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跑元帅哈罗德亚历山大

中文名:哈罗德·亚历山大

外文名:Harold Alexander

别 名:第一代突尼斯的亚历山大伯爵

国 籍:英国

出生地:爱尔兰

出生日期:1891年12月10日

逝世日期:1969年6月16日

职 业:军人、地中海战区盟军最高司令

毕业院校: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

信 仰:英国圣公会

主要成就:第17任加拿大总督

代表作品:《亚历山大回忆录》

军 衔:陆军元帅

敦刻尔克战役简介:二战最大规模撤退行动

  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5月,英法联军的防线崩溃后,英军在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敦刻尔克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在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行动中,英国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部队。

  战役背景

  随着德国军队于1939年9月1日对波兰发动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但英法联军只是躲在马奇诺防线后,没有对波兰进行有效的军事支援。9月27日,德军占领华沙,波兰完全沦陷。

  1940年5月10日,德军136个师在3000多辆坦克引导下,绕过马奇诺防线进攻比利时、荷兰等国。仅十多天,德国装甲部队就直插英吉利海峡岸边。北部的英法联军事实上已被包围在法国北部的佛兰德地区。5月27日比利时军队投降,40万英法联军开始向敦刻尔克撤退。利用这座港口城市设置阻击防线,再利用船只渡过英吉利海峡成为英法联军的唯一生路。

  战役过程

  5月24日,德军从西、南、东三个方向逐渐逼近敦刻尔克。当德军坦克距离港口仅10英里时,却接到了希特勒停止前进的命令。这一命令在后来引起争议,军事专家普遍认为由于敦刻尔克地势险要,不利于装甲部队作战,希特勒是为了保存装甲力量。

  事实上,英国早在5月19日就预见到了失败,战时内阁指示海军部制定代号“发电机行动”的远征军撤退计划。希特勒阻止德军坦克进逼敦刻尔克给了英法联军建立阻击阵地的机会。尽管5月27日德军装甲部队恢复了对敦刻尔克的攻势,但他们面临敌人有组织的防线而无法突破。英法联军成功地延迟了德军进攻,并且为部队撤离敦刻尔克赢得更多时间。

  5月26日晚,英国海军部下令开始执行“发电机行动”,该行动由多佛尔军港司令伯特伦·拉姆齐海军中将全权指挥。由于敦刻尔克地区一直遭到德军猛烈轰炸,只有东堤可以停泊船只。在“发电机行动”的第一个晚上,在英国海军的努力下,首批人员顺利离开敦刻尔克回到英国。英国海军部开始在沿海和泰晤士河沿岸征用船只。

  5月27日,德国空军第3航空队和第2航空队大举出动,猛烈轰炸敦刻尔克港区和海滩,而英国空军起飞200架次战机掩护海滩登船点和运输船只。虽然英军战机没能阻止德军轰炸敦刻尔克,但却给予德军战机沉重打击,这天被德军称为“灾难的一天”。

  英国海军也全力以赴,抽调舰艇前来,这是英国海军自开战以来第一次用军舰来运输人员。尽管英国海空军竭尽全力,但由于缺乏小型船舶,无法迅速将人员从海滩接到停泊在近海的大型船只,撤退速度很慢。

  当晚,德国海军潜艇、鱼雷艇和扫雷艇也从刚占领的荷兰和比利时的港口出动,企图借助夜色掩护攻击担负撤退任务的英国船只。希特勒也取消了装甲部队停止前进的命令,令英法联军最为胆战心惊的装甲师再度投入战斗。

  地面上,德军步兵利用比利时投降的机会,从比利时的防区直扑敦刻尔克,敦刻尔克危在旦夕。英军第3步兵师在师长蒙哥马利的指挥下分乘600辆军车,在关闭灯光的情况下,乘夜色悄然行军60公里,成功跳出德军合围。

  5月28日上午,敦刻尔克地区

  大雾弥漫,德军轰炸机因能见度太差,不得不带弹返航。而英军则利用这一时机,抓紧组织官兵撤退。下午,德军以小编队战机对敦刻尔克实施扰乱性空袭,但英军很快发现德军空袭几乎没有什么损害,大部分炸弹都落到海里和空旷地带。

  5月29日下午,天气转晴,德国空军大举出击,集中攻击英国大型船只,迫使拉姆齐将参加撤退行动的8艘新型驱逐舰调回本土,以避免这些新锐军舰受到损失,影响以后抗击德军入侵英国本土的作战。陆地上,大批法军和法国百姓退入敦刻尔克防御圈,公路被各种车辆堵得水泄不通,英法联军的控制区不断被压缩,德军炮火已经打到了海滩、东堤和航道。尽管英军损失惨重,但因大量英国民船加入行动,使撤退速度大大增加。

