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慎“扬州八怪之一”

中文名:黄慎

外文名:Huang Shen

别 名:恭寿,恭懋,躬懋、菊壮等

国 籍:中国(清)

民 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

出生日期:1687年6月14日

职 业:画家

代表作品:《十二司月花神图》、《商山四皓图》

籍 贯:福建宁化

黄慎是谁?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黄慎的简介

黄慎,是中国清代杰出书画家,汉族,福建宁化人,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

黄慎的诗文、狂草书法,绘画被称三绝。曾先后三次到扬州,居留较长,与郑板桥、李(善)等往来友善,为“扬州八怪”之一。

他年方十八、九时寄身萧寺,白天作画,夜间从佛光明灯下刻苦读书,技艺大进。凡人物、花鸟、山水、楼台、虫鱼等,无一不能,但他并不以这些为满足,一次看他先生的作品说:“吾师绝技难以争名矣,志当自立以成名,岂肯居人后哉! ”

他自己总结一生走过的道路,感慨地说到:‘余自十四、五岁时便学画,而时时有鹘突于胸者,仰然思,恍然悟,慨然曰:‘余画之不工,以余不读书之故。’于是折节发愤,取毛诗、三礼、史汉、晋宋间文,杜韩五言诗及中晚唐诗,熟读精思膏以继晷,而又于昆虫草木四时推谢荣枯,历代制度衣冠礼器,细而致于夔 蛇凤,调调刁刁,罔不穷厥形状,按其性情,豁然有得于心,应之于手,而后乃今始可心言画矣。”正是这种凝思结想、废寝忘食、苦攻不辍,黄慎才从一个小画工成长为一位“诗画名大江南北”的名家。

”郑板桥为诗赠之:“家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涯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外,更无真相有真魂。”

黄慎还是一位诗才画艺俱全的艺术家,他的诗作,情韵清远,如 岩绝 ,烟凝霭积,能非凡境,并著有《蛟湖诗钞》一书传世。

黄慎早年师从上官周,多作工笔。山水宗元黄公望、倪瓒、中年以后,吸取徐渭笔法,变为粗笔写意,并草书章草,尝以狂草书法入画笔姿放纵,气象雄伟深入古法,但也有笔过伤韵者。

作品行情

黄慎书画流传较多,大多藏于国内各大博物馆内。北京故宫院藏有多幅,如《漱石捧砚图》,天津艺术博物馆藏的《醉眠图》册页;《伏生授经图》轴,扬州博物馆藏的《渔归图》等。  黄慎的绘画创作在雍正年间说名扬于世,“尺纸容缣,世争宝之”。可见他的作品在当时已有较高的价格,另外黄慎对自己的绘画,常作分类自评,凡最得意者题上诗,次者则识以岁月,再次者只署“瘿瓢”二字。 现今黄慎作品流入市场是比较多的,80年代末即开始拍卖,以后每年都出现过,价格起伏不大,比较稳定,但不太高,与八怪中其他画家水平相当,低于吴门四家。

影响

作为画家的黄慎,对后世的影响——清代的闵贞、近代上海的王震、广东的苏六朋、福建的李霞、李耕和辽南的李楚材都曾师法黄慎。齐白石也非常倾心黄慎——“余在黄镜人处获观《黄瘿瓢画册》,始知余画犹过于形似,无超然之趣。决定从今大变。人欲骂之,余勿听也;人欲誉之,余勿喜也”。“前朝之画家,不下数百人之多,瘿瓢、青藤、大涤子外,皆形似也。惜余天资不若三公,不能师之”。


黄慎的《八仙图》妙在哪里?黄慎《八仙图》赏析

黄慎(1687-1766),清代著名画家,字恭懋,后已改字恭寿、菊庄,号瘿瓢,又称东海布衣。福建宁化人。幼家贫,后长期寓居扬州,卖画为生。读书常有古庙佛殿的长明粉下。初师上官周,学工细人物山水。后变化为粗笔挥写,以简驭繁,气势雄伟,笔意纵横,于粗犷中见粗炼。他拟定民人物除历史故事、神仙佛像之外,多从民民间生活取材,常画劳动人民的形象。专画流丐、纤夫、渔民等,往往只用寥寥数笔,便能形神兼备。写山水、花鸟、虫鱼等,也无不工妙。为“扬州八怪”之一。

