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三成日本丰臣家重臣

本 名:石田三成

别 称:幼名佐吉,初名三也

字 号:石田治部少

江東院正軸因公大禅定門

所处时代: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

民族族群:大和

出生地:近江坂田郡石田村

出生时间:1560年9月1日

去世时间:1600年10月1日

主要成就:丰臣家“五奉行”首席元老;征伐日本九州、奥州等

戒 名:江东院正轴因公大禅定门

丰臣政权的五奉行之一 关原之战中西军的实际领导者石田三成简介

石田三成(1560年-1600年10月1日)是日本战国时代和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及大名,幼名佐吉,初名三也,关原之战中西军的实际领导者。

石田三成的父亲是地侍石田正继,正室是宇多赖忠的女儿皎月院。近江坂田郡石田村人(今滋贺县长滨市石田町),为丰臣政权的五奉行之一。以忠诚、仁义、足智多谋著称。最初因为“三献茶”事件得到羽柴秀吉(丰臣秀吉)的赏识,并成为秀吉的得力干将,后来更成为日本最高权力机构“五奉行”的首席元老。丰臣秀吉死后拥立其子秀赖。并与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以及武将派对立。

1600年,关原之战爆发,石田三成率领的西军在此战中被德川家康率领的东军虐袭战中击破,三成本人也在不久后被捕并斩于京都的六条河原。时年四十岁。石田三成死后不久,丰臣家族旋即垮台,天下被德川氏取而代之。

人物生平

出仕秀吉

永禄三年(1560年)生于近江国坂田郡石田村(现滋贺县长滨市石田町)。幼名佐吉,是家中次子。石田氏是当地土豪,父亲正继作为地侍,与浅井家相同为京极氏的被官。

后世《三献茶》故事创作最初是近江国某寺院打杂的僧侣。天正二年(1574年)父兄成为长滨城城代羽柴秀吉的与力家臣。根据其息子记载,1577年首次以小姓身份前往御着城(姬路城)从军,跟随秀吉攻略中国地方,参与了备中高松城之战。

天正十年(1582年)6月、信长死于本能寺之变后羽柴秀吉掌握实权,三成作为秀吉心腹逐渐崭露头角。天正十一年(1583年),在山崎之战中表现活跃。在贱岳之战担当先锋,监视柴田胜家的行动取得功绩。天正十二年(1584年)参加了小牧长久手之战。同年担任近江国蒲生郡的检地奉行。

公元1574年丰臣秀吉为长滨城主的时候,石田三成是15岁。当时三成为某寺院的童子,一天秀吉外出打猎,口渴至该寺喝茶,三成端上一大碗凉茶,秀吉一饮而尽。后又捧上半碗微热的茶,秀吉也喝了。接着三成又献上一小碗更热的茶,秀吉又喝了,于是问三成,为何如此,三成答道,由于大人劳累口渴的缘故,这第一杯茶自是解渴之用,于是用了大碗凉茶,第二杯是因为大人基本已经不再口渴,于是上了稍微温一点茶水,最后大人心也静了,口也不渴的时候,再上热茶,大人才会细细去品味这其中的味道。方丈斥责三成无礼,三成却从此深得秀吉的信任,成为秀吉的侍从。这个故事说明三成自幼就有聪敏的才智,他能机敏地察知秀吉的意向,言行合乎秀吉的心意。

飞黄腾达

公元1582年织田信长死后,秀吉讨伐信长的宿将越前的柴田胜家而进军近江,迫使柴田自杀。三成因参加这次北国征伐有功,得到了马一匹及白布50端(一端为3丈)。讨伐柴田成功以后,秀吉代替了信长的地位,1583年到大坂城,公元1585年任关白,叙从一位。那时三成也由从五位下治部少辅升至五奉行之一(其他是前田玄以、浅野长政、增田长盛、长束正家。五奉行是办理国政的最高机关)。天正十四年(1586)又兼任堺町的奉行。

南征北战

(1)讨伐九州

当时九州的豪族岛津氏势力很大,丰臣秀吉于天正十五年(公元1587年)以25万大军讨伐九州岛津氏。在讨伐战争中,三成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讨伐小田原

秀吉降伏岛津氏以后便讨伐关东的北条氏,天正十八年(公元1590年)2月秀吉率军攻打北条氏的小田原城,三成为先锋,率领1500骑东下。4月包围小田原城,由三成攻占小田原城的卫星城——馆林城和忍城,使小田原城陷于孤立,北条氏父子被迫开城投降。