  5月30日,敦刻尔克地区能见度很低,德国空军无法前来攻击。英吉利海峡却一反常态地风平浪静,使英国动员的大批小型船只都能出海,到达敦刻尔克接运撤退的官兵。

  5月31日,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奉命回国,他将指挥权移交给第1军军长亚历山大。上午大雾依旧笼罩着敦刻尔克,德国空军仍旧无法出击,但海面上风力开始增强,英军用卡车搭成的临时栈桥因此无法使用,但撤退仍在紧张地继续。

  下午,天气放晴,德国空军出动了9个轰炸机大队,英军也准确预测到了天气变化,派出大批战斗机掩护撤退部队。

  6月1日天气转晴,德国空军和英国空军针锋相对,展开激战,德军战机虽被击落23架,但击沉了包括4艘满载官兵的驱逐舰在内的31艘船只,还重创11艘船只,英军损失惨重。

  6月2日,由于德军飞机的巨大威胁,白天的撤退行动不得不停止,只能利用夜间组织撤退。德国空军因此改变攻击目标,开始对巴黎进行大规模空袭。当晚,最后一批英国远征军(约26256人)从东堤登船。

  6月3日早晨,亚历山大和坦南特一起巡视了海滩,对英国远征军全部撤退感到非常满意,入夜后两人率领着各自的参谋人员作为最后一批英军登上驱逐舰撤回英国。

  6月4日9时40分,德军第18集团军所属的装甲部队冲入敦刻尔克市区,海滩上担负阻击任务的4万法军全部被俘。当天还有26175名法军官兵撤离敦刻尔克,满载法军的英军“布卡里”号驱逐舰是最后一艘撤离敦刻尔克的船只。14时23分,拉姆齐宣布“发电机行动”结束。

  战役评价

  此次撤退行动从5月26日开始,至6月4日结束。在德国空军和陆军的地空火力猛烈轰击下,由大量民船和部分军舰组成的“敦刻尔克舰队”拯救了33.8万官兵,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这一奇迹的产生原因主要有:

  一是当时敦刻尔克地区天气阴雨连绵,不利于德国空军大规模轰炸。而海况相对浪静,英国很多内河船只都能加入撤退行动。

  二是英法联军的后卫部队英勇抗击德军进攻,掩护主力撤退,特别是法军第1集团军,在明知难以脱身的情况下,依然拼死战斗,守住了阵地。

  三是德军的指挥失误。由于希特勒担心敦刻尔克港区不适合坦克作战,错过了包围封锁敦刻尔克的最好机会。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在德军的穷追猛打之下被逼无奈的逃亡之举,但正是这一逃亡,为盟军保存了日后反攻的主力。

史迪威很冤:远征军如果由他指挥才是幸运

  需要对史迪威进行重新解读

  陈纳德将军的回忆录中,极为痛恨史迪威将军,因为按照陈纳德的回忆录,如果没有史迪威的捣乱、掣肘的话,一个是中国军队可以得到更好的支持,另外美国空军也可以发挥他们在中国战场的作用。这就不由得让人产生疑虑,为什么在猛将如云的美国,他们会派一个如此无能、心胸狭隘和人格缺陷明显的将军到中国来?

  这个问题关键是这么几点:第一,到底1942年中国远征军征战缅甸失败的责任归谁?当时几万中国军人死在那片战场上,这个责任到底归谁?第二,史迪威和蒋介石关于中国军队的指挥权之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史迪威是不是基于个人私利想要中国军队的指挥权?而蒋介石先生是不是为了维护中国主权,才坚决地守住了自己对中国军队的指挥权?第三,史迪威在人格和专业素质上,到底值不值得肯定?

  同古战役中日本军队最多10000人

  大家习惯说,1942年戴安澜指挥的中国第200师所进行的是同古大捷。那场战役到底打死了多少日本人?无论从战役上,还是从战略上,到底有没有取得胜利?如果没有取得胜利,那么是什么原因?(注:同古,南缅平原上的小城,距仰光260公里,扼公路、铁路和水路要冲,拥有军用机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1942年3月,也就是同古作战将要开始的时候,实际上史迪威和蒋介石在重庆有过一次比较长时间的交谈。史迪威的主张是,中国的三个师全部挺进到同古和同古附近,如果日本军队进攻,除了200师在正面迎击之外,22师和96师要从侧翼进攻日军,这样有可能击败日本进攻的55军团。后来我们的参战将领,包括杜聿明的回忆录都一直在说的是,中国的22师和96师没能参加同古战役中对日军侧翼的进攻行动,是因为当时日军56军团的增援部队已经上来了,他们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中国的3个师,而且由于英军掌控着缅甸的铁路运输,所以延误了中国军队向前线的调遣。

