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唐朝诗人

中文名:李群玉

别 名:字文山

国 籍:中国

出生地:唐代澧州

职 业:授弘文馆校书郎毕业院校自学成才

主要成就:追赐进士及第

代表作品:李群玉集

李群玉生平经历和诗歌成就“诗笔妍丽 才力遒健”

唐代诗人李群玉生于公元808年,卒于公元862年,是澧州人。在诗人辈出的唐代年间,唐代诗人李群玉仍在诗歌领域占有一席很重要的地位,足以看出李群玉的诗情文采。在《湖南通志》一书中,记载了李群玉的生平经历和诗歌成就,原话是“诗笔妍丽,才力遒健”。

李群玉画像

虽然只有简短的八个字,但是从中体现了世人对李群玉诗歌才能的赞赏。早年间,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曾到澧州游玩,得知李群玉有很高的才情后,杜牧劝告李群玉让他参加科举考试,得以入朝为官,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后来,宰相裴休在湖南一带巡查时,让李群玉给自己赠送诗词一首。后来,李群玉进京将自己曾写的三百首诗歌送给唐宣宗,唐宣宗看后,称赞李群玉的诗歌高雅有内涵,并封李群玉为弘文馆教书郎一职,还赐给了李群玉大量的锦缎器物。李群玉喜欢郊游,所以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并结识了很多朋友。在《全唐诗》中,共收录了李群玉263首诗歌,是晚唐时期著名的代表诗人。除此之外,李群玉也被称为唐代湖南三大诗人之一。在李群玉诗歌中,可以看出晚唐时期的人文风貌。唐代诗人李群玉曾作一首《石渚》诗歌,记录了长沙窑烧制瓷器的生动场面,因此后人认为李群玉是记载长沙窑的第一人。《秋怨》、《感春》、《山中秋夕》等诗歌都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代表诗作。

李群玉绿腰

李群玉绿腰是诗歌作品《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中的一个意象,写出了著名诗人李群玉观赏绿腰舞的场景。说到这里,绿腰是什么意思呢?绿腰是唐代的一种舞蹈,是汉人发明的,舞姿优美柔软,配合着由慢到快的乐曲节奏,极具美感。

绿腰

那么,李群玉绿腰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想要了解李群玉眼中的绿腰,首先要赏析这首诗歌。这首诗歌全文为:“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全诗共有八十个字,展现了绿腰的绝美舞姿。诗句开篇描述了一位美丽的佳人穿着轻纱衣裙,跳着优美的绿腰。李延年曾在《佳人曲》中写到:“北方有佳人”,而在这首诗歌中,李群玉将北方两字换为“南国”,交代了佳人跳绿腰的地点,即在南国。接着,李群玉用一系列的动词描述了佳人跳绿腰舞的姿态。佳人舞姿翩翩,眼神顾盼,媚态十足。最后一句诗句用“飞”和“逐”两字,展现了跳绿腰的佳人舞姿袅袅的生动形象,仿佛随风消逝一般。李群玉绿腰生动再现了绿腰轻盈柔美的一面,让世人了解绿腰的舞姿。除此之外,李群玉用游龙、凌雪等词形容绿腰舞姿的优美变换,重点突出了绿腰的特点。这首诗歌将绿腰和诗句融为一体,看似只有诗句文字,言词之间动态十足。读这首诗歌时,仿佛真有一名佳人在眼前跳着柔美的绿腰。

《放鱼》唐代诗人李群玉,早觅为龙去, 江湖莫漫游

《放鱼》是唐代诗人李群玉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题材独特,角度新颖。作者既入乎其内,深入地体察了鱼的习性、情态和生活环境,作了准确而非泛泛的描写;又出乎其外,由尺寸之鱼联想到广阔的社会人生,言在此而意在彼,让读者受到诗中寓意的暗示和启发。全诗状物形象,含蕴深远,是独具一格的难能可贵之咏物佳作。

  放 鱼

早觅为龙去⑴, 江湖莫漫游⑵。

须知香饵下⑶, 触口是铦钩⑷!

  词句注释

⑴觅:寻求。

⑵漫:随意,随便。

⑶香饵:诱饵。

⑷铦(xiān)钩:锋利的钓钩。

  白话译文

早日求得化身成龙去,江河湖海中切莫逗留。

要知诱人的香饵之下,张口就是锋利的鱼钩。

  作品鉴赏

这是咏物诗中一首富于哲理的佳作,篇幅短小,意味隽永。中国古诗中,最早写鱼的诗句见于《诗经·卫风·硕人》篇。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枯鱼过河泣》,则是以鱼为抒写对象的完整的全篇。唐代咏物诗不少,然而写鱼的专篇仍然不多,所以这首《放鱼》是独具一格的难能可贵之作。

