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福斯特·斯诺美国新闻记者

中文名称:海伦·福斯特·斯诺

外文名称:Helen Foster Snow

国籍:美国

民族:美利坚

出生地:美国犹他州

出生日期:1907年

逝世日期:1997年

职业:新闻记者

代表作品:《续西行漫记》

海伦·福斯特·斯诺:美国新闻记者,中国人民的忠诚朋友

海伦·福斯特·斯诺,Helen Foster Snow ,1907~1997,曾是美国新闻记者,中国人民的忠诚朋友。埃德加·斯诺的前妻,《续西行漫记》一书作者。她的婚前名字是海伦·福斯特(Helen Foster),笔名是尼姆·威尔斯"(Nym wales)。

海伦·福斯特·斯诺1907年生于美国犹他州,1931年8月来到中国,翌年冬天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结婚。在中国,他们先后结识了宋庆龄与鲁迅,从而改变了“来中国看一眼就走”的初衷,随之便投身到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解放事业之中。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把侵略的魔爪伸向我国华北。这期间,埃德加·斯诺夫妇住在北平家中的小客厅,成了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一些进步学生的聚集场所。地下党员们在斯诺家里商量了“一二·九运动”的具体步骤,并把12月9日、16日两次大游行的路线、集合地点都告知斯诺夫妇。游行前夕,斯诺夫妇把《平津10校学生自治会为抗日救国争自由宣言》连夜译成英文,分送驻北平外国记者,并联系外国记者采访。斯诺夫妇在游行当日跟着游行队伍,认真报道了学生围攻西直门、受阻宣武门的真实情况。

1937年,海伦.斯诺历尽艰难,独自访问延安,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并广泛接触了陕甘宁边区的战士、工人、农民、文艺工作者、妇女和学生。根据采访,她写出了《红色中国内幕》(即《续西行慢记》)一书,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

虽然埃德加和海伦在事业上都是目光敏锐,才华横溢,而且相互密切合作,配合默契。但她们由于在性格、气质和对生活的态度上有所不同,终于在1949年离婚。离婚那年,海伦42岁。但她终身没有再婚,名字中始终保留着“斯诺”这个夫姓。其后,海伦用笔名尼姆·威尔斯(Nym Wales)继续写作。

海伦的后半生专注于著述。在那台古老的英文打字机上,她总共完成了四五十部著作,其中一半是关于中国的。但受朝鲜战争和麦卡锡时代的影响,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没能出版,直到今天也如是。但海伦对此不以为意,她对时常前来探望她的中国学者安危说:“我的书不是为出版商所写的,我是为了中美两国青年人所写的。”

在康涅狄格州的麦迪逊镇,埃德加·斯诺用《西行漫记》所得稿费买下了一座建于1752年殖民地时代的古老农舍,那是一座幽静而孤寂的老房子,斑驳的外墙上爬满了英格兰青藤。从1949年起,海伦就一直住在这所老房子里,直到晚年进养老院。

晚年的海伦生活清苦,依靠微薄的政府救济金生活。她没有子女,每周有一位护士家访一次,平时没有人照顾;身体也不好,床头就放着氧气瓶。从中国来的客人经常为她的窘迫生活而难过不安,愿向她提供一些必要的资助,但海伦每次都予以拒绝,她说,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海伦晚年曾获得两次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1997年1月11日,海伦·福斯特·斯诺在睡梦中静静地离开人世,享年90岁。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在讣闻中说,斯诺夫人研究中国的结论是:社会主义为中国展示了美好的未来,因为引领这一社会主义的,是中国历史性的高尚道德观念。

1932年,海伦·福斯特·斯诺在上海莫里哀路二十九号会晤了宋庆龄,这是她与孙逸仙住过的老家。

海伦回忆说:“ 孙夫人亲自来门口接我,一手抓住项圈,抱着那只硕大的德国种牧羊狗。她同我握着手,那乌黑溜圆、极其动人的眼睛直视着我,好象她原是出来接一位朋友,结果却接着了一个敌人似的。我感到受窘,但她马上展露笑容,脸上现出少女般的笑窝,这样的笑窝,她是不在公开场合的照片里出现的。她的微笑是她极其吸引人的习惯动作,是谦逊而奇异的微笑,同时又是那么机警,使人觉得她脸上有点要捉弄人的神态。她的脸庞圆圆的,动人而富有表情,是黑眼睛的苏珊娜的脸。”

