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沣清代大臣

本 名:钱沣

别 称:钱南园

字 号:字东注,一字约甫

           号南园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云南昆明

出生时间:1740年4月26日

去世时间:1795年10月30日

主要作品:《南园集》

祖 籍:江苏江宁

清代大臣 著名书画大家钱沣简介

钱沣(1740年4月26日—1795年10月30日),字东注,一字约甫,号南园,云南昆明人,清代大臣、书画家。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授检讨,官至御史。曾疏言和珅为军机,办事不遵制度,因授稽察军机处之任。和珅知其家贫裘薄,凡劳苦事多委之,积劳成疾死。书法逼近平原,尝兴酣画马识者珍之。有《南园集》。

经历简介

官场经历

清乾隆年间最大的宠臣是和珅,最能与和珅顶着干的是昆明人钱沣。

钱沣(1740~1795)号南园,清乾隆年间考中进士后步入官场,一生高风亮节,刚正不阿,极富传奇性,被誉为清代知识分子的泰山北斗。

当时朝廷内外贪腐成风,钱沣初入政坛,一反官场明哲保身之风,弹劾陕甘总督毕沅贪污之事,查实之后,毕沅被处分降级。钱沣由此声名鹊起,有“鸣凤朝阳”之誉。

乾隆帝宠臣和珅权倾一时,贪污受贿,无所不为。和珅的党羽国泰做了山东巡抚,竟敢贪污府库银两,被钱沣奏了一本。钱沣查到国泰写给和珅的信,知道二人准备借银填库,应付检查。将此信奏报乾隆帝。和珅探得风声,要收买钱沣,遭到拒绝。钱沣坚持封存府库,彻底清查。国泰被揭穿,终于伏法。钱沣名声,更震动全国。

钱沣此举得罪了乾隆帝,后来被乾隆找个借口降了官。一直到死,钱沣也没有得到重用。56岁时,钱沣又准备弹劾和珅,却突然病死在北京云南会馆。在钱沣枕下,发现了奏本底稿,写了几千字,开列了和珅罪状20多条。据说钱沣是被和珅用毒酒害死的。钱沣逝世后5年,和珅终于事发,被抄家,赐自缢。

钱沣生于昆明银匠之家,年幼时家贫,无钱买书,就从水德庵惜字炉旁的废纸中拣出残篇断简,熟读深思。在外做官时,钱沣仍念念不忘故乡。昆明经常发生水灾,钱沣曾提出治理六河方案,并捐资家乡水利工程。

人物经历

钱沣的父亲是一位银匠,家道贫困,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钱沣中了举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中三甲第十一名进士,入仕后任监察御史,祖籍江苏省江宁县(今属南京),先祖钱铸在明成化年间作为朝廷命官幕宾,来到昆明,从此安家落户。钱家世代寒素,过着亦耕亦读的平民生活,没有高官显贵,也没有富商巨贾。因世代读书,受儒家影响很深。钱沣父亲钱世俊由于社会动乱,家境破败,继承了祖传的银匠手艺;母亲李氏出身破落士人家庭,初识文字,是虔诚的佛教徒和贤妻良母。钱沣六七岁时开始读书,但因家贫,弟妹又多,他身为长子,每天除读书外,还要帮做家务、照顾弟妹,一度打算辍学,但母亲坚决反对。钱沣于是更加发奋,十几岁即才艺初显,人称“滇南翘楚”。但功名并不顺利,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才考取秀才,三十三年(1768年)考取举人。同年冬赴京参加第二年春天的会试,又落第了。他去湖北公安投奔在此做知县的好友万钟杰。乾隆三十六年又回京参加“恩科会试”,中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后为检讨,充任国史馆纂修官,前后任职将近十年,乾隆四十五年与正考官邵晋涵到广西主持乡试。次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到通州稽查粮仓。清乾隆六十年(1795)八月卒,享年55岁。钱沣死后归葬于昆明龙泉镇羊肠村北山,今墓已修复,被列为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翠湖东畔旧时有钱沣祠,俗称“草公馆”,馆前小巷又称“学士巷”。1995年3月,钱沣逝世200周年之际,“钱南园纪念碑廊”在昙华寺中园落成。