黄慎是一位非常勤奋和颖悟的画家,非常注重文化修养对绘画创作的重要作用,加紧文化知识的学习,他曾说“丹经难复少年春”,认识到时间对画家的宝贵,珍惜时间,加紧学习。他在《江南》诗:

十年容类打包僧,无怪秋霜雨鬓。历尽南朝多少事,读书频借佛龛。(黄慎《蛟湖诗钞》)

对于自己早年贫困的学习生活有着深刻的记忆,齐白石也有“高烧松枝读唐诗”的童年经历,所以对黄慎的经历和艺术有着强烈的共鸣。许齐卓《瘿瓢山人小传》记载他:予自十四五岁时便学画,而时时有鹘突于胸者,仰然思,恍然悟,慨然曰:予画之不工,以余不读书故。于是折节发愤,取毛诗、三礼、史、汉、晋、宋间文、杜、韩五言诗及中晚唐诗,熟读精思……,而又于……历代制度衣冠礼器,……穷厥形状,……豁然有得于心,应之于手,而后乃今始可以言画矣。

正是由于深厚的文化修养,黄慎在常年卖画的生涯中才没有埋没自己的艺术性灵,并形成了非常鲜明的艺术风格。他不仅在绘画上造诣深厚,在文学和书法上也有独特的造诣,《蛟湖诗钞》即是他个人诗集的结集,这在画家中确实是非常难得的,全面深厚的文化修养,促使黄慎独树一帜,确定了他在清代中期是扬州画派中的坚实地位。

黄慎是一位全能的画家,山水、花鸟、人物,无不精能,但他的主要成就,还是在人物画上,神话题材、佛教人物、渔夫、樵夫、美人等都成为他的经常创作的绘画题材,其中凝结者作者对世事的深微洞察和个人的喜怒哀伤。以传说中的八仙故事进行创作,黄慎留下了为数不菲的《八仙图》,除了苏省泰州市博物馆藏有1727年四十一岁时创作的一幅《八仙图》(211.5×161.3厘米)外,尚有一件《八仙图》,亦是此类题材中的精品。

此图作于1734年,为黄慎四十八岁的作品,全图164.5×148.5厘米,上有“雍正十二年六月壬申,黄慎写”落款,钤“黄慎”朱文印、“恭寿”白文印,收藏印有“臣彬审定”朱文印,并有现代书画鉴定家萧平的题跋:

黄慎,闽之宁化人,久居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此斯所写八仙巨幅,线描劲健,神态各异,为其佳制。

这是黄慎一件流传有绪的传世人物画作品,与泰州博物馆所藏《八仙图》当同为黄慎细笔人物画的代表作(黄慎的细笔人物画同他的粗笔写意人物画风截然对立,为两种不同的风格类型)。黄慎早年曾经学习上官周的工笔人物画法,在用笔上打下深厚的基础,从此图上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上官周画风的影响,相对于上官周严谨精整的画风而言,黄慎的这一类人物画更有着飘逸灵动的万分,宛然一曲流动的音符,在寂静的画面氛围中缓缓流动。在线条的疏密聚散、穿插映带中,有着作者独特的个性才情。作为中年时期的绘画作品,此图用笔精熟,线条劲挺流畅,工细严整,基本上体现了作者此一时期的细笔人物画面貌,为颇见功力的大幅巨作。

黄慎有着清醒的现实意识,对于求仙思想、佛、道观念,并不肓从,他曾“笑求仙客”,对神仙思想持怀疑态度,他借助于神仙、佛教故事题材进行人物画创作,除了当时社会要求他创作吉祥、祥瑞的作品这一因素外,从他个人来说,他认为这一类主题更能发挥他的艺术想象力,更能寄托他的思想和理想。所以始终充满热情进行这一绘画主题创作。他作品中很多人物形象,多从现实中得来,他将在社会中观察到的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安置到他的作品中,并加以美化、理想化,以神仙佛道人物的形象出现,创造出了非常优美的艺术形象,从侧面委婉地表达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从这一点说,黄慎是一位有相当思想深度的艺术家。黄慎的人物画作品。同其它画家的作品相比,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非常注意画面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动作、表情以及形态,都围绕即将要发生的事件来处理。每一个人物的动作、状态都有着彼此的呼应和联系,作者往往根据画中不同人的身份地位,安排出不同的情感反映。正由于此,所以黄慎的人物画富有非常深刻的艺术感染力。不仅在有限的画面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画中人物神情举止,而且还将我们的思绪引到画面之外,《八仙图》的创作即是如此:张果老与曹国舅正在商讨即将开始的重大行动,汉钟离紧张欲语,铁拐李手扶拐杖,低头沉思,若有所对,形成画面的中心部分;何仙姑在一旁倾听,韩湘子则随何仙姑似在等侯最后的决定;蓝采和蹲坐在花篮旁欣赏手中的仙花,吕洞宾偶然间好象看到什么,突然转身俯视,等等不一。虽然八人情态举止各不相同,但均围绕正在发生的中心事件展开,人物的表情举止给我们以丰富的想象。将情节引入画中,黄慎的人物画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由衷喜爱,这当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原因之一。

