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苏峻
国 籍:晋朝
民 族:汉族
逝世日期:328年
职 业:将领、叛臣
主要成就:在平王敦之乱中立功,之后却起兵反叛
籍 贯:长广郡掖县(今属山东)
晋朝叛将苏峻为何能“死后封神 ” 甚至还和尧帝共享香火
苏峻叛乱,是东晋初年的一次大规模内战。
内战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晋明帝去世之后,愣头青庾亮把持朝政,雄心勃勃地想干一番大事业,打算拿下荆州的陶侃,可他的兵力有限,实力不足,所以图谋吞并苏峻的兵力。一开始,苏峻的态度是忍让,甚至表示愿意北上抗胡,远离朝廷里这一摊乌烟瘴气的事,可是偏执的庾亮寸步不让,步步紧逼,苏峻被惹毛了,干脆反了,一招回马枪差一些把东晋帝国扎个透心凉。陶侃、温峤、郗鉴、庾亮、王导......当时的大佬轮番上阵,明的暗的都用,也难以消灭敌人。就在局势还不明朗的时候,苏峻有一次喝酒喝大了,竟然亲自上阵冲锋,结果被乱军之中投来的两只长矛刺于马下,当场被乱刃分尸。
站在东晋朝廷的立场上,苏峻当然是十恶不赦的乱臣贼子,挫骨扬灰也不解恨。有意思的是,苏峻死后,民间却自发为其立祠,尊其为苏侯神,朝廷也没有阻止。进入刘宋王朝之后,苏侯神一度进入宫廷,得到了官方的承认。在江北的青州,苏侯神甚至可以和尧帝一起享受香火祭祀。
苏峻
苏峻为什么有祠?
作为一个历史问题,它太细小,细微到可以忽略不计,比如在《东晋门阀政治》当中,田余庆老先生就提出过这个问题,但只是一带而过。为了搞清楚这个疑问,俺试着查阅了一些资料,很意外,真有人研究过这个小问题。
在1994年第4期的《淮阴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王健秋发表过一篇文章——《苏峻何以有祠:晋史札记》。主要观点如下:
为什么民间给苏峻立祠,朝廷却不禁止?因为晋人立祠自由,不必经过官方批准;封建社会提倡的忠、孝、义等伦理道德观念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不忠未必不孝,不孝未必不义,占一头就有立祠的资格,苏峻作乱固然可恨,但他造反也是被逼无奈,有让人同情的地方,朝廷在某些方面也是理亏的。
不过,作者很谦虚,在文末说这些观点只是推测,不能当成定论。那么,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
在2016年第12期的《中国地名》上,陈圣宇发表过《六朝民间巫觋鬼神崇拜与地名——以蒋子文和苏峻为例》。
我们来说说蒋子文是什么人。
蒋子文是汉朝末年的一个小官,酗酒,好色,属于有点儿作的那种人,经常说自己骨骼清奇,死后能成神。有一次,他在钟山附近讨伐一股土匪,额头被射伤了,他当时没当回事,拿了一根布条就缠头上止血了。估计是伤口感染,没过几天他就死了。死后,蒋子文的鬼魂继续发扬作妖的精神,作得变本加厉,威胁孙权给他立祠,孙权不答应,他就不停地作,孙权招架不住,只好给他立祠封神——这也就是两晋南北朝时代盛行于江东的蒋侯神。
由此,陈圣宇引出了一个结论——两晋南北朝时代,江东流行巫鬼崇拜,有为败军死将立祠的传统,所以苏峻有祠不足为奇。
然而,蒋子文是为讨贼而死,算是“英烈”,而苏峻是叛逆,把这两个事例放在一起推导出结论是不是不合适呢?但是,此文提供的巫鬼崇拜的这个角度很清奇,于是,沿着这个角度继续深挖,果然找到了有意思的料——两晋南北朝时代,江东的确流行巫鬼崇拜,民间喜欢建一些奇奇怪怪的淫祠,但是对象不限于败军死将,有些生前作恶多端的大奸大恶之辈死后也能被封神——但是是凶神——享受香火祭祀,比如后赵帝国的残暴皇帝石虎,以及年代稍远一些的汉末董卓。