  那么,日本55师团进攻同古时到底有多少人?我在《父亲的战场》那本书里写日本师团大约是23000人,但慢慢梳理日本防卫厅的资料,发现进攻同古的第55师团最多10000人,而且没有重武器。因为他们是从柬埔寨走到泰国,再走到缅甸边境,翻山越岭走的是只有猿猴才能通过的路,所以他们的重武器是带不来的。他们打下了缅甸南部的毛淡棉机场,一路北上全部是步行,在第55师团距离同古还有100多公里时,得到了30辆卡车的支持,变成了部分机动的军队,所以他们进攻同古时是很疲倦的。另外,第55师团为在泰国维护治安,所以他的主力作战部队只有5个步兵大队,炮兵连队是被缩编了到缅甸作战。这样计算下来,日本步兵大队满编的话是1100人,5个步兵大队是5500人,加上炮兵和师团司令部,应该不足10000人,当然准确的数字还需要有更权威的统计。另外从缅甸南部开始打,打到同古的时候,已经是有损失的,所以可以说进攻同古的部队,基本上是一支疲兵弱旅。那么,中国的200师已经在那儿构筑工事超过了10天,虽然200师所有的重型装甲、战车、重炮没有上去,但日本也是如此。如果22师和96师都在的话,中国军队人数是远远超过日本进攻部队,这是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

  蒋介石扼杀了同古战役击溃日军的好机会

  至于为什么没有把后面的两个师派到战场上,杜聿明将军的说法是,由于英国人作祟。实际上蒋介石日记里一开始就写了,中国军队的主力绝不能用于曼德勒以南地区,他在很早的时候就下了这个决心。(编者注:曼德勒,缅甸第二大城市,位于缅甸中部偏北的内陆。)现在几乎所有的否定史迪威将军的书里都说,1942年蒋介石是给了史迪威完整的作战指挥权的。蒋介石日记里是这样写的,任命史迪威为入缅华军总指挥,但第二天他的日记里又写,任命杜聿明为入缅华军总司令,并信告杜聿明林蔚,让他们面告史迪威整个后面的方略。实际上,蒋介石没有把指挥权让给史迪威,史迪威是总指挥,杜聿明是总司令。他对杜聿明的任命,史迪威将军并不知道。然后蒋介石在那二十几天的日记里,几乎每一天都有记载,给杜聿明写信指导缅甸作战方针,甚详。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整个战场的真正指挥权是属于蒋先生的,他从来没有放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史迪威下达的22师和96师南下支援200师的命令是无法得到执行的。

  从史迪威的日记里可以看到,当时的铁路基本上是畅通的,他们报告说所有的运兵列车已经南下。第二天史迪威日记里又写,其实预计要走的三列车里有两列没有走,然后接着报告的是这些车终于南下。3月27日他跟杜聿明开会,杜聿明说3月27日可以发动进攻,3月27日这一天非常重要。现在有些学者用杜聿明回忆录来讲同古作战,杜聿明说,那个时候日本军队的援兵来了,人数超过了中国军队。其实这是不对的,在日本防卫厅缅甸作战的一九七几年代的总结里,专门写了3月27日那一天,就是55师团的作战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因为攻击停顿下来了。我们都知道,一个军队的攻击力达到了极限,停下来了,这时候如果中国两个师的有生力量从侧翼突然进攻,三万之众去进攻不足一万人的、已经打得没有力量的55师团,我们完全有可能击溃它,甚至击败他。可惜的是,这个战役没有发动起来。因此我觉得同古作战本来可以取得很好的胜利,结果被蒋先生扼杀了。

  同古作战最多打死500日军而不是5000

  同古作战打死了多少日军?1942年同期的《中央日报》两篇报道,一个是日本的55师团被戴安澜歼灭过半,一个是经过精确点算,打死日军5000人。戴安澜将军自己的日记里,从来没有写打死了日军多少人。杜聿明将军的回忆录里,只有说了他们的骑兵团的伏击打死了几十个日本人,后面也没有说打死了多少个日本人。那么,到底我们说的同古大捷打死了多少日军?上世纪70年代,日本的缅甸战役(相关资料)写了,55师团在1942年的缅甸战役作战中,作战距离1500公里,作战次数50次,阵亡人数700多人。我相信这个数字是准确的。那么50次作战中死了700人,同古战役不可能一场战役就把这700人都打死。往高估,同古作战打死了500个日军,这个应该算比较靠谱的说法。