(3)讨伐奥州

丰臣秀吉为了统一日本,决定讨伐奥州的伊达政宗,派三成于公元1591年1月到相马,去瓦解伊达政宗的盟军,最后迫使伊达政宗议和。

侵略朝鲜

奥羽平定以后,国内军事行动告一段落。接着丰臣秀吉便想侵略朝鲜,在东松浦半岛的名护屋设立大本营,准备侵朝。文禄元年(公元1592年)3月13日侵朝军队158000人分九批渡海,4月12日先锋小西行长从釜山登陆。此时三成被任命为船奉行,在名护屋执行运送部队、粮食和武器的任务。5月3日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等占领京城。不久秀吉便派三成到朝鲜去执行特殊任务——进攻中国(明朝)及各武将划分占领地区。

三成于1592年7月16日到达京城。1592年8月7日在京城召开作战会议,制定巩固京城、攻打平壤,以防备明军来授的作战方案。由于明朝李如松率领的援军及时赶到,小西行长被明军打败,退出平壤。又由于明朝主和派得势以及日本在“碧蹄馆之战”失败,两国开始和谈。1593年5月15日三成伴同明使沈惟敬、徐一贯等到达日本名护屋,谈判议和条件。

庆长元年(公元1596年)9月1日,明朝的正式议和使节杨方亨和沈惟敬一起到达大坂。秀吉接见明使一行,明使宣读国书。因国书中非但没有秀吉所提出的五项条件(明朝公主嫁给日本天皇,恢复勘合贸易,派遣一名朝鲜王子及大臣为人质到日本,朝鲜八道中的南四道割让给日本,各自归还俘虏),而且封秀吉为日本国王,秀吉大怒,驱逐明使,谈判破裂。

庆长二年(公元1597年)2月21日秀吉以141500人的兵力再次侵朝。这次秀吉不到名护屋,在伏见指挥,所以三成也留在伏见(在大坂)辅佐秀吉。但公元1598年8月18日秀吉突然病死,由三成主持撤兵并与明朝议和。

拥立秀赖

当初丰臣秀吉无子,将其姊日秀与三好一路的儿子收为养子,他就是关白、左大臣丰臣秀次。但文禄二年(公元1593年)亲生儿子秀赖出生以后,对养子秀次的感情便开始冷淡起来,后悔将关白让给秀次。于是产生了一股谣传,说秀次对秀吉抱有异图。因此石田三成奉秀吉之命于文禄四年(公元1595年)7月赴聚乐第会见秀次,探听事情真相,并到处收集秀次反叛的材料。结果秀次切腹自杀,其妻妾20多人也惨遭杀害。这就是所谓“策谋事件”。因此三成得到江北194000石的领地,被封为佐和山城城主,但遭到浅野长政等大名的怀恨。公元1595年秀次自杀以后,秀赖成了秀吉的继承人。然而秀赖年幼,为考虑到将来,秀吉让五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 小早川隆景死后,由上杉景胜(会津120万石)递补大老职)、五奉行(前田玄以、浅野长政、增田长盛、长束正家、石田三成)两次立誓效忠。特别身为五奉行之一的三成,对主人秀吉格外忠心,誓死辅佐秀赖。

关原合战

丰臣秀吉死后,部下便出现不和,福岛正则、加藤清正、加藤嘉明,黑田长政,细川忠兴,池田辉政,浅野幸长等七名武将要杀三成。后来三成听了德川家康的劝告,引退佐和山城。石田三成回到佐和山城以后,德川家康便背约进入伏见城,并和诸大名私下结党进行施诈反叛。此时引退在佐和山城的石田三成决定乘家康到会津讨伐上杉景胜的机会起兵,以毛利辉元为盟主,联合关西诸侯,总兵力为92700人,攻打伏见城和田边城,一时势力大盛,并迅速攻陷了大坂以东的伏见城,城主鸟居元忠切腹自尽。

德川家康其实早有预料,故意假装远征会津,半路折返率军迎战,东西两军于庆长5年(1600年)9月15日上午8点至下午2点半在大垣的西北关原(美浓平原的西北部)展开一场大会战,史称“关原合战”。关键时刻,家康三子秀忠的2万大军被真田家拖住,使得东军一度陷入被动,但是在诸如福岛正则、德川四天王的勇猛下,西军逐落下风,最后小早川秀秋的倒戈更是给了西军致命一击。结果是德川家康的东军胜利,石田三成的西军失败。接着家康又攻下石田的根据地佐和山城,西军的据点大垣城的守将秋月种长开城投降。