“我们在客厅坐下。客厅的小壁炉架上,悬挂一幅很大的孙博士遗像,雄视整个房间。房间里有几张大的雕花黑木扶手椅,完全是中国式样。我注意到椅上放着厚厚的绣花沙发椅垫,坐上去非常舒服。孙夫人对我的穿着显得很感兴趣的样子,并说,这是很漂亮的美国时装。”

海伦认为,孙夫人的打扮从无模仿或生搬硬套之嫌,是源于她自己非凡的鉴别力。孙夫人天生情趣高洁。她自然很有教养,有着女性的温柔优雅的天赋。她的举止同上海暴发户的粗俗形成的鲜明对照是惊人的,虽然宋家有着同暴发户一样复杂的经济背景。孙夫人象她的母亲,生就一副儒家妇女懿范,再加上她所受到的美国南方卫理公会的教育,使她成了美国南方的尊贵小夫人,温文尔雅而又活泼甜美。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生平事迹简介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7.11-1972.2.15),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

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埃德加·斯诺1928年离开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来到中国,在上海任《密勒氏评论报》助理主编,以后又任《芝加哥论坛报》、伦敦《每日先驱报》驻东南亚记者。他踏遍中国大地进行采访报道,“9·18”事变后曾访问东北、上海战线,发表报告通讯集《远东战线》。在上海,他见到了宋庆龄和鲁迅,引发了他对记录中国人民苦难与向往的中国新文艺的兴趣,后来他对萧乾讲,“鲁迅是教我懂得中国的一把钥匙”。他庆幸自己能在上海结识鲁迅先生和宋庆龄女士,他是在他们的指引下认识中国的。

1932年圣诞节,斯诺与海伦·福斯特·斯诺(Peg snow,即Helen Foster Snow,1907—1997)在东京美国驻日本使馆举行婚礼,后游历日本、东南亚、中国沿海一带。1933年春天在北平安家,住址在东城盔甲厂胡同13号。1934年初,斯诺以美国《纽约日报》驻华记者身份应邀兼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为教书方便,他在海淀镇军机处4号院购买了一处住宅,位置在今日北京大学西南门一带,坐西朝东,有一个黑色铁栅栏门,这原是一位燕大出身的银行家的房子,中西合壁式,宽敞的院子里种有果树、竹子,还有一座小型游泳池,位置就在今日北大西南门外的海淀路上。因为坐落在海淀台地之上,可以远眺颐和园和西山风景。斯诺和夫人非常喜欢燕京大学的美丽风光,说:“它的一部分占了圆明园的旧址,保持了原来的景色,包括花园一般的校园中心那个可爱的小湖(即未名湖)。”

斯诺热爱中国,热爱海淀。他努力学习中文,还请了一位满族老先生指导,他认为“海淀的居民成分复杂,但他们都操优美的北京话,因此,这里是外国人学讲中国话最理想的地方”。来北平之前,他就接受鲁迅先生的建议,编选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活的中国》,想通过小说来向西方揭示中国的现实。到燕大后,他又请在新闻系读书的萧乾和英文系学生杨缤(刚)一起进行编译。他在编者序言中认为中国的新文艺运动既不是钻象牙之塔,也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而是同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同人民为民主与自由的斗争分不开的。1936年此书出版。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斯诺在北平南苑目睹了中日战争的开端。他在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大声质问:“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兵?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斯诺这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日军新闻发言人狼狈不堪,无法正面回答,只得仓促宣布记者招待会结束。

9月末,斯诺在上海目睹了八一三事件。在报道中,斯诺称赞这场战争是“伟大的表演”,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军事技能,是许多人所没有料想到的。

接着,斯诺沿着日军在中国的侵略战线,横越中国国土,去了汉口、重庆、西安,并再一次去延安,撰写了一系列的新闻报道。在汉口,他为中国工业所遭到的破坏而痛心:“最令人气馁的是中国在各处所犯的同样的错误,那就是没有把工业企业和有技术的工人加以改组和撤退,而在放弃南京、汉口两座战略城市之前,又没有作出巨大的努力使两个城市不致变成敌人的战争基地。日本利用了掠得的资源和工厂,把侵略更深一步向内地推进。”

