。”流言很快被隋文帝获悉。以前,朝臣大将出征,皇帝都要设宴送行,赏赐礼物而后出发。等到虞庆则南征向隋文帝辞行,隋文帝脸色不悦,虞庆则于是也怏怏不乐,颇不得志。等到李贤之叛被平后,虞庆则来到潭州临桂镇,观察形势眺览山水后说:“此地确实险固,如果粮食充足,若有得力的人镇守,一定攻不下来。”于是他命赵什柱赴京报告军中事务,借机观察皇帝的态度。但是赵什柱到京后,却诬告虞庆则谋反。隋文帝察验之后,诛杀虞庆则,并拜赵什柱为柱国。

  人物成就

北周时,虞庆则因高熲举荐而担任石州封疆大吏,政绩卓越。后杨坚以隋代周时,其又有拱立开国之功。

开皇初,突厥南下频繁,虞庆则抵御北方边患战功卓著,并在此后,携军功之威出使突厥,彻底贯彻隋文帝分裂、削弱和招化突厥之政策 [21] ,为隋朝开疆拓土重回当时东亚地缘政治的领导地位立下汗马功劳。

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隋朝鲜为人知的大隋名将

  导读:隋朝自581年杨坚取代北周,自立为帝开始,至618年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杀,李渊废隋建唐结束,隋朝仅仅存在存在38年。历史上通称隋唐并称,但昙花一现的隋朝往往被289年国祚的唐朝所掩盖。隋唐之际风云际会,人们往往熟知秦琼、尉迟恭、李靖、李勣等唐初名将,而对隋朝的名将却知之甚少,应读者朋友的要求,小编特意撰写了几篇关于隋朝名将的文章,以飨读者。今天介绍一位颇具神秘色彩的人——韩擒虎!

  韩擒虎这名字听着就很彪悍,其实他本名韩擒豹,据说在十三岁时他生擒过一头猛虎,于是改名为擒虎,当然这只是传说。据文献记载,韩擒虎字子通,538年出生,是河南东垣人,后迁居到新安。他的父亲韩雄“以武烈知名”,在北周曾担任大将军、洛阳、虞州等八州刺史等官职。

  韩擒虎出身于将门,年少时英勇豪迈,以有胆识和谋略而著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同时他还喜欢读书,经史百家皆无所不览。周太祖宇文泰对韩擒虎非常赏识,就让他与自己的太子、王子们交往。此后年纪轻轻的韩擒虎便立下军功,被封为都督,新安太守,后又被提升为仪同三司,并承袭父亲新义郡公的爵位。

  577年韩擒虎少年时期的玩伴、北周武帝宇文邕大举讨伐北齐。北齐大将独孤永业镇守金墉城,北周几次都未能攻破,最终韩擒虎将独孤永业说服,使他开城投降,韩擒虎因功被封为永州刺史。此后杨坚成为北周丞相,大权独揽,北周的地方将领尉迟迥等人发动叛乱,江南的陈国军队趁机入寇江北。担任和州刺史的韩擒虎,屡挫其锐芒,使陈军士气大丧。

  581年杨坚称帝建隋,并开始统一全国的行动,他认为韩擒虎有文武之才,夙著声名,于是就授他为庐州总管,委以平定陈国的重任。588年隋文帝任命杨广为元帅统领51万大军伐陈,其中行军总管韩擒虎从庐江进军作为先锋。

  589年正月韩擒虎连夜率500人偷渡长江,突袭采石,陈国守军做梦也没想到隋军会在农历新年出兵,喝的伶仃大醉,韩擒虎兵不血刃就占领了长江要塞采石。此后他马不停蹄半日攻克姑熟,驻军新林。陈国国内对韩擒虎的“闪击战”十分惊骇,陈将任蛮奴、樊巡、鲁世真、田瑞等相继率军投降,杨广得知消息后马上派军援助韩擒虎。

  此时韩擒虎的兵力已达到两万,便向金陵的朱雀航(秦淮河上的一座桥,直通朱雀门)进军。此时驻守朱雀航的陈将蔡征听闻擒将至,大军不战而溃。韩擒虎见此情景,跨上他的青骢马,率领500精锐骑兵通过朱雀航,直入朱雀门。此时城门守军还想顽抗,已经投降韩擒虎的陈将任蛮奴厉声呵斥道:“老夫尚降,诸君何事!”,陈军溃散开城而降。入城后,韩擒虎将在井中藏身的陈后主陈叔宝擒获。