佐和山城陷落的那天,德川家康就派遣田中吉政搜查石田三成,并下令以重赏通缉石田三成,凡隐藏不报者,不仅自身,全族及当地都要受处罚。

大势已去

关原之战失败以后,石田三成逃往伊吹山,打算在此暂且栖身,伺机潜入大坂再度举兵。他逃出关原的时候有许多随从人员,为避人耳目,让他们离开伊吹山。只有渡边勘平、矾野平三郎、盐野清介三人决定留下,和三成一起经近江浅井郡的草野谷,逃到大谷山。最后连这三人也让他们离开,约定将来在大坂见面,单身翻山越岭进入伊香郡,投身于古桥村法华寺的三珠院。后来被村民发现,不得不离开三珠院,在当地农民与次郎太夫的庇护下,躲在附近的山洞里。

然而此事被当地的一名地主知道了,劝告与次郎太夫将石田三成交出,引渡给田中吉政。与次郎太夫大惊,立即告知石田三成乘早逃走。但此时三成因为在逃亡过程中吃了大量的生米,此时已下痢倒在山洞里,又无食物,自知命该断绝,力劝与次郎太夫报告田中吉政。结果三成被捕,引渡给吉政。吉政自幼和三成很亲密,同情三成的遭遇,十分照顾他,给他食物吃,还替他治病。后来三成被送到大津的家康的军营,在营门口黑田长政看到他,立即下马向他道歉,并脱下自己的衣服,给他换去身上的脏衣。家康以厚礼接见,还把他当作194000石的诸侯看待。

三成被捕后,和三成一起举兵的小西行长、安国寺惠琼也先后被捕,他们和三成一同送到大坂,三人戴着枷锁在大坂和堺町游街,然后押到京都,交给奥平信昌收监。

惨遭刑罚

10月1日,三成、惠琼和行长各乘一辆囚车从信昌的宅邸押到六条河原的刑场。在刑场上,人们为三人念佛,石田三成拒绝,态度和平常一样镇静,毫无畏惧。据说在行刑之前三成想要喝水。但他们发现刑场附近没有水井,只有柿子。当别人要给他柿子吃时却被三成委婉的拒绝了,他说吃柿子容易生痰,在场的其他人都在嘲笑他,要死的人还怕生痰,三成慷慨道:“胸怀大志之人,即便濒死,也一如既往珍惜自己的性命。”

藉此,三成临死前也捍卫了自己的气节。三成被斩首以后,他的首级和惠琼、行长、自杀的长束正家的首级被一起挂在三条桥示众。三成的遗体被大德寺的圆鉴国师收去,葬在大德寺的三玄院里。真正忠于丰臣家的一批大名从此没落,而德川家康不久后就取丰臣家而代之,这估计是当时对关原大战袖手旁观的丰臣家所始料未及的。

石田三成为什么会战败 石田三成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人物分析

败因

在日本战国时期,石田三成是一个值得一说的人物。他在忠于丰臣家的势力中,是起到中坚力量的磐石作用及领军人的作用,是实际上的西军的统帅,死时年仅四十一岁。他的失败当然也可以归咎为他的对手实在太过于强悍,德川家康是日本历史上少有的谋略大家,是一个集谋略、狡猾与铁血手腕于一体的人物。面对这样的对手要想有胜算也确实比较难。但是,他的失败仍然有其过错的一面。

石田三成要想避免失败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收敛自己过于耿直的个性。他在治部少辅这样的小官位置上,由于才华出众,又对丰臣家忠心耿耿,靠着当时的关白丰臣秀吉的赏识与提携,轻云直上,由一个低级武士升为享受十九万四千石的大名(一万石以上的大名就是诸侯,每万石所配备的军队约250人。)并且凭借着丰臣秀吉对他的信任,常常越级发号施令,这使他平时就得罪了不少大名与诸侯。当然他也有自己忠心耿耿的朋友,比如小西行长等,也有一些大名追随石田三成,但是,相对来说势力比较单薄。在羽翼未丰的情况下,就锋芒毕露,这是政治斗争过程中最大的忌讳。更何况石田三成的才华与胆略也自然遭受到许多大名的忌恨。

其次,石田三成的一个失误就是过份相信自己因为忠诚丰臣家,以一种真理与正义在握的姿态出现在众多的丰臣家臣中。同时,也错误地估计了,决定一切的其实仍然是实力,而不是其他的真理与道义。在他决定起事反德川家康的时候,有家臣提醒他,真理与道义是取决于胜负的。这个提醒没有引起石田三成的足够重视。对这场战争的胜利充满太多的想像,而对失败的可能性心理准备严重不足。他的恃才狂放,也招致丰臣家的其他忠臣的极度不满,特别是加藤清正、福岛正则这些也同样忠于丰臣家的诸侯的极度不满。加上石田三成的耿直,其亲和力是严重打折扣的。政治上的能伸能屈,软硬兼施,甚至根据形势及时作出妥协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石田三成缺乏这个气度,加上他的正直,那种决不妥协的正义感,使得他不可能会像德川家康那样善变,在形势不利时就俯首称臣,作软蛋,在形势有利时就穷凶极恶,称霸天下,对敌人斩尽杀绝,毫不留情。

