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菲利普法国奥尔良王朝唯一的君主

中文名称:路易·菲利普

外文名称:Louis-Philippe de France

国籍:法国

出生日期:1773年10月6日

逝世日期:1850年8月26日

职业:法国国王

王朝:奥尔良王朝

法国奥尔良王朝唯一的君主——路易·菲利普,路易·菲利普的生平简介

法国国王(1830~1848),法国奥尔良王朝唯一的君主。远祖为路易十三,其次子受封奥尔良公爵,这一支便世袭奥尔良公爵爵位。1785年其父路易·菲利普·约瑟夫继承奥尔良公爵的称号,他就成为夏尔特尔公爵。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他参加支持革命政府的进步贵族团体,次年参加雅各宾派俱乐部和国民自卫军,并任北路军少将指挥官,曾参加瓦尔密和热马普等战役。1830年七月革命后,被资产阶级自由派等拥上王位。在位期间,镇压巴黎共和派起义,1831年和1834年里昂工人起义,平定波旁王朝残余和路易·波拿巴所策划的叛乱,1848年二月革命中,在无产阶级和中产阶级起义的压力下于2月24日逊位,后逃往英国。隐居和老死于英格兰的萨里。

生平

路易·菲利普(Louis-Philippe de France,1773年10月6日-1850年8月26日),法国国王(1830~1848)。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普·约瑟夫之子,初称瓦卢瓦公爵。1785年其父继承奥尔良公爵的称号后,他成为沙尔特公爵。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他参加支持革命政府的进步贵族团体,翌年参加雅各宾俱乐部。1792年4月法奥交战,他参加北方方面军,同年9月晋升少将。

1793年4月他偕北方方面军指挥官夏尔·弗朗索瓦·迪穆里埃投奔奥军,并去瑞士避难。同年11月其父被雅各宾派政府处决时,他成为奥尔良公爵。他在美国住了两年多,然后决定返欧。他于1800年初到达英格兰,在英格兰长期居住。1809年去西西里,与两西西里国王(roi de Deux-Siciles)的女儿玛丽·阿玫丽(Marie Amélie de Bourbon)结婚,生有十个孩子。

1814年路易十八第一次复辟时,路易·菲利普返回法国。1830年查理十世试图推行镇压法令,触发1830年的法国七月革命(7月27~30日)。7月31日,立法议会选举他为王国摄政。两天后查理退位,8月9日,路易·菲利浦加冕为法国国王。他在右翼极端君主派和社会党人及其他共和党人之间采取中间路线,以巩固自己的权力。他接受了君主立宪政体,人们常能看到手拿雨伞的国王在塞纳河边散步,他也因此被历史学家称为"手拿雨伞的资产阶级国王",但政局仍然动荡不安。波旁王朝的旧势力、共和派以及更加激进的派别都在寻找机会推翻他的统治。与此同时,在他的任内,法国工业化起步,但也发生了两次里昂工人起义。

1846年工农业萧条,人民普遍不满,引发法国二月革命。他于1848年2月24日逊位,隐居于英格兰的萨里郡,于1850年逝于此地。

评价

《旧制度和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维尔在回忆录里这样评价他"这个人是19世纪的政治怀疑者,又是18世纪的政治怀疑者,自己没有信仰,也不相信任何人有信仰。他是一个本性热衷于权力,喜欢无耻朝臣的人,······其缺陷与他所处的时代有着同一性,他就是使得疾病成为不治之症的灾难。的确,号称公民国王的奥尔良公爵是一位粗俗不堪的庸人(正统派讽刺他只是一位街垒国王,因为他的王冠是街垒后面的暴民赏赐的),他有中产阶级的狡猾和实际精神,但缺乏更高的目标,只能实行一种即少德性又缺威严的统治,像经营一间杂货铺一样管理国家,这位长着一颗鸭梨脑袋的国王也算有自知之明,他不指望建立多大功业,只是死死压住正统派和激进的共和党,同时让立宪派(奥尔良党)中的运动派与抗拒派相互制衡,以图自保。