  平陈的消息传到长安后,隋文帝非常高兴,下诏给晋王杨广,表彰韩擒虎与另一位功臣贺若弼“此二公者,深谋大略。九州不一,已数百年,以名臣之功,成太平之业,天下盛事,何用过此!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不久又直接下诏给两人,“申国威于万里,宣朝化于一隅,使东南之民俱出汤火,数百年寇旬日廓清,专是公之功也。高名塞于宇宙,盛业光于天壤,逖听前古,罕闻其匹。”

  当大军刚刚回到长安,在平陈战争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的大将贺若弼就站出来,在皇上面前与韩擒虎争功。他的理由也很充分,你韩擒虎之所以能兵不血刃,是因为我在蒋山在蒋山死战,破其锐卒,擒其骁将,你倒好趁机率几百人偷取我的“胜利果实”。韩擒虎也不甘示弱,说咱俩奉命一起出兵,你不遵圣旨,致使损兵折将,我拿下金陵城好半天了,你才来到金陵下,还是我给你打开的城门。

  作为“裁判员”的隋文帝只说了一句话,”二将俱合上勋”,于是两人被封为进位上柱国,赐物八千段,不久有司弹劾韩擒虎放纵士兵,淫污陈宫,因此没对他加封爵邑。

  陈国灭亡之前在江南曾流行一个歌谣“黄斑青骢马,发自寿阳涘。来时冬气末,去日春风始。”人们都不知道是什么含义,直到韩擒虎平陈,人们才明白。韩擒虎原名擒豹,豹为黄色且有斑点,所以黄斑指的是韩擒虎,而且韩擒虎的坐骑为青骢马,而隋军是冬末出兵,春初回师,与歌谣的内容相吻合。

  此时隋朝在与北方的突厥对抗中处于上风,一次突厥使者前来朝见。隋文帝对使者说:“你听说过江南有陈国天子吗?”使者回答道:“听说过”于是隋文帝命人将使者带到韩擒虎的面前,并说道:“这就是活捉陈国天子的人。”雄武魁梧的韩擒虎”厉然顾之”突厥使者竟然被他的相貌吓得非常惶恐,以至于“不敢仰视”。

  隋文帝此外封韩擒虎为寿光县公,食邑一千户。以行军总管的身份驻军金城,防备胡寇来犯,随后又授予他凉州总管之职。592年左右韩擒虎又被隋文帝征召回到京,杨坚在内殿设宴款待他,恩礼殊厚。

  不久后韩家接连发生了几件“怪事”,他邻居家的母亲看到韩家门前热闹非常,仪仗队非常盛大,如同王者。老妇人非常诧异,便上前询问,其中有个人说,我们是来迎接王爷的(我来迎王),但忽然之间这些人就全都不见了。之后又有一个病重的人,恍恍惚惚的走到了韩家,说我想拜见王爷(我欲谒王),左右很纳闷,这是公爷府,你来拜见什么王爷。

  不料这个人回答道是阎罗王!韩家人是又气又怒,便想将这个人臭揍一顿。韩擒虎制止了他们,并说:“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斯亦足矣。”此后便染病不起,几天之后的11月17日韩擒虎去世,时年55岁。正史中一向讳言鬼神,但《隋书》韩擒虎的列传中却一反常态,将这些内容写入,可见当时韩擒虎死前的种种怪事在当时广为流传的,要知道《隋书》可是由魏征监修的。

  韩擒虎一门是将门之家,他兄弟韩僧寿、韩洪也是隋朝的重要将领。韩擒虎死后的他的儿子韩世谔承袭爵位,韩世谔倜傥骁捷,很有韩擒虎的风范。613年韩世谔参与杨玄感、李密的叛乱,每战先登。叛乱失败后,韩世谔被捕,但他非常机智将押送者灌醉,从而趁机逃跑,投奔到了一支义军,从此不知所终。

  这里特别提到一下唐初的名将李靖,因为韩擒虎是他的舅舅,年轻时李靖曾跟随韩擒虎谈论兵法,李靖的作战风格也也与韩擒虎极为相似,他们都喜欢率领小股精锐军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对敌人予以致命一击。

  782年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隋朝大将有四人入选,韩擒虎名列其中。北宋年间,设立武庙七十二将,韩擒虎位居一席。宋人徐钧曾赋诗称赞“俘主摧都锐莫当,区区破阵却争长。不堪世上无分别,自作阎罗地下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