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刘璋
别 名:刘季玉
国 籍:东汉
民 族:汉族
逝世日期:220年
职 业:军阀
籍 贯: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门)
官 职:益州牧
刘璋是谁?刘璋怎么死的?
刘璋为刘焉幼子。母费氏,是后来娶了刘璋女儿的费观的族姑。中平五年(188年),刘焉向汉灵帝建言设立州牧总管各地军政大权,自己出任益州牧,而刘璋与兄长刘范、刘诞都留在京城,只有刘瑁随刘焉入蜀。刘璋后来出任奉车都尉,受朝廷派遣诏谕刘焉,刘焉就把他留下不再返回朝中。194年,刘范在长安与马腾密谋进攻权臣李傕,泄露之后与刘诞一起被杀,而刘璋则得以幸免。刘焉的世交议郎庞羲保护刘焉的几个孙子,送入益州。刘焉因为逝子之痛,又逢绵竹城中大火,不得已迁治成都,背疽发作逝世。
刘焉死后,益州官吏赵韪等希望利用刘璋温仁,于是上书推举他继掌益州刺史,得朝廷诏为益州牧。将领沈弥、娄发、甘宁起事反对刘璋,被赵韪打败后奔荆州。建安五年(200年),被刘璋派遣屯兵防御刘表的赵韪反动叛乱,蜀地多处响应,幸得刘焉之前收容荆州、三辅流民建立的“东州兵”拼力死战,才平息了叛乱,杀赵韪于江州。
刘璋为人懦弱,原本依附于刘焉的汉中张鲁骄纵,不听刘璋号令,于是刘璋杀张鲁母弟,双方成为仇敌,刘璋派庞羲攻击张鲁,战败。
此后又有曹操将前来袭击的消息。在内外交逼之下,刘璋听信手下张松、法正之言,迎接刘备入益州,想藉刘备之力,抵抗张鲁、曹操。不料此举乃引狼入室,刘备不久借故攻击刘璋,法正又为刘备内应,刘璋麾下两名将军杨怀、高沛被刘备所杀。
双方战争历时两年左右,期间刘璋军杀死了刘备军军师庞统,使得刘备陷入苦战。后来诸葛亮、张飞、赵云三路援军由荆州支援刘备,并成功将刘璋围困成都内,并派简雍劝降刘璋。
当时成都尚有精兵三万,钱粮可以支撑一年,军民都主张死战,刘璋说:“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然后陪同简雍开城投降。开城之时,城中之人莫不流泪。刘备把刘璋迁至公安,并将财物归还于他,再佩振威将军印信。
后来孙权杀关羽,得荆州,以刘璋为益州牧,驻于秭归,但是不久病死。
兵精粮足的刘璋为何弃城投降刘备?
刘璋,是汉末实力强劲的诸侯之一,从黄巾起义之初,其父刘焉就主动申请担任益州刺史。之后二十多年盘踞益州,成为独立于中央之外的一方霸主。
益州,自古以来就是天府之国,有都江堰的灌溉,有山川的护卫,使得益州粮草丰美,而且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有蜀道难之说。三国中后期,司马懿多年来对蜀国采取守势,也正是因为蜀道艰险,很难攻破。
而刘璋父子在益州多年,广有恩德,当刘备入川之后,前后三年,彼此勾心斗角。在公元214年的时候,双方正式开火。刘备当时没有多少兵马,从荆州带来的部队,加上前后归降的部队,不过是一万来人。并且,刘备的军队乃是孤军作战,没有后援。一旦被刘璋截断后路,刘备根本不可能取胜。
可是,刘璋却一次又一次的将自己的大好形势逐渐断送。当刘备引来马超,徘徊在益州城下之时,刘璋心如死灰。
当时,益州城中还有精兵三万,粮草足够支撑一年,许多将领都发誓要效忠刘璋,和成都共存亡。而刘璋的属下也把守各路关卡,严防荆州兵马来救援。可以说,只要刘璋下定决心,益州未必会失守,至少不会轻易失守。
那么,刘璋为什么放弃益州,出城投降呢?