再次石田三成在成功地利用计谋,引发德川家康攻打北面的大老上杉景胜的同时,他又挑拔起德川家康与另一位大老毛利辉元的争斗,然后趁机发动反对德川家康,忠心于丰臣家的大名的大联军。这个步骤应该是天衣无缝,是极其成功的谋略。但是,没有极力争取到淀夫人的支持。既没有得到丰臣家的物质支持,也没有得到精神道义上的声援。虽然他也出面去做这个事情,但是,终于缺乏沟通艺术,而导致失败。这是石田失败的最关键因素。

最后在战争过程中,石田三成的长项是守城战,却中了德川家康的调虎离山计,将西军全部引出坚固的城堡,纷纷来到了地势开阔的平原地带,在关原展开决战。而在开阔地带大规模的野战恰恰是德川家康的长项。此时三成是利用自己最不熟悉的野战对付最善长野战的德川家康。当时如果西军坚守城内,拖延时日,处于野外征战多日的东军肯定难以坚持多久。更何况当时处于观望状态的毛利辉元,和已经处于战争状态的上杉景胜,实力雄厚,随时会参与到联合打击德川家康的队列中去。如果他们两家及时加入,则军队会增加一倍以上。而德川家康的嫡系精良部队不过是三万八千人,而且远远没有到位。如果坚持持久战,则形势会令东军中的丰臣家的大名慢慢觉察到石田三成的西军才是真正忠于丰臣家的,因此,有可能转过来支持西军,当时在东军中最精锐的部队就是加藤清正与福岛正则的两支部队。如果这两支部队倒戈向西军,则战局完全会因此逆转过来。当时德川家康最害怕的就是拖延时日,久而久之,他的野心败露,则形势无法收拾。只有速战速决,才可以把自己的野心掩盖过去。事实上这个关原战役只打了半天就决胜负。等到战后忠于丰臣家的大名回过神来的时候,作为胜利者一方德川家已经拥有坚不可摧的实力,再想反德川家康是不太可能了。战后加藤清正与福岛正则到德川家康那里兴师问罪时,已经回天乏力了。

退一万步讲,无论怎样也打不过德川家康,那么石田三成可以选择完全不必那样急忙地跳出来,他完全可以利用利用自己的年龄优势作长远打算。当时石田三成才四十一岁,身体异常健壮,而德川家康却是五十八岁高龄了。而德川家康的继承者德川秀忠却是一个非常仁厚老实的人,只要等到德川家康死去,保存自己的实力,也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则以后丰臣家复兴的机会仍然很多。更何况丰臣秀赖长大后是一个十分有头脑,有胆略的人,是后生可畏的那类。只要忍耐十年,情形就会完全发生变化。丰臣家与石田三成的最大优势仍然是年龄上的。可惜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个优势。急忙决战,公开决裂的结局就是石田三成失败被处斩,丰臣家最后灭绝。

家纹

大一大万大吉之旗

“大一大万大吉”的旗印是石田三成在关原合战使用的有名旗印。

一般认为其中的意思是:

“大”字有着“天下”的含义,“大”字以下的“一”字和“人”字代表的是世间万民……并期望世上万民都能够得到“吉”(幸福),达成理想中的太平盛世。

另一种说法是,“大一大万大吉”的六字纹的含义是:“一”读作“かず”,与“胜”字谐音;“万”(よろず)代表

着万年的繁荣;而“吉”是吉利的文字。在这三个字前冠以“大”字,所以这个六字纹其实代表的是三成祈求幸运的一种愿望。其实,这个旗印是镰仓时代的武将石田为久(射杀木曾义仲的人物)用过的。

敌对

关原之战东军除了德川家康及其家臣外,还有许多原是丰臣秀吉的家臣(如福岛正则)。原因是因为厌恶石田三成而参加东军,绝大多数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种:

石田三成的对人态度

石田三成对人态度是很两极化的,对正直、清廉的人态度良好,相反的对于罪人、小人或做出让他觉得不齿的行为之人态度就很冷淡,如在文禄庆长之役中,三成目睹加藤清正与福岛正则虐杀手无缚鸡之力的朝鲜人的画面,原本就与两人处的不是很好,经过此事件更是雪上加霜。

