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名:黄居寀
字 号:伯鸾
所处时代:五代
出生地:成都(今属四川)
出生时间:933年去世时间993年后
黄居寀是谁?五代十国名画家黄筌季子黄居寀简介
黄居寀 cǎi (933年—993年后)〔五代〕字伯鸾,成都(今属四川)人,五代十国名画家黄筌季子。擅绘花竹禽鸟,精于勾勒,用笔劲挺工稳,填彩浓厚华丽,其园竹翎毛形象逼真,妙得自然;怪石山水超过乃父,与父同仕后蜀,为翰林待诏。尝合作殿廷墙壁,宫闱屏幛,不可胜记。
竹石锦鸠图
卷绢本,设色,纵23.6厘米,横45.7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画写秋天栎树凋零,几只鸠雀或停栖在枝头,或在山石、水旁觅食啄饮。画面淡雅空潆。山石略加勾点,以皴笔擦出。竹丛栎叶皆以勾填法绘出。几只鸠鸟姿态各异,刻画细致,质感丰厚,此画显示了黄氏风格。
山鹧棘雀图
绢本,立轴,设色,尺幅:97 x 53.6 cm。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黄居寀画山鹧、山麻雀表现出他对观察与描写更为详细生动,且对动植物生态有较深入的研究。因为山麻雀并非一般之麻雀,外形上其脸颊无黑色斑点,习性上不像麻雀喜欢栖息在人类房舍附近,或开发区周边。故山鹧配以山麻雀,不但合乎其自然生态,也有远离尘嚣的寓意。山石、棘条、竹叶等皆工笔匀皴,然后著色,继承、发展了“黄家富贵”风格,有“画艺敏瞻,不让其父”之誉(见《益州名画录》)。
本幅描绘巨石土坡尚无皴纹,画荆棘以赭墨涂染近似没骨法。蕨之羽状叶片、山鹧之喙、爪都填染以朱砂,其技法近似顾恺之(346--407)《女史箴图》衣纹阴阳之表现法,皆带有朴拙之古意。画山鹧、山麻雀则流露出详实生动的写生新意,尤其是山麻雀传神之种种情态。
北宋初期名家之真迹非常稀少,《山鹧棘雀图》在绘画方面,上承唐朝之传统,下开写生之先例。在收传方面,曾经宋徽宗之珍藏,不但在《宣和画谱》能查到记录,画幅上钤有:双螭、宣和、政和、睿思东阁等徽宗藏印,前三印与徽宗题签“黄居寀山鹧棘雀”之组合,正是“宣和装”古老装裱的遗制。还有缉熙殿宝(宋理宗)、司印半印(明太祖)、清宫印玺等,增强其流传有绪之可靠性。
“墨分千层”的观点是谁提出的?蔡茂友黄居寀水墨荷花对比欣赏
蔡茂友,1963年出生于江西九江瑞昌市。1982年于瑞昌二中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书法师从启功先生和秦永龙老师,绘画拜崔如琢先生为师。蔡茂友提出了“墨分千层”的艺术观点,并独创了“墨分千层”的水墨画法。
他的水墨荷花多为洁白,源自唐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称颂,到宋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赞美,尤其是“香远溢清,亭亭茎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赞美,其圣洁、宁静、清贵的形象呼之欲出。