《三国志》记载,刘璋对自己的属下说:“父子在州二十馀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在刘璋看来,自己父子统治益州二十多年,没有什么恩德留给百姓,反而让百姓承受三年多的征战杀伐——加上张鲁进攻刘璋,刘璋邀请刘备协同抵抗张鲁的一年多时间——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百姓的尸体。而这一切都是自己无能的原因啊。
初看这段文字,很为刘璋感动。刘璋虽然没有什么雄才伟略,没有什么权谋将略,可却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能够把百姓放在心中的人。按理来讲,这样的刘璋应该会是一个好君主的。我们从古到今,不都是宣扬仁者无敌吗?
可历史总是给我们开玩笑,历史又一再证明许多的真理其实都是谎言。刘备也会标榜自己仁慈,可是对待同族的兄弟却痛下杀手,毫不留情。就像刘备对待刘璋,在刘璋投降之前,刘备答应了让刘璋保留爵位,拥有足够的封地。可是在自己夺得荆州之后,却远远的讲刘璋发配到荆州南端的公安,让关羽给看管起来。后来,东吴的孙权看到刘璋还有点价值,就发兵把刘璋给抢了出来,并任命刘璋为益州刺史,代表刘璋,发兵攻打刘备,宣称要夺回益州。
高明的统治者,总是能够给自己找到道貌岸然的借口,用龌龊的手段,多一些冠冕堂皇的事情。
那么,我们怎么评价刘璋呢?
我也很同情刘璋,甚至有几分欣赏刘璋。毕竟,汉末军阀大都残暴不仁,像杀人为乐的董卓,狂妄自大的袁术,蜗居在城堡中每天只和女人混在一起的公孙瓒等等。相比他们,刘璋确实很不错,他的心中有百姓,不想因为个人的权力、名位而让百姓流血牺牲,也就难怪说这番话时,群臣都泪流不止。可是像刘璋这样百姓欢迎的仁德之主,为什么守不住自己的地盘呢?不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吗?不是施行仁政则天下归心吗?究竟刘璋败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这一切,都值得我们思考。
解密三国:诸葛亮说刘璋暗弱是正确的吗?
公元207年,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就曾经这样描述刘璋:“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诸葛亮认为刘璋“暗弱”,什么叫做暗弱呢?糊涂,不能够正确的判断形势,懦弱,不能勇敢的面对强敌?
刘璋真的暗弱吗?未必。
刘璋并非刘焉的长子,在父亲刘焉去世之后,刘璋那也是在血泊中杀出重围,才登上益州之主的宝座。而登上宝座第一件事情,就是派兵征讨意图在汉中割据的张鲁。
张鲁率领的部队,原本是益州的部队。在刘焉在世的时候,张鲁的母亲和刘焉有私情,刘焉照顾自己情人的儿子,给张鲁派了一个差事,率军是安定汉中。可是张鲁到达汉中之后,就割据自立,刘焉当时病重,没有精力处理这件事情。而刘璋上台之后,马上进攻,又怎么能够说是暗弱呢?
其实,我觉得诸葛亮对刘璋的评价,应该换一个字,才比较恰当,不叫“暗弱”,叫“仁弱”。因为过于仁慈,而显得懦弱无能。
仁慈,对于一个凡人是美德,对于一个君王,仁慈或许就是一种罪恶。
在益州有位叫庞羲的将军,和刘璋是老朋友,又曾经救过刘璋的几个儿子,于是刘璋很看重庞羲。可是庞羲这人属于给点颜色就开染坊的主,借着刘璋对自己的信任,在益州横行不法。刘璋知道,也比较厌恶,但是又拉不下脸来治庞羲的罪。
还有一位将军叫赵韪,兵强马壮,后来兴兵作乱,也源自刘璋的仁慈。当初中原混乱,有几万户百姓来到益州避难,刘璋征召其中一些人当兵,号称东州兵。本来,刘璋是一片好心,收留这些来自远方的难民,可是这些东州士兵却欺压当地百姓,刘璋又总是下不了狠心整治,益州民怨很大。此时赵韪出面统领东州兵,没想到赵韪勾结荆州的刘表,又联合益州的豪强,共同叛乱进攻刘璋。虽然叛乱最后平定,却导致十多个郡县,几万人死亡。
刘备能够入川又何尝不是源自于刘璋的仁弱?
当刘备入川之时,已经有不少大臣,比如说黄权,比如说李严,多番建议刘璋,不要请刘备入川。刘备此人有一个特点,经常转换门庭,前后经历许多主人,可是每一个人有好下场。
并且,当时的形势是刘备强大,而刘璋弱小。虽然说刘璋拥有益州,可是益州没有上将,可是刘备手下的关羽、张飞名闻天下。益州十多年也相对太平,军队缺少训练,虽然号称有十多万军队,可是战斗力怎么比得上久经战火的荆州军团?