把这些资料结合起来,再结合苏峻叛乱造成的影响,答案似乎就呼之欲出了。
苏峻之所以有祠,主要是因为:
其一,对于苏峻叛乱,朝廷也是有过错的,甚至在十几年之后,叛乱期间被裹挟的晋成帝提到苏峻,言谈间也透露出对苏峻的理解,外加当时立祠比较自由,不用经过官方批准,所以朝廷并没有禁毁苏侯神。
其二,叛乱之前,庾亮清洗宗室,一些藩王得到了苏峻的庇护;叛乱期间,苏峻似乎做过发放物资以笼络人心这样的事,可能对有些人有恩;叛乱结束之后,苏峻的一部分旧部被老谋深算的王导收编了;江东流行巫鬼崇拜,苏峻叛乱造成了大量的伤亡,给平民百姓造成了沉痛而持久的伤害。
也就是说,最有可能给苏峻立祠的就是这四类人:被苏峻包庇过的藩王;受过苏峻恩惠的平民;苏峻的旧部;被苏峻伤害过的平民。所以,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苏侯神信仰当时盛行于建康周边,以及江北的青州地区(苏峻发迹于青州,他的旧部当中有很多青州人)。
至于苏侯神信仰进入朝廷,得到官方的认可,那是进入南朝之后的事。朝廷之所以如此,主要是把苏峻当成战神加以供奉,祈求出师大捷。
可见,说起战斗力,苏峻真是响当当的,可惜因为朝廷里那一摊子乌烟瘴气的权力斗争,这样一个人没有被用到正经地方,最后被内耗干废了。
东晋成帝的苏峻之乱 揭苏峻之乱所造成的影响
苏峻之乱是发生在东晋成帝统治时期出现过的一次大规模的病变事件。在327年的时候苏峻和祖约联合起来起来征服庾亮而向建康展开了强烈的攻势,在第二年的时候终于占领了这个地方并且开始掌握政权。而庾亮则和温峤两个结合同盟,并且让征西大将军陶侃成为了盟主,共同对苏峻发起了反对和进攻。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件事可是却对苏峻之乱背景不是十分的了解,那么苏峻之乱背景是怎样的呢?
苏峻之乱的背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首先苏峻之乱和曾经发生王敦之乱的时候引流民帅进入京城中有很大关系。本来当时司马睿并不是十分相信流民将领,于是一般都会让他们留在淮河地区,并不会让他们度过江河进入建康。但是王敦之乱发生后晋明帝曾经出现过没有兵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之下晋明帝只好让苏峻等流民立下大功劳,并且之后在朝廷中担任比较重要的地位,威望和从前相比也越来越高。在326年的时候庾亮还担任中书令的职位,他本来是想要诛杀想要谋反的司马宗,可是却没想到他的部下跑到了苏峻那里。
另外苏峻之乱的背景还可以从祖约身上说起,他也曾经跟随着攻打过王敦,并在这之后在寿春地区负责防守,保护着北方地区。他一直觉得自己不管是名气还是能力都要比其他大将更强大一些,可是竟没能成为晋明帝身边的要员重臣,这让他十分的恼怒,并且还在心中以为是庾亮从中作梗。 苏峻之乱影响
苏峻之乱是在晋成帝统治时期的一场非常重大的起兵叛乱事件,当时苏峻借口铲除庾亮,和对朝廷有意见的祖约一起联合起来攻打建康,很快就在第二年进入了建康之中,在掌握了政权的同时还不断的进行掠夺。而庾亮则在陶侃的帮助下对苏峻等人进行了讨伐。作为重大起兵叛乱的事件,苏峻之乱影响是十分强大的,那么苏峻之乱影响是怎样的呢?