  同古战役是败仗不是大捷

  那么同古作战到底是输了还是赢了?史迪威的想法是,3个师的有生力量全力打击日本的1个师团的进攻,然后有可能的话,可以向仰光反攻。还有一种说法是,我们右翼的英军背信弃义逃跑了,致使日军从侧后包抄了我们。实际上我们右翼的英军,取日本人的说法,比我们的同古弃守晚两天,也就是说我们已经从同古撤退了,右翼的英军还在打。就算是右翼的英军跑了,进攻右翼的日本人也没有办法来抄同古的后路,因为那中间隔着一座很大的山,他们翻不过来,他们是步行军队,所以英军被泼的脏水我们应该给他们洗刷干净。

  戴安澜将军在同古作战结束后,有好几天没有记日记。后来他补记的时候写,因为打了败仗,所以没有心情记日记。为什么说同古是败仗?蒋先生日记里写,我们损失不大,而日军损失重大,实现了我一贯作战的意图。就证明同古作战是按照蒋先生的意图打的,而不是按照史迪威的意图打的。那戴安澜为什么知道这是败仗呢?首先这个城没守住,同古对于缅甸南部的作战之重要,十几天之后就显示出来了。蒋先生的日记后来也写了,就是同古丢了之后,有一条路可以直插日军的右翼,可以让日本人奔腊戌去,抄了中国远征军的后路和中国远征军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基地。(编者注:腊戌,缅甸北部掸邦的首府,位于缅甸东北部。)戴安澜在同古守着,是知道那条路的重要性。史迪威在前线也看出那条路的重要性,因此紧急部署了在腊戌那一带的中国军队防卫。可惜在那儿防守的中国军队一触即溃,甚至未触即溃,逃跑了。史迪威将军在日记里写,昨天我还有一个师,今天这个师就不见了。所以戴安澜说,同古打了败仗。

  史迪威下令撤往印度是正确决策

  中国远征军损失了几万将士,这个责任到底是谁的?有一个说法是史迪威在缅甸战场上极不光彩地逃跑了,他脱离了自己指挥的中国军队。可大家要记住,如果史迪威将军真想逃跑的话,是美国的上校飞行员加上一个中小飞行员,开着专机来运美国的三星将军,因为他们不能让美国的三星将军被日本人俘虏了。但史迪威拒绝坐飞机离开战场,他用那架飞机运了他认为更需要撤走的人员。史迪威当时下令,中国军队(主要是第五军)向印度撤退,并且规划好了撤退路线。同时跟当时印度的军事方接洽好,准备迎接中国军队,在那边武警和训练。在那之前大约十几天,实际上蒋先生已经接受在印度训练10万中国军人的建议。因此中国军队撤到印度去,并没有所谓的“有损荣誉和国格”的事情。史迪威下令中国军队向印度撤退,很显然是一个最明智,也是一个最现实的决策。杜聿明将军给蒋介石校长发电报,说史迪威和罗卓英命令我们向印度撤退。蒋先生回电:你们经密支那回国,不要去印度。这个蒋介石日记有记录。于是,杜聿明就率领部队经密支那回国。(编者注:密支那,缅甸北部克钦邦首府,二战时为战略据点。)其实杜聿明军队先到密支那,但他们没有把密支那占领作为整个大军撤退的依托。两天之后,日本一支很小的部队将密支那轻易占领,逼使中国几万大军绕行密支那,进了野人山。(编者注:野人山位于缅甸最北方,是密支那以北一片未被开发的原始森林,再北是喜马拉雅山。)

  史迪威将军下命令让中国军队向印度撤退,从战斗序列来讲,史迪威将军是杜聿明的直接长官,史迪威下令向印度撤退,杜聿明本身是违抗命令。所以史迪威率领自己的小部队,不跟着违抗命令的军队一起走,一点错误都没有,错的是杜聿明。严格地说,杜聿明是率军逃跑,说起来这应该是枪毙的。史迪威当时还希望他们能够撤往印度,因此带着其他的114个人,包括很多平民、缅甸女护士、传教士、英国军官,包括他自己这个59岁的老人,115个人的队伍,是整个撤出缅甸无一伤亡的部队,小队伍的安全撤退证明史迪威的决策和判断是对的。另外,史迪威急急忙忙地走,是为了让英国军队为中国将要撤往印度的大军提供路途上的补给和准备接待,因此,史迪威也没有错。

