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的生平简介

  本名:解缙

  别称:解解元、解学士

  字号:字大绅,一字缙绅

  所处年代:明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吉水

  出生时间:;洪武二年(1369年)

  逝世时间:永乐十三年(1415年)

  主要作品:《解学士集》、《天潢玉牒》

  主要成就:主持纂修《永乐大典》

  信仰:道家

  谥号:文毅

大才子解缙太耿直!竟被人灌醉后用雪活埋而死

  明初的解缙(1369年-1415年)与杨慎、徐渭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但凡是大才,必定会有所成。他们不会随波逐流,亦不会因为富贵或贫穷就改变自己的格局。

  解缙虽然出生在穷苦的家庭,但从不抱怨。其母亲去世时下起了大雪,这种情况下办理丧事的人力与费用都会更高。对于贫穷的人家,着实令人发愁。可是解缙并未愁眉不展,反而说这是老天爷在披麻戴孝。

网络配图

  富贵的生活通常难以有胸怀天地的豪气,最多也只是吟风弄月的才气。很多时候,苦难不仅能磨砺人更是成长人的沃土。

  大雪下了几天后就停了,街坊领居就嘲讽解缙:不是说老天爷在披麻戴孝吗?咋就停了?解缙见被融化的雪水回道:房檐都在滴水,难道不是千家万户都在为我母亲的死流泪吗?

网络配图

  即使面对别人的恶意语言,解缙也能够机智化解。其胸襟气魄尚且如此,那他的人生际遇又是怎样?

  统治者向来喜欢招揽解缙这样名满天下的才子,他自然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作为臣子,大多会揣摩圣意来保全性命。可解缙有着贫寒士子的通病——持才傲物。处理官场的事时往往很难得到同僚和皇帝的顺心。

网络配图

  朱棣登基后,解缙最终被他的口无遮拦害惨。永乐三年,解缙出于忠心与太子亲近,讨厌臣子参与自己家事的朱棣可不就被惹恼了?加上小人谗言,一怒之下把解缙收进了天牢。

  解缙在天牢呆了5年后,依然没有丢掉性命,朱棣见锦衣卫报上的名单问:“解缙还活着?”锦衣卫心领神会,偷偷把解缙灌醉埋在了雪里.....最终解缙在雪中冻死。

朱棣身边的红人才子解缙 为什么会被活埋?

在1415年的今天中国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解缙被锦衣卫帅纪纲活埋于雪中而逝世,解缙这个人是从小就被称为神童的,到了最后进入仕途之后,更是得到了朱元璋与朱棣的一致好评,朱棣甚至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可见对其之器重。

网络配图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传奇的人物,最后是被活埋于雪堆而死,这简直让人惋惜,但是是为什么呢?咱们慢慢说。

先说说解缙这个人吧,他这个人其实真的是特别有才的,从洪武年间考中进士之后,开始仕途,因为其刚正不阿、坚持正义得到了朱元璋与朱棣的重用,而解缙也是一直就保持了这种品质,但是有时候这样的性格也是会得罪人的。

就像在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的时候,朱棣召解缙入宫,磋商立太子之事。当时成祖的意思是想立次子高煦为太子,但解缙仍直言说:“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朱棣听后面有不悦,对此议犹豫不决。解缙为说服皇上,只说了一句话:“好圣孙!”两人相视而笑。最后同意立长子高炽为太子,次子高煦为汉王,并令解缙撰写立储诏书,以告天下。

从此,高煦深恨解缙。高煦自以为有战功,又深得朱棣宠爱,常存夺嫡之心。见此情形,解缙上疏劝阻说:“启争也,不可。”朱棣认为这是离间他们的父子关系,对缙很有意见。

网络配图

永乐四年,成祖赐黄淮等人二品纱罗衣,而独不给解缙。漠国公邱福将朝廷机密”传达延外”,高煦却嫁祸解缙“禁中语”五年,解缙又被诬为“试阅卷不公”贬为广西布政司参议。临行前,礼部郎中李至刚因与解缙有宿怨,又诬缙,故即改贬交趾(今越南),命督饷化州。

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解缙人京奏事,正遇成祖北征未归,故只好觐谒太子高炽而返。于是朱高煦又乘机进诲言说:“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朱棣为此震怒。