钱沣的的书法如何 他写的字写得怎么样

钱沣(1740-1795),字东注,一字约甫,号南园,云南昆明人。幼时家境贫寒,偶然得到些残篇断简,便熟读深思,乾隆36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历任国史馆纂修官、江南道御史、通政司副使、湘南学政、湖广道察御史、值军机等职,时和珅用事,钱沣曾当面指责。又曾上疏弹劾过陕西总督毕沅、山东巡抚国泰等人的贪污营私案,因此《清史稿》中赞他“以直声震海内”。

《行书七言联》

钱沣所处时代,是满朝上下皆学董其昌书法的时代,而惟有他对鲁公情有独钟。平生仰慕颜真卿为人,书亦法之,得其神而不袭其貌,堪称学颜第一人。大楷临摹《颜氏家庙碑》、《告身墨》、《中兴颂》、《麻姑仙坛记》、《东方画像赞》;行草从颜真卿《争座位稿》、《祭姪文》、《十二意》入手,晚年以颜为本,参以欧、褚笔法,行笔颇为沉着痛快,亦有八面出锋之势,苍劲雄健,耐人寻味;小楷则博采众家之长,习过王羲之、王献之、钟绍京等历代书家的精品。晚年还得益于褚遂良、米芾书法的精髓。钱书小楷刚健婀娜;大楷笔力遒劲,力透纸背;行书、草书风神独绝。他学习古人而迈出古人的法度,自成一家。在清代,学颜书的人必先从学钱南园入手。如誉满全国的另一大书法家何绍基即刻苦研习钱字而卓然成家。

钱沣楷书轴

李瑞清云:“能以阳刚学颜公,千古一人而已。岂以其气同耶。”包世臣《艺舟双楫·国朝书评》列其行书为“佳上品”。杨守敬《学书迩言》曰:“自来学前贤书,未有不变其貌而能成家者,惟有钱南园学颜书如重规迭矩。此由人品气节不让古人,非袭取也。”

书札

钱沣一生走的是纯帖学之路,由约到博,以德养字,以文养字,故其作品虽韵味有余,然难得高古之妙,这也是他得中有失主处。

《行书摘录陶渊明家书句轴》

钱沣还善画马,尤爱画瘦马,风鬃雾鬣,筋骨显露,神姿逼人。当时画名反在书名之上。直到嘉道以后,书名方显。钱沣的诗文有很高的造诣,主要著作有《南园诗存》、《南园存》、《南园集》等。

书法大家钱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钱沣是清朝的官吏,当时的书画大家,字东注,号南陶,云南昆明人。钱沣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考取了进士,被授予检讨职位,后官至御史。他曾上疏提出和珅办事时不遵守制度,因而和珅对他怀恨在心,又知其家贫裘薄,便常派给他一些苦差事,使他积劳成疾而死。钱沣年少时家境不好,偶然能得到些残破的书简就会爱如珍宝,熟读深思,他还曾经在昆明五华书院读书,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考了进士,担任过翰林院编修、湖南学政、监察御史、江南道监察御史、通政司副使、吏部尚书、通政司参议加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等职。他擅长楷书,仿效颜真卿,并糅合褚遂良、欧阳询的笔力雄浑之风格,气格宏大,他的行书参照了米南宫的笔意,笔力峻拔多姿。

后之学颜者,往往以他为宗,例如清末的翁同穌与近代的谭延闿、谭泽闿两兄弟等,都是学钱沣而成家成名者。钱沣还擅长画马,可将马之神俊画得惟妙惟肖,堪称世间瑰宝。他的诗文苍郁劲厚,正气凛然,著有《南园先生遗集》一书。钱沣之时,满朝上下都在学习董其昌的书法,有他偏偏对颜真卿的书法情有独钟。他的大楷临摹《东方画像赞》《告身墨》《颜氏家庙碑》《麻姑仙坛记》《中兴颂》;行草初临颜真卿的《十二意》《祭侄文》《争座位稿》,晚年时则以颜为本,糅合以欧、褚笔法,运笔之时颇为沉着痛快,亦有八面出锋之势,笔力苍劲雄浑,引人入;小楷则集众家之所长,不但学习过钟绍京、王羲之和王献之等历代书法大家的名作,晚年时还深得米芾、褚遂良书法之精髓。钱书小楷刚健婀娜;大楷笔力雄浑遒劲,力透纸背;草书、行神采非凡。他既习得古人之法,而又不因循守旧,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在清朝之时,学颜书的人必然先从学钱南园着手,例如名满全国的大书法家何绍基便是从研习钱字而成名成家的杨守敬在《学书迩言》中说:“自来学前贤书,未有不变其貌而能成家者,唯有钱南园学颜书如重规迭矩。此由人品气节不让古人,非袭取也。”包世臣在《艺舟双楫·国朝书评》中评其行书为“佳上品”。李瑞清有言:“能以阳刚学颜公千古一人而已。岂以其气同耶?钱沣一生奉行的是纯帖学之路,由约到博,以德养字,以文养字,所以他的作品虽然韵味十足,却难得高古之妙,这也是他难以两全之处。

