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李来亨
别 名:李懋亨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米脂
逝世日期:1664年8月4日
信 仰:敬天法祖、守卫汉家天下
主要成就:联明抗清
爵 位:三原伯→三原侯→临国公
茅麓山战役中李来亨点火自焚 为什么当地传说中李来亨却没有死
茅麓山抗清基地最后一战,是大清统一大陆最后一战。历史上称其为茅麓山战役。
关于茅麓山战役,历史资料介绍:在清军10万大军长期围困下,李来亨率领大顺军将士,严防死守,极力保护明朝最后一块净土。双方相持数月后,基地物资基本消耗殆尽。李来亨在六月曾组织两次突围,虽拼死奋战,但寡不敌众,无法突出重围。8月4日,寨内弹尽粮绝。李来亨事先妥善安排了老母的生路,与妻、子等全家人扑向熊熊烈火,壮烈牺牲。
然而,茅麓山当地人传说,李来亨并没有牺牲,而是从一个不为清军所知的秘密小道逃走了。
曾在永历朝廷任职的历史学家王夫之,在其所著《永历实录》中,记载李来亨部3万余人,除战死者外,均逃走,被清军抓住的仅有150人。
本人第一次来茅庵村考察时,观摩《圣帝行宫碑碑文》,发现了被人凿毁的字里,有一个“涧”字,隐隐约约,清晰可辨。与前后字连接,原来是“清【涧】李来亨”,由此明确了李来亨的籍贯。弥补了历史上记载李来亨“籍贯不详”的历史空白。
顺便,我在介绍清涧县的基本情况时,说道陕北民谣有一句“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说的是李来亨家乡的石板十分有名。
在场的原兴山县文化局局长、《闯王后传》作者冯俊祥,便委托我一件事情:让我回到陕北后,和清涧县政府联系一下,能否用清涧的石材为李来亨制作一块纪念碑。说起纪念碑,让我想起,在茅麓山考察中,怎么没有发现李来亨的坟墓?
李来亨保护站孙站长,向我解释说:当时,大火燃烧,房屋倒塌,掩盖尸体,无法辨认。据说,兴山县令还专门来茅麓山查验过,也没有发现李来亨与家人的尸体和遗骸。当时,我信以为真。
第二次,本人应邀参与中央电视台十套《探索发现》,前来茅麓山拍摄七集大型纪录片《李自成宝藏之谜》时,曾听到当地民间传说,李来亨没有死。当时,我是半信半疑。
最近,精心研究探讨,李自成大顺军第二抗清基地茅麓山这段历史时,因掌握了李自成金蝉脱壳没有死,创建洪门天地会的历史依据。又发现了开展反清斗争,建立的多处战略根据地这一历史事实。
分析发现,李自成洪门天地会反清斗争战场,波及大半个中国。但是,全国犹如一盘棋,有条不紊,有计划、有步骤、有预谋地在进行。而且,历史上从未被发现过。说明其隐蔽程度之深。
从发现的李自成洪门天地会历史文化遗迹、遗址,以及大顺军后裔的安置环境和居住条件来看,无论张家界武陵山、广西恭城大瑶山、江西九江抚州、赣、闽、粤一带、河南南阳一带、丹江流域,以及陕北黄土高原,都可以证实这一论点。
结合湘、赣、鄂幕阜山四十八寨抗清基地,以及茅麓山抗清基地大顺军的撤退流向综合分析,发现李来亨与全家引火自焚的结局,不符合逻辑,有一定的质疑。可以断定,李来亨与全家并没有死。很可能是李自成策划的又一次金蝉脱壳计谋。
在我的研究中,已经发现李自成为了达到其“我要永久地隐居下去”这一目的,曾经有过两次金蝉脱壳。第一次,是湖北通城庙里被害,从此没有李自成这个名字了。
第二次,是在湖南张家界天罗山寺。隐身几年后,突然在“宏愿未续吾辈岂低龙头,壮志未酬尔等焉卸鞍马”的豪迈楹联下,引火自焚。从此,再也没有大和尚“戚六六”这个名字了。
由此综合分析,不得不对李来亨在茅麓山与家人,引火自焚的结局产生质疑。从而迎合了,李来亨并没有死这一民间传说。
归纳总结,有以下五大质疑:
质疑一;茅麓山战役结束后,清军清扫战场为什么没有发现李来亨及家人的尸体。按照军事惯例,战场结束后,胜利者必须要清扫战场。清扫目的,并不完全是清理战利品和统计战绩。主要是清查统帅者的结局。必须做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否则,战役不为全胜。
质疑二:兴山县令曾派人来茅麓山查验李来亨的死因,据说是朝廷有追查。而县令却以李来亨与全家已被火烧焦,无法辨认为理由,擅自确定自焚而死。