他画荷,充分发挥自己在书法方面创作的优势,并研究在“写与画”两种艺术创作形式进行互相转换,虽然它不表现具体的图像,但在写的过程中所留下的看似抽象的线条与图形本来就是“具万象于一象”的,它那点线面之间的各种组合关系,构成了各具形态,继而具有绘画的特征。他以书法之笔写荷枝出撇叶,绘偃仰起伏、前后穿插之态,有条不紊地表现出荷花在清风中飘举摇曳的情状,尤其叶梢提笔一转,将风荷潇洒婆娑尽现纸上,由此可见,他的水墨荷花与其书法具有同样的美学风格,这是蔡茂友画荷的显著特征。
黄居寀 cǎi (933年-993年后)〔五代〕字伯鸾,成都(今属四川)人,五代十国名画家黄筌季子。擅绘花竹禽鸟,精于勾勒,用笔劲挺工稳,填彩浓厚华丽,其园竹翎毛形象逼真,妙得自然;怪石山水超过乃父,与父同仕后蜀,为翰林待诏。尝合作殿廷墙壁,宫闱屏幛,不可胜记。在圣兴寺画有《龙水》《天台山》《水石》等壁画。《宣和画谱》著录其作品有《春山图》《春岸飞花图》《桃花山鹧图》等332件。
黄居寀画荷工整,画中的荷叶枯黄斑驳,半浸于水中,一只蟹挥螯伏于叶上。荷叶用淡墨描绘,叶筋、斑纹及莛上的小刺都工整画之,蟹的用笔缜密,造型严谨。此作画面意境生动,淡雅空潆,刻画细致,质感丰厚,一展黄氏荷韵。黄居寀画荷偏重于墨线与墨染造型的笔法表现。这其中涉及重墨、运笔造型之道等问题,典型面貌倾向工笔之类,讲求用墨之功、笔法之道、造型之细致。此作原载《烟云集绘册》(《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无款,签题黄居寀作。居寀为筌子。
名家画作欣赏,五代十国画家黄居寀《山鹧棘雀图》
本幅构图之重心,大致居于画幅中央,与北宋山水画之中轴式构图相似,荆棘、蕨、竹、飞鸟平布画幅,颇有图案式的布局意味。按,唐花鸟画仍具浓厚的图案意味,未脱尽图案的装饰意义,如唐高昌古墓《花鸟屏式壁画》,六屏构图格式如出一辙:近处坡石小草与山禽(或水鸟),禽鸟之后耸立一株花卉,画幅上方有飞鸟、云彩。本幅构图虽源自此传统,但已跨入宋人讲究写生的时代。黄居寀画山鹧、山麻雀表现出他对观察与描写更为详细生动,且对动植物生态有较深入的研究。因为山麻雀并非一般之麻雀,外形上其脸颊无黑色斑点,习性上不像麻雀喜欢栖息在人类房舍附近,或开发区周边。故山鹧配以山麻雀,不但合乎其自然生态,也有远离尘嚣的寓意。山石、棘条、竹叶等皆工笔匀皴,然后著色,继承、发展了“黄家富贵”风格,有“画艺敏瞻,不让其父”之誉(见《益州名画录》)。
本幅描绘巨石土坡尚无皴纹,画荆棘以赭墨涂染近似没骨法。蕨之羽状叶片、山鹧之喙、爪都填染以朱砂,其技法近似顾恺之(346--407)《女史箴图》衣纹阴阳之表现法,皆带有朴拙之古意。画山鹧、山麻雀则流露出详实生动的写生新意,尤其是山麻雀传神之种种情态。
北宋初期名家之真迹非常稀少,《山鹧棘雀图》在绘画方面,上承唐朝之传统,下开写生之先例。在收传方面,曾经宋徽宗之珍藏,不但在《宣和画谱》能查到记录,画幅上钤有:双螭、宣和、政和、睿思东阁等徽宗藏印,前三印与徽宗题签“黄居寀山鹧棘雀”之组合,正是“宣和装”古老装裱的遗制。还有缉熙殿宝(宋理宗)、司印半印(明太祖)、清宫印玺等,增强其流传有绪之可靠性。
黄居寀(933-993以后),四川成都人,字伯鸾,五代十国名画家黄筌之子。善画花鸟山水。 初为西蜀孟昶(934-965在位)朝翰林待诏,为宫廷作画。乾德三年(965)随蜀主降宋,进京供职宫廷,仍授翰林待诏,负责收罗和鉴定名画,淳化四年(993)曾出使成都府。太宗尤加宠遇,委以搜访名画,诠定品目之重责。黄筌父子之画艺,在北宋初期尚成为图画院评定优劣之标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