苏峻之乱从咸和二年开始正式发兵,经历了四年多的时间才被完全平定,苏峻之乱的影响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方面。在苏峻之乱发生之后,京城地区变得一片混乱,人民的生活和各种产业开始逐渐凋零,因为当初是因为庾亮才发生的战争,所以庾亮也一直不得安宁,不断出去寻找解救自己的帮手。为了自身的安危庾亮以豫州地区刺史的名义到了芜湖后依旧牢牢的掌控这朝政。
自从东晋建立了国家之后,朝廷总是依靠淮阴和合肥的力量,并不是十分便利,建康总是会很容易就沦陷,而漕运和经济方面也无法顺利的发展。直到苏峻之乱中京口成为建康的重要枢纽地区,这次啊解决了这一难题。
另外苏峻之乱的影响还在于苏峻等人叛乱之后对当时的士族教训非常深刻,而且在攻入建康之后对宫殿等地多次损坏,并且造成物价飞速上涨的情况,当时很多人都建议迁徙国都名单是都被王导拒绝了,这才开始重新建设建康地区。
东晋第三世帝王司马衍如何平定苏峻之乱
晋成帝司马衍是东晋王朝的第三世帝王,他年幼由庾太后辅佐登基。司马衍亲政之后为了能够削弱王导为首的门阀世家的强大政治势力,于是重用外戚势力,司马衍任命庾亮执掌丞相位,将王导排挤走。可惜庾亮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因而擅杀大臣,致使咸和年间发生了苏峻之乱,使得王导得以重新掌权。那么晋成帝司马衍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苏峻之乱又是怎么回事。
晋成帝司马衍简介
司马衍出生于公元321年,表字世根,父亲是晋明帝司马绍,母亲为皇后庾文君。公元325年,司马衍以嫡长子的身份被册立为皇位继承人。此后不出几月,司马绍就英年早逝,临死前将司马衍托付于众大臣。同年10月19日,司马衍在朝中大臣的扶持下登基称帝,尊皇后庾文君为太后。
晋成帝司马衍图像(网络图)
司马衍登基之时只有5岁,不能理政,所以庾太后临朝辅政。任命外戚庾亮为中书令制衡王导,起用皇族掌军权,司马宗、司马祐分别为骠骑将军和卫将军。
公元327年,苏峻、祖约二将以诛杀奸臣庾亮为口号举兵作乱,攻打建康,后被温峤率兵平定,此次事件也使得本来隐退的王导得以重新出来掌权。此后,司马衍曾派兵北伐结果被后赵的石虎打得落花流水。
公元336年,司马衍为了抑制门阀豪族兼并土地围山圈林,下诏书禁山川私有化。公元341年,司马衍把北方迁移而来的门阀豪族编籍入户,此举标志着皇权的兴盛。公元342年,司马衍患病卧床,此时他的两个孩子尚年幼不足以担当皇位重任。于是为了皇权的稳定传承,司马衍把自己一母同胞的皇弟册立为太子,继承大统。6月初八,司马衍驾崩,享年22岁,死后入葬兴平陵。那么咸和二年发生的苏峻之乱是怎么回事呢?
东晋平定苏峻之乱
公元327年,中书令庾亮不顾众朝臣的反对执意召苏峻到建康出任大司农,此举意在夺取苏峻手中的军权,平定军阀作大的隐患。这招致了苏峻的强烈反弹,他游说豫州祖约一起举兵先发制人,以免为他人鱼肉。就这样咸和年间的苏峻之乱爆发了。
晋成帝司马衍图片(网络图)
苏峻和祖约联合部队,直奔建康,庾亮率领的平叛军屡战屡败,结果丢下建康匆忙的逃到温峤处寻求保护。次年,建康被攻破,苏峻带兵占领了皇宫,他自封录尚书事独揽朝政,在朝廷之上胡作非为,只有王导受到他的敬重。此后,苏峻又把司马衍迁居到石头城软禁。
最后历时1年4个月,苏峻之乱才被温峤、陶侃联合举兵平定。陶侃还在之后调侃王导在司马衍被软禁于石头城后吓得逃出建康,使得王导羞愧自惭。
司马衍幼年登基,由太后和王导、庾亮等人辅政,此后他重用庾亮,导致爆发了苏峻之乱,历时1年多才得以平定,这也使得司马衍压制王导的政策彻底破产。
东晋王朝一场荒唐内乱:苏峻之乱背后的黑色幽默