  这里面有一个师长抗命,到现在所有人歌颂这个师长。孙立人师长直接违抗杜聿明撤往中国的命令,带着他的那个师撤往印度。中国史学界批评史迪威脱离自己的部队逃跑了,没有一个人批评孙立人违抗军令带着军队逃跑。我们不能用双重标准评价美国军人和中国军人,因为孙立人是我们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所以做什么事都是对的,而史迪威变成了一面可以任人捶打的破鼓?我觉得我们在做历史时,不能这么不公平地对待为我们国家做出很多奉献的人。史迪威没有错,杜聿明错了。

  杜聿明领着远征军在野人山里天天转。蒋介石在日记里写“为杜聿明规划归国路线”。这个很好玩。蒋先生自己总结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地图。没有地图,你在重庆为深山里的杜军长怎么规划路线?在深山里死了几万人,跟蒋先生在重庆不了解地理情况的规划也有关系。最后蒋先生还是命令杜军长,您就剩这么点人了,去印度。所以也去印度了。然后蒋先生说,这几万人在山里到处转,很辛苦,死了这么多人,都怪史迪威。我觉得这是蒋先生的不公平。

  中国军队不服从史迪威指挥

  第一次入缅作战时,史迪威将军前后规划了不下三次对日本人的反击,对日本突出部队的合围反击,包括到仁安羌去解救英军,也是史迪威将军下的命令。(编者注:仁安羌,缅甸中西部城市,在伊洛瓦底江中游右岸。)结果,一方面解救仁安羌的孙立人将军成了我们口碑相传的英雄,另一方面在齐锡生老先生和诸多中国史学家的作品里,变成了史迪威命令38师去救英军,因此削弱了我们战场上的军力。我们永远用双重标准来评价历史。史迪威策划的三次对日作战,基本上都流产了,我研究的结果是我们自己的军队不服从他指挥的问题。

  在印度,史迪威将军一开始训练了2个师的中国陆军,即第22师和38师。1943年年底,中国军队开始陆续从印度进入缅甸,大概是在1944年元旦,中国第22师的团长傅宗良率领1个团在百贼河发动了对日本军队的作战。史迪威将军直接给22师下达了作战命令,命令傅宗良团长率领他的部队沿着百贼河的右岸继续前进,到接近日军正面时,渡河进攻。团长带着部队进军途中,发现在中途渡河,从日军左侧进行攻击会更有利于作战。于是他一方面向廖耀湘师长报告自己的新的作战计划,同时过河。廖耀湘师长把傅宗良团长的变更报告给了史迪威将军。史迪威极为愤怒,下达了一个命令,撤销其团长的职务,因为他畏敌惧战。将这个命令发给廖耀湘师长,同时给蒋介石委员长发了电报,让重庆同时下达撤销傅宗良团长职务的命令。廖耀湘接到史迪威的命令后,紧急地给宗良团长送去。

  因为傅宗良升官比较慢,和廖耀湘是黄埔同期,那时候他还是当团长。廖耀湘说,宗良兄,您那个计划,咱们的老头子不干了,生气了,你现在已经不是团长了,已经被撤职了。但是我糊弄着他,你接着打,我替你扛着这个包,如果这仗打不好,咱们哥俩就全玩了。傅宗良团长按照自己的计划开始攻击。中国军队在中等规模作战中,这次是最成功的战役。他们给总司令部的报告是击毙了日军大约700人,中国军队阵亡大概十几个人。这个报告打上去之后,史迪威马上回电说,那些日本人都别埋,我来数。因为中国军队虚报战功已经是一个传统。于是史迪威坐着飞机到前线,迅速带着宪兵部队来了。副团长把打死的日本人在河边上排好。史迪威在那儿数,数到680几个人时,没数完,说行了吧,埋了吧。然后跟傅团长说,对不起,我错了,我向你道歉,你的军事素养比我好。然后跟廖耀湘说,撤销我前面的命令。也跟蒋先生说,建议晋升傅宗良团长。这体现了史迪威将军的胸怀和他做事的方法和磊落的人格特征。这是史迪威的人格和它后面训练军队作战的一个故事。