是什么成就了黄慎?瘿瓢子黄慎四上扬州

扬州八怪之一黄慎,他自称"瘿瓢子"。有人说他怪,画怪、字号也怪。世上这么多好听字眼他不用。偏用"瘿瓢子"做号。什么缘故呢?

黄慎第一次到扬州,还年轻,他在东关码头下船,迎面看见城门外街上有家裱画店,满墙满壁都是装裱宇画。他求学心切,就一脚跨进店堂看画。有位老师傅见他看仔细,就跟他拉呱。几句一谈,说到画艺上,老师傅讲:"扬州有句俗话:画好宇不好,如同好花伴烂草。"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黄慎心里叽咕:我在老家福建宁化拜师学画,画儿能画几笔,字却拿不出手,这位老师傅讲有道理,干脆回去再练五年字再上扬州,想定了,连城门都没有进,掉脸就回家。所以,有人说,黄慎到扬州,总共两趟半,这次算半趟。

练了五年字,黄慎第二趟来扬州。这一次他见到了当时在扬州着名画家石涛和尚。他递上画稿请石涛指教。谁知石涛看了一阵子,却不同他评画论字,一开口就要他给自己带来那幅画题一首诗,这下子黄慎傻了眼。他嘟哝了一阵,也没有吐出几个字。临了,石涛说:"你字画功底都不丑,但是要做一名好画家,不能吟诗作赋总不行。"最后石涛和尚叮嘱他五个宇:"功夫在诗外。”

黄慎是个聪明人,哪能不懂石涛意思,对,干脆回去再钻研五年。行李一拎,这就又回去了。"满口话好说,满手事难做。要说钻劲,黄慎是首屈一指。他从小死了老子,是妈妈把他拉扯大,这在那个年头实在是苦熬唷!如今自己已经成人,还要多做点生活,也好奉养老母,哪有那么多空闲让自已钻研诗文呢?所以这一次黄慎回到家中,就有点不想上扬州了。

黄慎妈妈见儿子有些泄气,就把黄慎叫到院子里,指着一棵树说:"你可晓梓树能做什么用?""晓哇,这棵树还是我小时候您让我栽,说是长大了能做琴。”

老妈妈递过一把锯子,让黄慎把梓树从分叉处锯了。黄慎接过锯子楞住了,他间妈妈:"前几年你不是让我锯过一次嘛?您看!锯过地方连树瘿都长出来了,好好一棵树不让它长成材,为什么老是锯?”

老妈妈说:"你别看长出树瘿就觉可惜,世上梓树多很,能用来制琴约有几棵?制古琴要上桐下梓,桐木要松透空薄,梓木要坚硬细密,只有锯它几次,梓树才能长硬实,才能制成一架好琴。这就同你两次去扬州一样,不是人家不让你立脚,是要你像这棵梓树,长成有用之材。”

"响鼓不用重槌敲。"黄慎更加发愤,五年一过,大有长进,他诗词曲赋在宁化一带名声很响了。梓树长成了材,黄慎也要第三次上扬州。临行前,老妈妈让黄慎把树锯下,请人制成一架七弦瑶琴。老妈妈把琴递给黄慎,让他带去扬州,思乡思母时,可焚香操琴,黄慎却要把琴留下,陪伴老妈妈,见物如见人。正在推让,黄慎灵机一动,对老母说:"这样吧,我把这个树瘿带着,看到它就会想起您,也能激励我,好不好?”