苏峻,东晋著名将领。曾经在平定王敦之乱中立下战功,因此进使持节、冠军将军、历阳内史,拥劲卒数万,是东晋的江北屏障。坐拥强藩日久之后,苏峻慢慢滋生出骄横之心,暗中招纳流亡,对于朝廷稍有不满就恶言怒骂,因而和朝廷渐生间隙。
太宁三年(325年),晋明帝司马绍去世,年仅五岁的晋成帝即位。皇帝年幼,母后临朝,朝政大权很自然就落到了皇帝的大舅外戚庾亮手中。庾亮用手中的权力大斥异己杀掉了皇族司马宗。司马宗的手下卞阐逃亡到苏峻处,被苏峻匿藏拒不交出。庾亮因此认定苏峻其后必为祸患,决心先下手为强除掉苏峻。
想要杀掉一个手握重兵的地方军区司令官,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庾亮屡次以朝廷的名义征召苏峻入朝,并许以大司农等空头高位,想要借此削去苏峻的兵权。苏峻言辞恳切地上表“往昔明皇帝亲执臣手,使臣北拒胡寇。今中原未靖,臣何敢即安!乞补青州界一荒郡,以展鹰犬之用!”对于一个手握重兵的地方司令官来说,这样的言辞已经很卑微了,而且可以看出来苏峻内心里还是忠于晋廷的。但是无奈庾亮认准了苏峻要造反,所以对于苏峻的请求不予准许。这无疑是把苏峻往造反的路上推,可以说苏峻造反是庾亮一手造成的。
苏峻终于明白了庾亮是一心要把自己除掉,不造反就没活路。下了造反的决心,苏峻决定找一个同盟军,这个人也是一方手握重兵的军区司令官——祖约(名将祖狄的弟弟)。祖约在祖狄死后继承了祖狄的官位镇守寿春。因为后赵在围攻寿春时朝廷拒不发兵救援,祖约对朝廷深有埋怨,因此在苏峻约他一起造反时,祖约立刻同意了。
苏峻和祖约的部队都是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野战军,战斗力比中央军强很多,因此苏、祖联军一路势如破竹陷姑熟、过横江、攻占覆舟山,最终赶跑庾亮占领了建康。在建康,苏峻为了泄愤,纵兵大掠。这些士兵甚至把宫女的衣服都剥了,宫女们只能坐在地上用土遮体。
直到此时,情势对苏峻还是有利的。东晋成帝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六月,荆州刺史陶侃率军勤王,大军抵至寻阳,战争形势从此改观。
苏峻与陶侃接战,双方互有胜败。与此同时,晋军大将毛宝打败了祖约的侄子祖涣,攻占合肥。不久祖约的根据地寿春也被后赵军队趁乱攻占。苏、祖联军因此而实力大损。
虽然苏、祖联军实力大损,但是在与晋朝政府军的战斗中还不落下风。但是一件离奇的事件成了为了祖约之乱失败的关键。晋朝将领温峤和赵胤与盘踞石头城的苏峻对垒,他们听闻陶侃已经兵近石头城,胆子立刻也肥了起来率一万步兵出战,苏峻毫不畏惧率八千精锐出战。交锋之时,苏峻的儿子苏硕勇猛异常,率领几十个骑兵反复攻击,杀得晋军大乱。
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观阵的苏峻看到自己的儿子这么勇猛,高兴万分,连饮数盏美酒。喝得醉醺醺的苏峻兴头上来也不甘落儿子之后,于是单骑纵马就向晋军军阵冲去。事情发生的太突然,苏峻属下都没反应过来,苏峻骑得又是快马,因此只有几个亲兵跟了上去。李白能斗酒诗百篇,但是苏峻喝醉之后连马都骑不稳了。原本想冲入敌阵大逞英雄,结果被晋军的大刀长矛阻挡得不能进阵,于是苏峻调转马头,想要返回高坡,借助坡势重新突阵。结果晋军几个小军官认出了苏峻,机会难得,这几个牙门将立刻甩出数支投矛,苏峻立刻被穿成了刺猬,晋将赶上去一刀剁下苏峻的人头,尸体也被晋兵肢解。叛军统帅就这么临阵身亡,这实在是历史开的一个黑色幽默。
主帅被杀,叛军气为之夺,不久之后叛乱就被平定了。祖约率领家族亲信数百人过江投降了蛮夷石勒,结果祖家一百多男丁都被石勒斩于东市,祖家妇女也全成了“诸胡”了俾妾。
俗话说帅不离位,如果苏峻当初不轻离帅位单骑突阵,历史的走向也许会被改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