钱沣善于画马,尤其喜爱画瘦马,瘦马风鬃雾鬣,筋骨展露,风姿迫人。当时他的画名犹在书名之上。一直到了嘉道之后,他的书名才显露出来。清乾隆年间,钱沣考中进士后,一步步迈入官,他一生刚正不阿、正直无私,曾被誉为清朝学术界的泰山北斗,其生平极富传奇性。当时清政府贪腐成风,钱沣初入官场便一反当时众人明哲保身的陋习,上书弹劾陕甘总督毕沅在上贪污受贿。经过一番查实,毕沅遭到降级的处分,钱沣也因此而名声大噪,有“鸣凤朝阳”之美誉。在当时,乾隆帝极宠和珅,使他权倾朝野大肆贪污受贿,无所不为。和珅的亲近党羽国泰出任山东巡抚,竟然胆大妄为地贪污府库银两结果又被钱沣奏了一本。

钱沣还查到了国泰写给和珅的信件,得知二人正打算借银填库,以应对检查,便将那封信呈给了乾隆帝。和珅接到手下的通风报信,便想收买钱沣,没想到遭到了钱沣的拒绝。钱沣封存了府库,要求将此事彻底清查。国泰贪污一事终被揭穿,最后不得不伏法钱沣的名声因此事而轰动全国。钱沣的这一举动得罪了和珅,在和的鼓动下,乾隆于是找了个借口给钱沣降了官。直至身死,钱沣也再得到过重用。钱沣五十六岁时又发现了和珅的不轨之处,正想要弹劾他,却意外地病死在北京的云南会馆之中。后来,在钱沣的枕下发现了一张奏本的底稿,上写几千字,都是和珅的罪状。也有人说,钱沣是被和珅以毒酒杀害的。在钱沣死后五年,和珅终于东窗事发,被抄家处死了。先钱沣出生于一户昆明银匠的家庭,他幼年时家境贫困,没钱买书,便经常到水德庵惜字炉旁去捡废纸,从中挑选出一些残篇断简,用以学习。钱沣在外做官时,从没有忘记过自己的故乡。

昆明经常闹水患,钱沣还曾因此提出一套治河方案,并出钱资助家乡的水利工程建设。钱沣死后被葬在昆明龙泉镇的羊肠树北山,现今,他的墓已被修复,并列入了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乾嘉学术以考据为风尚,学者沉浸于训考订,逃避现实问题,但这一时期也并非完全死寂,一位久负盛名的考据学宗师就发出了“以理杀人”的控诉,他就是戴震。戴震生活在一个考据学兴盛的时代,但统治者范社会道德的意识形态还是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继承了传统儒学的纲常伦理思想,形成一套严密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并把它当作天理的体现,为现存社会秩序的合理性及君权的合法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三纲五常”“三从四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封建伦理道德得到进一步宣扬;各地的“忠义牌坊”“孝子坟“节妇祠”纷纷建立起来。

在理学意识形态的控制下,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天理为正,人欲为邪,人们做出的任何判断不是出于邪,就是出于正;不是出于欲,就是出于理。只要自己在主观上没有邪念、私欲,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即所谓“不出于欲则出于理”。结果,嘴上讲的总与现实不符。封建理学逐渐成了一班获取功名富贵的士大夫的“敲门砖”,他们一旦获得官位,“理学”就成了这班杀人不见血的道学家手里的凶器声戴震自幼随父亲经商,东奔西走,能够了解一些市民阶层的想法和要求,能体会到一般民众的痛苦。尤其是在他的后半生经历了各地农民起义斗争,亲自看到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于是就把对统治者和理学的抨击写入了自己的著作中。但严酷的文字禁忌,迫使戴震不得不采取隐晦的方式,不能公开打出反儒的旗帜。