  史迪威和蒋介石关于中国军队的指挥权之争的关键症结是什么?齐锡生先生说史迪威基于个人野心要指挥权。其实当时有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日本发动的1号作战,让中国第14航空队的很多重要机场全部都被日本人占领,中国军队以前没有失守的,如长沙等地都失守了,所以当时中国的军事形势极为严峻。另外一个评价是,蒋介石的政权在这个战场上还能支撑多久?这是当时美国军界和政界最为关心和担忧的问题。那时候派往延安的美国军事观察组,其中有两个很重要的政治观察家,一个叫戴维斯,一个叫谢维斯。我看了他们当时给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军部的报告,1944年他们就写了,中国这个政权正在逐渐地失去人民的支持,而在陕北窑洞里的弱小军队和政党,将在5年之后得到这个国家的执政权。1944年的美国政治和军事观察员是这么判断中国政治形势的。我很惊叹他们的远见。

  另外,蒋先生的日记里已经清晰地透露,早期愿意把中国军队完整的指挥权交给史迪威。有意思地是,正在他筹措这件事时,毛主席的信接二连三到重庆,非要建立联合政府不可。这时候蒋先生觉得,你们美帝国主义和万恶的共产党已经勾结在一起,因为那时候美国观察组在延安,一个要枪,一个要参政,等于要他的权,这样联合起来。咱们想一下,蒋先生是靠他当黄埔军校的校长,然后当北伐军总司令,最后一步一步上位到中华民国的执政老大,如果他的枪没有了,再组建了联合政府,再一不小心建了美国式的民主制度,蒋先生的命基本就没了。所以到后来,蒋先生无论如何都是不能把枪权、指挥权交给美国人。在延安的共产党表态很清楚,只要指挥权在史迪威将军手里,我们一定服从指挥。史迪威将军想得很简单,共产党的20万正规军可以归他管;蒋先生在山西、河南那儿还有40万精锐部队看着共产党,这40万也归他管;还有将近200万正规的国民党陆军,全归他管。一眨眼,史迪威将军变成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指挥军队最多的一个将军了。我相信那时候的史迪威将军若能接到指挥权,也是踌躇满志的。人家想着我多运点军火来,把那日本给打败了。其实,史迪威将军很简单,就是一个纯种的、标准的军人,没有想过把中国军队的指挥权给拿走的问题。

  在欧洲战场上,在人家的土地上打仗,一个美国人在那儿指挥着英国、法国、美国还有好多个国家的盟军,那些国家没有一个说自己的主权就没了。在意大利打仗的时候、在法国打仗的时候,一直打到比利时,没有人说因为美国总司令指挥着他们军队就影响着自己国家的主权。另外中国半壁河山被日本军队践踏,那拿到不是主权吗?如果把军权交给美国人,可以迅速地把半壁河山从日本人的铁蹄里解救出来,那不是恢复中国主权最有效的方法吗?那些天蒋介石在日记里写得很清楚,毛笔都写秃了,心情很不好,分析了一旦指挥权拿出去的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如果甲发生了怎么办、乙发生了怎么办、丙发生了怎么办。最有意思的是,他采取了对中国人来讲行之有效的对付外交难题的方法——死拖。一方面已经做好了准备,另一方面一直拖,一直拖到10月初。

  大家说因为史迪威亲自递交了罗斯福的信,因此蒋介石把指挥权交给了史迪威,其实完全不是。我看蒋介石所有大的军事判断,基本没有正确的,唯一一次准确的判断是美国要大选,罗斯福一定有顾虑,因此我这个时候断然拒绝他对史迪威接管中国军队指挥权的任命,料他罗斯福不敢跟我翻脸。这个他真的判断对了。通过这个,一方面觉得他不是那么磊落,另一方面我觉得他对国际政治还是有所了解,这点我还是佩服的。所以我觉得史迪威和蒋介石,或者罗斯福总统和蒋介石关于中国军队指挥权之争,根本不是一个是否侵害中国主权的争论,完全是蒋介石先生个人是不是愿意让中国军队走向国家化,或者愿不愿意自己成为一个开明政体的开创者的争论和分歧。我们也不要因为这个争论来否定史迪威将军。

  史迪威是一个军事专业素质非常优秀的军人,是一个敢于认错、有着宽广胸怀的军人,是一个充满着善良的、人文情怀的将军。他是一个高贵的人,不应该再往他的身上泼脏水。在史迪威将军离开中国70年的时候,在我们的抗日战争胜利马上就要70年的时候,我们要重新评价和解读史迪威将军,我们要拾起史迪威为中国政治、军事包括外交留下来的丰富遗产,研究解读中国怎么真的成为一个世界强国。

中国远征军崩溃原因:三个师抵不过日军一个师团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这首《挽戴安澜将军》,是1943年毛主席悼念戴将军为国捐躯而作。戴安澜将军率领的中国远征军,征战千里,痛击日军,扬我民族威武。但是,中国远征军在战略上和战场上的一个失算是,它漏掉了一个加强的日军师团,恰恰是这个日军第56师团出其不意突破我军侧翼并席卷了整个后方,导致整个远征军的全面崩溃。