家庭

长子: 斐迪南-菲利浦, 奥尔良公爵 孙: 菲利普亲王 巴黎伯爵

长女: 路易斯-玛丽,比利时王后 外孙: 路易-菲利普,比利时王储外孙: 利奥波德二世,比利时国王 外孙: 菲利普亲王,佛兰德斯伯爵 外孙女: 夏洛特,墨西哥皇后

次女: 玛丽,符腾堡公爵夫人

次子: 路易·查理,内穆尔公爵

三女: 克雷芒汀,萨克森-科堡-哥达的奥古斯特亲王妃

三子: 弗朗索瓦,儒安维尔亲王 孙女: 奥尔良的弗朗索瓦公主,沙特尔公爵夫人

四子: 查理, 彭提维里公爵

五子: 亨利, 奥马尔公爵 孙: 路易斯-菲利普,孔代亲王 孙: 弗朗索瓦-路易,吉斯公爵

六子: 安托万, 蒙庞西耶公爵 孙女: 奥尔良的玛丽·伊莎贝尔公主,巴黎伯爵夫人孙女: 奥尔良的梅赛德斯公主,西班牙王后孙: 安东尼奥亲王,加列拉公爵曾孙: 阿方亲王,加列拉公爵曾孙: 路易斯·费尔南多亲王

奥尔良王朝始于七月革命,法国七月革命的内容

七月革命是指拿破仑在滑铁卢惨败之后,1830年7月法国推翻复辟波旁王朝,拥戴路易·菲利浦登上王位的革命。建立的新王朝也就是"七月王朝"。

法国七月革命,是1830年欧洲的革命浪潮的序曲,因为波旁王室的专制统治令经历过法国大革命的法国人民难以忍受,以致法人群起反抗当时法国国王查理十世的统治。

此次革命的成功是维也纳会议后首次革命运动得以在欧洲成功,鼓励了1830年及1831年欧洲各地的革命运动,标志了维也纳会议后由奥地利帝国首相梅特涅组织的保守力量未能抑制法国大革命后日益上扬的民族主义及自由主义浪潮。

政治经济政策

查理十世清洗了军中曾为拿破伦效力的军人,引起人民不满。恢复了土地贵族的权力;赔偿六十五万法郎予曾在法国大革命中损失了财产的旧贵族(émigré);国债的利息由百分之五减至百分之三,触怒了中产阶级。

文化宗教政策

查理十世加强言论管制:1826年,国会通过了新的出版法,新闻审查制度被重新引入,罚款大大增加,出版人可遭受检举。

政府的宗教政策旨在复兴旧秩序(ancient regime),教士借打击革命势力之名镇压异教活动,如在国会通过法案,使亵渎神灵的行为可以被叛死罪;耶稣会的地位被重新肯定,引起自由主义者的不满。

在教育方面:1824年,主教获授权委派所有小学教员,至1830年,学校内约三分之一的哲学教师都是教士。知识阶层因而对于教会控制教育十分憎恨,对教会的极端保守行动感到忧虑。

查理十世的外交挫败

查理十世为了嬴取国民的支持﹐政府介入了希腊独立运动,并派军远征阿尔及尔(Algiers)。然而,国民迟迟未看见其成功,因此对此感到失望。于是在1830年3月,国会对内阁投不信任票;同年7月的国会改选之后,仍出现自由主义者及反对派支配国会的局面,政府施政受严重威胁。

直接原因

查理十世于1830年7月25日,国王颁布圣克卢法令(Ordinances of St. Cloud)宣布限制出版自由、解散新选出的国会、并举行通过新的选举法,九月的新选举中本来四分之三的合资格选民(大部份为中产阶级)失去投票资格。

革命经过

1830年7月25日查理十世(1824~1830在位)颁布敕令:修改出版法,限制新闻出版自由;解散新选出的议会;修改选举制度。敕令破坏了1814年《宪章》的精神,劳动群众和自由资产者对此十分气愤。当天下午,反对派主要报刊的编辑和记者在《国民报》编辑部集会,起草抗议书。他们拒绝承认解散议会,宣布政府已经失去合法性,但并不否认王权。