当时解缙已同检讨王到广东去了,一路上,他俩看到赣江两岸旱情严重,便上疏请凿赣江通南北,引水灌田。疏上,明成祖朱棣更加愤怒,诏令将解缙逮捕入狱。

谢缙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并株连多人,永乐十三年正月十三日(公元1415年2月22日),锦衣卫帅纪纲上囚籍,成祖看到有解缙的名字问了一句很有水平的话:“缙犹在耶?”纪纲一贯草营人命,深为解缙憎恨。

网络配图

因此,他怕成祖赦免和启用解缙,便赶回狱中,假意置酒祝贺,将缙灌醉,活埋于雪中而死,那时,解缙才47岁,解缙被害后,家中财产被抄没,妻子、儿女、宗族都流放到辽东。

这么一位厉害的人物就这么二二的死掉了,真是让人无比的惋惜不是吗?不过,这也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做人有时候也是要学会变通的,不要墨守成规,尤其是今天的社会!

大明奇才解缙:他爹死活不当官他却是状元

两任皇帝是这样评价解缙的。朱元璋“缙以冗散自恣耶。”朱棣“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

网络配图

朱元璋是怎么注意到解缙的呢?

主要是解缙的两个突出吸引了他的眼球。一是成绩突出。二是家境突出。特别重视这年科考的朱元璋听说,江西有个神童,乡试考了个全省第一,高中解元。接下来,参加全国统考,会试考了全国第七。这个才子不仅自己表现出色,而且他的哥哥解纶妹夫黄金华也表现优异,考到最后全部高中,“一门三进士”,这种情况在一般家庭中是罕见的。这个家庭确实不一般,而关于这个家庭开国皇帝是知晓的,甚至有过交集的。解缙出生江西吉水一个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他的爷爷解子元在元朝做过中级官员,解缙的母亲是大家闺秀,而解缙的父亲解开则是朱元璋想特招的、但是辞官不做的个性学者。朱元璋曾三番五次派人请解开出来做官,但全被解开婉言谢绝了。

解缙的父亲为什么坚决不做大明朝的官呢?说起来,这是很耐人寻味的。

解缙爷爷解子元在元末天下大乱时,遭到乱军袭击,也不知这乱军是农民起义军还是地方军阀,总之解子元乱战战死,这也算是为元朝尽忠了,守义而死。而他的儿子谢开,曾为元朝国子监监生,元朝灭亡后,他也要以父亲为榜样,为元朝守义,不肯出来做明朝的官。

听到这里,也许熟悉历史的观众会问元朝不是蒙古统治者建立的嘛,对汉民族实行民族压迫,全国人分四等,南方汉人是最末等,那么身为南方汉人的解子元父子怎为这样一个朝廷尽忠节义,不肯为光复汉族政权的朱元璋效力呢?这就是涉及到更深层的问题中国儒家士大夫“国家与天下”的传统观念了。

简单解释。解子元父子为元朝尽忠,就像后来曾国藩打洪秀全的道理一样,清朝是满洲八旗子弟建立的,曾国藩与洪秀全均为汉人,但是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却去镇压,不帮同族帮外族?这是为什么?对于这一点,曾国藩在给朋友亡妻所写的悼词《陈岱云妻墓志铭》中,表露了心迹民各有天唯所治,焘我以生托其下,子道臣道妻道也。以义擎天譬广厦,其柱苟颓无完瓦。

在儒者曾国藩看来,民族战争,充其量是亡国,换了个君主统治而已,而教义之争,才是天大事,三纲五常是中国大厦的正义擎天支柱,这根柱子倒了,大厦也将片瓦不存,这叫“亡天下”。所以,传统儒家学者,已经养成了“忠君”习性,无论此君来自何方,只要他尊崇三纲五常,不变政教,尽忠就是。

网络配图

解缙家族就是这样传统儒者世家,在父辈的熏陶下,无疑,神童解缙也深受儒家传统思想教育。但他却没有历史包袱,在他这,解家要推倒重来。这里还有一个现实原因,让解缙不想重复父亲的路。因为在古代中国,读书人不做官,不仅没有社会地位,而且还没有什么经济来源,解缙从小看到,不做官的父亲令解家生活窘迫,他不想受穷,一定要做官领俸禄。所以学业成就后,他积极进取仕进科考之路。

