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陆龟蒙
别 名:陆鲁望,天随子,江湖散人
国 籍:唐朝
民 族:汉族
出生地:长洲(今江苏苏州)
职 业:诗人、文学家、农学家
信 仰:道教
主要成就:中国农业史上著名的农学家 推广曲辕犁
代表作品:《甫里先生文集》《耒耜经》《笠泽丛书》等
陆龟蒙唐朝文学家生平简介,历史地位介绍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陆龟蒙(?~公元881年):字鲁望,长洲(今苏州)人,唐朝文学家、农学家、藏书家。
他年轻时豪放,通六经大义,尤精《春秋》。举进士不第后,从湖州刺史张博门下游,隐居松江甫里,人称“甫里先生”。置园顾渚山下,不与流俗交接,常乘船设蓬席,备束书、茶、笔、勺具,任游江湖间。所作诗文对晚唐时弊多所抨击。诗以咏物写景为多。家多藏书,史称其“癖好藏书”,收藏多至3万卷。每得一本珍本图书,熟读背诵后加以抄录,并多加校雠后再行抄写,以至于每书有一副本保存。借人一书,一旦有破损和“篇秩坏舛”,必加以“辑褫刊正”。与当朝有藏书者多诗词酬唱,曾与徐修矩和诗有《奉和袭美二游诗·徐诗》曰:“伟矣开元中,王道真平平。八万五千卷,一一皆涂铅”。后封官左拾遗,未到任即卒。编著有《笠泽丛书》4卷。另有《杂讽九首》、《耒耜经》、《小名录》、《甫里集》等,宋叶茵辑有《唐甫里先生文集》。
他与皮日休为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是唐朝隐逸诗人的代表。
陆龟蒙的成就不仅体现在文学上,农学上同样造诣非浅,他撰写的《耒耜经》是一部描写中国唐朝末期江南地区农具的专著。
历史地位
陆龟蒙作为一位文学家,其成就主要在诗歌和小品文方面;作为农学家,其影响则主要在农具方面,尤其是对江东犁的总结。由于犁在农业中的地位,犁的进化史就是古代农业史,这就决定了陆龟蒙在中国农业史上的地位,以致于研究中国犁的学者,言必称颂陆龟蒙的《耒耜经》。
【白莲】唐代陆龟蒙诗作,诗词解读和赏析
《白莲》是唐代诗人陆龟蒙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描写白莲花含着怨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谢落,暗喻洁身自好的人,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总是受到冷落和排挤,只能默默无闻的被埋没掉,表现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遇的心理。
白莲
素蘤多蒙别艳欺⑴,此花端合在瑶池⑵。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⑶。
词句注释
⑴蘤(huā,古音wěi):“花”的古体字。
⑵此花:指白莲。端合:真应该。端,一作“真”。瑶池:传说中的仙境,相传为西王母所居,《穆天子传》有“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的话。
⑶欲堕时:指白莲将要凋谢的时候。
白话译文
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艳花欺,白莲花总应生长在瑶池里。
月儿明风儿清花儿要凋谢,只有恨却无情谁人了解你?
整体赏析
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莲花为“花之君子”,说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并且对其作了具体介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些描写,形象而具体地写出了莲花的特点,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主要寓于对莲花的描写之中。《白莲》这首诗却不同,这首诗虽然是以“白莲”为题,以莲花为吟咏对象,但诗人没有对白莲作具体描绘,而是抓住白莲颜色的特点,借题发挥,直述诗人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感情。
诗的第一句:“素花多蒙别艳欺”便明显地指向人事。有不少人轻视乃至鄙弃素色的花卉,而专门喜欢那些妖艳的花朵。封建社会的上层社会也是这样,一些朴实无华,不善于表现自己的人往往被忽视,被埋没,被欺凌,而一些华而不实的家伙则往往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欣赏与重用。这句诗明显地指向了这一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诗的第二句就更明显了,瑶池是传说中的神仙世界,是无比高雅神圣的地方。诗人说白莲应该在这样的地方占据一个位置,这明显地是在说那些有才能的人应该在人类社会上得到自已应得到的地位。这里当然也不能排除诗人有自况的意思。