质疑三:李来亨在茅麓山建立抗清基地,长达14年之久,与当地百姓具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人民群众拥戴李来亨。那么,李来亨与全家自焚后,当地群众怎么没有人去收尸,掩埋尸体。
质疑四:李自成健在,时年58岁(据最近从一隐姓埋名的李自成后裔家谱中发现,李自成享年75岁,高桂英享年66岁)。李来亨在茅麓山,为李自成建有行宫(圣帝行宫)。可见李自成在14年间,多次来茅麓山巡视过,对茅麓山的情况应该是了如指掌。对于李来亨的退路,李自成不能袖手旁观,不闻不问,没有安排。
质疑五:李来亨选择茅麓山为抗清基地,不会不考虑大顺军最后退路和生路。何况,李自成在,洪门天地会在,李来亨没有必要,在疏散全部大顺军将士和家属后,与全家人一起,投向火海,含恨自尽。更没有理由杀妻、杀子,同归于尽。
除此之外,不排除清军、清政府里有同党、内线,里应外合,协助、配合、掩护李来亨与家人逃离。
自古以来,“我中有敌,敌中有我”。更何况,李自成所建立的抗清基地和反清根据地,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如鱼得水,十分融洽。
毕竟,这是中华大地,富有大汉民族气节的人占多数。而满人、汉奸只占少数。
明朝灭亡之后,李来亨为什么还在坚持反清复明?
清朝康熙三年的春天,湖北兴山县茅麓山周边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满清王朝即将完成征服天下的最后一块拼图。
图海领军从湖广,李国英领军从四川,东西两面将茅麓山围得水泄不通,接近十万大军布下的营帐连山遍野,即使是春寒料峭的时节,为军队提供补给的数十万民夫则在山路上川流不息地,体力不支者则被监工就地射杀,险峻的山道上随处可见民夫们冻饿而死的尸体。
在这个暴力和死亡形成的旋涡中心,坐落着大陆上最后一支打着大明旗号的军队——南明临国公李来亨(李自成侄孙)部,也就是所谓的“夔东十三家”。
这是没有任何希望的战斗,是真正的绝境,清军光是数量就是他所部的数倍以上,而且补给充足,政治上大明在两年前就随着永历帝的死彻底完蛋了,满清已经完全确立了自己的正统地位,士气高昂。
茅麓山地势险峻,同样意味着进出山的道路被锁的死死的,连逃都逃不出去。援军?不会有任何援军,东南的郑家因为内讧被赶到了荒岛上,而在巴东地区一同作战的王光兴,刘体纯,郝摇旗,袁宗第人或死或降,自己必须孤军奋战。奇迹?明末没有奇迹,没有黄石,没有陈新,没有邓香菇,有的只是千万尸体堆砌成的惨烈现实。
对李来亨而言,投降并非是不可能的选择。晋王李定国何等英豪盖世,其世子吃不了荒郊野岭的苦,最终依然投降了;王光兴为反清转战千里,何等气魄,最后不也投降了吗。自己何必要搭上自家和万余将士的生命。
为了尊严?那又能值几个钱,至少水太凉,洪承畴,吴三桂们都是这么觉得的。
清军攻入南京,众明臣纷纷屈膝降伏
为了大明?自己的父祖辈花了几乎一生来推翻这个腐朽的朝代,自己归顺后没有受到什么恩惠,处处被排挤的同时,反而要屡次出兵拯救这个不争气的小朝廷。甚至连战斗的理由都是虚无的,李来亨的父祖辈战斗了一生,结果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剪了辫子后继续鱼肉百姓,杀良冒功的旧明军队换了身皮后继续屠杀百姓,什么都没变。但最终他以及茅麓山的将士们用最绝决,最壮烈,最凄美的行动为那个时代划上了尾音。
【为了达到困死明军的目的,清军构筑木城,挑挖堑沟,树立排桩,切断明军同外界的一切联系。木城是为清军驻守而设立的,城外挖掘阔深各八尺的濠沟;濠外埋设一道五尺宽的排桩,名为梅花桩。其形制是用长五尺、围一尺的圆木一半埋入地中,地面桩高二尺五寸,各根木桩之间相距仅五寸,参差排列,状如梅花。这项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的工事完成以后,给李来亨部明军的行动和军需供应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双方相持了几个月,李来亨部贮积的粮草消耗得差不多了,求战不得,被迫拼死突围。