儿子说在理,老妈妈当然听从。但带着重实树瘿,赶路也不太方便。黄慎便把树瘿一剖为二,中间挖空,做成了两只木瓢,一只留在家中,一只随身带到了扬州。

这一次到了扬州,扬州大街小巷都晓黄慎是一个"诗、书、画"三绝画家。可他有个怪僻,无论到哪里作画,都要带着那只树瘿做木瓢,当作笔洗子用。人们觉奇怪,背地里叫他"瘿瓢子"。嗬!他听了不但不恼,反倒乐意,干脆就用"瘿瓢子"三个宇在画上落款,渐渐地也就成了他名宇。后来,人们都尊称他"黄瘿瓢"。

一身正气,甘守清贫的黄慎;“扬州八怪”黄慎的清廉故事

黄慎(1687—1770),原名盛,字公懋、恭寿,号瘿瓢山人、东海布衣,清康熙二十六(1687年)出生于宁化县湖村,病逝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他是清初著名画家,时称诗书画三绝,为“扬州八怪”之佼佼者。

心系大众。黄慎生于贫困农家,小小年纪为分担家计历经艰辛,后为卖画东奔西跑,目睹人吃人残酷的现实。煎熬的生活使他尝尽人间的辛酸与艰难,培植了他对穷苦人的真切同情和鲜明的爱憎感情,他用真挚的感情去描绘苦难中挣扎的乞丐、纤夫、贫僧、樵夫、渔翁、轿夫……的生活。《渔翁渔妇图》画上笑呵呵的渔翁迎着卖鱼而归的渔妇,她手提卖鱼所得的菜肴,肩扛米袋向渔翁挕拜施礼,题诗:“渔翁晒网趁斜阳,渔妇携筐入市场,换得城中盐菜米,其余沽酒出横塘。”黄慎笔下的世俗人物从不掩饰其生活的艰辛,不曾把他们美化成飘飘欲仙或“正人君子”般的虚假形象,而是以平等、同情、代言的态度塑造一批有血有肉,具有生命活力的世间凡人。

一身正气。黄慎生活在清朝残酷统治与大兴文字狱的险恶世道。当时朝廷从不放松对画家的控制和利用,笼络一批御用画家,大绘《康熙南巡图》、《万树园赐宴图》、《乾隆万寿图》等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画作。而黄慎却敢冲破清王朝文化控制,用笔揭露满清黑暗统治的《群乞图》。画面上成群乞丐(农民、饥民)流浪街头,昼无所食、夜无所归,妇哭婴啼的悲惨场面正是对“雍乾盛世”的血泪控诉。在清兵血洗扬州“十日惨案”80年时,他写诗“……甘泉城外景凄清,不逐繁华吊黄土。白骨如坵冢若鳞,那得幽魂都有主”,追念80年前惨绝人寰的痛史。《梅花岭》诗“清奠上世人,欲荐涧溪荪”、“我持麦饭拜荒蓁”,与哀怨悲愤的心情祭奠为民族献身的忠魂。面对清代黑暗社会,目睹人间种种不平事,他满腔悲愤地发出“黄犊恃力,无以为粮。黑鼠何功?安享太仓!”的问责。又在《杂韵》诗中写道“谲语类忠言,是非辩馋谄。空中悬一剑,涂蜜令人餂。”清醒地认识到清统治者施以怀柔之计笼络文人以及罗织罪名陷害无辜的阴谋伎俩。

甘守清贫。黄慎幼年长辈给他取名“盛”、“公(躬)懋”。“躬懋”解作“躬逢盛世”恰好同“盛”之名相应,表达长辈希望他能在吉祥美好的世道生活。然而,他经历的是“兀兀以穷年,西驰复南走。丰年儿啼饥,道在形吾丑。”丰收年时还过着“儿啼饥”的苦日子,若是灾年更是悲惨难言。旅途看到的是“老儒守饥馁”、“今日欢乐场,明日空寂也。”为此,他对所谓“雍乾盛世”的虚假繁荣非常反感,毅然把“黄盛”改字又改名。他一生从未进清廷科举考场,不作功名之想,甘守清贫布衣生活。

不附权贵。对有权势者“当其意有不可,操缣帛郑重请乞者,亦娇尾厉角,掉臂弗顾也。”而对平民百姓“虽担夫竖子,持片纸方逡巡不敢出袖间,亦欣然为之,挥洒题署。”其鲜明的爱憎使他笔下出现许多描绘渔樵平民生活的画卷,却看不到画后脑壳拖长辫子的满清臣民,流露出他决不攀附清朝权贵的铮铮骨气和深沉的民族意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