丰臣秀吉的征伐态度

自丰臣秀吉发现朝鲜国王并无臣服意愿时,渡海助阵的意愿便降低许多,但秀吉表面上仍表明说他要去,可是到最后几乎都还是没去,而在朝鲜的部队依旧在奋战,此情况重演了好几遍,自然而然前线许多部队就误以为这是丰臣秀吉委任在朝鲜指挥的石田三成、寺泽广高等奉行的意思(即为不让秀吉来朝鲜,因为总大将参战与否会影响到整个军团士气),因而成为许多武将的敌视对象。

朝鲜之役的赏罚问题

石田三成是由武将在战场上的表现来决定奖赏(秀吉委任奉行至朝鲜监督),可是因为之前丰臣秀吉渡海问题已造成多名武将敌视,便有些人对三成给自己的奖赏感到不满,也有立下战功但不从军令而被三成扣赏的人(如小早川秀秋),也同样敌视三成。

丰臣秀次的相关事件

由于石田三成负责调查丰臣秀次的罪行,调查中有意无意牵连了一些平日对立的权势大名家,如浅野长政、细川忠兴、最上氏、伊达氏、黑田氏和小早川氏。小早川秀秋更是因为秀次事件受到牵连而被没收丹波龟山十万石领地。除此之外,有人认为是三成与丰臣秀吉联手为了丰臣秀赖的未来铺路而找理由处理掉秀次(事实上三成一直在找证据帮秀次脱困),导致关原时期三成对秀秋开出战胜家康可在秀赖成人前当关白的条件时,让秀秋担心当上关白总有一天也会被三成处理掉的阴影,再加上朝鲜事件,秀秋在关原之战会背叛到东军的理由就很充足了。

结语

石田三成据说习惯在书信上亲手打上很特别的结,在还不习惯用浆糊等粘合剂的时代,这样做也是为了防止送信途中别人偷看书信中的内容吧?从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三成谨慎细致的性格特点。而促使谨慎的三成不惜以身家性命为赌注,与实力远比自己强大的家康拼死一搏的,正是他那颗誓死捍卫丰臣家的忠义之心。

三成死后葬在京都大德寺三玄院,法名“江东院殿正轴因公大禅定门”。昭和四十年,通过对三成之坟的发掘,从对遗骨的考证中得知三成是一个长相清秀的男子、头形较长、龅牙,身长大约一百五十六公分。

也许失败的英雄总是会更多的得到世人的同情和惋惜吧,与真田幸村一样,关于石田三成并没有死的传说也在流传着。其中以榊原家和佐竹家的两种说法最为出名。不过说死的只是个替身,现在想来实在是不太可能。但关于三成的传说如此之多,正说明日本人对他的同情和喜爱。

家康与三成就像是一对弈手,调兵遣将斗智斗勇,时刻注视着对手的一举一动,希望能给予对方致命的一击。很显然,命运最终选择了棋高一着而又运气更好的家康。

历史从来都是为强者和胜利者歌功颂德的,然而时间终究会淘去不真实的东西,珍珠始终还是会露出它耀眼的光芒。在仔细阅读关于石田三成的种种史料后,我不得不说,三成虽然只活了四十一岁,但他实在是个不折不扣的君子,他是一位真正的悲剧英雄!

有关于石田三成轶事有哪些 石田三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物简记

自应仁元年(公元1467年)的应仁之乱爆发以后,足利幕府的威望一落千丈,地方大名纷纷互相征伐,日本进入百余年的战国时代。永禄十一年(公元1568年),织田信长拥立足利义昭上洛就任征夷大将军,并且逐渐控制近畿全土,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霸主。日本在织田信长“天下布武”的印章下逐步走向统一,但是在日本即将完成统一的天正十年(公元1582年),织田信长突然于京都本能寺被重臣明智光秀所弑。织田信长的另一位重臣羽柴秀吉得知信长死讯后迅速率军转往京都方向,于山崎之战中战胜明智光秀,锁定胜局。为信长报仇的羽柴秀吉成为了信长事业的继承者,一步步登上“天下人”的宝座。天正十三年(公元1585年),羽柴秀吉受天皇赐“丰臣”姓,改名为丰臣秀吉,并就任关白一职,创立丰臣政权,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