六月十五日深夜,李来亨亲自率领总兵五名、精兵数千名分路进攻清军防线,另派三名总兵带领士卒旁攻,牵制他部清军赴援。明军抬着云梯、盾牌,手持钩镰大斧,砍断木桩,填平沟堑,“炮矢如雨,蜂拥攻打”。由于清军防御严密,突围未能成功。闰六月初九日夜晚,李来亨再次率领数千名士卒向清军阵地发起猛攻,“槍炮齐发,势如风雨骤至”。明军战士“莫不奋臂争呼,拼死力战”。因双方兵力对比悬殊,明军虽“连攻五阵”,结果仍被清军击退。两次突围的失败,使李来亨深知打破清军重兵包围的希望已化作泡影,但他仍然大义凛然地决心与阵地共存亡。他把清方派来招降的叛徒李有实处斩,表达了宁死不屈的高风亮节。清军见劝降无效,进一步挑深濠堑,加固工事,以求不战而胜。
八月初四日,寨内粮食全部吃完了,军心不稳,少数官兵私自逃出向清方投降。李来亨知道已经到了最后关头,他先把妻子杀死,放火烧毁房屋,然后自缢而死。】顾诚《南明史》
“来亨部凡三万余人,来亨死,或死或逸去,就俘执者百五十人而已。余众散入秦、蜀山中,不知所终。来亨败没,中原无寸土一民为明者。”王夫之《永历实录》
我一直在想,茅麓山的冲天大火中,李将军究竟守护的是什么?大明?衣冠?忠义?尊严?都是,似乎又都不是,如果非要概括的话,那是民族灵魂的光辉。是明末大荒之下赈灾款被贪官污吏们瓜分殆尽以致活不下去的人反抗朽明统治不惜螳臂当车的勇气,是这种精神延续到清朝,那些在剃发、逃人、圈地、投充下依然活不下去的人反抗八旗铁骑不惜飞蛾扑火的壮烈,是普通人反抗社会不公、民族压迫、世界恶意的呐喊。
尤其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的是这种光彩不是展现在世受国恩的士大夫们身上,而是展现在那些未收国恩的“反贼”们身上,这不是士大夫们的传记,而是匹夫们的史诗。
事实上,剃发易服所激起的仇恨和民族意识是近代中国以前最为强烈的,南明民间反抗力度之剧烈,参与阶层之广泛(农民军、士人、残明旧部、宗室、海商还有大量普通百姓)是之前任何一个时代反抗异族所不能比的,哪怕两宋之交或是宋末都无法与之相比,衣冠问题涉及到整个华夏的价值认同这一点几乎是所有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的共识,所以那个时代,出生农民军的李来亨,不见得比士人欠缺什么民族意识。
李来亨青年时代刚好经历了顺军在陕西的大败,顺军由盛转衰,无数战友死在清军手里,这种痛苦和对清军的仇恨比其他人更强烈,毕竟是在得到天下的咫尺之遥被清军打下了地狱。
此外,天下沉沦已是板上定钉的事,问题是谁来为这件事负责,
清军入主中原的借口是吊民伐罪,以农民军为死敌,这一点天下皆知,
如果李来亨率顺军残部投降,那就是坐实了清方吊民伐罪的借口,当年在南都莺歌燕舞,不知所谓,勾心斗角还活到了最后的人,定然会掌握话语权,将顺军这个群体以不忠不义的形象登台与收场,与其遗臭千古,不如守着忠义二字奋战至死。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明末那段历史深深吸引着我,并让我沉醉其中的原因。那段历史是士大夫们和社会精英的滑稽戏,却是近代以前匹夫们,那些在史书上大部分情况下都占不了一行的人最光辉夺目的时代,我看到了普通人身上层出不穷的勇气、不屈、忠义、尊严。
李自成侄孙李来亨抗清:三百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一个阴雨连绵的秋日,我来到湖北兴山县茅麓山区,凭吊南明坚持抗清斗争20多年,特别是在茅麓山区高举抗清旗帜,顽强杀敌13年,最后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李来亨的抗清遗址。
李来亨,原名懋亨,陕西清涧人,生年无考。他是明末农民军领袖李自成族兄之子李过的养子,也就是李自成侄孙。他在少年时即投身农民军,跟随祖父、父亲南征北战,在战火中成长为一名英勇善战的战将。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先后撤出北京、西安,转战到湖北时,李来亨已崭露头角,与李自成麾下名将高一功、郝摇旗、刘体仁、袁宗第齐名,见载于历史文献。