可是,在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被摧残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使诗人感到愤怒,也使诗人感到悲哀,因此在此诗的最后两句,诗人塑造了在晓月清风之中即将凋谢的白莲这一形象,让人们注意,向人们提出了问题。这就又一次把矛头指向了封建社会,控诉封建统治者摧残与埋没人才。这首诗就是这样通过对白莲的吟咏,揭露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被摧残的不合理现象,为被埋没、被摧残的人才鸣不平,为他们发出呼呼的。这首诗诗主要运用象征的手法,议论与描写结合得十分巧妙,语言也通俗易懂,概括力强。
《白莲》一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新意;然而它并没有黏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白莲好像无情,但却有恨,在天欲晓而残月尚在,凉爽的晨风吹着,无人知觉的时候,这正是白莲的花瓣将要坠落的时候。这样的想象和描写是既适合作者心目中的白莲的性格的特点,而且又很有情致和余味的。因为有诗的感觉和想象的诗人写诗,并不是仅仅打一个比喻,借题发挥,发一点个人的牢骚,而是对他所歌咏的对象,总是感到了诗意,感到了有动人的地方,然后才可能写出可以打动人的真正的诗来。最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
晚唐陆龟蒙能当真隐士 全仗“官二代”的家底儿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这是陆龟蒙《和袭美春夕酒醒》的绝句,袭美是其好友皮日休,诗史上“皮陆”并称,开晚唐开江湖隐逸一派诗歌,诗风清丽平淡。不过皮是朝廷官吏,陆龟蒙除了做过短暂的幕僚,终其一生只是布衣处士。
陆龟蒙之所以布衣告老,其实也是事出有因。其祖上历代为官,且六世祖、五世祖都官至宰相,这不可能不影响他,只是他因考进士不第,故此绝了念想。再加上为人清高,不与流俗为伍,在饶州期间,三日不见任何人,而饶州刺史主动带部下前来相见,反而引起他的不痛快,竟自拂袖而去,脾气之大,可见其性格的孤傲不屑。让人想起倪云林,因朝廷大员饮茶粗俗,也是愤然而去。
一般高人的脾气,多少与他们的家境有关。陆龟蒙是世代高官出身,倪云林则是富甲一方的豪富,从小就养成了富贵公子傲世的性格,既可敬,也有些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诗人罗隐《寄陆龟蒙》诗中说:“却恐尘埃里,浮名点污君。”可见对陆龟蒙的敬重了,他们即使不被世人理喻,也绝不会委屈献媚。
陆龟蒙是真名士。进士落第后,隐居家乡甫里,自称“甫里先生”、“江湖散人”、“天随子”等名号,以诗文、饮酒、垂钓为乐。《唐才子传》陆龟蒙条说他:“不喜与流俗交,虽造门,亦罕纳。不乘马,每寒暑得中,体无事时,放扁舟,挂篷席,贲束书,茶灶、笔床、钓具,鼓棹鸣榔。”日子过得潇洒散淡,宛如庄子的逍遥游。而他的“天随子”即取自庄子的:“神动而天随。”也就是听随自然的意思。
不过,真要做名士,没有一定的经济保障还是难以为继的。虽然祖上世代为官家产肯定不少,但到了陆龟蒙这代,已经有些破落了,但还是有房屋三十间,田地四百亩,耕牛十头,佣工十余人。日子似乎也不差,但他好像过得仍然不富裕。在其《甫里先生传》中说:“先生由是苦饥,囷仓无升斗蓄积。”在孙光宪的《北梦琐言》中,也说他:“性高洁,家贫,思养亲之禄。”估计也是受了陆龟蒙叹穷的影响。
这就有些奇怪了,虽然他说是由于家里的田地地势低,雨水多的时候就会与江水连通,影响收成,但不可能年年如此吧!即使经常这样,他四百亩的土地,有一年收成好了,也足够他逍遥好一阵了。文人爱夸张,这也是一种通病。唐伯虎在科举舞弊案后,生活也一度拮据,留下过十朝风雨若昏迷,八口妻孥并告饥的诗句,落魄是真的,但未必贫困如此吧!据清代姚承绪的《吴趋访古录》中记载,陆龟蒙住处一共有三处。甫里老家的天随别墅中有清风亭、杞菊蹊、垂虹桥、鸭螣等诸胜。可见是一所豪宅。另他在苏州附近的临顿桥有居所,在震泽有天随别业,陆龟蒙着震泽垂钓时,就住在这里。或许陆龟蒙的叹穷是和祖上相比吧!那他的确是个“穷人”。
和隐居的高士一样,陆龟蒙也嗜茶。这或许受了先辈茶圣陆羽的影响,陆羽曾居住湖州,而陆龟蒙跟随张搏为幕僚时,也住过湖州。且在湖州的顾渚山下购置一茶园,模仿陆羽的《茶经》写过品茶的书,可惜已经失传。
陆龟蒙在当时就是吴地名重一时的隐逸高士,和有些文人,如孟浩然不同的是,孟浩然当年在长安求官,因一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惹得唐玄宗不高兴,打发其回家做隐士去吧!而从诗中看,孟浩然多少有些唧唧歪歪的委屈感。从这方面来说,陆龟蒙可谓真隐士,和张志和一样,气性的高傲,促使了他们散淡江湖的动力。他和春秋的范蠡,西晋的张翰一起并列为“千古三高”在其家乡有甫里先生祠,让后人膜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