他惊异地发现:尽管日本人取得了所有重大战役的胜利,但从来没有赢得一项政治决定,从来没有能够胜利地结束这场战争。任何甘心承认失败的人,必然遭到人民的反对,人们不承认他的权威。汪精卫叛国投敌,成了南京傀儡政府的首脑,人民就唾弃他,他的影响也就消失了。如果蒋介石投降,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

他称赞新四军:最大资产,也许就是他的革命传统,那就是有组织方法,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战斗的战术。他夸奖八路军:已经成为一种英勇的传说,这传说在它万次战斗的记录中,象征着每一个作战的人都必须相信它具有的那些战斗的品质:忍耐、敏捷、勇敢、指挥的天才、不屈不挠以及——也许最重要的——精神的不可战胜。所有这些结论,都显示了斯诺作为一个进步新闻记者敏锐的洞察力。都被收入他在1941年出版的《为亚洲而战》一书中。

斯诺是一个正直的美国人,爱好和平,主持正义,他十分关切中国的命运,热情支持和保护学生的爱国热情。1935年6月,斯诺又被聘为英国《每日先驱报》特派记者,不久即搬回东城盔甲厂13号居住。

当时正是一二·九运动前夕,燕京大学是中共领导学生运动的重要阵地,斯诺积极参加燕大新闻学会的活动,他们家也是许多爱国进步学生常去的场所,燕京大学的王汝海(黄华)、陈翰伯,清华大学的姚克广(姚依林),北京大学的俞启威(黄敬)等等都是他家的常客。地下党员们在斯诺家里商量了“一二·九”运动的具体步骤,并把(1935年)12月9日、16日两次大游行的路线、集合地点都告知斯诺夫妇。游行前夕,斯诺夫妇把《平津10校学生自治会为抗日救国争自由宣言》连夜译成英文,分送驻北平外国记者,请他们往国外发电讯,并联系驻平津的许多外国记者届时前往采访。

斯诺夫妇则在游行当日和其他外国记者跟着游行队伍,认真报道了学生围攻西直门、受阻宣武门的真实情况。他给纽约《太阳报》发出了独家通讯,在这家报纸上留下了有关“一二·九”运动的大量文字资料和照片。斯诺还建议燕大学生自治会举行过一次外国记者招待会,学生们再次向西方展示了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

北平沦陷后,斯诺在自己的住所里掩护过不少进步学生,帮助他们撤离北平死城,参加抗日游击队或奔赴延安。

1936年6月,在宋庆龄的安排下,斯诺首次访问了陕甘宁边区,拜访了许多中共领导人。在延安,他曾将亲眼见到的一二·九运动实况讲给毛泽东同志听。

10月末,斯诺回到北平之后即发表了大量通讯报道,还热情向北大、清华、燕大的青年学生介绍陕北见闻。1937年3月5日和22日借燕大新闻学会、历史学会开会之机,在临湖轩放映他拍摄的反映苏区生活的影片、幻灯片,展示照片,让国统区青年看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红军领袖的形象,看到了“红旗下的中国”。

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斯诺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10月《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在英国伦敦公开出版,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1938年2月,中译本又在上海出版,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正形象。

为了取得更详尽的第一手人物资料,斯诺夫人海伦·斯诺于1937年4月冲破国民党宪兵、特务的阻挠,经西安、云阳到延安访问,采访了大量的八路军和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人,写出了《红区内幕》(《续西行漫记》)、《中共杂记》等书。

1939年,斯诺再赴延安访问。

斯诺1928年初到上海时曾给自己起了一个汉文名字:施乐,并一直使用。后来,胡愈之先生等翻译《西行漫记》一书时,因不知他还有过这样一个汉文名字,而译作“斯诺”二字,并一直沿用下来。