庆长三年(公元1598年),随着太阁丰臣秀吉的过世,日本再次濒临天下分裂的内战边缘。丰臣秀吉临终前嘱托五大老五奉行效忠于丰臣家的继承人——6岁的丰臣秀赖,但是作为拥有关东250万石领地的实力派大老德川家康并不满足于担当丰臣家的朝臣。此时,只有另一位大老前田利家才有制衡德川家康的威望和实力。庆长四年(公元1599年),前田利家也过世了。德川家康成为了丰臣政权的首辅大老,从此有恃无恐,独断专横。他私自改动一些大名的领地石高,未经丰臣家许可而同其他大名家进行政治联姻,扶植亲信,拉拢姻亲,做出众多违反太阁遗训的举动。家康的一系列举动在丰臣家重臣石田三成的眼里如同叛变的前奏。于是石田三成不断策划除去德川家康,以保丰臣家安泰,而德川家康更是千方百计想要挑起战事,扫除所有反对自己的势力。稍有觉悟的人都明白,决定天下归属的大决战正在一步步逼近。

德川家康夺取天下的重要契机,正是丰臣家长久以来的派阀之争。以内政工作获得提拔的吏僚派看不起在战场上厮杀的莽夫;武功派更是看不惯在后方指手画脚的书生。吏僚派以石田三成和小西行长等人为代表,武功派以福岛正则和加藤清正等人为代表,两派向来不和,而文禄·庆长之役更是加深了两派之间的矛盾。丰臣秀吉和前田利家在世的时候都极力调和两派之间的矛盾,但是随着这两位重量级人物的相继过世,再也没人能够阻止两派之间的矛盾走向白热化。德川家康非常乐意看到丰臣家的内部矛盾不断尖锐化,于是利用加封领地、政治联姻等手段竭力拉拢武功派大名。家康打算借武功派之手消灭吏僚派,从而达到削弱丰臣家实力的目的。

就在如此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充满尔虞我诈的关原之战拉开了序幕。德川家康认为石田三成的人缘不好,威望不足,无法对自己构成威胁,但是正好可以利用石田三成的起兵将反家康派的大名全部拉上战场,从而一劳永逸地全部予以歼灭。西军与东军在正式开战以前就展开了尔虞我诈的谋略战。话说当时的石田三成和德川家康都自称是丰臣家的忠臣,而互相指责对方为心怀鬼胎的逆贼。双方为了获得更多大名支持,都高举丰臣家的旗帜,以获得所谓正义的大义名分。由于双方都自称为丰臣家臣,讲述起来实在难以区分。所谓“西军”与“东军”的称谓都是后人为了便于区分所追加。以石田三成为主体的联合军称为西军;以德川家康为总大将的联合军称为东军。西军名义上的总大将是身份更为显赫的大老毛利辉元,所以石田三成只能称为西军灵魂人物,但是实质上统揽全局的总大将应是石田三成。

话说上杉景胜为了引起德川家康的注意,在会津领内修筑城池、铺路架桥、召集浪人、整顿军备。德川家康对此非常不满,认为上杉加强军备的背后有谋反的阴谋,随即修书命上杉上洛做出解释。但是上杉家重臣直江兼续在回信中对家康的责问予以逐条反驳,认为根本没必要上洛解释,在信末更是对德川父子做出了挑衅。德川家康收到上杉家的回信以后勃然大怒,但是家康内心却是暗自窃喜,他终于能够以此为口实发动一场划分天下的决战。

德川家康以上杉景胜拒绝上洛为由,于庆长5年(公元1600年)6月16日(旧历),率军离开大坂前往会津讨伐上杉景胜。7月2日,家康进入关东根据地江户城,对征伐会津进行详细的策划。家康离开大坂后,石田三成发出众多密函,拉拢志同道合的大名,并成功地拉拢大老毛利辉元和宇喜多秀家加入西军,推举毛利辉元为西军总大将,并且承诺打败家康以后拥立毛利辉元为丰臣家首辅大臣。众多反对家康派的大名纷纷加入西军阵营。石田三成聚集了超过10万人的兵力,在7月17日于大坂正式向德川家康宣战,并以三奉行的名义向德川家康发出弹劾状,列举家康违反太阁遗训的累累罪状。

7月19日,宇喜多秀家、小早川秀秋、岛津义弘等人 率领4万西军包围东军1800人驻守的伏见城,打响了关原之战的第一枪。7月20日,小野木重胜率1万5千西军包围细川幽斋500人驻守的田边城。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下,伏见城久攻不下,直到石田三成亲自督战,西军才于8月1日攻破伏见城;而田边城之战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围城战,直到关原之战结束的前几天,9月13日,细川幽斋才在朝廷的居中斡旋下开城。8月5日,在石田三成要求留守清洲城的福岛家臣大崎玄蕃开城投降遭拒后,转攻伊势。西军在德川家康离开近畿的大好时机,并未展开积极的前线攻势,而是悠闲地在后方进行清理工作,扫除近畿的东军据点。