网络配图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李自成在通山九宫山被地方反动武装杀害后,其妻高夫人召集农民军20余万人,实现战略大转变,与南明政权合作,共同反抗带有民族征服性质的满洲贵族集团建立的清王朝。在江南、大西南残山剩水间建立起来的几个南明小朝廷,依然继承了明王朝腐朽的衣钵,奢侈腐化、宦官专权、党争犹酣,正如词曲大家吴梅在散曲中形容的那样,“江山如纸,宫门如市。小朝廷病入膏肓,经不起群雄狂噬。”
顺治五年(1648年),抗清队伍中的军阀、野心家孙可望悍然围攻由贵州入蜀的高一功、党守素、贺锦、李来亨部,只有李来亨力战得脱,高一功等均被杀,南明抗清大业岌岌可危。“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李来亨挺身而出,继续高举抗清大旗,召集所部数万人,经过多次血战,最后在方圆150余华里的茅麓山高山之上、密林深处,建立起抗清根据地。他实行屯田自给、予民休息的政策,关怀山中百姓疾苦,深得民心,都称他“小闯王”。他多次率兵出击,给清军以沉重打击。
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集中川、楚、秦三省清军和满洲八旗兵,共十万大军在靖西将军穆里玛的指挥下,围攻茅麓山。李来亨奋起迎敌,满洲兵在李来亨的炮火、檑木、滚石的打击下,纷纷坠崖落涧,伤亡惨重,高级指挥官贺布索、穆里玛之子苏尔马均被击毙。清军改变策略,对茅麓山所有出口,严防死守,长期围困,企图困死明军。
网络配图
双方相持数月,李来亨部物资消耗殆尽。李来亨在六月曾组织两次突围,虽拼死奋战,但寡不敌众,无法突出重围。他知道已到最后关头,决心与清王朝不共戴天,与明朝的最后一片河山共存亡。他处死了清方派来招降的叛徒李有实。8月4日,寨内弹尽粮绝。李来亨事先妥善安排了老母的生路,与妻、子等全家人扑向熊熊烈火,壮烈牺牲,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千秋正气歌。
从此,大明王朝的最后一盏明灯熄灭了,“应怜中土成荒寨,万里长风吹古愁。”(清初诗人宋曹诗句)“遗民泪尽胡尘里”,中土再无大明旗!历史的年轮,增加了一圈又一圈。346年过去了!大江东去浪千叠,三百年流不尽的英雄血。历史没有忘记李自成祖孙四代为抗清前仆后继,捐躯疆场的英雄业绩,更没有忘记他们所流的鲜血,在茅麓山区更是流传着很多歌颂李来亨的传说。
我们来到山上的百羊寨。这个寨原名王殿坪。李来亨来到茅麓山与清军的第一次战斗中,他下令驱赶尾巴上带着鞭炮冲向清军的几百只羊群,吓得清军抱头鼠窜,明军大胜。他将王殿坪改名百羊寨,庆祝胜利,寨名沿用至今。在百羊寨村公所的山下,是李来亨3万多部队驻扎屯田的营地,占地约3万平方米。
李来亨被永历朝廷封为临国公,在这里建立起庄严的帅府。我们向山下望去,虽然帅府早被清军夷为平地,但屋基犹在,散落着砖头、瓦片。透过蒙蒙烟雨,穿过历史的隧道,我仿佛看到了帅府上的大明旗帜高高飘扬,山风吹拂,战旗猎猎,李来亨坐镇帅府,指挥作战,从容若定。
网络配图
61岁的村支书告诉我们,当地人传说李来亨并没有牺牲,而是从一个不为清军所知的秘密小道逃走了。事实上,清初的一些史籍,也有类似记载。曾在永历朝廷任职的历史学家王夫之在所著《永历实录》中,记载李来亨部3万余人,除战死者外,均逃走,被清军抓住的仅有150人。
百羊寨四面环山,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其周围分布有李来亨建圣帝行宫碑、瞭望台、点灯台、炮台、七步半台阶等多处遗址。我带着相机、摄像机冒雨踏着李来亨走过的、修建的山路、战壕、栈道,凭吊了多处遗址。这是李来亨率部誓死抗清的见证,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李来亨不死——他抗清御侮的英雄气概、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杀身成仁的民族气节,永远活在后来人的心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