根据参战将领的各种回忆录,大陆和台湾选编出版的历史文件,以及史家研究的观点来看,一般认为远征军失败的战场原因是:因兵力不能及时集结,中路的主力会战迟迟不能展开,同时忽视了东线侧翼防守,被日军从侧翼席卷后方,导致整个战局崩溃。

具体情况是,当东路日军攻克和邦后,一部西进占领东枝,主力继续北上,孤军奋进,以期前出我远征军主力后方。此刻英军送来错误情报,说西线皎勃东(乔克巴当)西南发现3000名日军,防线有被撕裂的危险,在史迪威、罗卓英的严令下,原定用于补救东线危机的新编第38师和第96师以及200师主力之一部紧急西调,这一调动正好与战场情形相反。皎勃东扑空后,疲于奔命的中国军队再掉头东进,已经来回折腾了500公里,且已耽搁了三天时间。第200师再全力东进,来争东枝,通过夜战一举拿下该城,正准备向和邦攻击前进,以便切断日军穿插纵队退路并准备一路尾击之,解除中国远征军后路被断之危局。这时史迪威和罗卓英连续四次下令:攻下东枝后,除留下第200师继续进攻和邦、莱林一线外,第5军直属部队和正在向东集结准备跟进的新编第22师和第96师转向,进行根本不可能的“曼德勒会战”,按照杜聿明的看法,这一错误调动正好与战场形势的实际要求南辕北辙,从而铸成大错。

  中国远征军的失算

如果史迪威、罗卓英在这紧急关头不出现两次调兵失误,中国远征军正常应对的结果是在激战中各部队交替掩护着向后方作有秩序的退却,而不是全面崩溃,也就是说失败的程度不会像后来那么惨烈。

史迪威方案的错误之一是中国最高统帅部过于轻敌,蒋介石对当时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一般估计是三个师抵一个日军师团。这一估计未必准确,在国内战场上,程潜第一战区6个军12万人包围土肥原贤二第14师团2万人,但最后该师团轻松地破围而去。实际作战中,东线的第6军两个师根本挡不住日军第56师团进攻,根据昆仑关战役经验和同古作战经历,只有像最精锐的机械化第200师那样的部队,才能三个师对付一个日本师团,一般装备的部队,六七个师也不一定抵得上日军一个师团的战斗力,更何况甘丽初第6军分散兵力、逐次投入使用都属于兵家之大忌。因此,如果情况像原先估计的那样,只有两个日军师团在缅甸登陆,那么歼灭登陆日军、收复仰光的计划还可以尝试一下,第5、第6、第66三个军共9个师,对付日军2个师团,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可以打成平手(大多数师战斗力远不如机械化第200师)。但出乎意料的是日军在缅甸投入了第33、55、18、56共四个精锐师团外加一个第5飞行师团,且不论战略战术日军高出一筹、关键的战场制空权也在对方手里,单凭地面部队实力,就是全部远征军的装备都达到机械化第200师的水平,还需增加3个师,方能与敌持平(仅就地面部队的战斗力而言,不考虑制空权问题),可见远征军的作战计划已经远远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

事后来看,第一次入缅作战如果不犯战略和战场判断之错误,在日军第18师团和第56师团已经增援上来后,及时按杜聿明方案进行战场调整,中国远征军三个军同日军三个师团在密支那、八莫、昔卜、东枝、景栋之线形成对峙是合理的结局,消灭登陆之敌攻占仰光是不可能做到的,而全军溃败至国境内、同日军在怒江对峙的结果也是可以避免的。遗憾的是,当时的参战将领和史家后来的总结都没有意识这一点,他们的回忆和研究基本满足于战史的叙述,缺乏对兵力、兵器、情报、制空权等因素作客观的专业分析,一味地指责指挥方面的种种错误,而其评估的预设前提中,都认为中国远征军原本是完全可以战败拥有绝对制空权的日军四个精锐师团并收复仰光的。

  战场的实际情况

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有几个值得追究的疑问:一、为何在3月25日,即同古之战打响第6天,蒋介石就在考虑追击问题?二、为何在侧翼东线已经出现危机时,最高统帅部和远征军最高指挥顽固地不放弃中路与日军决战的计划?直到后方基地腊戌被攻占才放弃曼德勒会战计划?三、为何在东线侧翼兵力配置如此稀薄,将陈勉吾的暂编第55师当作公路警备队以连、营为单位分散配置于茂奇、包拉克、垒固、东枝、黑河等地?四、为何日军威胁腊戌断我退路时,最高统帅部没有紧急动用驻昆明附近实力较强的第71军、第52军、第2军驰援,而是把素无训练的新编第29师仓促调来防守腊戌?五、为何负责防守腊戌的第66军军长张轸始终不明敌情?六、在战略指导上,导致远征军惨败的根本错误是什么?