这首诗从题目上看,是写诗人在将鱼放生时对鱼的嘱咐,全诗以呼告式结撰成章。“早觅为龙去”,一开始就运用了一个和鱼有关的典故,妙合自然。《水经注·河水》:“鳣鲤出巩穴,三月则上度龙门,得度者为龙,否则点额而还。”在我国古代富于浪漫色彩的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有鳞有须、能兴风作浪的神奇动物,因此,为龙或化龙历来就象征着飞黄腾达。但诗人运用这一典故却另有新意,他是希望所放生之鱼寻觅到一个广阔自由的没有机心的世界。一个“早”字,更显示诗人企望之殷切。接着以“江湖莫漫游”句,须承而下。“漫游”本是为鱼所独有的生活习性,但在这里,“莫漫游”和“早觅”的矛盾逆折,却又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悬念:为什么希望鱼儿要早觅为龙,又劝其莫漫游于江湖之中呢?这就自然无迹地引发了下文:“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香饵”与“铦钩”也都是和鱼的生活与命运紧密相关的事物。这两句诗一气奔注,分外醒人耳目。铦,是锋利之意,“铦钩”与“香饵”相对成文又对比尖锐,那触目惊心的形象可以激发人们许多联想,“须知”使诗人告诫的声态更加恳切动人,而“触口”则更描摹出那环生的险要,传神地表现出诗人对鱼的怜惜、担心的情态。寥寥二十字,处处围绕着题目“放鱼”来写,用语看似平易,运笔却十分灵动而巧妙。

“寄托”是咏物诗的灵魂。这诗抒写的是放鱼入水的题材,但它又不止于写放鱼入水。诗人的目光绝没有停留在题材的表面,而是在具体的特定事物的描绘中,寄寓自己对生活的某种体验和认识,使读者从所写之物,联想到它内蕴的所寄之意。这首《放鱼》寄意深远。其特色一是小中见大地展开,二是由此及彼地暗示。写的是具体的尺寸之鱼,却由鱼而社会而人生,抒发了封建社会中善良的人们对于险恶的社会生活的一种普遍感受。所咏叹的是“放鱼”这一寻常事物”这一寻常事物,但诗人却手挥五弦,目送飞鸿,因而音流弦外,余响无穷,使人不禁联想到诗人自己和许多正直的人们的遭际而深感同情。正如陶明濬《说诗札记》所指出的:“咏物之作,非专求用典也,必求其婉言而讽,小中见大,因此及彼,生人妙语,乃为上乘也。”此诗可谓得其旨。

苏东坡说:“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何况是咏物诗。这首《放鱼》状物形象,含蕴深远,花蕾虽小却香气袭人,堪称咏物诗中的佳作。

唐代诗人李群玉 解析李群玉绿腰是什么意思

  唐代诗人李群玉生于公元808年,卒于公元862年,是澧州人。在诗人辈出的唐代年间,唐代诗人李群玉仍在诗歌领域占有一席很重要的地位,足以看出李群玉的诗情文采。在《湖南通志》一书中,记载了李群玉的生平经历和诗歌成就,原话是“诗笔妍丽,才力遒健”。

  李群玉画像

  虽然只有简短的八个字,但是从中体现了世人对李群玉诗歌才能的赞赏。早年间,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曾到澧州游玩,得知李群玉有很高的才情后,杜牧劝告李群玉让他参加科举考试,得以入朝为官,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后来,宰相裴休在湖南一带巡查时,让李群玉给自己赠送诗词一首。后来,李群玉进京将自己曾写的三百首诗歌送给唐宣宗,唐宣宗看后,称赞李群玉的诗歌高雅有内涵,并封李群玉为弘文馆教书郎一职,还赐给了李群玉大量的锦缎器物。李群玉喜欢郊游,所以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并结识了很多朋友。在《全唐诗》中,共收录了李群玉263首诗歌,是晚唐时期著名的代表诗人。除此之外,李群玉也被称为唐代湖南三大诗人之一。在李群玉诗歌中,可以看出晚唐时期的人文风貌。唐代诗人李群玉曾作一首《石渚》诗歌,记录了长沙窑烧制瓷器的生动场面,因此后人认为李群玉是记载长沙窑的第一人。《秋怨》、《感春》、《山中秋夕》等诗歌都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代表诗作。

  李群玉绿腰

  李群玉绿腰是诗歌作品《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中的一个意象,写出了著名诗人李群玉观赏绿腰舞的场景。说到这里,绿腰是什么意思呢?绿腰是唐代的一种舞蹈,是汉人发明的,舞姿优美柔软,配合着由慢到快的乐曲节奏,极具美感。

  绿腰

  那么,李群玉绿腰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想要了解李群玉眼中的绿腰,首先要赏析这首诗歌。这首诗歌全文为:“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全诗共有八十个字,展现了绿腰的绝美舞姿。诗句开篇描述了一位美丽的佳人穿着轻纱衣裙,跳着优美的绿腰。李延年曾在《佳人曲》中写到:“北方有佳人”,而在这首诗歌中,李群玉将北方两字换为“南国”,交代了佳人跳绿腰的地点,即在南国。接着,李群玉用一系列的动词描述了佳人跳绿腰舞的姿态。佳人舞姿翩翩,眼神顾盼,媚态十足。最后一句诗句用“飞”和“逐”两字,展现了跳绿腰的佳人舞姿袅袅的生动形象,仿佛随风消逝一般。李群玉绿腰生动再现了绿腰轻盈柔美的一面,让世人了解绿腰的舞姿。除此之外,李群玉用游龙、凌雪等词形容绿腰舞姿的优美变换,重点突出了绿腰的特点。这首诗歌将绿腰和诗句融为一体,看似只有诗句文字,言词之间动态十足。读这首诗歌时,仿佛真有一名佳人在眼前跳着柔美的绿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