他利用当时最为流行的考据学为武器,借着维护孔孟的旗号,撰写了《原善》《孟子字义疏证》等著作,批判了“理学”吃人、杀人的本质。他在《孟子字义疏证》一书中提出人的欲望本身就是“理”。而“欲”指人所有的欲望,既包括了基于“血气之自然”的耳目口鼻之欲,也包括了基于“知”的理义之欲。他认为“欲”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没有“欲”,人类的生存活动也就无从展开他说:南宋以来,那些理学家讲什么“存天理,灭人欲”,但是人欲就是“老百姓的饥寒愁怨,饮男女的常情”,所谓“理”也离不开这些东西,没有“人欲”就没有所谓的“理”。

有关于钱沣的艺术经历是什么样的 有关于与钱沣的轶事有哪些

钱沣(1740年4月26日—1795年10月30日),字东注,一字约甫,号南园,云南昆明人,清代大臣、书画家。

艺术经历

以直闻名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历任国史馆纂修官、江南道御史、通政司副使、湘南学政、湖广道察御史、值军机等职,时和珅用事,钱沣曾当面指责。又曾上疏弹劾过陕西总督毕沅、山东巡抚国泰等人的贪污营私案,因此《清史稿》中赞他“以直声震海内”。

钱沣所处时代,是满朝上下皆学董其昌书法的时代,而惟有他对鲁公情有独钟。平生仰慕颜真卿为人,书亦法之,得其神而不袭其貌,堪称学颜第一人。大楷临摹《颜氏家庙碑》、《告身墨》、《中兴颂》、《麻姑仙坛记》、《东方画像赞》;行草从颜真卿《争座位稿》、《祭侄文》、《十二意》入手,晚年以颜为本,参以欧、褚笔法,行笔颇为沉着痛快,亦有八面出锋之势,苍劲雄健,耐人寻味;小楷则博采众家之长,习过王羲之、王献之、钟绍京等历代书家的精品。晚年还得益于褚遂良、米芾书法的精髓。钱书小楷刚健婀娜;大楷笔力遒劲,力透纸背;行书、草书风神独绝。他学习古人而迈出古人的法度,自成一家。在清代,学颜书的人必先从学钱南园入手。如誉满全国的另一大书法家何绍基即刻苦研习钱字而卓然成家。

艺术特色

李瑞清云:“能以阳刚学颜公,千古一人而已。岂以其气同耶。”包世臣《艺舟双楫·国朝书评》列其行书为“佳上品”。杨守敬《学书迩言》曰:“自来学前贤书,未有不变其貌而能成家者,惟有钱南园学颜书如重规迭矩。此由人品气节不让古人,非袭取也。”

钱沣一生走的是纯帖学之路,由约到博,以德养字,以文养字,故其作品虽韵味有余,然难得高古之妙,这也是他得中有失主处。

钱沣还善画马,尤爱画瘦马,风鬃雾鬣,筋骨显露,神姿逼人。当时画名反在书名之上。直到嘉道以后,书名方显。钱沣的诗文有很高的造诣,主要著作有《南园诗存》、《南园存》、《南园集》等。

身致富贵,躬守清贫。亦严履蹈,不苟笑嚬。

正色立朝,遇事直陈。戆章每上,权杵怒嗔。

公不为动,中心安仁。我瞻眉宇,咄咄逼人……

——清·施有奎《钱南园先生像赞》

艺术成就

除政声清廉外,钱沣的书画名气亦很大。其书法摹颜、欧、米诸家,而又自成一体,笔力雄劲,结构严谨,气势开阔。钱沣(南园)的书法,端庄厚实,气势雄伟,使人“初见敬而畏之,愈久愈可爱”。也许会有人说,常见的颜体字怎么会有如此感人的魅力?其实书法作品达到经久耐看是不容易的,要达到较高水平,必须经过会、通、精、化的艰苦历程。钱南园的书法有此显著成就,是与他的人品气质和刻苦磨练分不开的。他为人耿直,敢于当面指责乾隆皇帝的权臣和珅的过失,先后曾上书弹劾过陕西总督毕沅、山东巡抚国泰和布政使与易简等的贪官营私重案。《清史稿》称他“以直声震海内”。五十岁后曾两次到湖南任学政。他从小爱好书法,遍临各家,专攻颜体,终身不懈。这与他景仰颜真卿的人品气质有关。他的性格气质与颜真卿有相似之处,虽然时代不同,遭遇各异,但刚正不阿,敢于斗争的性格是相同的。因此,南园一生专攻颜体不是偶然的。他不仅在书法上有卓越的成就,还是个多才多艺的画家和诗人。他善于画马,当时颇有名声,人称瘦马御史。其画以马为主题,尤喜画瘦马,风鬃雾鬣,筋骨显露,神姿逼人,笔墨凝重而傲岸有神。钱沣的诗、文、书、画、联都很有名。被誉为“滇中第一完人”。其书法集诸家之长,尤其精于颜体,笔力雄劲。钱沣书联,结构严谨而刚劲清润,如筇竹寺中二联,都是珍品。其身后著作《钱南园遗集》、《南园诗存》、《南园文存》等行世。其楷书代表作有《枯树赋》、《冒雨寻菊序》、《守株图诗》、《端阳竞渡序》,行书代表作有《桂花厅记》等。