宋希濂将军在《远征军在滇西的整训和反攻》一文中不经意间透露的情况有助于解释上述疑问:“当时重庆军委会军令部对于敌情有一个错误的判断。他们认为沿着滇缅公路东进的日军,只是敌人为了实行追击任务而临时编成的一个快速部队,最多不过二三千人,孤军深入,不能持久。”而实际上,突破东线侧翼向我后方突进的是得到航空、坦克、重炮、汽车部队加强的第56师团,人数在15000~20000之间,该师团早在3月24日开始在仰光登陆,并于3月28日加入同古第55师团方面作战,因日军保密措施做得成功,我最高统帅部直至5月28日才弄清楚。“二十八日,第八十八师的第二六四团在龙松公路上击毙了一个敌军大队长,在其图囊中获得敌第五十六师团的作战计划一份及地图一张,得知敌军第五十六师团全部都在腾龙地区,分为腾北、腾冲、龙陵、腊猛(松山)、芒市、新浓六个守备区,其师团部及直属部队驻在芒市,判断其兵力约为一万五千人至二万人左右。我当即将此项文件送到参谋团林蔚那里,林蔚立即电报军令部,随即蒋介石于三十一日下令停止攻击,将主力部队撤回,固守怒江……”。至此,中国统帅部方知造成东线崩溃的是日军一个加强师团,不是两三千人的骚扰部队。

很明显,中国统帅部与中国远征军指挥官因敌情不明,在整个作战过程中实际上少算了日军整整一个加强师团的兵力。那么,怎么会做出东线日军只是两三千人的骚扰性部队的判断呢?

因为远征军作战的敌情依据最初主要是皮尤河前哨战中缴获一被击毙的日军联络官文件,得知将同中国军队对阵的是第55师团,第33师团与西路普罗美方面的英军接仗,18师团尚未跟进。第5军军长杜聿明以为在全局上,与中国三个军对抗的最多不过第55、第18两个日本师团,而当前局势下,第5军要对付的只是一个日本师团,于是他决定在同古放手大打。

但出乎意料的是,日军第56师团在我军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于3月28日就迅速加入同古方向作战,日军第18师团于3月29日也加入同古方面战斗,杜聿明第5军三个师实际上已稀里糊涂地同日军三个师团在交战,错把三个日本师团当一个师团来打,所以戴安澜的第200师差点被围歼,接着新编第22师、第96师轮番上场仍然节节败退。直到斯瓦阻击战期间,侦察员马玉山从日军第55师团司令部智取一份作战地图带回,杜聿明方知敌第18师团主力两个联队、山炮和重炮各一个大队加入了第55师团进攻行列,但我方仍不知第56师团已投入战场,于是自然地认为日军两个师团已经全部被吸引到中路第5军的正面,投入东线侧翼的兵力能有多少?因为通常日军一个师团主力由三个联队加其他辅助性兵种部队编成。中国统帅部和远征军指挥部对敌情的判断和随后采取的行动就是基于上述情况。因此,蒋介石过早地考虑如何实施追击,史迪威和罗卓英在同古、平曼纳、曼德勒一再固执地追求与日军会战直至崩溃,判断日军快速纵队只是两三千人的骚扰性袭击,东线暂编第55师配置分散并担任公路线警备,派出毫无作战经验新编第29师而不动用昆明附近的三个生力军驰援腊戌等等,就可获得合理解释了。

实际上,从3月20日到4月30日的作战期间,中国远征军中路主力只有四个半师的兵力(其中孙立人新编第38师稍后赶来归第5军指挥,刘伯龙新编第28师两个团后来赶到曼德勒),有些重装备还没有运到前线,却因情况不明摆了个围歼日军三个师团的阵势,实际兵力远远达不到作战目标的要求,一旦交手,岂能不乱套?难怪何应钦认为中国远征军“自始至终均呈被动之态势”。概而言之,中国远征军在战略上和战场上失算于漏掉了一个加强的日军第56师团(该师团因得到日军第15军直属的重炮、汽车、坦克部队和第5航空师团的加强,实际战斗效能已经超过两个日军师团),恰恰是这个师团出其不意突破我军侧翼并席卷了整个后方,导致整个远征军的全面崩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