1972年2月15日,斯诺在瑞士日内瓦因患癌症病逝。病重期间,斯诺留下遗嘱:“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遵照斯诺的遗嘱,经中国政府同意,1973年10月19日,斯诺一部分骨灰的安葬仪式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举行。墓基座为长方形未经雕磨的青色岩石,上边横卧汉白玉墓碑一方,临时用黑色胶纸贴着楷书:“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碑前放着毛泽东送的花圈,缎带上写着:“献给埃德加·斯诺先生”,宋庆龄、朱德、周恩来也送了花圈,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李富春、郭沫若、邓颖超、廖承志、康克清以及北大师生代表参加了安葬仪式。洛伊斯携女儿茜安·斯诺出席仪式,她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说:“我丈夫在他遗言中表达了他对中国的热爱,并表示了他生前一部分身心常在中国,希望死后也将他的一部分遗体安放在新中国的古老的土地下,安放在中国的新人中间,在这里,对人类的尊重达到了新的高度,在这里,世界的希望发射着新的光芒。”

海伦·福斯特·斯诺:一个见证中国革命的美国女记者

海伦·福斯特·斯诺,Helen Foster Snow ,1907~1997,曾是美国新闻记者,中国人民的忠诚朋友。埃德加·斯诺的前妻,《续西行漫记》一书作者。她的婚前名字是海伦·福斯特(Helen Foster),笔名是尼姆·威尔斯"(Nym wales)。

1907年出生于美国犹他州普洛沃一个富裕家庭。1931年8月,23岁的海伦·斯诺从西雅图来到上海,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任秘书,并与埃德加·斯诺相识、相恋,1932年与斯诺结婚。1933年春,斯诺受聘于燕京大学,斯诺夫妇在北平安家。在中国,他们先后结识了宋庆龄与鲁迅,从而改变了“来中国看一眼就走”的初衷,随之便毅然投身到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解放事业之中。

1935年,日本把侵略的魔爪伸向我国华北。这期间,埃德加·斯诺夫妇住在北平家中的小客厅,成了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一些进步学生的聚集场所。地下党员们在斯诺家里商量了“一二·九运动”的具体步骤,并把12月9日、16日两次大游行的路线、集合地点都告知斯诺夫妇。斯诺夫妇在游行当日跟着游行队伍,认真报道了学生围攻西直门、受阻宣武门的真实情况。

1937年,海伦.斯诺历尽艰难,独自访问延安,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并广泛接触了陕甘宁边区的战士、工人、农民、文艺工作者、妇女和学生,根据采访,她写出了《红色中国内幕》(即《续西行漫记》)一书,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1940年海伦回到美国。

海伦·福斯特·斯诺与徐海东大将的合影

海伦·福斯特·斯诺与朱德元帅的合影

虽然埃德加和海伦在事业上都是目光敏锐,才华横溢,而且相互密切合作,配合默契。但她们由于在性格、气质和对生活的态度上有所不同,终于在1949年离婚。离婚那年,海伦42岁。但她终身没有再婚,名字中始终保留着“斯诺”这个夫姓。其后,海伦用笔名尼姆·威尔斯(Nym Wales)继续写作。

海伦的后半生专注于著述。在那台古老的英文打字机上,她总共完成了四五十部著作,其中一半是关于中国的。但受朝鲜战争和麦卡锡时代的影响,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没能出版,直到今天也如是。但海伦对此不以为意,她对时常前来探望她的中国学者安危说:“我的书不是为出版商所写的,我是为了中美两国青年人所写的。”

在康涅狄格州的麦迪逊镇,埃德加·斯诺用《西行漫记》所得稿费买下了一座建于1752年殖民地时代的古老农舍,那是一座幽静而孤寂的老房子,斑驳的外墙上爬满了英格兰青藤。从1949年起,海伦就一直住在这所老房子里,直到晚年进养老院。

晚年的海伦生活清苦,依靠微薄的政府救济金生活。她没有子女,平时没有人照顾;身体也不好,床头就放着氧气瓶。从中国来的客人经常为她的窘迫生活而难过不安,愿向她提供一些必要的资助,但海伦每次都予以拒绝 。海伦晚年曾获得两次诺贝尔和平奖提名。1991年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华文学基金会授予海伦·斯诺“理解与国际友谊奖”,1996年6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她“人民友好使者”的荣誉称号。

1997年1月11日,海伦·福斯特·斯诺在睡梦中静静地离开人世,享年90岁。海伦·斯诺自20世纪30年代初与中国结缘,并在中国度过了10年青春岁月,为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事业贡献了力量。20世纪70年代,她又两次重返中国,再度以其敏锐观察和真实记录,热情赞颂了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伟大变革。可以说,是中国情结书写了她传奇而光彩的人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