人物轶事

叫板和珅

钱沣一生最大的亮点是智破山东巡抚国泰的贪污大案,使得和珅庇护国泰的图谋没有得逞,给了他沉重的一击。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四月,钱沣直接举报国泰贪纵营私以及其他种种不法行为。国泰是皇亲国戚,权倾一方,为人狠毒,朝中又有和珅撑腰,钱沣只是一个六品监察御史,力量的对比相当悬殊,但他决心以智慧将国泰扳倒。当时,乾隆派户部尚书和珅、左都御史刘墉与钱沣一道前往山东查办此案,国泰事先得到和珅的通风报信,早早做了准备,他向商人借来许多银子,凑足了库存数量,以掩盖库银严重短缺的真相。谁知这一切没有瞒过钱沣的眼睛,钱沣开封检查库银,发现库银多半是商家的杂色银,与成色十足、色泽明亮的帑银不符,于是,国泰贪赃枉法、造成国库短缺的罪行彻底败露。国泰曾向和珅行过重贿,和珅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也不敢为他开释。钱沣因此而名声大振,一年之内,连升三级,出任通政司副使。

清乾隆六十年(1795)八月,钱沣随乾隆皇帝从热河返京,因过度疲劳而一病不起,一个月后竟溘然长逝。他的儿子钱嘉枣在整理其父诗稿时,在他的枕下发现有一份数千言的弹劾和珅奏疏草稿,列举他罪证20余条,但这份奏稿生前没有送到乾隆手上。这说明钱沣早在秘密收集贪污证据,准备在合适的时机给和珅以致命的一击,由于天不假年,他的心愿生前没有完成。钱沣一生清廉节俭,是清朝有名的清官。他当京官时,不饰车马,只是买了一匹瞎了一只眼睛的骡子当坐骑。他当湖南学政时,前往各县视察,按当时的规则,学子要凑钱向学政致意,称之为“棚规”,但钱沣一概不受,当时湖南就传诵着“钱沣来了不要钱”的民谣。到了晚年,钱沣名满朝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4),他在昆明任职期满,回京复职,连路费也没有着落,当地官员打算赠路费,却被他谢绝,最后他向亲戚借钱上路,回到北京。

勇斗贪官

钱沣为人刚直不阿,为官清正廉洁,敢于谏议弹劾贪官污吏。先后举劾山西巡抚毕沅和山东巡抚国泰。钱沣入仕二十余年,一生与贪赃枉法进行斗争,清乾隆年间的三起反贪大案,也就是勒尔谨、王檀望的“冒赈折捐案”,山东巡抚国泰贪污案,闽浙总督伍拉纳与福建巡抚浦霖的贪污案,他都是积极的参与者。甘肃勒尔谨、王檀望“冒赈折捐案”被揭发后,他抱着除恶务尽的决心,首先弹劾陕甘总督毕沅,认为他作为陕甘两省政务的最高领导,对此案负有失察之责,乾隆将毕沅的官阶从一品降为三品。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福建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贪污大案,那就是闽浙总督伍拉纳、福建巡抚浦霖、福建布政使伊辙布、福建按察使钱受椿的共同贪污案。此案的贪污额巨大,达白银250多万两,涉案的官员达30多人。钱沣对此案不是直接举报者,但他与此案的主犯浦霖有过一段争斗的往事。钱沣任湖南学政时,浦霖任湖南巡抚,两人在湖南共事过三年。浦霖是个贪黩小人,清乾隆五十年,湖南大旱,他却试图以办寿礼为名借机敛财,钱沣对此加以讥讽,浦霖被迫取消寿庆,还受到警告处分。有意思的是,清乾隆六十年,钱沣病故于北京,他的灵柩出京返回云南,途经北京良乡,浦霖因案发被押解到北京处斩,他的囚车也经过良乡,灵车与囚车不期而遇,相对而过,令人发出无限感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