大明学子当官要三考,乡试之后是会试,会试之后是殿试。饱读诗书的才子如猛虎下山,乡试第一,会试第七。殿试前就吸引了最大主考官——皇帝的眼球。朱元璋殿试前调阅了一二甲策论,对解缙的文笔赞叹不已,接下来他要亲自给才子出题了。

那么,解缙在殿试上表现如何?会得到皇帝打高分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史料记载,朱元璋以“柳”与“春风”为题,让才子在皇宫大殿当场赋诗。

解缙脱口即出。柳御柳青青近绿池,迎来攫秀不违时。皇恩天地同生育,雨露无私亦共知。春风慢慢春风入舜韶,绿柳舒叶乱莺调。君王不肯误声色,何用辛勤学舞腰。这两首诗,一个是夸皇恩浩荡普照大地,另一个是夸皇帝勤政不好酒色。两首诗就像两把痒痒挠,把皇帝的点位寻得非常到位,挠得朱元璋舒服极了。朱元璋见解缙人小乖巧,又会写又会拍,智商和情商都很出众,便欲钦点其为状元。

但是,朱元璋的意见遭到其他考官的反对,最后才子与状元失之交臂。

解缙为什么没当上状元?其他考官反对解缙当状元的理由在哪里?

这里就有古代点状元的玄机了。中国古代选拔状元,当然首先学习要好,科举考试成绩突出,但是,光学习好不够,还有形象和名字的玄机。也就是说,你形象英俊,名字吉利,也是被点为状元的必要条件。而解缙呢,长相还行,但身材矮小,后被人戏称“解矮子”“解矬子”,所以形象难道雄武英俊,最要命的是他的名字,“解”与“凋谢”的“谢”,“泄气”的“泄”发音相通,解缙名缙字大绅,缙古代是指官人,绅是指绅士,一个国家,官人和绅士都凋谢了,泄了劲儿,这个国家还有好吗?

网络配图

所以有大臣们就劝皇帝不要点解缙为状元,史书记载,这些大臣对皇帝说了这样一番话“首开科甲,为国抡元,当取吉祥以顺民心。解缙字大绅,点为状元,‘缙’、‘绅’俱‘解’,于国不吉。”

这番话和我上述所讲是一个意思,说的是同样道理。朱元璋虽然是个很固执说一不二的皇帝,但也很迷信,为了江山社稷未来讨个吉利,所以忍痛割爱舍却解缙,又选了一个形象和名字都很像样的考生,做了状元,这个状元是谁?史料记载,此人名唤“任亨泰”,大明王朝人人亨通康泰,这名字多吉祥喜气。然而,喜幸归喜幸,好名不代表好能力,这个任亨泰除了名字,再没有在历史留下一笔记录,想必也是平平庸庸,一事无成。

神童与状元擦肩而过,只定了“三甲进士”。之后被加官翰林庶吉士。这是个“预备干部”,没有实际职务,相当于皇帝的备用秘书。但解缙这个备用秘书不一般,一进翰林院就得到太祖恩宠,不久升为翰林学士,转正秘书。朱元璋经常招才子进宫,带在身边,不离左右……

揭秘明成祖朱棣发难:解缙智改凉州词

有一天,永乐皇帝要解缙在他的一把外国贡品扇上题字,解缙便写了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网络配图

可是他一时疏忽,把诗中的“白云间”的“间”字漏掉了。他的冤家汉王高煦发现后,向皇帝奏道:“解缙自恃才高,目无君主,竟敢乘题扇之机,有意漏字戏君欺主,如此狂乱之徒,今不杀之,后必酿成大患!”

皇帝一看,果然如此,便大喝一声:“武士们将他带下,推出去斩了!”

网络配图

这时,解缙却哈哈大笑:“圣上请息怒,听为臣的慢慢讲来。这是我作的一首《凉州词》,和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仅有一字之别。王之涣的《凉州词》实为诗而不是词,所以有个‘间’字;我作的这首《凉州词》实为词而不是诗,当然没有‘间’字。”

皇帝说:“既然如此,你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读读你的《凉州词》,只要大家听了,都认为是你的作品,朕不但不加罪于你,而且还重重有赏,如其不然,立即斩首!”

网络配图

解缙叩头谢恩,立起身来,当众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由于中国古代书法没有标点符号,因此,解缙巧用停顿,将一首漏字之诗读成了词,且念得有声有色,使人耳目顿时为之一新,君臣赞不绝口。

解缙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逢凶化吉,不但保住了生命,而且领赏而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