可是,刘璋依然接受了刘备入川。他一厢情愿的相信刘备,两个人同是汉室宗亲,刘备必然不会夺取自己的基业。一些大臣强谏,还被刘璋驱逐,乃至处死。
当刘备兵临城下之时,刘璋手中其实还有三万精兵,城中粮草可以支撑三年。并且背后还有益州几百座城池,上千员将领,十多万兵马做后盾。可是刘璋依然放弃了益州,理由竟然是不想因此伤害到百姓!
刘璋爱惜百姓,不忍严惩奸邪,心底可谓仁慈;刘备借口消灭张鲁,实际夺取益州,手段确实猥琐。只是,刘璋的仁慈,使得益州百姓一直承受豪强的欺凌,卷入更大的伤亡;而刘备的奸猾,虽然个人品德有亏,不符合刘备一贯的仁德口号,但是取得益州之后,却给了益州百姓难得的几十年的安定。
看历史沧桑变幻,有时候是非对错,善恶美丑还真是很难判定。
抢了刘璋地盘的刘备为何连刘璋的嫂子也不放过?
首先先问大家个问题,那就是大家知道刘备入蜀称王后的王后,甚至是后来称帝后的皇后是谁吗?
这个蜀汉第一位皇后并不是我们熟悉的,生了阿斗的甘夫人,也不是哥哥是三国马云糜竺的糜夫人,当然也不会是完全是因为政治才嫁给刘备的孙夫人。
这个皇后叫穆皇后,我们只知道她叫吴氏,什么名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所以下文还是直接称呼她为吴皇后吧。
这位吴皇后可不简单,虽然她的名声没甘糜二夫人,和大家熟悉的孙尚香(《三国志》中孙夫人的真实姓名没有记载,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有提到孙坚之女名曰孙仁,京剧折子戏《龙凤呈祥》名曰孙尚香)那么响亮,可她却一点都不简单,再没嫁给刘备之前就不简单。
吴皇后有个哥哥叫吴懿,吴氏兄妹的父亲和刘璋的父亲刘焉关系很好,所以吴氏兄妹便跟着刘焉来到了蜀地,后来还做了刘璋手下的中郎将。
吴皇后的第一个老公叫刘瑁,两人在一起十五六年左右,然后刘瑁就死了,吴皇后就开始守寡。
而吴皇后能嫁给刘瑁并不是因为她和刘瑁青梅竹马或者自由恋爱,也不是吴皇后貌美如花人见人爱,而是有人迷信说她是大富大贵之相,刘焉这个一直想称帝的汉室宗亲,便要求刘瑁娶了吴皇后。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刘备从刘璋手里抢走了刘璋的地盘,后来还要抢走刘璋的嫂子,这是为什么呢?要知道曹操可曾因抢了张绣的婶婶而致张绣再反,失去了猛将典韦和爱子曹昂。
莫非刘备也是人老心不老,为了个漂亮寡妇,就不顾个人名声了?