会津。7月24日,驻军小山的家康收到伏见城守将鸟居元忠的急件,得知石田三成起兵一事,西军已经开始攻打伏见城。7月25日,家康召集众随征大名举行评定,宣布石田三成起兵的情报。家康声言自己鞠躬尽瘁辅佐丰臣家,怎奈奸臣石田三成时常在少主面前进谗。他做出一副为了顾全众大名妻儿生命,不惜牺牲自己的仁义模样,表示如果东军诸将有意回到大坂投效西军,家康绝不予以阻拦。结果这些大名都表示愿意跟随家康,共同铲除奸臣石田三成。此次对东军影响深刻的评定史称“小山评定”。在这次会议上,家康成功的将这些丰臣系大名玩弄于股掌之间,最终达到收买人心的目的。

美浓赤坂,布阵于冈山,与屯兵大垣城的石田三成形成对峙。之前家康的策反工作获得了较大成果,吉川广家代表毛利辉元派遣使者前来表明毛利家不战的立场,小早川秀秋也表示愿意担当内应。大津城主京极高次已于9月3日叛离西军,并以3千兵力固守城池。至家康抵达美浓时,毛利元康和立花宗茂等人率领的1万5千西军仍在围攻大津城。

德川家康随即举行会议,商议对策。德川家臣大多认为应该等待德川秀忠3万8千的主力到达以后再组织进攻,但是福岛正则等丰臣家臣急于发动决战,恨不得亲手砍死石田三成。家康权衡利弊以后决定不等秀忠的部队到达,而是利用福岛正则等丰臣系大名的军队,以及西军中的内应部队与石田三成决一死战。作为野战达人的德川家康试图将石田三成引出大垣城进行野战。于是家康派忍者散布假情报,声言东军将会绕过大垣城直取大坂。

石田三成唯恐大坂有失,当夜决定于关原集结大军阻截东军西进。两军在兵力上旗鼓相当,但是西军先行赶到战场,占据了有利地形。由于当天早晨大雾弥漫,所以双方布阵完毕后没有马上展开厮杀。早晨7时以后浓雾渐散,天空下起毛毛细雨。东军井伊直政和松平忠吉部队向西军主力宇喜多秀家部队开火,战事一触即发。双方同时于上午8时点起开战的狼烟。战斗过程中,双方一进一退,互有攻守,战况呈胶着状态,西军凭借地形的优势稍占上风。一直到上午11时,战况还是没有太大变化。石田三成下令点起总攻的狼烟,命令西军所有部队向东军发起总攻。但是位于小池村的岛津义弘1500人,位于松尾山的小早川秀秋1万5千人,还有南宫山的毛利军3万人迟迟没有动静。就这样持续到正午12时,德川家康因为战局不明朗而烦躁起来。家康再三派人催促小早川秀秋叛变击溃西军右翼,另一方面石田三成也不断派人发送文书催促小早川秀秋攻击东军左翼。小早川秀秋的立场成为了这场战役的胜负关键。对于小早川秀秋的迟疑不定,家康非常恼火,于是派一支铁炮队向小早川秀秋队开火。没想到这个反常的威吓手段收到了奇效。小早川秀秋队遭受德川军恐吓性攻击后,立刻冲向西军右翼大谷吉继队,途中朽木元纲、小川佑忠及赤座直保等西军部队也跟着小早川秀秋叛变,一齐冲向西军右翼。最终大谷吉继寡不敌众,剖腹自杀,西军右翼崩溃。大谷吉继队的溃灭影响了小西行长和宇喜多秀家队的士气,两队先后陷入混乱,士兵无心再战,纷纷溃散。位于笹尾山的石田三成本队也最终溃灭,重臣岛左近和蒲生乡舍战死。下午4时,关原之战以东军的压倒性胜利而结束。

石田三成威望不足,人缘不好,又不能说服丰臣家共同讨伐德川家康,综合起来说明他起兵的时机尚不成熟,没有足够把握打倒德川家康。三成本身是一个缺乏作战经验的文官,很难在战场上打败身经百战的德川家康。在时机尚不成熟的时候与强敌宣战,这只能是飞蛾扑火。

庆长五年的德川家康已经58岁,而石田三成才40岁。按照当时“人生半百”的自然规律来看,家康已是行将就木之身。三成完全可以不必用战争来打败家康,而让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来战胜家康。德川家康的继承人德川秀忠是一个资质愚钝的庸才,到时候再慢慢削弱德川家也不迟。家康正是看到儿子的资质与自己相差太多,很难完成大业,所以非要在自己有生之年夺取天下。而家康想要夺取天下就必须通过战争来削弱丰臣家的实力,增强德川家的实力。这时候石田三成刚好冒了出来,为家康完成了这个心愿。石田三成一心想要除去德川家康,以保丰臣家安泰,结果却适得其反,反被德川家康利用而大大削弱丰臣家的实力。在庆长二十年(公元1615年)的大坂夏之阵中,德川家康消灭了虚弱的丰臣家,最终结束了战国乱世。

