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阇耶跋摩七世
外文名:Jaya varman VII
别 名:者耶跋摩
出生日期:1125年
逝世日期:1219年
主要成就:柬埔寨吴哥王朝最著名的统治者之一
阇耶跋摩七世:柬埔寨吴哥王朝最著名的统治者之一
阇耶跋摩七世 (又译:者耶跋摩)(Jaya varman VII)(1125-1219)
柬埔寨吴哥王朝最著名的统治者之一(1181年—约1219年)。他征服了占城,使两国合并。吴哥王朝的首都百塔城(Angkor Thom)在他统治时期最后定型。今天吴哥遗迹的大部分建筑是他修建的。阇耶跋摩七世曾下令挖掘一个人工湖阇耶塔泰卡(意即“阇耶跋摩的水池”)。在阇耶跋摩七世统治末年,他重建了巴云寺。
在阇耶跋摩七世统治时期,大乘佛教成为吴哥最具影响的宗教。
有人认为,阇耶跋摩七世死于麻风病。
现在普遍认为阇耶跋摩七世是现代柬埔寨的奠基人。
者耶跋摩七世(JAYA VERMAN Ⅶ),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国王。他的一生曾有三次做国王的机运,但前两次,他都放弃了。最后一次,在他近六十岁时,他眼见外敌入侵,国土沦陷,举国上下,生灵涂炭,为了江山社稷与千秋大业,他不得不扛起重振帝国兴盛之大旗,终于还是登上了帝王台(执政时期1181-1201)。
者耶跋摩七世执政时期,他以帝王的谋略与胆识,逐步将真腊王国由一个破败之国发展成为一个统辖54个省的强大帝国(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吴哥城中建有54座四面像巨塔的原因所在,它代表了吴哥王朝在鼎盛时期所统辖的54 个省份)。
者耶跋摩七世登基后,他为母亲建造了塔普伦寺;为父亲建造了圣剑寺;为臣民百姓修建了能治病救死的涅槃寺;为自己,重整了巴戎寺。
在者耶跋摩七世统治时期,他将国教由原来的印度教改换为大乘佛教,这种改变被他赫然昭示于巴戎寺中——莲花、四面菩萨像等佛教元素成为巴戎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闻名于世的“高棉的微笑”分布在巴戎寺的49座巨石塔以及吴哥通王城的5座城门上。据考证这些四面雕像都是以真腊王朝最伟大的国王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容为蓝本所刻。者耶跋摩七世对吴哥帝国的卓越贡献至今还被人们传颂着。
塔布茏寺是谁建的?阇耶跋摩七世为纪念自己的母亲所建
塔布茏寺位于吴哥窟东面,是大型的石头堆砌而成的佛教寺庙,吴哥遗址中的主要建筑之一。建于12世纪末,高棉国王阇耶跋摩七世为了祭祀他的母亲而修造,也叫“母庙”。那时寺中有3000僧侣,其中有18个高僧。最令人难忘的是考古学家有意保留了茂盛的树林,让人们知道它是如何从丛林发掘出来的。
出大吴哥城东门前行就可以到达塔布茏寺(TaProhm)。这里也是电影《古墓丽影》的外景地,塔布茏寺出名与电影《古墓丽影》有很大的关系,电影《古墓丽影》和《花样年华》曾在此取景拍摄。塔布茏寺如同睡美人的城堡,完全被丛林吞没。盘根错节的巨树缠绕着佛塔,占领了长廊,撕裂围墙,掀开石阶,探进门窗,举起房顶……
无花果树和木棉树盘根错节在遗址上,建筑与丛林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给保护工作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坐视不管固然会古寺不保,强行分开也必然树亡寺毁。因此至今这种奇特的拥抱至今仍然保持原貌。
由于舍弃了神山式的结构,这里就成了热带雨林的天下:如蟒蛇般的树根,爬满塔布茏寺里里外外,深入建筑中。寺内倒塌了的石塔和围墙这一堆那一堆,挺身而立的大树东一棵西一棵,使原来规矩的寺院成了迷宫。这奇特的景观形成于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四面佛的原型是谁?是阇耶跋摩七世吗
巴戎寺,是令吴哥窟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所在地,也是吴哥窟最具代表性的精华景点之一。古朴幽静的巴戎寺共有54座宝塔,由中心的49座四面佛塔和5座四面佛塔式的城门组成,象征着当时鼎盛吴哥王朝统辖54个省份。陈旧而略显破败的佛塔与吴哥窟的其他寺庙大同小异,而其中的最大看点是佛塔上的四面佛像,佛像是典型高棉人面容,且个个都流露着安详的微笑,据说这些面容原型为建造巴戎寺的神王阇耶跋摩七世。
行走在巴戎寺,无论在哪个角度都能看到一个个“会心善意”的微笑,那是一种历经千年繁盛与兴衰后,至今依旧宁静与希望的恒远表情,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那是一种穿越时空、穿越万物的神秘之力,令人震慑,令人感动。
巴戎寺位于吴哥通王城的中心点,其东西走向长约160公尺、南北走向长约140公尺,共分三层,底下两层为正方形,外侧廊壁雕刻故事性浮雕,顶层为圆形,树立佛塔。寺庙原本皆有原木筑造的屋顶,但历经千年风雨摧残和年久失修,而今只剩下这方断垣残壁的石柱与佛塔,历史带走的和留下的,都没有改变巴戎寺在当地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如今依旧是暹粒民众祭祀凭吊的重要之所。漫步寺庙之中,除了安详的“高棉微笑”令人惊叹之外,寺庙廊壁上留下的那些生动细致的雕刻一样令人震撼,底层浮雕从东门开始顺时针行进,看到的分别是:出征占婆-林迦崇拜-水战--水上生活-赢得胜利-斗鸡和下棋-军队-内战-大鱼吞羊-胜利游行-马戏团-占婆人洗劫吴哥等等,雕刻详细记录了古代战争场面、百姓生活百态、洞里萨湖风光等情景,是一幅幅名副其实的珍贵史迹,为后人活灵活现地诉说了那些遥远的信仰故事。
追溯巴戎寺历史,在公元12世纪,由阇耶跋摩七世建造这座佛教石庙,它没有狭窄高耸的天梯台阶,在婆罗门教的佛塔上全部刻有四面佛,与吴哥窟其他的婆罗门教神庙有着明显的不同。四面佛是婆罗门教的三大主神之一的梵天,巴戎寺的不同也许是因为国王晚期由婆罗门教改信佛教所造成的变化吧。
从寺庙外观看,巴戎寺像一座金字塔,最高处是一座圆形宝塔,它建在两层空心的台基之上。在宗教中,这表示天上的佛与地上的人得以息息相通。周围建有48座大小各异的宝塔,如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中心宝塔。每座宝塔上四面佛的原型就是阇耶跋摩七世本人,所有来此朝拜的臣民都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菩萨就是自己的国王,当然也更效忠和敬仰阇耶跋摩七世。当然,这些巨大的四面佛像,即强调了统治者的威严和地位,也见证了当时高棉王国的强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