显然不是的,入蜀后的刘备都五十多了,再那个年代都算高寿了,咱们五十多还得想着退休还得延迟时间。五十多岁得高寿之才刘备,自然对女色不会有太多的兴趣,他娶吴皇后,完全是因为政治利用上的关系。
首先刘备也是有狼子野心的主,他肯定听说了吴皇后是大贵之人,她的男人是能做皇帝的,而刘备显然就不是一个甘为臣下的主。
其次呢,刘备当时不得不娶吴皇后。
首先刘备选择吴氏做夫人是政治和军事形势的需要。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 年),刘备攻取益州刘璋投降,刘备在益州尚且立足未稳,但是形势逼人东有孙权虎视眈眈,不断的派鲁肃讨要荆州,而且在第二年孙权在多次讨要未果的情况下,悍然派大将吕蒙攻打荆州,长沙郡和桂阳郡全部投降东吴,只有零陵郡还在抵抗,刘备听说后急忙从益州赶回湖北公安,准备派关羽攻打吕蒙,收复失地。
可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却祸不单行,因为曹操借孙刘联盟破裂的天赐良机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汉中的张鲁,如果汉中有失,将会直接导致益州门户大开,曹军可以长驱直入,益州也就围在旦夕。益州一旦丢失,刘备就玩完了,刘备一旦玩完,曹操大军在益州顺长江东下必定势如破竹,孙权势必独木难支。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和刘备两个军事政治集团迅速妥协达成了和解协议,结果是以湘水位界,湘水以东归孙权,以西归刘备,然后刘备火速赶回益州准备抵抗曹操的大军,碰巧曹操没有听取谋士刘烨的意见继续乘胜进攻益州,否则后果还真是难以逆料。在这种严峻的军事政治形势压迫下刘备迫切需要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内部环境,可是刘备却没有。
为什么呢,因为刘备自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入蜀以来,连续三年战争不断,才终于拿下益州,益州百姓经过三年的战乱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可是孙权和曹操却不给他这样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只能咬紧牙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社会各个阶层的所有力量,方能度过难关。
其次刘备刚刚夺取益州,在上层统治集团中各个阶层成分复杂。
其第一梯队自然是以刘备为核心,以关羽张飞孙乾简雍糜竺等最早多年跟随刘备出生入死的死党,至于荆州的诸葛亮和马良,也可以勉强算是核心人物,能从广义上说是荆州帮吧;
而刘备入蜀如果没有法正张松等原来刘璋的老部下帮忙,恐怕很难夺取益州。所以刘备必须笼络以法正为代表的董和、黄权、李严、吴壹、费观等益州帮的强大政治势力。甚至就连原来刘璋所排挤打击的刘巴等势力,也都得到了刘备的重用。而吴壹的妹妹吴氏作为原来刘焉的儿媳妇自然和当年刘璋所重用的势力集团有着良好的私人关系,况且吴氏的父亲本来就和刘璋的父亲有旧交。
所以当群下劝刘备娶吴氏为夫人的时候,刘备虽然有些疑虑,可是在最终法正说出那一番话的时候,他立马决定娶吴氏为夫人,因为他明白,法正实际上的弦外之音,那就是:“如果老板您不娶吴氏为夫人的话,以我法正为首的益州帮是不会答应的,因为只有您娶了吴夫人为妻,我们益州帮在您的身边才算是拥有了我们自己的政治代言人,我们才能得到您的信任,您也才能得到我们的衷心拥护,否则我们怎么能和你的铁哥们荆州帮的关羽和张飞他们相比呢?况且老板您既然连我的前老板您的远方本家刘璋的公司都收购了,那么刘璋的兄弟媳妇您为什么就不能笑纳呢?其实您就算这么做了,比起重耳娶了他亲侄子的媳妇,您也不算太过分。
您要是不同意的话,我法正本人本来就不受刘璋的赏识,这您是知道的,要不然我也不可能跳槽到您的公司干,至于我的那帮弟兄们会不会跳槽到曹操的公司或者孙权的公司干,出卖我们公司的利益,我可是不能保证的。
我这可是完全为我们公司和老板您的整体利益来通盘考虑的,按说这个事情是您自己的婚姻大事,我本来不应该插嘴,事情不大。老板您自己看着办吧!”在这种情况下,对形势洞若观火而又雄才大略能屈能伸的刘备,怎么可能不作出令法正满意的决定呢?
再次刘备攻取益州时已经五十四岁左右了,就算身体再好,也不可能对女色有太大的欲望,要说嫌弃吴氏是寡妇,也不可能,因为他的老对手曹操还就专门喜欢寡妇,因此刘备也绝对不会担心曹操会展开舆论攻势借此机会贬低他长期以来保持的良好政治形象。
其实说到底,政治家的婚姻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国家和百姓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政治家本人也无可奈何。这是作为政治家必须付出的代价,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政治家如果按照自己的喜好随便选择自己的女人的话,多半不会有好的结果,喜欢妹喜的夏桀、喜欢妲己的纣王、喜欢褒姒的周幽王、喜欢西施的夫差、喜欢赵飞燕和赵合德的汉成帝、喜欢冯小怜的那个混蛋皇帝、喜欢杨贵妃的唐玄宗李隆基、喜欢花蕊夫人的孟昶,等等实在是不胜枚举。
除非政治利益和个人爱好合二为一发生竞合,比如李渊与窦皇后、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杨坚与独孤皇后、蒋介石与宋美龄等等,可是历史上这样幸运的政治领袖实在是凤毛麟角!
所以说刘备之所以愿意娶吴皇后,完全是因为个人需要而已,为了巩固他江山而已,并不是贪图美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