人物轶事

石田三成接受主君丰臣秀吉的托孤,全心全意辅佐秀赖,对德川家康的反叛极端痛恨,最后不顾力量悬殊和家康决一死战。被捕后三成被押到大津,在军营前家康的部将福岛正则看到三成,从马上呵斥道:“你掀起无益之乱,今天落到如此地步有何脸面?”三成回答说:“我武运不好,不能活捉你而感到遗憾。”

临刑前游街的时候,三成口渴想吃茶,转告警卫兵。偏巧此时没有茶,警卫兵说手边有柿饼,如果口渴可以吃。三成说柿饼生痰,所以不吃。警卫兵听了这话便笑道:“即将杀头的人还怕生痰,真滑稽。”于是三成说:“对于你们那样的人当然是对的,但考虑大义的人,即使在杀头的一瞬间还要保重生命,因为他无论如何要设法实现宿愿。”

三成战败后不自杀,最后被活捉,人们从这点说他贪生怕死,这是人们的误解。三成到杀头前始终抱着打倒德川家康的信念,他要抓住一切机会来实现自己的信念,他的生也好死也好都是为了主君。丰臣秀吉死后,三成对家康的态度十分傲慢,当然更谈不到奉承了。某天在大坂城中,三成裹着头巾烤火取暖,因家康就要来到,旁边的浅野长政劝三成取下头巾,三成不肯,被长政取下抛入火中。还有一天,家康和三成一起在大佛殿,三成的手杖不小心落地,家康立即拾起来交给三成,三成连一声道谢也没有。

三成认为对主君的尽责不单在思想方面,在物质方面也要献出一切。从而他很节约,不浪费,佐和山城的居室是板壁的。但是另一方面,他不惜费用重用人才,以150000石的俸禄招聘蒲生乡舍、岛胜猛(也称岛清舆、岛左近)。后来他们成了三成的忠诚家臣,在关原之战中奋战而死。尤其是岛胜猛,他的俸禄接近三成的俸禄的一半,留下君臣同禄的美谈。

三成爱读《源平盛衰记》,在关原之战失败后逃往伊吹山中的时候,一定想到石桥山之战失败而藏身于一枯树中的源赖朝吧。三成认为胜败乃兵家之常,失败不可舍命,应全力逃出战场,以图大事,此乃合乎兵法。

后人评价

石田三成,一直以来是妄臣、傲慢的小人形象,导致家康胜利的最大原因等等。然而近年来,司马辽太郎、小和田哲男、界屋天一的人对其评论的改变了他多年来人们心中的形象。

在历史上谁善谁恶似乎都只有当时的胜利者与统治者说了算,常常为后人产生误导。在关原之战后,德川幕府成立,致力将三成渲染成为一个怀有小人之心的恶人,将千利休的被迫切腹、丰臣秀次的逼杀、丰臣政权后期的衰弱各责任推在了他的身上,造成了人们对他为人的误导。

首先,千利休的切腹与丰臣秀次的被杀全都是丰臣秀吉的意思,真正的谋害人是丰臣秀吉。三成不过是执行人而已。(有点像当年曹操杀伏皇后而世人皆痛骂华歆)。

关原之战是在德川家讨伐上杉家时开始的,东军在一日之内大获全胜。在战初,东军个个胆战心惊小心翼翼的,家康形容有如履薄冰的感觉。结果确实历史的齿轮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愿望将胜利交给了东军而使西军大败而走。

其中有一种说法是石田三成阻止了岛津丰久夜袭东军大营的方法,错过了胜机而导致了西军的失败。可是,夜袭战献策本身的事实就非常的可疑。即便是事实,当时石田三成也对东军的部署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家康的失败也就是东军的失败,而对于久经沙场的家康来说,夜袭的成功率也就非常的小了。

纵观全局,当时石田三成总领地194000石,加上毛利与岛津的领地,总共只是全日本的十分之二,而家康在当时就占了全日本的十分之五,对比之悬殊是如此的可怜与柔弱,西军的战败也是可想而知的。

丰臣秀长与秀吉的对话中有着“军中有善立功而善求丰厚之俸禄者,不可限制其赏,将吾之俸禄赠与亦可。”的语句。三成有着丰厚的俸禄,在秀吉时代的后期为了报答秀吉的恩惠,拼尽了自己所有的能力为丰臣家奔走作战,鞠躬尽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