27日,几千名工人和手工业者走上街头,与军警发生冲突。

28日黎明,起义开始。工人、手工业者、大学生和国民自卫军建筑街垒,夺取武器库,攻占市政厅。群众抗议演变成了真正的武装革命。以银行家雅克·拉菲特(Jacques Laffitte)为首的大资产阶级温和派力主与国王谈判,但查理十世和首相波利尼亚克拒绝谈判。

7月29日,起义者控制了巴黎,占领卢浮宫和杜伊勒里宫,外省发动的起义也取得胜利。起义群众及其领导者要求宣布成立共和国。在巴黎市政厅成立了以雅克·拉菲特和国民自卫军总指挥拉法耶特侯爵为首的市政委员会。查理十世此时不得不收回敕令,命令蒙特马尔公爵组织政府,但已无法挽回局势。

30日,雅克·拉菲特召集60名议员开会,决定委任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为摄政官。

31日,路易·菲利浦在拉法耶特陪同下,手举三色旗出现在王宫的阳台上,接受摄政官称号。

8月2日,查理十世将王位让与其孙波尔多公爵(又有"尚博尔伯爵")。路易·菲利浦拒绝承认。

8月7日,众议院召路易·菲利浦即位,建立了金融资产阶级统治的奥尔良王朝(也称"七月王朝")。

革命成果

1830年,巴黎成立新的君主立宪政体政权,革命在没有经过什么反抗的情况下完成,反映了国内普遍存在的对封建势力的不满。奥尔良公爵路易路易·菲利浦继承王位,使推举他的金融资产阶级借机取得权力,法国由此违背了维也纳会议所订下的各国由封建君主继承的正统原则,但俄国、奥地利、普鲁士为首的以阻止各国革命为已任的欧洲神圣同盟,止此却再也难以干涉欧洲革命的复兴。

但是,"七月王朝"从一开始就面对巨大的反抗﹕教士和正统的保皇份子认为路易路易·菲利浦及其支持者为叛国贼,共和主义者认为受骗了(他们希望更激进改革),热心于波拿巴主义者亦是反抗者之一。

历史评价

1、"七月革命"是1830年欧洲革命新浪潮的序曲,由此激发了此后比利时独立和波兰、德意志、意大利的革命行动。标志了维也纳会议后由奥地利帝国首相梅特涅组织的保守力量未能抑制法国大革命后日益上扬的民族主义及自由主义浪潮。

2、七月革命后的新政权是以保障个人财产、公共秩序及维护民主自由为目标,波旁王朝的覆亡使法国君主专制的进程彻底停顿,教士和贵族的政治权力亦消失殆尽,

3、政府的改变使法国退出了梅特涅主导下的欧洲协调。

4、七月革命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革命斗争经验,并且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历史资料。

奥尔良王朝什么时候建立的?奥尔良王朝的简介

奥尔良王朝,1830年至1848年统治法国的君主立宪制王朝,因国王路易·菲利普出自奥尔良家族而得名,又称七月王朝,始于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后被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取代。

1830年,资产阶级对被剥夺选举权大为不满,因而发动七月革命,法国国王查理十世退位。查理十世指定香波堡伯爵亨利(1820年-1883年)为继承人,然而亨利并未继位。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依靠资产阶级的支持登上王位,史称奥尔良王朝。

奥尔良王朝(法语:monarchie d'Orléans)又称七月王朝(法语:monarchie de Juillet),是代表法国金融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个王朝,存在于1830-1848年。

推翻波旁王朝后,1830年8月7日,法国议会两院联席会议通过了1830年宪章,宣布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为法兰西人的国王(法语:Roi des Français)。8月9日,路易·菲力浦宣誓忠于新宪章,正式登上王位,称路易·菲利浦一世(法语:Louis Philippe I)。

新王朝用三色旗作为国旗,在王家盾形纹章和国家印章中取消了波旁王朝蓝底金色鸢尾花的图案,表示和旧制度决裂。

1848年2月22日,法国"二月革命" 爆发,路易·菲利浦见大势已去,仓惶出逃英国。2月25日革命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奥尔良王朝被推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